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學有效提問:本真課堂教學的深層追問

2009-06-18 03:19王曉東
教學與管理(中學版) 2009年4期
關鍵詞:本真思維數學

王曉東

法國教育家保羅·弗萊雷說過:“沒有對話,就沒有交流,也就沒有真正的教育。課堂應該是對話的課堂?!闭n堂提問是師生課堂對話的主要形式,它不僅是課堂預設的生成和重新建構,也是課堂效能的關鍵所在。有效提問是建立在教師的學識魅力基礎上的一種教學技巧,適時恰當的有效提問是學生探究性學習的動力,也是理性思維深入的標志。情到濃時方為真,層層追問不僅是課堂教學最為真實的表現,而且也是新課程課堂教學回歸本真的理念追求。胸有成竹方能運籌帷幄,有效課堂必須預設,而對話只能生成,畫龍點睛式的有效提問,才能演繹更多的精彩課堂教學。

一、邊學邊悟:課堂有效提問的理解

課堂教學是一個系統,其中教學目標的達成度是提升教學效能的終極所求。運用有效的教學手段對學生進行科學有效的心智開導,讓適合的入學到合適的數學是評價數學課堂優劣的唯一標準??鬃釉弧把簧普T人”,葉圣陶也說過“教師之為教不在全盤授予,而在相機誘導”。新課程理念下的課堂是“生命相遇、心靈相約的場所,是質疑問難的場所,是通過對話尋求真理的地方”,在這樣的背景下教師不應成為課堂的知識發言人,而應是師生對話的主導人。有效提問應該是學生思維的“發動機”和“引爆器”,能起到一石激起千層浪的作用。有了有效提問,才能使學生探究的興趣更加濃厚,探究的過程更加深入,探究的發現更加精彩。

有效提問建立在教師深厚的數學素養與靈活駕馭課堂的教學智慧之上。何為有效?就是指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有效提問應具有以下特征:可及性:即問題的設計要符合學生的一般認知規律、身心發展規律;開放性:問題富有層次感,人手較易,開放性強,解決方案多,學生思維與創造的空間較大;挑戰性:能引起學生的認知沖突和學習心向,能激發興趣,促進學生積極參與,接受問題的挑戰;體驗性:能給學生提供深刻體驗,思有所得。學生能夠感受,體驗數學。

有效提問符合本真課堂教學的理念追求,本真課堂教學關注教學目標的有效達成、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強調真正對教育規律的認同與接納,而有效提問注重對教學效果的研究,強調教學智慧和動態生成,從中我們可以看出有效提問是本真課堂教學實現的有機組成部分,也是課程理念的必然要求和期待。

二、何去何從:課堂有效提問的必要

新課程倡導師生互動,鼓勵學生參與到課堂中來。然而現實的課堂教學中,我們經??梢钥吹竭@樣的場面:有的教師語言幽默,設問巧妙,學生注意力集中,思維活躍而開拓;而有的教師不甚得法,不注意提問的方式方法,學生根本不知道或無從問答,課堂沉悶和空泛,學生積極性不高;更有甚者,有些觀摩課,為了烘托師生互動的氣氛。預設很多膚淺的問題,為追求所謂完美細致的教學設計。不顧學生的思維,從“滿堂灌”走向“滿堂問”,呈現“表演”的色彩。

上海市教學科學研究院顧泠沅教授曾對課堂提問深入調查后得出如下結論:高密度提問已成為目前課堂教學的重要方式;把可供探索的問題分解為較低認知水平問題系列,這種方式有利于掃清學習障礙,但不利于學生探索能力的培養與發揮;課堂提問以記憶性問題為主,推理性問題次之,極少有創造性、批判性的問題;學生齊答比例高,回答問題的方式單一;提問后沒有停頓,沒有給學生思考的時間。同時他指出,現行的教學實踐必須進行改變。

可見,課堂提問作為課堂教學語言中最重要的部分,承擔著啟發學生思維的重要作用,但在教學實踐中課堂提問還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問題,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老師之間缺乏有效的交往、溝通和互動,人為割斷課堂學習與火熱生活之間的互動與共生,嚴重阻礙了課堂教學效能的提升,低效的課堂教學成了阻礙學生發展的主要因素。在這樣的背景下,關注教學目標的達成度,關注學科思想的滲透,關注提問與設問的有效性,研究有效提問已成為所有一線教師必然的要求。

三、且行且問:課堂有效提問的途徑

沒有成功的提問,就沒有好的課堂教學。精彩的提問既能體現教師的基本功,又能啟迪學生的智慧,使師生的情感溝通更加暢通,從而實現課堂教學的優化。有效提問有多種途徑,但歸結起來三句話:即以最主要的問題拉動最豐富的學習信息,以最輕松的方式讓學生獲得最有分量的收獲,以最接近學生的起點帶領他們走向最遠的終點。

1抓住興趣點提問。高中學生總是存在探究新事物的心理傾向,但由于學生不能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愿望去選擇學習內容,所以對知識的需求常處于一種潛伏狀態。好課首先是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系的,激活課堂首要激發學生對探究學習的興趣,因此教師提出的問題應該是學生感興趣的。數學教材有許多來源于生活讓學生感興趣的題材,設計好問題情景,抓住興趣點提問,使學生的探索活動在有序和諧中展開,使一堂課的提問系統環環相扣,構成指向明確,思路清晰,具有內在聯系的問題鏈,真正培養學生對數學的積極體驗、保持長期的興趣。如講函數奇偶性的定義前,可引導學生觀察比較f(x)=x0,f(x)=x2,f(x)=x3的函數圖像,形成對奇、偶函數的基本認識,從而體會奇偶性與圖像關于y軸,原點對稱的內在一致性。

2抓住疑問點提問。向學生提供有意義的問題是學生探索和創造的前提,教師課堂的提問一定要引發學生思考,不能為問而問,以致讓學生的思維始終處于教師預設的臺階上,嚴重禁錮了學生思維的拓展。抓住學生的疑問點,在不同知識點的銜接處去設計問題,不僅能化難為易,而且能有效地吸引和提醒學生去主動思考和解決這些問題,完成思維的再創造過程。這樣的提問可以讓學生和老師共同聚焦教學目標,同時也能夠增強學生的成就感和信心。如學習對數的運算時,可以設計如下提問:“計算lg2+lg5和lg10的值,顯然2×5=10,lg2+lg5=lg10”,一般地“logam+logan=lognmn”一定成立嗎?這樣的提問,可以化難為易。

3抓住發散點提問。有效提問的目的不在于檢測學生對知識點的擁有量,而在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激活課堂不能走形式,不能刻意追求氣氛的火爆熱烈,課堂是師生思維火花碰撞的場所,一切的發生發展都應順其自然。課堂提問是一門學問,而有效提問是一門藝術,有效提問不在于“多問”。而在于“善問”、“巧問”,設問要集中體現教學中的重點、難點。數學中蘊涵著豐富的數學思想方法,而這些正是學生知識發散點的關鍵所在,抓住這些發散點設問,能讓學生自覺領悟其中的數學方法,體驗數學學習的快樂。如《函數的圖像復習》,我們可以從“函數的零點與方程的根”來設問,也可從“導數”來設問,也可從“因式分解”來設問,這些問題都能使學生的思維得到有效的訓練。

四、再思再想:課堂有效提問的注意

本真課堂教學是運用有效的教學手段對學生進行科學有效的心智開導的教學。這里的“本”是指回歸教育的本源,回歸教育的本質。這里的“真”既是真實客觀的“真”,更是真理的“真”又是真誠之“真”。本真課堂把解放人的智慧,提升人適應未來,創造未來的能力,推動人的全面發展作為教育的唯一過程和指歸,作為課堂教學的有機部分,有效提問應關注如下幾點。

1提問要富于情感。學生認真思考老師問題的前提,是老師的企盼、熱情、誠懇等情感的流露。有效提問的過程中,教師要給學生平等參與的機會,提合適的問題給合適的學生,盡量避免某些學生產生被歧視的感覺,對學生的回答要微笑聽取,并適時指點,從而讓學生體會人文的關懷。當學生回答和教師預設的不一致而言之有理的新思想時,教師應放下架子,善于接納學生的新觀點,欣賞學生的智慧火花,積極評價學生的新思維。

2提問要留給學生思考的時間。簡練是一個高度,精妙的提問總能給人以賞心悅目的感覺。好的數學問題都帶有一定的思維性,也就是說,一個好的數學問題,學生必須認真思考一定時間后,才能作出比較準確的回答?!崩鋱觥庇袝r恰是學生認真思考和高品質思維訓練的體現,“群言堂”也許是思維參與和行為參與的更重要方式,“YES”或“NO”的機械性回答無助于思維的訓練,更談不上有效提問。

3有效提問要強調重要知識的運用和糾錯妁功能。學生學習數學的一個特點就是勸解題方法和技巧的濃厚興趣,而對一些基本知識和知識的形式容易忽視和認識模糊,但這恰是提升學生學習智慧的關鍵點,有效提問能幫助他們找回被遺忘的知識和糾正一些認識的不足。學習數學唯一正確的方向是實現再創造,而再創造的關鍵是對基礎知識的理解和靈活應用。

教師擁有智慧才能給予學生智慧的啟迪。本真的課堂需要預設,但更需要生成,唯有不斷生成的課堂才是鮮活、有效的。有效提問由于尊重了教師的自身引導,尊重了學生的課堂主體和主體的不同變化,所以這是思想與思想的碰撞,心靈與心靈的交流,生命與生命的對話。以有效提問為構架的課堂才是本真的課堂,才是自然的課堂,才是創新的課堂。

(責任編輯劉永慶)

猜你喜歡
本真思維數學
本真
粽子
讓本真成為一束光
直觀嚴謹相輝映,運動變化顯本真
思維總動員(二十五)
思維總動員
善問讓思維走向深刻
我為什么怕數學
數學到底有什么用?
錯在哪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