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議黃河水資源的開發利用

2008-03-30 09:46于文濤
建筑科技與管理 2008年10期
關鍵詞:開發利用水資源黃河

高 坤 于文濤 高 昕

【摘 要】 本文簡要介紹了黃河水資源的特點及目前開發利用的現狀、水資源開發利用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提出了開發利用黃河水資源的建議和意見。

【關鍵詞】黃河;水資源;開發利用;問題;研究

Discuss development and use of yellow river water resources

Gao Kun, Yu Wen-tao, Gao Xin

(Heze Yellow River water work bureau Heze Shandong 274000)

【Abstract】The article synopsis introduc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yellow river water resources and the development make use of currently of present condition, water resources development make use of existent key problem, and took away to make use of the suggestion and opinion of yellow river water resources.

【Key words】Yellow River; Water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use; Problem; Study

1. 黃河水資源的特點

1.1 水沙異源。黃河水主要來自上游,而泥沙主要來自中游,蘭州以上徑流量占中水量58%,而沙量僅占9%,是黃河的主要清水來源,90%的泥沙來自中游,需上游的清水輸送入海。因此,上游的水資源利用要兼顧中下游的輸沙和供水需要。

1.2 徑流年內年際變化大,枯水期長。干流及較大支流汛期徑流占全年的60%,黃土高原地區可達80-90%,這就造成汛期洪水泛濫,非汛期長期水源短缺,甚至斷流。特別是進入九十年代后連年斷流,形成了長時間的枯水系列,而且斷流時間逐年提前,時間加長,斷流長度逐年增加。

1.3 黃河水含沙量大,歷來有“一碗水半碗泥”之說,含沙量大一直是困擾引黃事業發展的重要原因。引水必須同時引沙,就必須處理好渠道清淤,土地沙化等問題。

2. 黃河水資源開發利用的現狀

新中國成立后,國家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興修水利工程,為兩岸工業、農業及城鄉居民的生活發揮了重要作用。據統計,黃河干支流共修建3021座水庫,總庫容572億m3,上中下游灌溉面積已發展到1.1億畝。1988年-1992年平均耗用黃河水308億m3,徑流量利用率已達53%,除去每年不少于200億m3的沖沙水量,黃河水已所剩無幾。1992年以后,黃河進入了連續枯水期,加之下游連年干旱少雨,更加劇了水資源的供需矛盾。

3黃河水資源開發利用存在的主要問題

3.1 流域消耗水量逐年增加,黃河水供需矛盾加劇。黃河是我國乃至世界上水資源利用率最高的國家,引水主要用于農業灌溉,占總引水量的90%以上。1949年全河引水79億m3,1959年為187億m3,1969年189億m3,1979年278億m3,進入九十年代達到了年均320億m3。兩岸用水量的逐年增加是黃河下游水資源供需緊張的重要原因,使得下游的徑流銳減,加上下游的用水高峰期正好在黃河的枯水季節,這更加劇了供水矛盾,也是黃河近幾年頻繁斷流的重要原因。

3.2 用水嚴重浪費。一是黃河沿途均為貧水區,各級都把引黃當作頭等大事來抓。黃河流域長期以來低廉的水價,使沿黃干部群眾的節水意識淡薄,不少地方目前仍然采取漫灌的灌溉模式,造成水資源的極大浪費,經常是“上游淹、下游干”,水利用率低。二是各大水利樞紐和引水口分別屬于不同的地區和部門,合理調度流域的水資源難度非常大,無法做到統籌兼顧。三是水價豐水年、枯水年一個樣,豐水季節、枯水季節基本一個樣,喝“大鍋水”的現象非常嚴重。水少時,引水便利地區拼命引水,而水豐時不及時蓄水和補充地下水,使寶貴的水資源白白浪費。

3.3 泥沙處理難度越來越大,影響黃河水的效益和生態環境。引黃河水必須同時引沙,必須面臨泥沙處理的問題,在處理和利用泥沙的問題上面臨著兩個主要問題:一是背河附近適宜沉沙的天然洼地基本用完。如山東省原有洼地26.7萬Km2左右,但經過40多年的淤改和沉沙已用去20萬Km2左右,有些已改造成中高產田,擴建新的沉沙池阻力較大,而且費用較高,使洼地自流沉沙失去條件。二是由此引發出其他環節的泥沙問題,如渠系淤積加重,清淤量增加,清淤施工及棄土堆放難度增大,加重沙化環境,最終導致治理投入的增加。二是由于水資源的供需矛盾加劇,今后引用高含沙水流的幾率必然加大,使治理泥沙更加困難。

3.4 黃河水可用,但保證率較低。黃河沿岸特別是下游引水的高峰季節多在每年的3到6月份,而此段時間,黃河恰恰為枯水期,流量較小,甚至斷流,無水可引。如黃河下游大面積干旱的1997年,黃河進入我省高村水文站的水量僅104億m3,占多年平均值的26.6%,6、7兩月僅來水1.3億m3,創歷史之最,而此時正是兩岸大量用水之時,造成黃河斷流224天,兩岸大面積農田絕產,東營、濱州等一些城市居民飲水困難。因此,黃河水是可用的,但并不能保證工農業生產的需要,應同其它措施綜合考慮。

4. 開發利用黃河水資源的有效途徑

4.1 黃河供水應當走產業化道路。黃河治理,一是除害,二是興利。黃河水利作為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有力的推動了流域經濟的蓬勃發展。當前國家正大搞西部開發,黃河流域已成為我國新的經濟增長帶,客觀上要求黃河水利事業與之相適應,但黃河水利基礎產業并沒有發展壯大起來。面對當前黃河水資源供需矛盾突出的嚴峻形勢,發展黃河供水產業,走“以河養河”之路已是當務之急。在除害的同時,發展黃河供水產業,使治黃、供水相輔相成,治好黃河保障供水,搞好供水為了更好的治理黃河,走良性發展的道路。按照市場經濟需要搞好水量調配,按照價值規律進行水價核算、征收水費、水資源費,從而帶動黃河水利產業的振興,在更好的為流域經濟發展提供服務的同時,也為治理黃河提供了可靠的資金積累,使黃河長治久安。

4.2 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職能作用,讓有限的黃河水資源創造出最大的效益。在目前黃河水尚未真正走向市場的起步階段,為使十分有限的黃河水資源在區域經濟中發揮出最大效益,以經濟杠桿的調節作用,宏觀管理、調控水資源。一是實行浮動水價,在國家核定價格的基礎上,視市場需求豐水低價,枯水高價。二是季節調價,用水高峰期提高水費價格,用水低谷時降低價格。三是實行地區差價,貧困地區予以優惠,發達地區采取高水價,用發達地區的資金改造上游落后地區的用水方式,特別是支持發展節水型農業,減少上游用水量,相對增加下游可供水量。四是向流域外調水加價,多收水費用來完善引黃工程,提高水資源保證率和利用率。

4.3 實現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一要靠法制,二要靠管理。首先要全面實行國務院頒布的《取水許可制度實施辦法》,利用黃河水資源一律實行取水許可制度。其次嚴格按照計劃用水,簽訂用水協議書,杜絕盲目用水,減少浪費。三是加大執法力度,嚴格按照法律辦事,對違反規定用水和逾期不交水費者,要限制、停止供水,情節嚴重的追究法律責任。

4.4 計劃用水,建立節水型社會。開源與節流是解決我國水資源緊缺的基本途徑。南水北調可在某種程度上緩解水資源的供需矛盾,但必須正確看待。一是調來之水價格昂貴,防止污染難度大;二是還要考慮長江的承受能力,不能因調水而使長江流域的水土流失、生態環境等出現不良影響,因此不能無限制的調水。所以要建立節水型社會,節約用水,保護水資源,科學、合理開發現有水資源,涵養水資源,努力提高雨水的利用率,才是解決黃河水資源短缺的根本出路。

4.5 走“以井保豐,引黃補源”之路。采用多種形式和經濟手段,鼓勵用水單位打井,消除完全依賴黃河水的觀念,采取井渠結合的用水模式。在黃河水不能滿足需要時提取地下水,解決黃河水供需矛盾,保證工農業生產和城鄉居民的引水需要;在黃河水豐沛時引黃補源,增加地下水蓄量,提高地下水位,保證地下水的及時補給,根本解決黃河水資源緊缺問題。

[文章編號]1006-7619(2008)07-21-419

[作者簡介]高坤(1974.7- ),女,工程師。

猜你喜歡
開發利用水資源黃河
水資源平衡調度在農田水利工程中的應用
水資源(部級優課)
淺談水資源的保護與利用
保護水資源,從我做起
黃河
審計供給側改革背景下的審計成果利用探析
檔案的開發利用在供電公司全面管理中的作用
渡過黃河看雕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