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化會計核算模式探討

2009-05-11 08:52鄭煒紅
現代商貿工業 2009年6期
關鍵詞:會計核算信息化

鄭煒紅

摘要:會計核算模式是會計模式的要素之一。在新時期下,研究信息化會計核算模式,不僅深化了會計模式研究,還結合現代化的核算手段,進而對會計信息化軟件的開發提供理論指導,具有一定的理論與實踐意義。

關鍵詞:信息化;會計核算;零級核算模式;實時核算模式

中圖分類號:F275.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198(2009)06-0261-02

在手工會計核算時代,由于技術手段落后,一般只能采用一種核算模式,即傳統的總分類、明細分類核算模式,而絕不可能同時采用其他幾種模式,因而核算模式并未引起重視,它還不是人們的一個研究領域。會計信息化標志著核算手段的現代化,它完全可以同時采用多種核算模式,因此核算模式也就成為信息化會計的重要研究內容之一。

1信息化在會計核算中的作用

會計信息化的目的是建立會計與社會、會計與技術、會計與管理等高度融合、實時、互動和共享的現代會計信息系統。會計工作從思想觀念到核算方式、核算手段都將有重大變化,代表了21世紀會計發展的方向,標志著一個全新會計核算時代的來臨。在信息化會計核算系統中,各級賬戶一經設定,其級別就相對穩定,以此來保留傳統核算模式。同時,允許在現有科目的基礎上,擴充了多種會計核算模式,提供新的更為綜合、動態與靈活性的核算指標,以滿足現代管理的隨機性需求,大大提高會計信息質量的相關性要求。具體來講,信息化促進會計核算模式的發展主要體現在:深化傳統核算模式,促進會計核算的深度和廣度。

1.1深化了傳統核算模式

信息化條件下的會計核算系統,一方面仍然遵循會計核算基本原理,以會計科目為核算依據,用會計賬薄及會計報表作為提供信息的方式,保留了傳統核算模式的全部內容。另一方面在總賬核算、序時核算、明細核算和會計報表方面大大深化了傳統核算模式。一般而言,信息化能編制任何表格所需的數據,只要與科目編碼有關,相應數據表能提供,都可以在三庫理論的指導下,利用報表模塊完成。

1.2促進了會計核算深度

核算深度是指會計核算指標的詳細程度和關聯程度,而這又取決于會計科目設置的詳細和關聯程度。在信息化條件下,會計科目設置表現為科目編碼,有編碼就有賬。一方面科目編碼至少可以達到四級,編碼越詳細,核算越深入。另一方面可以打破傳統會計報表的一維結構,運用二維結構的棋盤式報表體系,利用計算機高速完成各種復雜報表的填制,使會計報表反映的指標更全面披露更深刻,從而大大提升會計報表的核算深度。

1.3促進了會計核算廣度

核算廣度是指納入會計核算的范圍,主要表現為核算尺度的選擇和指標的覆蓋范圍。在信息化條件下,除了傳統的價值核算尺度之外,還可以設置其它數據庫、表來存儲非貨幣信息,如實物量尺度、人力資源信息等,并進行相應核算。在大型跨國公司,可設置多套賬薄,分別采用不同的記賬本位幣核算,以滿足經營管理及對外報告的需要,從面解決了傳統核算模式下指標單一的缺陷。

2信息化會計核算模式的分類與發展方向

會計信息化是會計工具發展到電子程度的產物,它使會計核算獲得了現代化的電子工具。銅絲信息化下的傳統核算模式不再局限于單一會計核算形式,可同時采用多種核算形式,擴充到了五類核算模式,即零級核算、實時核算、分組核算、混合核算和輔助核算模式。

2.1零級核算模式

在傳統核算模式中,一級科目是總賬科目,級別最高,沒有比一級更高的會計科目,按一級科目組織的會計核算負責提供總括的核算指標。隨著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新的經濟業務不斷產生,企業的經濟活動越來越復雜,表現在會計核算上就是使用的總賬科目越來越多。零級核算模式主要有五個核算特點:一是采用隨機核算制,可隨機性進行各種零級核算;是在現有一級科目的基礎上重新進行分類,形成新的、概括性的零級科目,并據此進行零級核算,這些零級科目在信息化的常規編碼表中找不到,是現場指定的;三是既采用匯總的核算方法,又采用逐筆序時的核算方法;四是屬于編碼內一級科目往上的綜合核算,可提供新的、更概括性的核算指標;五是核算時要受復式記賬和會計恒等所制約,帶有基本的原理性核算特征。

2.2實時核算模式

實時核算是指在會計核算期內及時響應或必須進行的核算,實質是生產自動控制、導彈制導等物理過程的實時操作在會計核算中的具體應用。實時核算將產生核心的中央數據,它是控制隨機核算數據準確性的唯一標準。實時核算模式主要有五個核算特點:一是采用實時核算制,可實時提供合乎會計核算原理要求的最新會計信息;二是嚴格按照現有科目編碼和核算單位組織核算,這些編碼存儲在信息化的編碼年表中;三是屬于編碼內的核算,是各種核算單位和現有各級編碼的核算;四是采用匯總核算方法,不采用逐筆序時的核算方法,這一點與傳統的原理核算有很大的區別;五是核算時要受復式記賬、會計恒等、平行登記和賬賬相符等會計核算原理所制約,帶有明顯的原理性核算特征。

2.3分組核算模式

根據經營管理的需要,對現有各級明細科目進行隨機分組和概括,從而形成若干會計科目,可將其稱為分組科目,根據分組科目組織的會計核算就是分組核算模式。分組核算模式的重要意義就在于:可打破原有明細科目的級別,重新進行組合,從而提供新的明細分類核算指標。分組核算模式主要有五個核算特點:一是采用隨機核算制,隨時準備提供新的明細核算指標;二是在現有明細科目的基礎上重新進行分組,形成新的明細分組科目,并據此進行分組核算,這些分組科目在信息化的編碼年表中找不到,是現場指定的;三是只采用逐筆序時的核算方法,不采用匯總的核算方法;四是屬于編碼內明細科目的重新組合核算,可按需提供明細核算指標;五是核算時要受賬賬相符所制約,帶有某些原理性核算特征。

2.4混合核算模式

混合核算模式是指根據經營管理的需要,對所有科目進行重組,包含一級和各級明細科目,進而形成若干新的混合科目,并據此進行會計核算。如果將零級核算與分組核算相結合,貫通一級科目與明細科目,按重新組合的混合科目進行核算,這就形成了混合核算模式,其意義就在于可打破科目的任何級別進行組合,從而提供新的混合核算指標?;旌虾怂隳J街饕形鍌€特點:一是采用隨機核算制,可提供新的混合核算指標;二是不分編碼級別,在現有科目編碼的基礎上進行重組,形成新的混合科目,并據此進行混合核算,這些混合科目在信息化的編碼年表中找不到,是現場指定的;三是只采用逐筆序時的核算方法,不采用匯總的核算方法;四是屬于科目編碼的重新混合核算,可提供新的混合核算指標;五是核算時要受賬賬相符所制約,帶有某些原理性核算特征。

2.5輔助核算模式

根據經營管理的需要,對現有底層明細科目進行延伸,即進行編碼外的更詳細的分類,從而形成若干會計科目,可稱其為輔助科目,根據輔助科目組織的會計核算就是輔助核算模式。在會計信息化中,科目編碼很重要,有編碼就有賬,所有會計數據將按編碼歸集和加工。但是當編碼無能為力時,可借助于往下延伸的輔助核算模式進行處理。因而輔助核算模式是一種編碼外的核算,是編碼內核算的必要補充,以便滿足經營管理的需要。輔助核算模式主要有五個特點:一是采用隨機核算制,可提供更為細致的核算指標;二是在現有某些底層明細編碼的基礎上往下延伸,形成新的輔助科目,并據此進行輔助核算,這些輔助科目在信息化的編碼年表中找不到,是現場指定的;三是既采用逐筆序時的核算方法,又采用匯總的核算方法;四是屬于底層編碼核算的細化延伸,可提供新的、更詳細的明細核算指標,以便對編碼內的底層核算進行必要補充;五是核算時要受底層明細編碼所制約。

總之,信息化會計核算模式大大擴展了傳統會計核算的功能,借助可視化編程工具和數據庫技術,可以很方便地在會計軟件中全面實現多種會計核算模式,從而使其數據加工能力提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使得會計核算更加靈活和多樣。

參考文獻

[1]韓傳模.關于會計模式及其劃分的探討[J].現代財經,2000,(7):37-40.

[2]周曉蘇.構建企業會計模式的探討[J].南開管理評論,2000,(1):52-56.

[3]趙麗芳,張曉娟.我國管理型會計模式選擇及構成要素分析[J].內蒙古財經學院學報.2006,(1):54-57.

[4]肖英姿.會計模式的國際比較與借鑒[J].事業財會,2005,(4):5-7.

[5]劉冬榮,陳晟.會計文化環境對會計模式的影響[J].中南工業大學學報社科版,2001,7(4):301-304.

猜你喜歡
會計核算信息化
“云會計”在中小企業會計信息化中的應用分析
中小企業會計核算存在問題及對策
“營改增”對于企業會計核算的影響初探
事業單位會計核算的若干問題探討
“營改增”后運費的會計核算解析
信息化是醫改的重要支撐
信息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