?

赤橙黃綠新大寨

1993-08-27 06:39王一娟等
中國青年 1993年2期
關鍵詞:羊毛衫大寨江陰

王一娟等

虎頭山,當年大寨人戰天斗地的地方,今天成了老勞模的墳塋。

大寨的拳頭產品是“大寨”。

郭鳳蓮說:“如果不是鄧小平的改革開放,誰還說大寨好?!?/p>

70年代,中國知名度最高的村莊是大寨。

80年代,大寨在中國銷聲隱跡了。

90年代,同大寨知名度齊名的郭鳳蓮重返大寨后,大寨村在中國又火了起來。

大寨,她在中國改革開放的歷史中演出的“赤橙黃綠”,令中國人刮目相看。

老勞模的歸宿

全國學大寨的年月,有一首歌唱遍了中國:“我站在虎頭山上,迎著朝陽放聲歌唱——”虎頭山,伴隨著陳永貴、郭鳳蓮等勞模的名字,成為當時中國人戰天斗地的象征。

虎頭山是大寨的制高點。站在虎頭山上,大寨的山山水水盡收眼底。陳永貴的墓地坐落在虎頭山下,伴著虎頭山的松濤,俯視著大寨,長眠在這片他曾揮灑血汗的故土上。陳永貴的墓用水泥和青磚砌成,墓兩邊有兩只虎守護。但兩只老虎的牙齒讓人給敲掉了。每年農歷十月初一是當地的傳統祭日,大寨人自發地在陳永貴的墳墓上放置松柏樹枝,撒上白花以及香蕉、餅干、橘子等供品。

陳永貴是1986年在北京去世的。去世前,陳永貴曾立下遺囑,死后埋在虎頭山下。1987年,大寨人為陳永貴修了這座墓,1988年,大寨人又在這墓前為陳永貴立了一塊墓碑,碑的正面刻著:“陳永貴同志永垂不朽”,碑的背后是陳永貴的生平。大寨人說,等以后大寨的經濟搞上去了,陳永貴的墓還要重修。

傳統與現代

大寨人住的房子都是60年代統一蓋的,依著山勢,一排排的窯洞很是整齊,讓人一下就能看出當年的痕跡。走進大寨的每一戶人家,房屋都收拾得很干凈,床上的被子疊得方方正正。大寨人并不是有心做給別人看的,而是大寨人在過去的那些歲月中,慢慢形成的習慣。

大寨也有富了起來的。首富要推賈新文。他是承包大寨果園的挑頭人。他的家在村里最高處,正房是四間寬大的窯洞式房屋,院子兩邊還有廂房,房間相當寬敞,采光充足,是耗資2萬多元蓋起來的。房間布置得很雅致,有電視機、電風扇、電唱機、錄音機。在大寨比較特別的是,賈新文家專為洗澡安裝了一間浴室,浴室里安了一個大浴缸,每天,賈新文家利用做飯的余熱洗澡。賈新文對他領導大寨的生活新潮感到很自豪。

在大寨,有一半以上的村民家里都種上了盆景,這種閑情逸致在大寨過去的年月中是不可想像的。

陳永貴和當時大寨其他領導人住的房子在村子的最下邊,大寨人曾把那排房子稱之為“大寨的中南?!?,陳永貴原先的住房現在仍然保留著,編號是088、089。兩個門四小間,其中一間收拾得很干凈,內邊放著一張桌子,桌子中間擺放著毛主席的畫像,左邊是周總理的畫像,右邊是陳永貴的遺像。陳永貴的骨灰盒也放在桌上。這里很長時間都沒人住了,門上的鎖銹跡斑斑。

在大寨的窯洞外面,仍然可以看到過去的標語口號:“鼓足干勁,立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高舉毛澤東思想偉大紅旗奮勇前進”。

郭鳳蓮回大寨

大寨的聯產承包責任制是1983年才被迫實行的。當時,地、縣兩級專門為此派駐了工作組??梢韵胍?,大寨從“十年”的陰影中走出來是何等的不容易。但包產到戶的當年,大寨的糧食產量就突破了50萬公斤大關,總收入43萬元,人均純收入544元,比大包干的上一年翻了一番多。

這以后的幾年,大寨的經濟雖有發展,但卻是老牛拉破車,晃晃悠悠慢得很,當年全國學習的榜樣,現在卻落后了。大寨人非常著急。從1980年到1991年,大寨一共換了4任黨支部書記,也辦了不少工廠,到頭來不但沒有賺,反而賠了300多萬。一是管理不好,一是個別人撈到自己腰包里了。因此,大寨人非常希望郭鳳蓮能重返大寨,大寨人相信她不會把錢往自己的袋袋里裝。她愛大寨,愛大寨的山山水水,愛大寨的人民。大寨人向上級要求了兩年,省里也做了郭鳳蓮兩年的思想工作。1991年8月15日,郭鳳蓮重新回到了大寨擔任大寨村黨支部書記。她還是昔陽縣縣委常委,昔陽縣副縣長,中共14大代表。

郭鳳蓮回大寨后先后了解了村里的家底,發現村辦企業都虧損,就請縣統計局進行了審計,幾個企業的虧損原因查到了,有的企業領導人因貪污而被逮捕。郭鳳蓮換了企業的領導班子,并著手開辦新的企業,大膽解放村民思想,不僅親自外出考察、學習、引進項目,還組織村民到河北懷安縣西裝村參觀,那里的工、副業發達,家家蓋起了小樓,大寨人第一次走出大寨,大開了眼界。

郭鳳蓮回大寨后,停產的工廠開工了,還新建了建材廠、草編廠、羊毛衫廠,設立了大寨經濟開發總公司,郭鳳蓮自任總經理。

“大寨”成了商標

郭鳳蓮當上總經理后,先后去上海、赴江蘇、上三峽、奔北京、跑河北、訪大邱莊。郭鳳蓮風塵仆仆,馬不停蹄,搞合作,談項目,培訓技術工人,終于使大寨的經濟開始有了起色。

在江蘇,郭鳳蓮使大寨同江陰結成了友好村、市,并從江陰引進了羊毛紡織技術。在江陰毛紡織染總廠的幫助下,大寨建起了羊毛衫廠,辦工廠的設備和原料都是江陰提供的。江陰毛紡織染總廠還派了3位技術人員到大寨幫助生產?,F在,大寨派到江陰學習的10個技術工人已經回到了大寨,并能獨立操作。工廠去年10月開始投產,工人素質、管理水平、技術設備都處于“初級階段”,但生產出來的羊毛衫質量卻相當好,一些到大寨參觀的人,走時執意要工廠賣給他們羊毛衫作為紀念,現在,產品供不應求。

大寨羊毛衫廠生產的羊毛衫注冊商標是“大寨牌”。產品的包裝盒上寫著這樣一行字:“真心誠意獻愛心,大寨伴君天涯行”,就是不穿也感到溫暖了。去年10月,大寨人還專門給到大寨考察的兩位國務院副總理分別送上了兩件“大寨牌”羊毛衫。

去年11月,郭鳳蓮在北京人民大會堂為“大寨牌”羊毛衫召開了新聞發布會?!按笳啤笔沁@個黃土高原上的小山村連接外部世界的新媒介。在奔小康的路上,大寨人起步遲了,但他們畢竟邁開了腳步。郭鳳蓮說:“我們耽誤了至少10年,別人兩三年走的路,我們爭取在一年走完?!?/p>

郭鳳蓮和記者的對話

大寨這幾年火起來了,來大寨參觀的人又開始變得車水馬龍,前來采訪的記者也多了起來,有中央的、地方的、外國的。他們除了采訪大寨的新變化外,更重要的是采訪當年紅極中國,現在又重新返回大寨的郭風蓮,但能見到郭鳳蓮的記者卻很少,個中原因,似乎可以從郭鳳蓮同首都一家新聞單位的記者的對話中看出來。

記者:我們想了解一下大寨的發展情況以及你的打算。

郭鳳蓮:這才剛回來哩,就能有打算?發展的情況可以去找會計。我不愿意新聞報道走在前面,很不喜歡。我不想上新聞。在我前進的過程中,希望能少寫和不寫。讓我們默默地干點事可不可以?我們自己辦的事情你們不要過問。

記者:你從大邱莊回來后,你認為大寨今后要走一條什么樣的路?該向大邱莊學習什么?

郭鳳蓮:這我也不說。誰家走什么路,我不給人家定性。我不說學,也不說不學。

記者:大寨人過去在改造自然中給全國人民做出了榜樣,在今天的商品經濟中又如何發展?

郭鳳蓮:我們沒有權利回答這個問題,做出來再說。要少說多做,這是我們的沉痛教訓。

記者:實事求是地報道總還是可以吧。

郭鳳蓮:實事求是也不說。我們希望外面不知道我們。宣傳不能犯冷熱病,一會兒把我們捧到天上。會兒又把我們摔到地上?,F在大寨人希望新聞界少來,最好不來。大寨人并不笨,也不保守,大寨人能改變過去的舊大寨,也能建設一個新大寨。

猜你喜歡
羊毛衫大寨江陰
周恩來陪外賓三訪大寨
魅力江陰
四針床全成形羊毛衫紙樣設計及模擬分析
《登江陰黃山要塞》
江陰特產——馬蹄酥
《江陰介居書院成立祝詞》
羊毛衫名鎮時尚產業再發力“濮院時尚周”后效應持續發酵
過去的蘋果
讓縮水的羊毛衫還原
防羊毛衫扎人小竅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