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婺源茶藝三趣

1998-03-31 09:03陳愛中
知識窗 1998年7期
關鍵詞:茶品茶碗婺源

陳愛中

婺源位于皖、浙、贛三省交界的崇山峻嶺之中。境內峰巒疊嶂,溪壑縱橫;終年云霧繚繞,氣候溫潤;早在唐代就是一個“綠叢遍山野,戶戶飄茶香”的著名茶區,素有“茶鄉”之稱。

地域有別,民俗亦殊。婺源茶藝講究汲泉、烹湯、滌器、沏茶、聞香、觀色和品味。

婺源的飲茶風俗,是多姿多彩的。

純樸農家茶

婺源鄉村,家家種茶,人人飲茶。家中待客,常用壺泡茶分飲。茶重內質,情貴意誠,一派純樸之鄉土氣息,使人倍加親切。

農家茶表演程序有擺具、備茶、賞茶、蕩碗、投茶、沖泡、分茶、敬茶、品味九法。茶品選用“婺綠”特級茶。茶具為青花瓷壺、茶碗、銅水壺。

悠揚的樂聲中,三位身穿青花衣褲、頂系青花頭巾、腰扎肚兜的村姑,佇立案前把青花茶碗擺好,然后將銅壺中的沸水注入瓷壺內,沸水高沖,如蛟龍噴水。待縷縷茶香幽幽溢出,始執瓷壺分茶。對平行置于案前的茶碗須先由右前至左前,再由左后至右后,然后再右后、左后、左前、右前,如此一循環,方可使茶碗所盛茶水濃淡一致。村姑們備茶、分茶、敬茶,舉手投足之間把純樸親切的鄉土氣息傳給茶客,使人猶如置身于山間幽境,初識綠茶之韻。婺源風情,盡在品茶圖卷中。

靜雅文士茶

自古以來,插花、掛畫、點茶、焚香四藝。為文人雅士所好。婺源“文士茶”多置于書齋庭院、竹塢流泉之處,為的是便于靜坐默思。茶重形質,水選名泉,泥爐鄣炭,瓦罐竹勺……,追求的是“水清、氣清、心清;境雅、器雅、人雅”。

文士茶表演程序有備具、焚香、盥手、備茶、賞茶、滌器、置茶、投茶、洗茶、沖泡、獻茗、受茶、聞香、觀色、品味(一巡茶)、上水、品二巡茶十七法。茶品選用“婺綠茗眉”、“靈巖劍峰”。

隨著悠然而來的絲竹聲,上穿藍便褂、下著大擺滾邊羅裙、腕佩玉鐲的茶姐,婷然而立長臺旁,虔誠焚香,肅然而拜:是為敬“茶圣”。接著盥手、備茶、賞茶、滌器;然后置茶、投茶、洗茶、沖泡;沖泡時,壺嘴由低而高三上三下,瀉出水柱銀珠成練,使茶葉翻滾受熱均勻,名日“鳳凰三點頭”。品茗十分講究,首先“聞香”,將甌蓋輕揚一縫,以鼻聞之氤氳溢出的茶香;其二“觀色”,將湯甌蓋揭開,細觀青翠之茶、清澈之水色;三為“品味”,先輕啜一口于齒頰間灌漱,再徐飲慢品,讓齒頰留芳,茗香盈口,甘活之味無窮!觀“文士茶”,見儒雅之風、高雅之求、清雅之氣。

華貴富室茶

富裕人家,堂前花廳明窗凈幾,高大寬敞,為待賓朋議事之所??腿艘来尉桶讼勺琅蕴珟熞螄?,敬茶有序且重禮。茶貴形美,器比奢華。

富室茶表演程序有備具、備茶、賞茶、滌器、投茶、浸潤泡、沖泡、敬茶、受茶、品茗十法。茶品選用“婺源墨菊茶”(即用絲線將茶葉扎成菊花狀)。茶具為粉彩潷盂、湯甌、錫壺。

表演時,身著淺色旗袍,顯得清雅素樸、端莊大方的茶藝姑娘,纖手輕揚,倩影娉婷,恰似玉環起舞、西施浣紗;敬茶謝客,茶藝姑娘舉案齊眉,輕移蓮步,如同朵朵彩云在人叢中飄游,引人生發出一種飄逸之感。難怪全國政協副主席葉選平觀婺源茶道后,欣然題詞:“茶道是詩,茶道如舞”。

婺源茶藝所強調飲茶環境的優美清靜、茶友的情致和諧、茶品水種和品茗方式的美妙意境,以茶來修身養性,以茶來陶冶情操。當人們享受過咖啡酒廊的浪漫、歡愉之后,再來品味茶藝的幽雅、溫馨,定能達到更新境界。

(責任編輯/楊劍鳴)

猜你喜歡
茶品茶碗婺源
由茶席獨品《黃甲圖》說說茶席設計的幾點心得
《村口》《婺源 陀川春雨》
主題茶藝編創要點及實例
老佛爺的茶碗
月餅也有“茶搭檔”
忍耐富貴
忍耐富貴
忍耐富貴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