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檢推動全行業“行賄黑名單”

2009-06-14 11:21鐘堅
鳳凰周刊 2009年18期
關鍵詞:立案黑名單檢察院

鐘堅

2009年5月28日,浙江杭州黃龍體育中心,浙江重大項目招投標中心門口,一位陜西籍建筑商徘徊良久,終于邁進大門向工作人員咨詢:“我不知道我有沒有上檢察院的‘黑名單,如果上了,以后就干不了這一行了?!?/p>

這位曾經的行賄人正打算參與浙江一項水利水電工程的招標,作為浙江省“十一五”重點“三千個億”工程建設中的一個子項目,能否中標不僅要考量企業的資質,更令他焦心的是已成為該省開展重大項目招投標的一道必經程序——“行賄犯罪檔案查詢”有可能已經實現了全國聯網,一旦自己過去的行賄記錄在招投標環節被發現,他就很可能失去這次投標的機會。

這位陜西建筑商的擔心來自最高人民檢察院近日的一次會議。該會議上,最高檢稱將設立行賄犯罪檔案查詢管理中心,加強對行賄犯罪檔案查詢工作的統一管理和協調指導,同時將行賄犯罪檔案錄入、查詢范圍從此前的建筑、金融、醫藥衛生,教育和政府采購5個行業和領域擴大到所有的行業和領域。

“該項改革和創新已完成基層試驗,升至制度層面。而全國檢察系統的全面推廣對行賄犯罪檔案查詢工作的統一管理和協調指導,有利于發揮其應有的規模效應?!弊罡呷嗣駲z察院一位官員稱。

與來自檢察系統自信的態度相反,大陸一些專家和學者擔憂:在一個腐敗現象無處不在的社會,反腐第一屏障中雙向懲治近乎失守,單單把法院判定的行賄犯罪人圈入“行賄黑名單”中,其效用若何,不容樂觀。

“今后如不加以完善改進,黑名單無疑會流于形式,成為一個反腐作秀行為?!睂<曳Q。

行賄黑名單三年未聯網

“對發生在建筑、金融、教育,醫藥衛生和政府采購領域的行賄犯罪建立檔案查詢系統,向社會提供查詢?!?006年3月11日,時任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的賈春旺在向全國人大第四次會議作工作報告時,提及要建立“行賄犯罪檔案”制度,意圖對行賄者和試圖行賄者形成強大的威懾。

此前,俗稱為“行賄黑名單”的制度在基層已經試點2年。這項制度創新最早來自浙江寧波北侖區檢察院。2004年,最高檢與建設部、交通部。水利部聯合下發《關于在工程建設領域開展行賄檔案查詢試點工作的通知》,確定江蘇,浙江,重慶,四川、廣西5?。ㄊ?、區)的檢察機關和三部委所在地的主管部門共同配合,在建設領域開展試點工作。

2005年底,最高檢決定把此項工作向全國推行,并把查詢行業從建筑領域擴展到金融、教育醫藥衛生和政府采購4個領域,年底前實現全國聯網。次年1月,全國檢察系統正式開展行賄犯罪檔案查詢工作。

最高檢宣傳部門的官員稱,行賄黑名單制度將首先在公共項目、公共資金密集地區的檢察院推行,先期建立行賄犯罪檔案系統,積極對外開展查詢。試點成熟后,在全系統推廣。

但寄望于網絡預防實現跨行業的聯合以及依靠內部反腐資料共享進行反腐的這項制度,一開始便充滿爭議,公眾對其實施效果存疑。延亙3年后的今天,檢察系統的“行賄犯罪檔案查詢”仍沒有實現系統全面聯網的跡象。

“檢察系統內部對其理解不同,各地實施尺度不一?!贝箨憴z察系統一位人士稱。已調任浙江省紀委任職的原寧波市北侖區檢察院副檢察長許尚金回憶說,當時北侖的行賄資料庫只能對本區域內的建筑企業進行監督,而對外地的建筑企業是否有污點無法把握。

即使是在被認為是行賄防控重點的華東地區五省一市,“行賄黑名單”目前也只能是在這些省市檢察系統中的部分區域共享。

雙向懲治失防

行賄黑名單步履遲遲,其中的一個原因是,該項制度經最高檢統一推廣后,基層抵觸情緒嚴重。

“如果說,行賄黑名單在建立之初可以被稱為賄賂行為的‘高壓線、‘防火墻、‘防腐劑。那么,如今這項制度多少有點名不副實,成為一個花架子了?!痹瓕幉ㄊ斜眮鰠^檢察院控申科科長的林新法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頗為遺憾。

按照最高檢察院的相關規定,行賄犯罪檔案的查詢對象是檢察機關自1997年以來立案偵查,并經人民法院裁決生效的個人和單位行賄犯罪。該規定無疑使行賄黑名單大大“縮水”。大陸一位檢察官說,這幾年大陸地區行賄受賄行為不少但經法院裁決的行賄案卻少之又少。

據統計大陸執法執紀機關近年來查處的受賄案與行賄案平均比例約為100:7。如1998年至2002年間,某省紀檢監察機關立案查處受賄案1569件,而行賄案件只有35件,檢察機關立案查處受賄案件1762件而行賄案件只有280件,法院判處受賄案件1071件而行賄案件只有39件。

在一些重大賄賂案件中,受賄方被判以重刑甚至被送上斷頭臺,而行賄方卻沒有得到相應懲處。如重慶暴江虹橋案,受賄11萬元的副縣長林世元最終被法院判處死刑,而該案的行賄者——工程承包人費上利卻未受到任何刑事追究。

“不少腐敗活動涉及一個以上的當事者,理論上應對腐敗活動的有關方面均予以處罰。不過雙向懲罰在實際反腐敗工作中落實得不夠,往往只對腐敗行為中掌權一方進行懲處?!?/p>

中國社科院法學所劉仁文說,大陸行賄犯罪立案標準較高,符合立案標準的案件相應就較少。中國相關司法解釋規定行賄犯罪立案標準為個人行賄在1萬元以上,就可以立案。但在實際經濟活動中,隨著注冊公司條件的放松和招投標的廣泛推行,以個人名義從事經濟活動的情況已經少見,基本都是以各類公司名義從事各種經濟活動,而單位行賄則需達20萬元以上才夠立案標準。

從目前中國經濟現狀來看,司法實踐證明,大部分地區的單位行賄個案尚難達到這一立案標準。這些未達立案標準的行賄行為不會被處理,因而不被納入行賄檔案查詢范圍。

而在理論界和司法實踐中,行賄犯罪的界定和把握也一直無法統一。

反腐制度的軟肋

猜你喜歡
立案黑名單檢察院
探究黑名單相對人法律權益保護
甘肅省平涼市檢察院依法對魏興剛決定逮捕
山東省泰安市檢察院依法對蔡希有涉嫌受賄案提起公訴
2017年廣東省環境違法企業“黑名單”
河南省周口市檢察院依法對魯軼涉嫌受賄、濫用職權案移送審查起訴
西安市檢察院依法對白雪山案提起公訴
溫州:持續推動公安規范立案
黑名單
立案
立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