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議論文析例方法例談

2009-05-04 10:15姜秀琴
閱讀與鑒賞·學術版中旬刊 2009年3期
關鍵詞:王羲之論據事例

姜秀琴

自從高考作文以話題作文為主(文體不限)以來,許多同學習慣于寫作記敘文,在文中抒寫真情實感,充滿詩意和美感,給人以美的享受??蓛H僅局限于此是不夠的,作為高中生我們應該能對周邊的人和事發表看法,提出觀點,更少不了在重大的社會問題面前拿出理性的見解來。這就需要我們有意識地培養自己的理性思維能力。筆者作過一個調查,讓同學們以“壓力”或“準備”為話題寫一篇議論文。結果發現,大部分同學有事實論據,可多為材料的堆砌,缺少必要的分析。也就是只見敘述,不見議論,以敘代議,理性缺席。于是,筆者加以總結,概括出如下幾種分析事例的方法。

一、先敘后議法

一位同學在題為《女性也能戰勝壓力》的作文中用排比句式列舉了三個事例:

可可·香奈爾自幼被父親拋棄,后母親又去世,她卻發明了系列香水,開創了服裝系列品牌;《隱形的翅膀》中的女主角在失去雙臂后學會了騎自行車和游泳。成為08奧運賽場的一位志愿者;海絲兒·懷特史東盡管耳朵失聰,但獲得74屆美國小姐比賽第一名。

同學們覺得這段文字寫出了女性面對壓力時堅忍可貴的精神,有說服力,但卻沒了下文。于是,同學們群策群力,給添加了下文:

香奈爾面對失去親人、家庭破碎的壓力,努力不懈,終成飲譽全球的人物;雷慶瑤頂住失去雙臂、肢體不全的壓力??範幟\,終于出現在08奧運賽場;懷特史東戰勝耳朵失聰、痛不欲生的壓力,積極備戰,終將健康的美國女性拋在了身后,榮獲美國小姐貴冠。

我們把這種分析方法稱為先敘后議法,即上文簡括一個或一類人物的相關事跡,一般用三個事例,構成排比;下文對這一個或三個事例進行分析,相互對應,依然構成排比。從表達方式上看,上文敘述,下文議論。議論語句要貼近話題,扣合論點,圓融無縫,合乎邏輯事理。

二、假設推理法

這是運用假設推理對所列舉的論據進行分析的一種方法,要求緊扣論點,敘正面事例從反面假設推論,敘反面事例從正面假設推論。假設推理的關聯詞一般為:“如果……那么……”,“如果……就……”,“假使……那么……”,“試想……”、“倘若”、“若”等。如一位同學在文章中寫道:

“我國古代著名的大書法家王羲之的書法飄若浮云、矯若驚龍。他曾在蘭亭閣練字,在蘭亭池涮筆,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蘭亭池的水都被墨染黑了。由此不難看出充分準備對于成功的重要作用?!?/p>

經過分析,同學們認識到這段文字敘述后沒作分析,直接得出觀點,使得觀點有些突兀。大家討論分析后,對這段文字進行了修改,內容如下:

“充分準備是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成功總是垂青于有準備的頭腦,充分準備,勤勉不懈,成功的鮮花終會為你綻放。我國古代著名的書法家王羲之勤于練字。洗筆的池水都被染黑了,終于練就了飄若浮云、矯若驚龍的書法。試想。如果練字一曝十寒,池水能被染黑嗎?如,果不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準備,他的書法能飄逸遒勁嗎?宋代曾鞏就發現‘羲之之書晚乃善,他認為這是‘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梢哉f充分準備成就了中國書法的傳奇,使王羲之走上了成功之路,成為一代‘書圣!”

修改后的文字,舉例之前,先亮出觀點。然后,用“試想”二字進行假設,推斷出如果不是充分的準備、不懈的練筆,王羲之的書法不會如此出眾,從而有力地證明了作者的觀點——“充分準備是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三、探因究果法

就是抓住論據所述的事實,并據此作因果分析的一種方法。即從因果關系上把論點與論據聯系起來,如果論據陳述的是結果,那么就可分析其產生的原因,這叫做“探因”;如果論據陳述的是原因,那么就可推出結果,這叫做“究果”。進而扣住論點,解決問題。寫作時可以用因果關系復句來表達。關聯詞語有“因為……所以……”,“之所以……是因為……”,“因此”等;或者用“為什么”來領起“探因”,用“結果怎樣呢”來領起“究果”。如一位同學在《要沖破被“埋沒”的壓力》一文中寫到:

古今中外,許多取得了重大成就的人,都曾有過被“埋沒”的經歷。愛因斯坦曾被“埋沒”在一個專利局中,充當小職員的平凡角色。但他沒有灰心,抓緊一切機會進行研究,終于開創了物理學的新天地。華羅庚曾被“埋沒”在小店鋪里做伙計,但他沒有消沉。每天在做好營業工作后,抓緊一分一秒,晝夜不停,寒暑不辨,刻苦自學,潛心鉆研數學,終成著名的數學家。

這兩個事例舉得很好,很能夠說明問題,可是,事例后缺少必要的分析,大家為這位同學出主意,進行了如下分析:

為什么他們非但沒有因“埋沒”而“窒息”,反而還能有所建樹?因為他們不甘心忍受被“埋沒”的命運,不管在怎樣不利的情況下,他們始終沒有喪失向上的勇氣和力量。他們堅信:不失千里之志的千里馬,雖被困于槽櫪之間,終有奮蹄馳騁的日子;不失長空之想的鴻鵠,雖暫時棲身雞窩,終有一飛沖天的時候。因此,他們在被“埋沒”的情況下,不是怨天尤人,而是努力拼搏。終于沖破“埋沒”,脫穎而出。成為舉世矚目的大家。

修改后的文字,先進行設問。自問自答。由果到因。然后重點分析原因,表明愛因斯坦和華羅庚因為承受住了被“埋沒”的壓力,并一直勤勉不懈,所以沖破了壓力,獲得了成功。

以上三種析例方法。均來自于同學們的作文,可謂“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梢?,同學們在平常作文時只要多動腦筋總結歸納,就能找到寫好作文的方法。

當然,除了以上常見的三種方法外,分析論據的方式還有很多,比如“點面結合法”、“正反對比法”、“比較分析法”,等等,在這里就不贅述了。

總之,例證是最主要、最直接、最有力的論證手段,只要我們在積累大量事實論據的基礎上,掌握一定的析例技巧,恰當地對材料進行分析,就一定能做到“事實勝于雄辯”。

猜你喜歡
王羲之論據事例
王羲之送字
大書法家王羲之
恰當使用論據
恰當使用論據
運用對比解構說理文事例論證的密碼
“例”后有“析”方可取
用好論據“四字訣”:準、新、精、美
書圣王羲之
專題作文寫作中典型事例的選擇和運用
開放狀態下的書面表達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