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腦:盲人的現代拐杖

2000-06-12 13:03
海外星云 2000年17期
關鍵詞:資訊科技弱視盲人

圖示-盲人雖然活在黑暗里,但電腦科技令他們重獲光明。(攝影:劉玉梅)

在一般人眼中,失明的人只適合做電話接線生或按摩師一類的工作,IT(信息技術)行業應該是"明"眼人的工作。但科技的進步卻為生活在黑暗中的盲人帶來了一線曙光,讓他們也可以無拘無束地在網絡世界漫游。

周鍵圳,46歲,后天失明,現任香港政府資訊科技署程序編制主任

周鍵圳在香港中學畢業后,到英國讀大學,取得電腦學士學位,并在那里找到一份電腦工程師的工作。后來他與在大學認識的女朋友結婚并誕下一子,一家三口生活得其樂融融,當時的周鍵圳早有在英國落地生根之意。

1981年夏天,厄運卻從天而降。周鍵圳回憶說:"我的視力一向都很好,看遠近的東西都不用戴眼鏡。誰知有天起床,雙眼霧蒙蒙一片,幾米之內的東西也看不清了。經眼科醫生診斷,說我得的是色素膜炎。這個病讓我的雙眼幾個禮拜就發一次炎,視力每況愈下,到最后什么都看不見了。醫生說我的免疫功能出現問題,視網膜細胞都壞死了。"突然失明,使周鍵圳惶恐無措:"工作丟了,銀行又催還房屋貸款,一家只好從大房子搬進小屋,當時我真覺得自己是個廢物,心情非常糟,整天對妻兒發脾氣,很想一死了之。"周鍵圳在絕望之時,想起了香港,也想起了中華醫術,1984年,他只身回香港求醫。但在香港遍訪名醫,始終復明無望。但妻子一直鼓勵他,后來有人介紹他加入"失明人協會",在那里周鍵圳認識了香港十大杰出青年之一的莊陳有,覺得盲人一樣可以成功。周鍵圳說,莊陳有絕對是他重新振作起來的強心劑。

周鍵圳在失明人協會重新學習盲人的生活方式,并在香港電訊當接線生,這是他在香港找到的第一份工作。這份工作使他遇到了生命中另一個最重要的人---現任妻子Grace。"因為同前妻長期分居,感情轉淡,最后離婚了。Grace是我在香港電訊的培訓導師,她說很欣賞我能夠放下大學生的身份做接線生。她性格開朗積極,大大鼓勵了我,而且她眼睛健康,幫我解決了很多生活和工作上的難題。所以,1991年我們就結婚了。"雖然找到了新生活,但周鍵圳對電腦科技仍情有獨鐘,一直希望重操故業,好與時并進。多虧家人和朋友將最新的電腦資訊和書籍制作成錄音帶給他聽,并從旁協助,經過幾年努力,周鍵圳終于熟悉和掌握了IT技術。1998年,他成功地考入了香港政府資訊科技署當電腦程序編寫員。

周鍵圳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盲人加入IT行業。他說:"資訊科技的發展,大大增強了盲人的競爭力,IT給盲人帶來的是生機和解放。"

葉茂誠,30歲,嚴重弱視,香港創念資源公司創辦人

葉茂誠是接近失明的嚴重弱視人士,只能看到5尺范圍內的東西,且景象模糊不清。

"如果不是IT,我可能正在傳呼臺或香港電訊做接線生。"葉茂誠說,因為盲人的出路少,又無特別技能,所以,以前找份發傳單或接線生的工作也要耗時一兩年。

1993年,葉茂誠創辦了創念資源公司。當時失明人士或弱視者查閱信息的輔助器很昂貴,弱視者用的文字放大機一臺要上萬港幣,但從國外直接進口只需6000元左右。葉茂誠覺得這是個有潛力的市場,于是決定開公司代理盲人或弱視者的輔助儀器。他表示,有了輔助儀器,有眼疾的人也可以學習知識,幫人之余,也是在幫自己。

電子商務日益普及,葉茂誠的公司也不落伍,盲人或弱視者可在網上取得創念資源公司的產品簡介,直接在網上訂購,或要求送貨上門。

葉茂誠說:"電腦就像盲人的現代化拐杖,盲人應該學習電腦,通過互聯網吸收新知識,結交更多的朋友,給自己的生活增添勇氣和信心。"香港失明人協會會長莊陳有說,科技發展,改變了殘疾人較少接觸社會的形象。但盲人在應用資訊科技上仍有很多困難?,F在盲人用的點字顯示器和發聲系統只能閱讀英文,至今,香港還沒有研制出可供失明人士使用的中文點字和語音系統,很多網頁設計也令他們無法享有與其他人一樣的資訊平等權和資訊科技帶來的好處。他呼吁,政府和社會都來關心失明人士,幫他們掌握科技,創造就業機會,融入社會,遠離貧困。(西夏)

猜你喜歡
資訊科技弱視盲人
信息技術與英語學科及其他語種教學深度融合研究與實踐
為什么弱視的蝙蝠可以在晚上飛行?
隨聲附和的盲人
盲人節
盲人分衣服
3~6歲是治弱視的最佳年齡
盲人水杯
基層醫院弱視兒童綜合治療效果分析
弱視:早期診治至關重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