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翻譯市場和翻譯人才培養

2009-03-24 04:31金春嵐
山東文學·下半月 2009年3期
關鍵詞:口譯證書考試

一、中國翻譯市場現狀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我國在崗聘任的翻譯專業技術人員約3.5萬人,另有數10萬人以不同形式從事翻譯工作?!边@是中國外文局副局長黃友義2008年8月4日在上海舉行的第18屆世界翻譯大會上宣布的。但是,他認為目前翻譯產業存在的突出問題有三個:

一是中國的翻譯人才仍遠遠落后于需求,其中,中譯外高端人才匱乏;二是翻譯服務企業雖然數量不少,但規模不大,服務能力弱,市場拓展能力有限; 三是目前還沒有政府部門主管翻譯事業,一個統一、完整、系統的政策規范還沒有到位。

二、國內翻譯證書簡介

國內現在有三種主要的翻譯證書考試。全國翻譯專業資格考試是在國家人事部指導下,由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組織實施與管理。全國外語翻譯證書考試是教育部考試中心與北京外國語大學合作舉辦,在全國實施的面向全體公民的非學歷證書考試。中高級口譯資格考試是上海市緊缺人才培訓工程的高層次項目之一。

三、翻譯市場發展和翻譯人才培養

1.目前,筆者對所在高校200名英語專業學生(絕大部分有兼職翻譯的工作經歷)進行不記名統計,對設計的調查問題,結果如下:

⑴你是否愿意考一張或者更多翻譯證書?回答是:愿意74%,不愿意18%,不能夠確定8%;⑵你認為翻譯證書有什么作用?回答是:有助于就業 81%,個人能力發展68%,翻譯市場規范 52%,其他15%;⑶你愿意以何種方式進行翻譯工作?回答是:專職翻譯公司27%,兼職翻譯25%,專兼職無所謂 48%;⑷你認為合格的翻譯必須有哪些基本素質?回答是:良好中文和外語語言功底 89%,良好的溝通技巧 72%,專業態度和職業操守 26%,其他12%;⑸你認為翻譯行業存在哪些問題?回答是:缺乏政府統一監管和規劃78%,翻譯公司之間惡性競爭63%,翻譯本身素質不高46%,其他29%。

可以看出,絕大部份學生認為得到一張或者數張翻譯證書是有利于就業的,但是,專業的翻譯公司對學生沒有太多的吸引力,另外,公司間的惡性競爭導致壓低翻譯人員報酬的行為和翻譯行業中缺乏統一管理也讓這些未來的翻譯人員印象深刻。

2.將國際翻譯市場和國內翻譯市場進行比較,我發現有以下幾個主要問題:⑴翻譯公司定位不清。綜觀各翻譯公司的網站和宣傳資料,很少能發現定位準確的公司,他們聲稱從工程、法律、IT、化工、醫療甚至到文學無一不通;從英、法、德、西到日、泰、韓無一不曉,可承接百萬字的翻譯項目,同時也承接諸如出國公證這樣百十字的訂單。事實上,翻譯市場的基本情況是語種繁多,領域無限。翻譯市場也存在多種不同的質量需求的客戶。⑵競爭對手錯誤。翻譯公司的競爭對手當然是其它有著相同定位,相同目標客戶的其它翻譯公司。但由于幾乎全國的翻譯公司都一個定位,所以,都是競爭對手。所以大家不約而同地舉起了殺價這把利劍。另一方面,很多翻譯公司只充當了中間人的角色,在翻譯這條價值鏈上并未起到應有的作用。⑶客戶不成熟。國內的客戶在選擇翻譯公司時缺乏方向。印象中似乎只要懂外文的人都可以做翻譯,尤其是一些有頭銜的人總是刮目相看。因此,也就有了各翻譯公司對客戶的誤導:“翻譯工作由博士、碩士、專家教授,海外歸國人員進行”。似乎這樣就可以保證翻譯質量了。⑷不充分的翻譯市場準入。目前,許多翻譯公司以學歷學位及擁有的證書(比如英語專業四級八級及翻譯證書等) 作為翻譯資格取得的主要條件。翻譯證書考試,學習和提高是必要的,對評價翻譯的水平也具有參考價值。但作為準入的條件并不充分。美國翻譯協會 ATA 也有證書考試,但也是建議考,并沒說沒有證書就不能作翻譯。

四、翻譯人才培養

1.拓寬翻譯實踐領域。從文學到外貿、法律、管理、科技、旅游等都應該有實踐經驗,才能拓展學生的基礎知識領域。

2.在“博”的基礎上“精”的知識結構。翻譯人才必須在熟悉外貿、法律、管理、科技、旅游等背景知識之上有一到兩個自己非常嫻熟的領域,他們應是這一到兩門領域的專家。

3.翻譯本人獲取知識的能力和創造力。中國進入

WTO后,譯者會遇到很多自己未學過、未見過的問題,這便要求譯者能主動、快捷地利用各種傳統和現代媒介獲取知識,并對其中的一些問題進行創造性的解決。

4.具有翻譯行業的“譯德”??v觀當今翻譯市場,翻譯人員之中的剽竊、為追求經濟利益而“草譯”、“誤譯” 比比皆是,這些惡劣的行為不能不讓人痛心疾首。

5.翻譯從業人員要樹立“終生學習”的思想?!敖K身教育要求克服原來的學科為中心、自成體系、彼此隔絕的狀態,更多地采用跨學科、多學科綜合的課程設計方法,由多學科專家合作制訂出符合科學原則、又切合實際需要、符合學習者身心發展規律的課程?!?/p>

總之,市場的競爭關鍵是人才的競爭。翻譯企業要有一批真正屬于自己的口譯和筆譯人才,特別是口譯人才,否則,很難承接大型引進項目的口譯業務,沒有高質量的、自有的翻譯人才群體,翻譯企業不能形成規模。這樣翻譯市場的規范也就無從取得。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高等外語專業指導委員會:《和新中國一起成長的我國高等專業外語教育事業》,《外國語》,1999.5。

[2]李 玢:《世界教育改革走向》,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

金春嵐:華東理工大學外語學院講師。

猜你喜歡
口譯證書考試
少就是多
對中國口譯近25年來的研究綜述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略論筆譯與口譯的區別
淺談口譯筆記重要性及功能
兩面夾擊 讓惡意證書無處遁形
你考試焦慮嗎?
假證
準備考試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