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如何提高培訓管理有效性

2009-06-08 03:19張淑云劉金楞
活力 2009年18期
關鍵詞:培訓課程企業

張淑云 劉金楞

一、培訓管理的重要性

現代商業競爭實際上是員工能力與素質的競爭,誰擁有高素質的員工誰將獲得競爭優勢,正如沃爾瑪創始人山姆所說:企業的技術、專利等可以購買或復制,但唯獨員工能力難以購買和復制;蓋茨也說“將我們公司最好的20人拿走,微軟在世界上將變得無足輕重”??赡艽蠹視f可以通過招聘引入高素質人才來給予解決——但空降兵失誤的案例比比皆是,即便能招聘到合適的人員也還必須對其融入企業文化價值觀進行培訓。

隨著各行各業所面臨的競爭不斷加劇,企業更迫切需要提升核心競爭能力以加強企業在行業中的競爭地位,許多企業提出業務重組、流程再造、組織調整等要求,企業內部員工面對新的機遇與挑戰,員工對培訓、學習的興趣日益高漲。而且企業的高層相信對員工進行有效培訓將取得可觀的回報?,F在培訓不僅僅能夠提高員工的能力素質,還對企業發展起到戰略推進的作用。通過培訓能在企業內部推動變革,戰略推進與發展,組織融合;還能推廣企業品牌輸出。

二、培訓管理效果的有效性

培訓是一種“投資”行為,只有與組織的戰略/目標緊密聯系才能持久推進改善績效與發展企業競爭力作用,培訓只有與人力資源結構、政策密切統一才能發揮其效力并保持正常推進步驟;只有在員工職業發展管理中發揮作用,才會有效調動員工的培訓熱情,從而使員工的培訓由被動轉化為主動;培訓推進應充分平衡企業的資源與外部資源;兼顧現實與未來,保持培訓的持續性。

1.樹立培訓責任。企業要提高培訓效果,以前那種人力資源部門唱“獨角戲”的局面就必須予以終止,應建立一種廣泛的培訓責任體系。

當然,作為企業培訓機構應負起主導作用來:開發并初步完成各職類職種的課程與教材體系;引進或開發外部合作伙伴急需的骨干課程;拓展外部師資網絡,穩固外部講師資源;建立內部師資選拔、培養、激勵機制,加快內部師資隊伍建設;盡快搭建企業培訓開發機構內部各功能板塊,使之規范化有效運作;摸索企業培訓開發機構的運營模式。

2.個人對培訓有最基本的責任——投入時間、精力與金錢。

管理者:培訓的落實依賴所有層次的管理者,應將培訓納入到管理的主要活動中——確認培訓需求;創造有利于學習的環境;過程監控;結果評估;對于各級管理者要建立起責任來,作為企業就必須清楚的將其寫進各級管理者的崗位說明說,并納入其績效評估,只有這樣才不會流于形式。

所有者:培訓成效的主宰者——將培訓融入核心策略;給予足夠培訓資金;要求經理履行培訓職責。

3.明確培訓原則。我們在進行企業培訓時,應先滿足企業的現實需要;不要好高騖遠,還沒有學會爬,就想著飛,應一步一步的前進。培訓也要講市場第一,要根據市場的需要進行生產與供給。企業及其員工的需要就是培訓市場,但培訓要有定單,就要研究培訓如何適應企業需要,首先就要了解企業需要什么。因此,企業培訓要學以致用、符合公司戰略利益、滿足員工發展要求,以及給予員工能力發揮的空間,不然不但培訓效果達不到目的,而且培訓好的員工由于沒有發揮能力的空間也會導致離開企業。

4.構建與實施企業培訓體系。培訓體系構建思路是指建立與實施培訓的系統方法。只有有效的與企業理念、戰略進行聯結,才能確實地體現出培訓對企業戰略價值作用。首先,企業遠景理念決定企業經營戰略目標,企業采取不同的戰略對人力資源管理理念產生重要影響(低成本戰略、創新戰略對在不同程度上決定企業培訓投入的對象和重點不同,是進行培訓還是從外部直接招聘高素質人才等);其次,人力資源理念決定企業的培訓策略和推進方式(是自主培訓還是外部培訓、是持續培訓還是階段培訓、是按層次進行推進還是按職能別推進);最后對培訓實施進行評估以建立培訓體系循環。

企業培訓體系建立要明確回答三個問題

(1)決定哪些層次員工的培訓重點;

(2)決定哪些組織功能對組織戰略目標完成最關鍵;

(3)決定哪些培訓方案是最需要的。

首先進行培訓需求分析——即企業要不要做培訓的決策問題,主要從組織、人員和工作任務三個方面進行分析;作為開展企業培訓工作的第一步,首先清楚的是:企業是否需要進行培訓——即培訓什么的問題。企業的培訓需求來源于兩個方面,一是組織的需求,二是員工的需求。組織需求表現在組織戰略的變化、業務的調整,以及應對不斷變化的經營環境提出的要求。員工的需求表現在員工是否勝任崗位工作任務、員工是否達到業績目標要求,以及員工個人的發展等。

需求分析包括組織分析、人員分析和任務分析三項內容:

組織分析——考慮的是培訓是在怎樣的一種背景下發生的。通過組織分析來決定在公司的經營戰略、可用的培訓資源以及員工的上級和同事對培訓活動的支持的情況下,判斷培訓是否符合需要。

人員分析——確定哪些人需要培訓。包括分析:查找原因——判斷業績不佳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是知識、技能或能力不足。還是由于工作動力不夠,或者是工作崗位設計本身有問題。確定誰需要培訓。確定員工是否作好培訓準備。

工作(任務)分析——首先需要確定員工需要完成那些方面的重要任務,然后確定為了幫助員工完成他們的這些任務,應當在培訓中強調那些知識、技能以及行為。

在實踐中,組織、人員、任務這些分析并不是按照某一特定的順序進行的,不過由于組織分析關注的是培訓是否與公司戰略目標相符,以及是否與公司愿意在培訓上花費時間和資金保持一致,因此對組織分析是最先做的。而人員與任務分析通常是同時進行的,因為如果不了解任務與環境,也很難知道業績不佳到底是不是一個培訓的問題。

其次,依據培訓需求制定企業的培訓計劃和相關預算。

在明確了培訓需求以后,就可以確定培訓的目的和計劃了。培訓計劃的制定則可以使培訓目標變為現實。培訓計劃主要包括培訓目標和課程名稱、培訓對象、實施日期、實施時數、場地、培訓方法,以及培訓預算等。在年度開始前,制訂該年度預定舉辦的培訓課程的日程,培訓實施日期要慎重決定,應使培訓對象都能參加;計劃課程時,除預先決定的固定課程之外,也應檢討其必要性;除培訓課程外的其他輔助學習,可一并提出檢討;講師費、會場租金及其他各項開支要做出預算并進行審核,講師費的預算最好能有一定寬裕。

再有進行培訓課程的設計,包括四大部分:培訓課程規劃、選擇相關資源、教學設計和學員手冊編制。

課程規劃包括:明確課程目標、培訓教案提出、考慮各種培訓方法、選擇培訓方法、培訓內容深化、課程測試與評估。

資源選擇包括:教材教具、課程選擇、場地、講師。課程選擇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個是企業內部,一個是企業外部,外部選擇主要來自高校、研究機構、咨詢培訓公司等,應綜合地進行評估選擇。與課程選擇一脈相承的講師選擇也來源于兩個方面,企業內部或外部,選擇講師應依據課程目的與目標出發,參照以下標準進行——專業能力、教學能力、教學熱情、工作量:是否會因為太忙碌以至於降低教學質量。接著是對培訓場地的選擇——場地人數容納量、光線明暗度、設備齊全度、桌椅排列方式是否合乎所需、是否可彈性運用、是否安靜不受干擾等。最后選擇教材和教具。

教學設計與學員手冊編制:既設計培訓計劃表、培訓進度表、培訓評估表、培訓匯總表,以及學員手冊、教案印刷和培訓效果跟蹤方式等。

培訓實施,包括培訓信息發布、培訓組織、教材編印等。

培訓成果轉化與評估——培訓成果轉化方式、過程監測和效果評估等。

培訓成果的轉化是培訓最為關鍵也是最容易被忽視的環節,正如大多數企業培訓“轟轟烈烈”開始“無聲無息”結束一樣。效果轉化應從塑造轉氛圍、高層同時支持、給予運用所學技能的機會等方面考慮,并且受訓者的上級應從任務提示、反饋結果、不斷強化等方面對培訓成果轉化進行監測。

對培訓進行評估也是必須的,它可以達到衡量培訓管理質量、評估學員參與程度、評估培訓效果等目的,而且有利于開展改進培訓管理質量、建立培訓教材檔案、培訓需求鑒定等方面工作。培訓評估一般分為四個層次,學員反應——授課滿意度;學員收獲——授課吸收程度;學員應用——實際應用程度;成果與影響——對個人與組織的成果。

綜上所述,公司的各級管理人員的培養和訓練必須適應于外部形勢發展的要求,同時又適應于企業本身的未來發展計劃,制定出短期和長期培訓計劃。但是,從根本上說,企業人員的培訓是長期而艱巨的。企業的管理人員只有不斷地提高自己的能力,準確地掌握當今世界,特別是其中與工商業有緊密關系的各方面因素的變化趨勢,才能使企業適應時代的需要而不斷發展和日益興盛?!?/p>

(編輯/劉佳)

猜你喜歡
培訓課程企業
《ERP原理與應用》課程混合式教學改革探索
會議·培訓
課程思政在組織行為學課程教學中的探索與實踐
廣東省校外培訓風險防范提示
會議·培訓
2018上海企業100強
A—Level統計課程和AP統計課程的比較
2016,中國企業500強發布
教師培訓還需“精準滴灌”
新申請企業一經受理便預披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