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滅罪與超度:遼時期《佛頂尊勝陀羅尼經》與晉北地區的造幢

2009-05-22 02:18陳曉偉
五臺山研究 2009年1期

陳曉偉

摘要:唐時,佛陀波利來華到五臺山拜求文殊師利菩薩,途中受人點化,把《佛頂尊勝陀羅尼經》傳入中土。這部佛典被遼人所崇奉,并造有大量經幢。其目的有三:祈福于當世,滅罪與度亡,回報師恩。山西晉北地區亦流行,是為當地佛教活動昌盛的具體體現。

關鍵詞:佛頂尊勝陀羅尼經;造幢;晉北地區

中圖分類號:B94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0-6176(2009)01-0051-03

唐儀鳳元年(676),北印度廚賓國佛陀波利由印度至山西五臺山,謁見文殊師利,途中受一老人點化,復返印度,取《佛頂尊勝陀羅尼經》傳人中國,以期造福眾生。在朝廷的支持下,朝散郎行鴻臚寺典客令杜行覬與寧遠將軍度婆、中天竺法師婆訶羅等參與佛經的翻譯。這樣,梵本《佛頂尊勝陀羅尼經》有了中譯本,為它在中國的傳播提供了契機。該經由于內在的感召力、統治者的提倡以及人們現實利益的驅使等因,得以風靡于唐代社會。

遼宋以降,社會上崇奉《佛頂尊勝陀羅尼經》的風氣依然濃厚。就目前出土的石刻材料來看,契丹境內所通行的《佛頂尊勝陀羅尼經》為唐代波利本。大康二年(1076),《普同塔經幢記》曰:“佛頂尊勝陀羅尼經罽賓沙門佛陀波利奉詔譯”。見錄于民國《新城縣志》中,遼統和二年《施地幢記》,“滿載唐佛陀波利所譯佛頂尊勝陀羅尼經”;《石幢》記日“奉為亡過父母特建佛頂尊勝陀羅尼幢,其下小字文曰:‘唐罽賓沙門佛陀波利奉詔譯”;《尊勝幢》首行書,“佛頂尊勝陀羅尼日”,其下細書“罽賓沙門佛陀波利奉詔譯”。天慶三年的《張世卿為先妣建幢記》,“首為刻記四十二字,次為佛頂尊勝陀羅尼罽賓沙門佛陀波利奉詔譯十八字”。此數則實例與《大正藏》所收錄NO.967《佛頂尊勝陀羅尼經》首行所題“廚賓國沙門佛陀波利奉詔譯”相吻合。這說明,波利本的《陀羅尼經》在社會上流布甚廣,影響巨大。

《佛頂尊勝陀羅尼經》渲染佛陀的無邊法,力,宣稱“天帝有陀羅尼名為如來佛頂尊勝,能凈一切惡道,能凈除一切生死苦惱。又能凈除諸地獄閻羅王界畜生之苦,又破一切地獄能回向善道天帝此佛頂尊勝陀羅尼?!粲腥寺勔唤浻诙?。先世所造一切地獄惡業,悉皆消滅,當得清凈之身?!边@對當時社會的善男信女來說,其強大的誘惑力是不言而喻的。他們渴望借助佛陀的力量在現世得到幸福,入土之后減滅生前的罪惡,祈求來世的幸福。那么如何實現其夙愿,達到此目的?《鄭□為亡人造經幢記》曰:“佛以□□□□若人能書此陀羅尼,安高幢上,或安高山,或安樓上,乃至安置率堵坡中?!蹦敲?,“彼諸眾生,所有罪業,皆悉消滅,不可盡說”。于是,造經幢成為人們寄托信仰,實現理想的方式之一。

葉昌熾《語石》卷四經幢條曰:

唐幢額皆在第一面上方,棋子方格,真書多篆書少,通例為“佛頂尊勝陀羅尼經幢”九字,或省“經”字,或省“幢”字,或并省“經幢”二字。

其刻石次序,先序后經,經中有咒,咒在“即說咒日”之下,此常例也?;蛑湓诮浐?,或別刻于上層,其變例也。曾見一唐幢,刻咒于上層,而下截經中,依然有咒,則為駢拇指矣。天寶以前,皆棋子方格,雕寫精嚴,兼刻經序,咒不刻序者,不過十之三。單刻咒者,不過十分之一。至唐末尚然。五代宋初,風氣日趨于陋,刻經者已寥寥無幾?;驘o經而有啟請,七字為句,如偈如頌。馴至遼金,刻經者遂十無一二?;蛴谥渲昂?,節書咒下經文首尾,如佛告帝釋云云。

如上所述,遼代經幢的形制既對唐幢有所承襲,又有所變通。遼幢的通式為四部分:第一部分首刻“佛頂尊勝陀羅尼經梵文”,闡述佛經大旨。第二部分為《佛頂尊勝陀羅尼經》的音譯部分。這兩部分均抄自文本《佛頂尊勝陀羅尼經》,具體出入不大。第三部分為序文,因造幢的目的不同,其內容各異。如統和十年《齊諷等建陀羅尼經幢記》有“塵沾影覆之利,形影如言”。清寧六年《奉為歿故和尚特建陀羅尼塔記》有“累生罪障,隨影覆已消除;宿口怨魂,逐塵沾而登彼岸”。咸雍二年《法瑜等為先師造幢記》有“伏愿先師塵沾余燼,八維超十地之□□□□軀,一生圓曠劫之果爾”。此取《大正藏》卷十九NO.968《佛頂尊勝陀羅尼經》中“見此陀羅尼幢,若近幢若幢影沾身若幢風吹身,或為幢風飄塵著身,罪業便消”之意。這表達了造幢者希圖亡者在地獄滅罪,死后能夠超度。第四部分為經幢的題記,鐫刻造幢人的里貫。這部分內容相當豐富,記錄了寶貴的歷史與社會信息,最為史學研究者所倚重。

《大正藏》卷19NO.967《佛頂尊勝陀羅尼經》曰:“佛告天帝,若人能書寫此陀羅尼,安高幢上,或安高山或安樓上,乃至安置窣堵波中,天帝若有苾芻苾芻尼優婆塞優婆夷族姓男族姓女。于幢等上或見或與相近,其影映身,或風吹陀羅尼,上幢等上塵落在身上,天帝彼諸眾生所有罪業,應墮惡道地獄畜生閻羅王界餓鬼界阿修羅身惡道之苦,皆悉不受亦不為罪垢染污?!边|人造幢主要表達如下三種期望:

首先,造經幢“能凈除一切生死苦惱”,祈福于當世。應歷十六年,李崇菀為其父彥超造陀羅尼經,記日:“特立法幢,上禱金仙,福佑慈父。意者保延祿壽,被惠日以長榮?!北幵辍吨匾仆恿_尼幢記》謂:“都亭驛使太原王公恕榮,為皇妣自會同九年□舍資□廣陳勝事,□于茲金地,特建妙幢,在經藏前集功德□,□□果報,家道吉昌。既稍備于珍財,乃更□□利益,就奉福寺文殊殿前,又建經幢?!睆纳鲜鰞蓜t題記中可以看出,幢主此行為的目的“保延祿壽”,“家道吉昌”,意在實現現世的安康。

其次,使人生前“一切地獄惡業皆悉消滅”。一般情況下,遼人為使亡故的先人“凈除諸地獄閻羅王界畜生之苦”,能夠得清凈之身,遂建尊勝陀羅尼幢,以實現此夙愿。成雍七年,淶水縣遒亭鄉累子村的村民李晟,其父母耶律娘娘等亡,建尊勝陀羅尼幢子一座于在墳塋之內,希圖在地獄“愿速離三涂”?!段挠赖葹橥龈改冈旖洿庇洝肥资鲎饎偻恿_尼經,“是諸佛之秘要,眾生之本源。遇之則七逆重罪,咸得消亡;持之則三涂惡業,盡皆除滅”。遂后,點明造之主旨——希求亡父母,“仍乃馀愿,上通有頂,旁亙十方,賴此殊恩,齊登覺道?!边|代所造經幢中,也存在先輩為亡過子女建立經幢的事例,但為數不多?!端分堇钪斀ù庇洝吩唬骸?李謹)為先翁祖母、叔祖、考妣已建高幢一座,刻諸佛密語。及小幢四,中之一即為亡男副知客惟孝,亡新婦秦氏立?!┬⒛校汉诤?、春哥?!笨梢?,在立幢時,輩份之間的差異,使所立經幢的規格亦有不同。將經幢置于墓地旁的情況,在遼代極為普遍,故此類經幢也被稱為“墳幢”。

再次,遼代某些寺院高僧在圓寂后,其門人弟子為回報師恩,使其亡靈早日超度,會建造經幢,亦稱“塔幢”。如清寧五年,法瑩大師“掏疾而終”,門人志果、志省、志悅等“思念法□之恩,粉骨粹骨(下缺)佛頂尊勝陀羅尼塔用□□□□法□”。北京房山小西天有咸雍二年《法喻等為先師造幢記》稱,法喻、法轉的先師“化緣終矣”,他們懷“有奉先之孝,曾無忘本之心。欲報先師函丈授口之恩,于寺東南隅,敬造尊勝密言幢一座?!比藗円苑痦斪饎偻恿_尼經幢的方式,來減輕幢主在地獄之苦,使其獲得解脫。

以目前出土的遼代石刻看,僧俗建造佛頂尊勝陀羅尼經幢之動因大體為上述三種,其他為某事而建幢的實例為數不多,茲不詳述。因所造經幢的目的不一,這些經幢所立的地點不同,或置于墳塋之側,或立于寺院之中。

山西晉北地區一域,與五臺山文殊菩薩有著淵源的“佛頂尊勝陀羅尼”,在遼時期得到廣泛傳播。清《寧武府志》卷9《祠廟》載:“古尊勝幢,在縣北四十五里舊寨村,路傍古廟,中庭前石柱一,上有石燼柱。凡下面刻云:‘唯壽昌二年二月十五日立佛頂尊幢?!逼洹爸祁H奇,古字皆雙行,一中國書,一為西域梵書”。此外,朔州其他地區還出土數座經幢,但是刻記不明。㈣大同地區也有此類“佛頂尊勝陀羅尼經幢”出現,華嚴寺大殿前“普同塔經幢”,刻于大康二年,高五尺,徑尺余,方隅八面,面各有字,所刻經文為“佛頂尊勝陀羅尼經”??梢哉f,對于遼代山西地區佛教研究而言,這些經幢既是不可多得的實物材料,又反映了當時佛頂尊勝陀羅尼經在該地區的興盛。

同時,《佛頂尊勝陀羅尼經》為密宗經典,陀羅尼經幢的建造,當為佛教密宗一派傳播與興盛的潛在信號。直至遼之季世,國勢頹廢,戰亂不已。晉北地區的一些寺院屢遭烽燼,“樓閣飛為埃玢,堂殿聚為飛礫”。如西京大普恩寺,“前日棟宇所僅存者,十不三四。驕兵悍將,指為列屯,而喧寂頓殊矣。殘僧去之而飲泣,遺黎過之而增欷?!北拗?,使晉北地區的寺院遭到毀壞,自然影響到佛教的進一步發展。我們不妨以一種動態的視野,以佛頂尊勝陀羅尼為重考察晉北佛教狀況,把“地域”作為問題范疇,使遼時期的佛教研究更加具體化、深入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