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尋找中國企業的“圣地”與“寶船”

2008-01-17 05:28
AMT前沿論叢 2008年12期
關鍵詞:圣地鄭和企業

王 丹

2008年,中國的經濟經受著一次又一次的洗禮與沖擊,面對如此嚴苛的局面,中國企業應如何度過這個寒流忽至的“冬天”?

找到屬于自己的“圣地”和“寶船”,明確適合本企業的管理方式,是擺在中國企業面前最合適的道路。

編者按:

2008年對于中國而言,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這一年,中國成功地舉辦了奧運會和殘奧會,將神七送上太空,中國的宇航員實現了太空漫步——中國人一朝夢圓。同時,中國也經歷了罕見的雪災,汶川大地震,以及三鹿奶粉事件和全球金融風暴等一系列天災人禍。

不僅如此,中國經濟在2008年也經受了洗禮:糧食、豬肉、燃油、電力價格不斷上漲,CPI和PPI再創新高。此外,外圍經濟環境惡化,美國次貸危機嚴重影響了中國的緊縮性政策,使得大批中國企業盈利水平降低,出口型企業甚至虧損倒閉,股市“跌跌不休”。

面對如此嚴苛的局面,中國企業如何熬過這個寒流忽至的“冬天”?金蝶國際軟件集團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架構師徐少春在“2008中國企業管理高峰論壇”暨“2008中國管理模式杰出獎”頒獎典禮上給出了問題的答案。

鄭和的“圣地”

徐少春講了一個鄭和下西洋的故事。

作為15世紀偉大的航海家,1405年(明朝永樂三年),鄭和率27000多名將士和約200艘巨船組成了當時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遠洋船隊,開始了首下西洋的航程。自此至1433年(明朝宣德八年)的28年間,鄭和先后七次出海遠航,分別到達了今菲律賓群島、印度尼西亞群島、印度、斯里蘭卡、紅海及非洲東南沿岸等三十多個古代國家和地區,一度縱橫于太平洋和印度洋之上。

這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一個壯舉,它比哥倫布到達美洲大陸、達·伽馬繞過好望角早半個多世紀,比麥哲倫的環球航行早了將近一個世紀。這一航行也拉開了世界大航海時代的序幕。

是什么力量支持著鄭和一次次挑戰滔天巨浪與茫茫大海?徐少春解釋說,是信仰。

鄭和出生在一個信奉伊斯蘭教的家庭,是一名虔誠的信徒,去麥加朝圣是他至高無上的理想。這個自始至終支持著他的理想,再加上肩負著傳播大明文化的偉大歷史使命,就形成了他堅不可摧的信念。

而在當前的社會環境之下,企業所面臨的問題與鄭和下西洋十分相似。作為掌舵企業未來和方向的企業家,他心中的“圣地”有多遠,信念是否堅定,將直接左右企業“艦隊”的航行。在猛烈的暴風雨中,企業與企業家的理想與價值觀,就是“圣地”。

“圣地”就是企業員工所必須認同和遵守的核心價值觀,也是企業的一切行為準則基礎。擁有自己的“圣地”,企業上下一心,同舟共濟,才能造就一支強大的“仁義之師”。

有了“圣地”的存在,企業就不會出現方向性的錯誤。

“寶船”的秘密

鄭和完成壯舉的另一個秘密就是擁有堅固的“寶船”,徐少春分析說。

根據《明史》鄭和傳的記載:“永樂三年(1403年)6月,命(鄭)和及其儕王景弘等通使西洋,將士卒二萬七千八百余人,多赍金幣,造大舶,修四十四丈,廣十八丈者六十二,自蘇州劉家河泛海至福建,復自福建五虎門揚帆,首達占域,以次遍歷諸國”。

“造大舶,修四十四丈,廣十八丈者六十二”,這樣的船只在當時全球都是絕無僅有的,屬于航母級別。而鄭和也就是依靠了這樣強大的工具,才能不懼滔天巨浪,打破了“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一般規律。這艘船成為了名副其實的“不覆之舟”。

對此,徐少春總結道:“中國企業如果有了崇高的理想和價值觀就不會為了短期的利益迷失方向;如果有了強健的體魄,也不會因為一時的外在風浪而無法前行。所以,金融風暴和信任危機爆發之后的今天,正是中國企業重拾理想,修煉“內功”的好機會。

將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機當成一次對企業的“體檢”,將不利的外部環境與挑戰,轉化為幫助企業實現轉型與升級的動力,這恰恰符合了徐少春的性格因素與金蝶的文化。

尋找“中國管理模式”

在與大量企業家的交流當中,徐少春發現成功的中國企業都有自己的“圣地”與“寶船”。

改革開放30年,沉淀下來的不僅僅是物質財富,還有很多優秀的管理思想與經驗,這些是使中國企業能夠度過經濟“寒冬”的寶貴財富。

盡管這些思想與經驗往往會被中國企業所忽視,但是外國公司反而越來越關注,他們在研究并解碼“中國管理模式”。而“中國管理模式”的形成過程,也恰好與中國企業成長的軌跡相符。

事實上,未來的中國企業會面臨更多的挑戰,中國經濟也將由快速增長轉變為穩步增長,全球化也將進一步加劇,人才資源在全球化進行配置,產業結構也在轉型與升級,由中國制造向中國“制造”轉變。盡管中國企業的加工生產能力很強,但欠缺的研發能力、市場響應能力也是短板。

但是,中國企業未來也有很多機會。金融危機之后將會有新一輪的發展契機,政府著力擴大內需也會帶來更好的市場,產業升級加速、自主創新,整合、收購、兼并的機會,資本輸出、技術輸出的機會等等,也都擺在中國企業面前。不過,中國的企業應當穩扎穩打、步步為營地去選擇與嘗試如何抓住這些機會。

后記:

管理是最有效的,也是最長期的。管理的進步總是會爆發性、持久性地推動經濟發展。未來中國企業也可能獨創出自己的管理方法和管理工具。21世紀是中國的世紀,所以中國要由制造向“智造”轉變,要有軟實力。

而且,國家經濟發展和企業管理提升是互助互惠的,一個經濟強國的背后必然屹立著一大批具有國際競爭力和杰出管理水平的企業。

中國企業不應當照搬外國管理模式,必須要創新?;ヂ摼W經濟和知識經濟已經為中國管理模式提供了新的契機,中國企業應當去重視管理體系、管理模式。

最后,徐少春引用了現代管理學家彼得·德魯克在臨終前所講的一句話作為他的結論:“21世紀,中國將與世界分享管理奧秘?!倍爸袊芾砟J健本褪瞧渲凶钣写硇缘钠孑?。借助“中國管理模式”這一“寶船”的保駕護航,中國企業將有可能“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迎著朝陽駛向自己的“圣地”。

猜你喜歡
圣地鄭和企業
早期氣管切開對于腦外傷患者的治療體會
鄭和下西洋
2018上海企業100強
2018年正藝術展覽作品
跟蹤導練(一)(5)
2016,中國企業500強發布
新申請企業一經受理便預披露
新申請企業一經受理便預披露
中國“鄭和”號訓練艦 抵韓訪問
企業名片Enterprises Card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