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炒山楂功效各不同

2009-04-26 03:32鄧永祥
中國醫藥學刊 2009年3期
關鍵詞:臨床應用功效

鄧永祥

【關鍵詞】生山楂;炒山楂;功效;臨床應用

【中圖分類號】R28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814-8824(2009)-03-0060-01

山楂,酸、甘、微溫,歸脾、胃、肝經。能補助胃中酸汁。本品含酒石酸、檸檬酸、山楂酸、黃酮類。所含多種有機物,能提高蛋白酶的活性,促進胃酸的分泌,使肉食易被消化。為臨床常用消食化積,活血散淤藥。與萊菔子同用時,善治飲食積滯及脾虛食少,消化不良等癥。其中山楂尤善消化油膩肉積,肉食積滯者宜用;萊菔子辛甘而平,又善行氣消脹,食積氣滯脘腹脹滿較重者宜之。

此外,山楂對痢疾桿菌及大腸桿菌有較強的抑制作用。又活血散淤,治瀉痢腹痛,與枳殼10 g,檳榔15 g同用;以達消積行氣止痢之功。淤滯胸脅疼痛,可與桃仁10g,紅花10g,川芎10g同用;產后淤阻腹痛,惡露不盡或痛經,有收縮子宮的作用,常與益母草15g,川芎10g,當歸15g同用;以增強活血祛淤止痛之功。山楂性平,皮赤肉紅黃,故善入血分化淤血之要藥,能除痃癖癥瘕,女子月閉。產后淤血作疼,取山楂30 g,加糖適量,煎取汁服7 d,疝氣偏墜脹痛,與桔核10 g,茴香6g,荔枝核15g同用;以達行氣散結止痛之功。

臨床運用山楂,應嚴格區分炒用與生用,因二者之功效迥然不同。

炒山楂重用,可緩和對胃的刺激性,善于消積化食,取山楂200 g,加水煎煮取汁當茶飲,可防食肉過多引起的消化不良。用于脾虛食滯、食欲不振、體倦乏力。對老人傷食、腹瀉,可用黨參20 g,白術10 g,炒山楂15 g,炒積殼10 g,炒扁豆10 g等;以達補氣健脾消食作用。炒山楂不僅酸味減弱,且增強苦味,長于消食止瀉,用于食積脾虛和治療痢疾。山楂性微溫,善消油膩肉積尤效兼行氣。神曲性溫、能消米面食積,又和胃;麥芽性平,也能消米面食積,又健胃;三藥相合,既消各種食積,又健胃和中,凡食積或消化不良均可施用。

《本草綱目》載,化血塊氣塊、活血。凡脾弱食物不消化,胸腹酸刺脹悶者,于每食后嚼二、三枚,但不可多食用,恐反克伐也。治腸風下血,若用涼藥、熱藥;補脾藥俱不效者,獨用山楂為末,艾葉煎湯調下,應手即愈。按物類相感志言:煮老雞、硬肉,山楂數顆即易爛。則其消肉積之功,益可推矣。全幼心鑒:食肉不消,山楂肉四兩,水煎食之,并飲其汁。簡便方。百一選方。痘疹不快,干山楂為末,湯點服之,立出紅活。其化淤之力,更能蠲除腸中淤滯,下痢膿血,且兼入氣分以開氣郁痰結,療心腹疼痛。若以甘藥佐之,甘草蔗糖之類,酸甘相合,有甲己化土之義,化淤血而不傷新血,開郁氣而不傷正氣,其性尤和平也。

最近報道,生山楂有擴張血管,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降低血壓、降血脂等作用。山楂20 g,開水沖泡,當茶飲,長期堅持;調節血脂。大黃山楂茶:大黃10 g,山楂15 g,水煎頻飲。功效活血化淤,適用于血淤性閉經下腹刺痛者。與微寒、又善涼血活血、消癰、祛淤止痛的丹參同用,宜于血淤血熱、熱痹腫痛。對急性黃疸后期,肝膽有淤者有效;主治熱厥心痛,有鎮痛收斂,老年高血壓患者心悸效果顯著。若是肥胖癥、脂肪肝的患者每天食山楂5~10枚,堅持食用一段時間,有明顯的調脂作用。

值得提醒的是山楂雖好,但孕婦及消化性潰瘍患者不宜多食,一般空腹時也不宜多吃。

化學研究表明:山楂中總黃酮和總有酸都集中在果肉中,核中含量甚微。炒山楂對黃酮類成分無明顯影響,有機酸稍有減量;炒山楂黃酮類成分只保留了25.8%,總有機酸僅保留32.8%。

藥理作用表明,生品或炒品對小鼠的消化能力明顯增強,生品或焦品對福氏痢疾桿菌、宋內桿菌等有很強抑制作用,二無明顯差別。

猜你喜歡
臨床應用功效
中藥大黃在臨床應用中的功效以及對其藥理作用分析
家的“自留地”
墨鏡的功效
如何讓你的化妝品發揮更大的功效
淺析涌泉穴
渭南地區道地藥材沙苑子應用研究
同角三角函數的神奇功效
醫生的話:談談藥物牙膏的功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