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代企業:你的“責任競爭力”有多大?

2009-03-07 03:07
法治 2009年1期
關鍵詞:責任企業發展

蔣 榮

企業是社會的細胞,必須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

社會是企業的生長環境,離開社會資源,企業的發展就成為無源之水。

目前,“企業社會責任”在我國是一個被廣泛討論的話題,“企業要承擔起社會責任”,已越來越成為社會各界的共同呼聲。

前不久,記者在采訪鶴崗市人大代表、新亞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高延崇時,他就談出了自己的觀點:“企業承擔社會責任是創造一切財富的根基,只有融入了社會責任的財富才是企業真正的有意義的財富?!?/p>

承擔社會責任是一種價值觀

記者:您認為企業的社會責任應該有哪些?

高延崇:提到社會責任,人們往往會想到慈善公益事業和“服務社會”的活動,其實這僅僅是一小部分。我曾看過有關討論文章:企業社會責任是指企業在創造利潤最大化的同時,還要承擔對員工、消費者、社區和環境的社會責任,包括遵守商業道德、生產安全、職業健康、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保護環境、節約資源、支持慈善事業、捐助社會公益等等。

我認為企業的社會責任大體應該包括兩方面,一是對內要著力打造各個利益主體之間的和諧氛圍,二是對外要主動承擔與社會各種利益相關者和自然環境之間和諧的義務。

記者:您的觀點緊扣了“和諧”的主題。

高延崇:我認為中國企業的社會責任,就應該與“和諧社會、以人為本、主流高端”等有機結合起來。因為企業是社會的重要細胞,是一個經營組織,它的經濟活動是“嵌入”社會結構之中的,企業對于社會而言,就是一個“公民”。要想做好“企業公民”,就要承擔起相應的社會責任。社會是企業利潤的源泉,企業在享受社會發展賦予的條件和機遇時,也應該以符合倫理、道德的行動回報社會、奉獻社會,促進社會的和諧進步,這是企業不可推卸的責任。還應認識到:隨著企業在社會中的影響越來越大,它所擔負的社會責任就會越來越重。

記者:有人說,一個企業能對社會高度負責,就有了一筆可貴的道德資本。

高延崇:是這樣。如果企業只講經濟利益而忽視社會責任,那就必然增加社會的負擔,這些負擔又會直接或間接地導致企業經營成本的擴大;而如果企業在謀求經濟利益的同時,自覺履行道德義務,對社會負起責任,那就可以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要知道,良好的企業形象,是爭取更大市場份額的一個“資本”。 在消費者心中,一個對社會負責的企業,一定也會對自己的產品負責。這樣就可以提高自己產品和服務的聲譽,增加企業的無形資產,這無疑有助于形成企業長期的、有效的激勵機制和戰略利益。應該說這是一筆非??少F的道德資本。

記者:一個對社會負責任的企業,應該明禮誠信,確保產品貨真價實。這是最基本的要求。

高延崇:可是目前,種種原因造成的誠信缺失正在破壞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正常運營,一些企業較少考慮環境保護,將利潤建立在破壞和污染環境的基礎之上;一些企業唯利是圖,自私自利,提供不合格的服務產品或虛假信息。我們看到了礦難、蘇丹紅、問題奶粉、醫藥食品安全等諸多現狀,為什么會這樣?為什么有好多企業會輕易崩潰?就因為這些企業根本沒想到社會責任。企業若想為社會帶來積極的輻射,就應該從產品設計和生產這一最基本的經營活動做起,不能為了盈利而不惜采取一切手段。

記者:看來企業的產品作為企業與消費者進行溝通的直接載體,它具體形象地呈現了一個企業的價值觀,這些對社會和公眾的影響是最廣泛、最深入的。

高延崇:我認為:物質生產發展到今天,產品的理念和內涵往往比質量和性能更為重要。一個企業要想贏得社會的尊重和認可,其社會責任的意識、義務、行動和措施都要在企業的管理中體現,要在企業的戰略決策中體現,因為這些和企業的發展息息相關,這也體現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履行社會責任是一種國際標準

記者:在新的環境下,一個企業要提高競爭能力,保證生存和發展,必須要重視社會責任,這也是加速和諧社會建設的要求。企業履行社會責任,不僅是社會的要求,其實也是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必然要求。

高延崇:企業的社會責任,最基本的是要遵守法律、依法納稅并保障員工合法權益以及生產安全、職業健康等;在較高的層次上,企業還要在社區建設、環境保護以及支持慈善事業、捐助社會公益、保護弱勢群體等方面做貢獻。企業社會責任的實施,從根本上說還是為了提高企業的競爭力,同時也有利于企業進一步走向世界市場。目前,企業社會責任已成為國際的產物,成為國際的潮流,如果企業不跟上潮流,就會在國際貿易的合作中受到質疑和排斥。如今,“社會責任”已經越來越多地出現在跨國企業訂單的附加條件中,它要求合作企業從質量管理、環境管理擴展到更進一步的社會責任管理。從國際化角度看,我們的企業必須把社會責任作為自己的發展目標。

記者:面對全球化的浪潮,國內企業在積極參與全球生產體系的同時,也必須遵守國際準則和全球協定,這是無法回避的。

高延崇:近年來,社會責任國際體系認證(即SA8000體系認證)日益受到人們關注,它把道德提倡變為一種國際標準,引導企業認識并履行自身的社會責任,體現了對社會發展的主體“人”的關懷。它要求企業在重視經濟效益的同時注重企業行為的社會效益,引導企業不僅要為社會制造財富,提供物質產品,改善人民生活水平,還要為員工提供良好的勞動環境,教育員工在行為上符合社會公德,在生產方式上符合環境要求,以此引導企業家去關心社會、關愛社會。

記者:企業講社會責任,意味著它既要實現利益的最大化,同時也在增進社會利益,這兩方面形成某種張力,使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達到一定均衡狀態。

高延崇:在國際上要求企業對投資者負責或者說承擔經濟責任,因為企業在獲得社會資源行使生產能力的同時,也就承擔了對利益相關者的社會責任。一個負責任的企業,理應致力于實現包括所有利益相關者的共同利益的最大化,而不僅僅是股東利潤的最大化。

責任意識,是現代企業家精神的重要內涵

記者:看來一個企業的社會責任,并不是簡單的一次性的為慈善機構和希望工程捐了多少錢,而是說它對社會、自然環境、消費者、股東、員工等有一種整體的考慮和持續的責任感。

高延崇:聰明的企業家會隨著財富的增加,注意與其他利益群體的良性溝通和互動,從行業發展、生態環境、公眾利益和社會進步的角度出發,讓企業的命運與國家的發展結合起來,把個人富裕和全體人民的共同富裕結合起來,把遵守市場法則和發揚社會主義道德結合起來。大商謀道,小商求利;得道者道與利兼得,失道者道與利俱失。當代企業只有承擔了更高的道德層面的社會責任,它的社會環境、市場環境、輿論環境、生態環境、生產環境才會更有利于企業的發展,這是企業承擔社會責任和企業發展的互動效應。

記者:企業管理經歷了經驗管理、科學管理、行為管理,已發展到文化管理階段,要求“以人為本”的管理已成為潮流。企業社會責任正是這一潮流的體現,樹立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和制度無疑是我國企業健康發展的方向。

高延崇:當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需要整合很多內外資源,企業如果沒有以社會責任為目標,就不會整合到豐富的社會資源,如果沒有以客戶為責任目標,就不會與客戶持續共贏發展,如果沒有以員工為責任目標,就不會帶來人力資源乃至整個企業的提升。企業的社會責任和企業的發展戰略息息相關,經營企業不能只考慮企業利潤的最大化,還要考慮信任和支持你的合作伙伴,考慮每天和你一起辛勤工作、進退與共的員工,考慮企業應承擔的社會責任。企業不能僅僅以追求利潤為惟一目的,實現企業利潤最大化和社會效益最大化的有機統一,實現企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最佳結合,才是企業追求的理想目標。眾多企業發展的歷史表明,只有那些能夠深刻認識社會變化,并預計到這些變化如何影響自身運作的企業,才能成為市場競爭中的幸存者。社會責任意識,是現代企業家精神的重要內涵。

記者:您如何看待人們提出的“企業必須承擔可持續發展、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和維護自然和諧的責任”的觀點?

高延崇:中國是一個人均資源特別緊缺的國家,企業的發展一定要與節約資源相適應。企業不能顧此失彼,不顧全局。作為企業家,一定要站在全局立場上,堅持可持續發展,高度關注節約資源。并要下決心改變經濟增長方式,發展循環經濟、調整產業結構。用好兩種資源和兩個市場,以保證發展的持續性。隨著全球和我國的經濟發展,環境問題成了經濟發展的瓶頸。為了人類的生存和經濟持續發展,企業一定要擔當起保護環境維護自然和諧的重任。

記者:你們的企業在這方面有何打算?

高延崇:我們已經著手于這方面的工作。2008年,我們上了兩個項目,一是投資近170萬元,上了一個綠色有機肥項目。目前已經開工生產,年生產能力可達五萬噸。上這一項目就是為綠色糧食生產基地提供安全的有機肥,以保證糧食生產的安全性。二是投資60萬元,上了個潔凈煤項目,這是從環保、節能出發的,目前已通過試產,2009年1月正式投產。我們的企業規模雖然不大,但我們同樣肩負著重要的社會責任,上這樣兩個項目,就是為了對企業發展所依托的社會更好地盡企業應盡的社會責任。

履行社會責任,是企業競爭之本

記者:履行社會責任,是大勢所趨,也是提高企業競爭力量和樹立企業形象的根本。

高延崇:社會責任和競爭力,其實是個整體,相輔相成。不負責任的企業不可能有競爭力,同時,要履行好社會責任,企業也必須要有能力。目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發展觀,對民營企業的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做到保護環境,堅持可持續發展;文明經商,以誠信立足社會;以人為本,勞動關系協調和諧;回報社會,增強社會責任感。積極的企業價值觀對鑄造企業之魂、凝聚員工之心,使員工有一個共同的價值取向和行為準則,激勵每一位員工為實現企業目標而努力,起到了重要作用。一個企業只有對社會真正負起責任,企業才能真正壯大、快速變強,才能在未來的國際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記者:作為人大代表,又身為企業領導者,您在企業應該履行好社會責任這個問題上有什么建議?

高延崇:我們講責任競爭力,最終的目標還是為了持久的經濟增長,提高人民生活質量,促進社會文明和環境安全。在宏觀層面,要充分理解和認識企業社會責任和競爭力之間共榮共生的關系,并逐漸形成一種政策支持的氛圍。在微觀層面,則要開發有效的工具和方法,企業間互相學習,更有效地履行社會責任。

記者:您覺得為了讓企業更好發揮社會責任,政府應該創造什么樣的環境和體制?

高延崇:我看到有媒體報道,一些國家對企業進行捐助有一個免稅政策,我認為這樣有利于促進企業發揮他們的社會責任。雖然捐助活動很多是企業的自覺行為,但政府的支持和提倡是有意義的。另外就是要制定適用的法律,要求企業真正執行這個法律,防止出現遵守法律的企業由于它的成本高,輸給不遵守法律的企業。

財富擁有多少,取決“責任競爭力”

記者:您認為培育和提高企業“責任競爭力”應該從哪些方面入手?

高延崇:是否可從以下渠道入手:一是實施企業社會責任戰略。把對社會和環境的關注融入到企業經營主流,融入到企業戰略、組織結構和日常運營中,謀求經濟、社會和環境三重效益。二是建立責任管理體系。把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納入企業全面管理體系,在決策的制定和實施中,充分考慮企業對社會和環境的影響,在對利潤的追求和利益相關者之間求得平衡。三是把企業優勢與履行社會責任相結合。在依靠專業領域的技術優勢、經營管理優勢、人才優勢解決相關社會問題的同時,降低企業成本,塑造企業和品牌形象,改善競爭環境。

還有更重要的一點,就是切實維護員工的合法權益和正當利益。

記者:員工利益是企業社會責任中最直接和最主要的內容。

高延崇:因為企業效率最終取決于人的活力與創造力,如果企業建立與市場經濟要求相適應的激勵和約束機制,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秩序,讓員工共享企業改革發展的成果,依法維護了員工的勞動保護、社會保障、安全生產條件等權利和利益,就能促進企業內部勞動關系、人際關系的和諧,就能更有效在提高企業的競爭能力。因此,對企業來說,衡量競爭力的基本標準不僅局限于成本、質量、服務,道德標準也正在成為保持企業競爭優勢的重要因素。只有通過履行社會責任,塑造和展現有益于社會發展、有益于環境的正面形象,取得社會公信,企業才能更被市場青睞,具有更強的競爭力。新形勢要求企業在管理戰略上必須做出相應的變革,要從更廣泛的公眾利益和社會發展的角度來考慮問題,自覺接受社會和公眾對自己的監督、檢驗和認可。

記者:目前,企業社會責任在我國是一個被廣泛討論的話題,但企業社會責任離“深入人心”還有一定的距離。

高延崇:因此,在目前我國的社會環境中,優秀企業除了要對社會環境的優化和國民福祉的增加貢獻力量外,還肩負著一個特殊的“社會責任”,就是通過自身的行動影響和帶動更多的企業群體,以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這也是建設和諧社會所需要的。

記者:營造一種社會氛圍,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企業能否真正承擔起社會責任,關鍵在于企業的領導者。

高延崇:我認為,一個企業家學歷高低、出生背景、個人閱歷、處事方法、管理作風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能否具有良好的道德觀念、正確的價值觀念和最基本的誠信原則。我們的民營企業家大部分都有著很多超前觀念,企業家的精神中更多的是那種綠林豪杰氣質,但缺乏的恰恰就是最基本的道德觀念和現代企業家身上那種理性、嚴謹、條理和邏輯性取向的精神氣質。

我們致力于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和基業長青,更重要的是體現對企業員工和社會群體的責任,為國家謀求利益。優秀的現代民企都十分注重企業文化建設、企業道德建設、企業形象建設,其實這就是企業的價值觀取向。

猜你喜歡
責任企業發展
《責任與擔當》
每個人都該承擔起自己的責任
2018上海企業100強
誰的責任
責任(四)
區域發展篇
2016,中國企業500強發布
圖說共享發展
圖說創新發展
教師發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