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已進入以工促農,以城鄉帶發展階段

2009-01-14 09:35陳錫文
黨政干部參考 2009年12期
關鍵詞:工業化差距現代化

陳錫文

十七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于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農業與農村問題再次被推向風口浪尖。

改變農業勢在必行

雖然我國已經連續5年實現糧食增產,但我們對農業發展問題還不能掉以輕心,必須居安思危,有憂患意識。農業農村的發展對整個經濟社會的發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支撐作用,對于改善農民生活也發揮了很重要作用,而改變中國農業、農村的相對落后面貌仍是一件非常艱巨的任務。

建國以來,走工業化、城市化道路已經形成了一種思維定式和制度方向。但是,工業化和城鎮化的推進,更多的資金是從農業、農村中汲取的。這一狀況在目前的社會經濟形勢下必須作出改變。我國總體上已經進入一個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發展階段,已經進入了一個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的關鍵時刻,我們已經進入了一個加快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的重要時期。

在2004年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上,胡錦濤總書記曾做過這樣的分析,他說,縱觀全世界已經實現工業化國家的歷史,可以看出它們都經歷過這樣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它們工業化的初始階段也都是從農業中汲取資金的;第二個階段,當工業化發展到相當程度之后,這些國家都開始實行工業反哺農業、農村的政策措施,這樣的變化任何國家的現代化進程都要經歷。

三句話反映主要問題與矛盾

從十七屆三中全會的決定來看,充分肯定了30年來農村改革發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貢獻,但同時也指出了當前農業農村工作中存在的一系列不容忽視的嚴峻問題。

《決定》中的三句話讀過的人一定記得:農業基礎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強;農村發展仍然滯后,最需要扶持;農民增收仍然困難,最需要加大。這三句話非常深刻地刻畫出了當前農業、農村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和矛盾,也充分體現了黨中央下決心解決好“三農”問題的信心和決心。

農業基礎薄弱最主要的是土地資源問題。2006年全國第一次農機調查時的數據表示,我國耕地總面積19.51億畝,2008年的統計結果是,耕地面積降到18.26億畝,過去12年中耕地總面積減少1.25億畝。如果不堅持嚴守18億畝耕地這個硬指標,農業今后面臨的形勢將比以前更加嚴峻。

在農業基礎設施方面,這些年國家在水利上下的功夫非常大,但主要集中在對大江、大河、灌區的改造上,對微小型農田水利設施建設的體制,在一定程度上還有理不順的地方,因此農田水利設施面臨著非常大的危機。

在農民的整體素質方面,中央明確強調要培養新型的、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農民,這與大多數農民的實際現狀相比是很高的要求。雖然針對農民的培訓近年來一直很多,但總體來看更多的是對農民轉業、進城打工的培訓,而不是提高農民本身的素質。

在農民增收問題上,2008年,我國農民人均純收入是歷史最高,達到4761元,去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81元,也是歷史最高水平,城鄉居民之間的差距第一次突破10000元,比例是1:3.3,同樣是歷史最高水平。

改革開放之前的1978年,農民純收入134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3元,差距是1:2.57,30年之后變成1:3.3,這說明城鄉收入的差距在增大。

這些年來,國家針對農村發展的投入力度是空前的,但即便如此,城鄉的差距依然很大。以前我們對農民在這方面的欠賬太多,因此中央也強調農村的發展最需要扶持。

農村最關注的是八方面,“硬件”是路、電、水、氣;“軟件”是文化、教育、衛生和社會保障,除了生產效率方面的差距之外,城鄉之間最大的差距就表現在這八個方面,如果能夠把這八個方面城鄉之間的差距縮小,我想總體小康就實現了,我們的基本現代化也就可以實現了。

走特色農業化道路

現在已經到了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的關鍵時刻,發展現代農業刻不容緩。

我國現在的農業資源以及農業手段,已經滿足不了國家經濟建設和發展的需要,也滿足不了13億多中國人民提高生活質量的要求,標志之一就是進口的大宗商品數量在不斷增加,包括大宗農產品進口數量的不斷攀升,這其中最突出的大豆、植物油、棉花,進口數量增長驚人。

大豆進口量去年3744萬噸,今年到9月底進口量已經超過3200萬噸,全年進口量可能會超過4000萬噸,而我國自己生產1500萬噸大豆,由此導致的結果很簡單,我國市場上大豆價格以及和大豆有關的農產品價格都將由國際市場決定。植物油和棉花進口數量的增長幅度同樣巨大。

2008年底我國耕地總面積18.26億畝,加上復種指數,播種面積可以達到23.5億畝。不過根據現有的分配比例,油脂占用面積2億畝,糖料4000多萬畝,棉花8000萬畝,蔬菜2.6億畝,剩下的7.5億畝要滿足國內需求根本不夠用。必須產出更多的農產品才能確保國家的糧食安全,才能確保人民生活的改善,因此,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已經到了關鍵時刻。

農業現代化不等于農業歐美化,特別是美國那樣的大規模農場的既定模式不一定適合中國國情。中國的現實國情是,耕地越來越少,水資源日益短缺,對農產品的需求數量越來越大、質量要求越來越高,國內糧食消費對進口的依賴程度越來越高。

中國的農業現代化一定具有中國自己的特色,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在比較小的經營規模上實現現代化,這是國情決定的。

農業的現代化發展取決于三點:第一,科學技術的進步使得對資源的利用率越來越高、越來越具有可持續性;第二,一定要有一個能夠調動各方積極性的體制和政策體系;第三,要有一個能夠適應現代農業發展和需求的農業經營主體,這三方面結合才能真正實現中國農業的現代化。

(摘自11月2日《科學時報》)

猜你喜歡
工業化差距現代化
譜寫“強富美高”新江蘇的現代化新篇章
基本實現現代化需要補足哪些短板?
我的女巫朋友
課桌和電腦的差距好大
幻想和現實差距太大了
現代化
為實現祖國的社會主義工業化而奮斗的青年工人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