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革開放以來鄧小平圖書出版概覽

2009-03-27 04:33
黨史博覽 2009年3期
關鍵詞: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央文獻出版社文選

王 翠

鄧小平是中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總設計師、鄧小平理論的創立者。理論界對鄧小平理論的研究是隨著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進程逐漸深入的,而這些研究成果又對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提供了理論指導。

30多年來,在圖書領域,關于鄧小平理論、鄧小平生平的研究涌現出一大批成果。據統計,國內共出版有關鄧小平生平和思想研究的圖書有1900多種。

鄧小平著作,主要指文選、專題文集、論述摘編、講話單行本和文章等。鄧小平著作的編輯出版主要是從20世紀80年代初開始的。

鄧小平著作最主要的部分集中在《鄧小平文選》。1983年7月,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鄧小平文選(1975—1982年)》,收錄了鄧小平1975年1月至1982年9月間的重要文章、講話47篇。這本文選出版后在社會上引起很大反響,5年內印刷發行了4400萬冊。1989年5月,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鄧小平文選(1938—1965年)》,收錄了鄧小平1938年1月至1965年12月間的重要文章、講話39篇。1993年11月,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鄧小平文選》第三卷,收錄了鄧小平1982年9月至1992年2月間的重要著作119篇。這三本文選的內容多數是過去沒有公開發表過的,且全部文稿都經鄧小平逐篇審定。

1994年10月,在《鄧小平文選》第三卷出版一周年之際,經鄧小平同意,《鄧小平文選(1938—1965年)》和《鄧小平文選(1975—1982年)》兩卷,由中共中央文獻編輯委員會加以增補和修訂,人民出版社出版第二版,分別改稱《鄧小平文選》第一卷、第二卷。第一卷增補4篇文章,第二卷增補14篇文章,絕大部分是第一次公開發表。原收入第二卷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開幕詞》移入第三卷。這次修訂出版的《鄧小平文選》第一卷、第二卷,連同已經出版的第三卷,構成了一套完整的鄧小平著作集。

三卷本文選集中了鄧小平在中國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各個歷史時期的主要著作,包括政治、經濟、文化、科技、軍事、外交、黨建等方面的內容。三卷本文選反映了鄧小平從20世紀30年代到90年代初長達半個多世紀中,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實際相結合,同時代特征相結合,形成的基本理論觀點和政策策略思想。

同時,有關單位和部門還先后編輯出版了鄧小平專題文集和論述摘編50多種。

1984年12月,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發行了幾百萬冊,引起很大反響。這本小冊子由中央文獻研究室從鄧小平在中共十二大以后發表的數十篇講話、談話稿中進行挑選并作文字整理,最后選定22篇,文稿起止時間從1982年9月至1984年12月。這是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后出版的第一本鄧小平文集。

1985年7月,根據形勢需要,經鄧小平同意,將鄧小平當年3月至6月的5篇談話匯編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內部出版。

1987年初,將《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一書進行增補,將鄧小平1983年10月在中共十二屆二中全會上的講話《黨在組織戰線和思想戰線上的迫切任務》和1984年12月至1987年2月發表的21篇文稿收錄進去,篇目由22篇增加到44篇,報經鄧小平同意后,出版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增訂本)。

1987年,在中共十三大即將召開之際,中央文獻研究室將鄧小平在當年2月至7月間的重要談話匯編成冊,名為《鄧小平同志重要談話(1987年2月—7月)》,這些文稿均經鄧小平審定,首次公開發表,報經鄧小平同意后于8月由中央文獻出版社內部出版。10月,中共十三大召開前夕,為了配合廣大干部、群眾學習中共十三大文件,又改由人民出版社公開出版發行?!督ㄔO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增訂本)和《鄧小平同志重要談話(1987年2月—7月)》,是在《鄧小平文選(1975—1982年)》出版后和《鄧小平文選》第三卷出版前,反映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有關重要論述的最重要的兩個版本。

1989年6月,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了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輯的《鄧小平同志關于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的論述》。七八月間,中央文獻研究室先后編輯了《鄧小平同志論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和《鄧小平同志論改革開放》兩本書。前一本書收錄29篇文稿,后一本書收錄24篇文稿。這兩本書均由人民出版社出版。收錄于這兩本書的50多篇文稿,除少數是節選外,多數是全文,近20萬字。

1990年4月,中央文獻研究室編輯了《鄧小平同志論民主與法制》,節選了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鄧小平有關的講話、談話25篇,此書由法律出版社出版。這些文稿科學地論述了現階段中國社會主義民主與法制建設的重大意義、性質、任務、目的、方法和動力,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的國家與法的學說,對于指導中國社會主義民主與法制建設,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1990年5月,為配合學習中共十三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加強黨同人民群眾的聯系的決定》,工人出版社出版了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輯的《鄧小平同志論加強黨同人民群眾的聯系》。該書收錄了鄧小平1950年6月至1989年6月期間的有關文稿27篇。這些文章集中反映了鄧小平在中國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不同時期,關于加強黨同人民群眾聯系的一貫思想。

1990年8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中央文獻研究室編輯的《鄧小平同志論教育》,該書收錄了鄧小平在1951年1月至1989年6月期間的有關講話、談話和題詞38篇,其中4篇是第一次公開發表。1995年4月,此書又根據新出版的《鄧小平文選》一至三卷重新修訂,選稿范圍延至1992年2月,新增補了15篇文稿,全書共收錄文稿53篇,更名為《鄧小平論教育》。2004年,在《鄧小平論教育》的基礎上,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鄧小平論教育》第三版,增補了鄧小平從1950年至1989年關于教育問題的講話、談話和題詞共14篇,對于了解和掌握鄧小平的教育思想,促進中國教育事業的改革與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多囆∑秸摻逃芬蚜袨楦咝=滩?。

為適應進一步開拓黨的統戰工作新局面的需要,1991年10月,中央統戰部和中央文獻研究室共同編輯了《鄧小平論統一戰線》,由中央文獻出版社內部出版。此書收錄了鄧小平在1941年至1990年期間的有關文稿、講話、談話、批示共48篇,有些內容是第一次發表。

為推動新時期國防和軍隊建設,1992年7月,解放軍軍事科學院和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共同編輯了《鄧小平論國防和軍隊建設》,選收了鄧小平在1975年至1989年期間的有關講話、談話37篇,其中12篇是第一次發表。此書由軍事科學出版社出版,軍內發行。

為了配合廣大黨員和干部學習中共十四大文件和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1992年12月,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了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輯的《鄧小平關于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論述專題摘編》。此書按照中共十四大精神分為9個專題,摘錄了鄧小平從1977年特別是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到1992年初發表南方談話這段時間內的有關論述。

1995年2月,編者又根據新出版的《鄧小平文選》第二卷、第三卷,對此書進行了增補和修訂,出版了《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論述專題摘編》(新編本)。全書由9個專題擴展為20個專題,字數由18萬字增加到30萬字。新編本在專題的編排上與同年中宣部組織編寫的《鄧小平同志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學習綱要》相銜接,是廣大黨員、干部、群眾學習和研究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重要書籍。

為了適應青年工作的需要,1994年4月,中宣部和共青團中央共同選編了《鄧小平著作選讀(青年讀本)》。此書從鄧小平在1978年至1992年期間已公開發表的著作中精選了一部分具有代表性、又適合青年閱讀的文稿54篇,約19萬字。此書由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

為紀念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20周年,1998年11月,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了中央文獻研究室編輯的《鄧小平論十一屆三中全會》。此書摘錄了鄧小平在1979年至1992年期間有關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論述97條,其中14條是第一次公開發表。

為推動旅游工作的發展,2000年3月,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了由中央文獻研究室、國家旅游局共同編輯的《鄧小平論旅游》。此書收錄了鄧小平在1978年10月至1979年7月期間關于發展中國旅游業的5篇談話,集中反映了鄧小平獨具特色的旅游思想,對于進一步加快新世紀中國旅游業的發展,產生了重要的指導作用和深遠的歷史影響。

2004年7月,軍事科學出版社和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了由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解放軍軍事科學院編輯的三卷本《鄧小平軍事文集》。這部文集收錄了鄧小平1931年4月至1990年9月關于軍事方面的文章、報告、談話、電報、命令、批示、信函、題詞等文稿232篇,約80萬字,大多數是首次公開發表。這部文集全面展示了鄧小平作為偉大的無產階級軍事家在各個歷史時期的卓越軍事貢獻和豐富的軍事思想,反映了他對毛澤東軍事思想的繼承和創造性發展。

2006年12月,重慶出版社出版了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共重慶市委編輯的《鄧小平西南工作文集》。該文集收錄了鄧小平1949年9月至1952年8月主持中共中央西南局工作時期的文章、報告、講話、電報、指示、書信、題詞等文稿140篇,大部分是第一次公開發表。文集比較全面地反映了鄧小平在新中國成立初期關于軍事斗爭、政權建設、經濟恢復、社會改造、民主改革、黨的建設、統戰工作、民族工作、文化建設以及和平解放西藏等方面的重要思想,對于研究鄧小平在這一時期的思想、業績和黨在這一時期的重大方針政策具有重要的意義?!多囆∑轿髂瞎ぷ魑募肥抢^《鄧小平文選》、《鄧小平軍事文集》之后,從地方工作方面匯集的一部反映鄧小平重要生平和思想的專題文集。

2007年8月,恢復高考30周年之際,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了由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輯的《鄧小平決策恢復高考講話談話批示集(1977年5月—12月)》。該書收錄了這期間鄧小平關于恢復高考問題的講話、談話、批示等25篇,其中大多數是第一次公開發表。該書的出版,可以幫助人們了解鄧小平作出這一決策的過程,更好地認識這一決策的重大意義和深遠影響。

還有一些專題文集和摘編涉及鄧小平在文藝、工人階級和工會、祖國統一、哲學、廉政、精神文明、僑務、人事人才等方面的重要論述。改革開放以后出版的這些專題文集和論述摘編分別從不同方面、不同角度,歸納整理了鄧小平的有關論述,對于指導實際工作、學習和研究鄧小平理論提供了便利。

另外,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學術界還出版了著作合編本,即將鄧小平與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和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陳云以及其他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著作合編出版的一種版本。

這類著作的種類較多,數量較大,涉及的內容也較廣,如《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鄧小平陳云思想方法工作方法文選》、《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鄧小平陳云格言》、《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論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論黨的建設》、《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論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新時期黨和國家領導人論林業與生態建設》、《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為新華社撰寫的新聞作品》、《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論教育》、《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論工人階級和工會工作》、《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關于艱苦奮斗、居安思危、保持同人民群眾血肉聯系的論述》、《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論科學發展》等。

這些合編本為指導當前工作,研究鄧小平理論的形成和發展,研究黨的三代中央領導集體核心的思想理論之間一脈相承與不斷創新發展的關系,提供了文獻依據。

從20世紀80年代起,鄧小平著作被翻譯成多種少數民族文字和外文出版,在中國少數民族地區和國外發行。

由于鄧小平生平研究涉及到許多檔案材料,難度較大,所以國內對鄧小平的生平實踐活動的研究成果相對較少,約有400種。

1988年10月,由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撰寫的《鄧小平傳略》出版,全書約2.2萬字,對鄧小平一生的主要經歷作了比較客觀的敘述。這是國內第一部關于鄧小平的個人傳記。1990年華齡出版社出版的《偉大的實踐,光輝的思想——鄧小平革命活動大事記》一書,對幾十年來鄧小平的一些主要活動、擔任過的職務、發表的文章以及鄧小平主要活動的歷史背景等情況,以大事記的形式進行了記述。該書對鄧小平生平的研究也是較早的。

20世紀90年代以后,產生了一批有影響和重要參考價值的研究鄧小平生平的書籍,如毛毛著的《我的父親鄧小平》(上卷)(中央文獻出版社1993年版)、《我的父親鄧小平:“文革”歲月》(中央文獻出版社2000年版),劉金田主編的《鄧小平的歷程:一個偉人和他的一個世紀》(解放軍文藝出版社1994年版),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鄧小平研究組編的《再道一聲:小平您好》(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組織編寫的《回憶鄧小平》(三卷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8年版),劉金田等著的《鄧小平與中共黨史重大事件》(中央文獻出版社2001年版),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等編的《百年小平——口述歷史:百位親歷者講述百年小平》(新世界出版社2004年版),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鄧小平研究組等編的《回憶軍事家鄧小平》(解放軍出版社2004年版),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鄧小平研究組編的《鄧小平自述》(解放軍出版社2004年版),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鄧小平研究組編的《永遠的小平——卓琳等人訪談錄》(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等。

《我的父親鄧小平》(上卷)記述了鄧小平1949年以前的革命生涯,篇幅較大、資料較豐富。作者歷時三載,披閱大量革命歷史材料,并通過采訪革命老人,記錄了許多鮮為人知的革命史實?!段业母赣H鄧小平:“文革”歲月》,對鄧小平在“文革”十年中跌宕起伏的政治歷程、他在這個過程中對中國前途和命運的深入思考以及他家庭的悲歡離合,作了生動的記述。這本書還配有120多幅珍貴照片,多數為首次發表。由于作者是鄧小平的親屬,有得天獨厚的條件,披露了許多鮮為人知的情節,具有極重要的價值。這兩本書多側面、多層次地記述了鄧小平的生平活動,包括習慣、愛好、生活軼事等;也對一些訛誤進行了訂正。這兩本書的資料價值和政治價值是別的著作不能比擬的,也為以后的鄧小平研究提供了資料基礎。

《鄧小平的歷程:一個偉人和他的一個世紀》,該書第一次完整記述了鄧小平90多年的生涯。薄一波為這部書題寫了書名。該書以鄧小平生平活動為主線,以豐富感人的材料,從不同側面,全面地反映了他非凡曲折的革命經歷和命運遭遇,鮮明而生動地刻畫了他的個性風采和膽略智慧,披露了不少鮮為人知的歷史事實和背景細節,是了解和研究鄧小平這位偉人革命業績的一本重要讀物。全書分上下兩冊,共73萬字。

《回憶鄧小平》(三卷本),是特約部分黨和國家領導人,老同志,中央和國家機關各部委,軍隊一些大單位,各省市區黨委以及部分企業黨委撰寫的,共125篇文章,約120萬字。許多材料是第一次披露。這是迄今為止公開出版的第一套集史料性、思想性、權威性于一體的紀念文集。

《永遠的小平——卓琳等人訪談錄》,該書圖文并茂,通過鄧小平親友和身邊工作人員的講述,再透過那些珍貴的照片,集中地表現了鄧小平的親情、愛情、兒女情、故鄉情、人民情、愛國情,讓我們看到了一位普普通通的好丈夫、好父親、好爺爺、好兄長、好兒子??赐旰?,鄧小平的偉大形象在我們的面前更加高大、鮮活。

20世紀80年代以后,關于鄧小平生平情況的一些回憶錄開始出現,一些關于鄧小平生平的專題資料匯編也相繼問世,如《劉鄧大軍風云錄》、《劉鄧麾下十三年》、《劉鄧大軍征戰記》、《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等,都對鄧小平研究提供了重要資料。

學術界2000年以前出版的重要成果還有:黎國璞、藍啟渲著的《鄧小平傳奇》(中國青年出版社1989年版),楊鵬翔著的《偉大的改革家鄧小平》(中國新聞出版社1989年版),宗峻著的《總設計師》(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3年版),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科研部編的《再造中華輝煌:鄧小平紀事》(中共黨史出版社1994年版),郝智慧著的《鄧小平軍事生涯》(解放軍出版社1996年版),金羽主編的《海外人士心中的鄧小平》(紅旗出版社1997年版),外交部檔案館編的《偉人的足跡——鄧小平外交活動大事記》(世界知識出版社1998年版)。

學術界2000年以后出版的重要成果有:劉金田著的《走出國門的鄧小平》(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宋海慶著的《鄧小平:富有魅力的政治家》(中央文獻出版社2002年版),蘇臺仁編著的《鄧小平生平全記錄》(中央文獻出版社2003年版),宮力著的《鄧小平與美國》(中共黨史出版社2004年版),周一平著的《鄧小平生平研究史》(甘肅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張化著的《鄧小平與1975年的中國》(中共黨史出版社2004年版),鐘文等編著的《百年小平》(中央文獻出版社2004年版),柳泉等編的《鄧小平軍事生涯》(中央文獻出版社2004年版),譚一青、袁德金著的《軍事家鄧小平》(中國青年出版社2004年版),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科研部編的《鄧小平的歷史足跡》(中共黨史出版社2004年版),鐘文等編著的《鄧小平外交風采實錄》(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陳開枝著的《1992?鄧小平南方之行》(中國文史出版社2004年版),軍事科學院戰爭理論和戰略研究部編的《鄧小平大戰略》(解放軍出版社2004年版),侯樹棟、許志功著的《世紀偉人鄧小平》(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等等。

《偉大的改革家鄧小平》是第一本較系統研究改革開放時期鄧小平生平思想的著作,并且富有特色。該書作者楊鵬翔是位澳門學者,曾經寫過不少反對中國共產黨的書和文章。在“文革”結束、鄧小平復出后,中國共產黨的改革開放政策、富民政策,使中國迅速繁榮起來,人民富裕安樂。這使楊鵬翔改變了對中國共產黨的看法。該書較廣泛地記述了鄧小平的貢獻和功績,稱頌了中國共產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執政能力,也對“文革”和改革開放時期的一些錯誤做法和不足之處進行了批評。

《世紀偉人鄧小平》以紀實的手法,把事件紀實與理性分析結合起來,著重描述鄧小平人生所經歷的重大歷史事件,鮮明地再現了鄧小平的歷史功績、人格魅力和豐富的思想內涵。

《鄧小平的歷史足跡》則與紀實性傳記不同,它是一部內容豐富的史料性著作。該書由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組織各省市區黨史研究室收集、整理,集體編寫,詳細、全面地介紹了鄧小平投身革命以來在全國各地戰斗、工作、生活的情況,通過大量第一手資料,力求還原鄧小平在中國各地留下的光輝足跡,使讀者從中清晰地看到鄧小平波瀾壯闊的人生經歷,從中領悟到鄧小平堅定不移的革命精神、堅定的共產主義信念,運籌帷幄的雄才大略,實事求是、聯系群眾的優良作風,堅韌不拔的開拓精神和舉重若輕的領袖風采。

《軍事家鄧小平》由軍事科學院毛澤東、鄧小平軍事思想研究專家譚一青、袁德金撰寫,分上下兩卷,90萬字。該書突破了一般僅對鄧小平軍事生涯進行歷史性描述的寫作模式,運用歷史與邏輯統一的方法,把作為偉大軍事家的鄧小平放到中國人民解放戰爭和新中國軍隊建設、軍事斗爭等不同歷史時期一系列重大歷史事件中,對其軍事思想不斷形成和發展的歷史軌跡進行挖掘、梳理,使該書具有一種宏大的氣勢。由于作者從1998年就開始參加《鄧小平軍事文集》的整理編輯工作,因此該書引用的文獻大多是第一手資料。在已出版的反映鄧小平軍事生涯的圖書中,像該書一樣從軍事家的角度,完整全面地敘述鄧小平不同歷史時期的軍事實踐活動和軍事思想,生動展現鄧小平高超的軍事指揮才能和軍事指揮藝術還是不多見的。

從20世紀80年代后期開始,出版了一些以畫冊、畫傳、手跡選等形式反映鄧小平生平的圖書。

1988年出版的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和新華通訊社編輯的大型畫冊《鄧小平》,書中精心組織了2萬字的小傳,較詳細地記述了鄧小平的生平活動。

1998年,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的攝影畫冊《鄧小平——女兒心中的父親》,收錄了112幅照片,是鄧小平的長女鄧林從自己拍攝的千余幅照片中挑選的。這些照片集中反映了1980年至1993年間鄧小平的生活和工作情況,栩栩如生地表現了鄧小平家居生活中的神采和風貌,表現了一代偉人平凡的、不為常人所知的側面。畫冊還收錄了鄧林撰寫的懷念文章《我愛我的父親》。

其他畫冊還有: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鄧小平研究組、新華出版社編輯的《鄧小平畫冊》(新華出版社1994年版),《世紀偉人鄧小平》編輯委員會編的《世紀偉人鄧小平:攝影集》(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6年版),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鄧小平研究組編輯的《總設計師的足跡》(遼寧人民出版社、遼寧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外交部、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輯的《鄧小平外交風采》(中央文獻出版社、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張寶忠攝影、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第三編研部編的《鄧小平同志在人民中間:警衛秘書心中的領袖》(北京出版社2002年版),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鄧小平研究組等編的《春天的畫卷:紀念鄧小平南方談話十周年》(中央文獻出版社2002年版),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新華通訊社編的《鄧小平》(畫冊)(中央文獻出版社2004年版),紀念鄧小平同志誕辰100周年圖集編輯委員會編的《世紀偉人:紀念鄧小平同志誕辰100周年展覽圖集》(學習出版社2004年版),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鄧小平研究組編的《警衛秘書眼中的鄧小平》(中央文獻出版社2004年版),等等。

2004年7月出版的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和中共四川省委編著的《鄧小平畫傳》(上下卷),是一部內容最全、資料最豐、規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大型圖文并茂的傳記性圖書。該書收錄的700余幅圖片是從兩萬多張圖片中精選出來的,加上鄧小平的一些手跡、檔案資料和編者撰寫的20多萬字,形象、生動地再現了鄧小平波瀾壯闊又極具傳奇色彩的一生,全面反映了鄧小平的業績、思想和風范。畫傳設置的88個專題和56個故事,展示了鄧小平的生平事跡和他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教育、科學、黨建等方面作出的偉大貢獻,特別是著重反映了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新時期,作出的一系列重大決策和闡發的重要思想理論觀點。該書獲第十四屆中國圖書獎特別獎。

中國檔案出版社2004年出版的《鄧小平手跡選》(全4卷),由江澤民題寫書名,中央檔案館編輯。該書精選了鄧小平從1926年到1992年間的296件珍貴手跡,包括文電、批示、題詞、書信等。多數手跡系首次公開發表。這些文獻生動地反映了鄧小平為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為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特別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開辟所建立的不朽功勛。該書對于讀者了解鄧小平政治生活軌跡提供了寶貴的資料,對領袖手書收藏愛好者來說也是不小的福音。

猜你喜歡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央文獻出版社文選
主題類圖書質量提升對策研究
畫與理
畫與理
畫與理
畫與理
為領導干部薦書
為領導干部薦書
鄧小平傳:1904~1974
中央文獻出版社
書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