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賞識教育在管理學案例教學法中的應用分析

2009-06-22 02:55
法制與社會 2009年25期
關鍵詞:管理學案例教學法

劉 鏡

一、賞識教育與案例教學法

(一)進行賞識教育的原則

1.實事求是

尊重事實,以事實為依據,對學生的表現進行客觀的判斷,這時進行賞識的基礎。把握好對學生賞識的“分寸”,也是促成管理學案例教學法收效的重要因素。而“賞識有據”就成了“賞識有度”的前提?!百p識有據”是要針對學生在案例討論、分析中的閃光點進行激勵,即使對學生所回答的似是而非的觀點進行鼓勵也不能過度偏離標準。

2.適度原則

“賞識不足”和“賞識過度”是進行賞識教育過程中要避免的現象。大學生已具備一定的判斷問題的能力?!百p識不足”會導致學生的積極性沒有充分發揮出來;“賞識過度”則會使學生對教師的賞識動機及職業素養產生一定的質疑。

3.表揚與批評相結合

賞識教育要以賞識為主,但并不意味著排除批評在其中的重要作用。表揚和批評都是對學生進行教育的重要手段。另外,當學生出現了十分嚴重的問題時,批評或許是替代表揚的更好的手段。

(二)案例教學法的要求

1.案例選取的要求

(1)真實性:案例教學法最早在美國的商學院中應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最后再全世界的范圍內推廣。它的初衷就是要求還原案例當時發生的真實情況,通過學員的切身體驗和感受來豐富其管理經驗,提高其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在管理學案例的甄選過程中,需要以現實企業管理中出現的問題作為素材,這樣更能夠使當時的情景再現。

(2)典型性:在章節案例的運用過程中,更需要注重案例選擇的典型性,以通過案例學習強化學生對重點知識點及主要能力的掌握。

(3)時尚性:在運用案例教學法的時候,需要及時更新案例庫。選擇一些離學生生活距離適度的案例更能夠激起學生的探索精神。在實踐中我們發現,具有時尚感的案例較之幾十年前的一些案例來講,學生更能容易產生聯想并進而接受。

2.討論前的準備工作

(1)教師的準備工作:在進行案例討論之前,如果是進行章節性知識總結的案例分析,那么教師需要提前告知學生案例相應的背景資料及知識點,讓學生有所準備。其次,教師在運用案例教學法之前,還需要告知學生所要達到的教學目標和要求。再次,教師在進行案例準備時,需要自己首先將案例進行深入、細致的分析,并且充分考慮學生在案例分析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以及應該采取的對策。最后,教師還需要在心理方面做好充分的準備。在案例分析的過程中,教師不僅僅要擔任教練員的角色,還需要擔任裁判員的角色。因此,教師需要在不同情況下有擔當多重角色的心理準備。

(2)學生的準備工作:一方面學生所要進行的基礎性準備工作,包括相應資料的收集整理等。比如討論到某一個世界500強的跨國公司時,需要對它的發展階段、產品特色、市場占有率等資料進行充分的收集。另一個方面是學生需要著手案例分析思路方面的準備工作。學生需要找到自己在案例分析中遇到的瓶頸,同時列出自己的分析框架和討論思路。

二、賞識教育對管理學中案例教學法的積極作用

(一)賞識教育能夠增強管理專業學生的自我認同意識

韓愈在其《師說》中寫道:“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睆墓胖两?教師的職責就有其豐富的內涵。結合當代大學生的心理特征,更能發現隨著市場經濟的觀念深入人心,大部分學生的理想和信念不明確,導致在社會轉型時期存在著道德和價值的淪喪、功利主義心理嚴重等現象,同時,還產生自我懷疑、焦慮過度、仇視他人及社會等方面的心理問題。大學教師在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的重要時期,更要重視教育的方式和方法,通過在管理學專業知識學習中的賞識教育來正強化學生的優秀品質和弱化學生的不良學習習慣及生活作風。另外,尤其是管理專業的學生,將來從業需要將更多的時間放在協調人際關系等非技術領域,無疑,賞識教育能夠增強學生的自我認同意識及自信心,幫助學生在紛繁復雜的社會現象前更好地理解和辨別是非。

(二)賞識教育能夠增強管理專業學生的社會職業實踐能力

目前,我國的大學教育已經進入大眾教育階段,也就意味著社會上大多數的學生需要通過市場的競爭來獲得工作機會及自我價值的實現。一方面,學生有了比較明確的自我意識及競爭意識,同時內心又充滿矛盾和一定程度的畏懼感。在管理學案例教學的目的之一就是要盡可能地還原真實場景來鍛煉實際的工作能力。賞識教育在案例教學法中的運用,能夠肯定學生自身的思維能力,能夠使學生增強自己將理論與實踐聯合的信心。同時,通過對學生優秀的方面予以賞識,能夠強化其優點,幫助其形成良好的職業素養。

(三)賞識教育能夠幫助學生加快對管理學專業知識的理解

在管理學教學的過程中,我們經常聽到學生反映課堂理論與社會實踐嚴重脫節。事實上,當學生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后,會發現的理論是對于眾多管理經驗的高度濃縮。很顯然,我們再向學生傳授知識時,一方面學生對單純的理論灌輸存在著一定的抵觸情緒,另一方面反映出教師在將理論與現實結合方面存在一定的空間。結合賞識教育的案例教學是解決這一辦法的重要途徑。但是,在案例教學的過程中,還需要仔細甄別案例,通過案例來強化多個知識點,通過多個知識點幫助學生綜合分析問題,形成獨立的判斷能力。通過對學生的賞識,在滿足學生自尊需求的同時,還能夠強化其對于知識點的記憶和理解。

三、在案例教學法中實施賞識教育需注意的問題

(一)把握好賞識的“度”

在管理學里,每一個案例所涉及的知識點眾多,因此,通過對學生進行賞識,引導其把握企業案例分析的方法,從而使理論能夠與現實之間進行聯系,并培養學生的職業意識及素養。最后,在案例分析的過程中,需要關注學生存在的兩種心理問題,分別是逆反心理和狂妄心理。逆反心理是學生對于教師的言行以及同學的言行所產生的抵觸情緒??裢睦硎且宰晕覟橹行?無端自大,無視他人的心理特征。教師在組織案例分析的過程中,需要特別關注學生中間所存在的這方面的問題,注意“賞識”的分寸,以免強化學生的這些不健康心理。

(二)案例教學的氣氛與賞識教育的時間相結合

在管理學進行實踐的案例教學過程中,課堂的氣氛影響著學生進入角色及發言的積極性。當學生的發言沒有因為沒有切中標準答案而受到批評,反而對其進行鼓勵和引導,能夠使學生暢所欲言。實踐表明,對學生的賞識能夠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激發其勇于表達自己觀點的勇氣。因此,賞識教育的時間與案例教學結合有兩個關鍵的時間點,一個關鍵點是課堂氣氛沉悶時,另外一個關鍵點是學生回答十分踴躍。當學生的分析與案例相聚甚遠時,需要積極地將其向案例分析的思路方向引導,給予其一定的鼓勵。當學生回答問題切中要點時,需要對學生不吝惜表揚,以強化學生的思維方式及探索精神。

(三)寬容的任課教師及良好的師生關系

在管理學的案例教學中,從案例中提煉知識點,幫助學生利用理論來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教師扮演著“教練員”和“裁判員”的雙重角色。所謂“教練員”是指教師需要成為學生思維訓練及養成的訓練人,在案例分析的過程中傳授學生分析問題的方法和路徑。所謂“裁判員”,是指教師需要對學生案例分析的答案進行客觀地評判。無論教師肩負起何種角色,外向的性格能夠幫助教師更好地掌控管理學案例分析中的氛圍和節奏。另外,在案例分析的過程中,還需要教師具備“四心”,分別是責任心、愛心、包容心和耐心。首先,對學生進行專業知識的傳授,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引導,思維能力的訓練等,都離不開高度的責任心。其次,對學生的愛心不僅僅體現在平時的關心和愛護,還體現在對于學生在案例分析時的內心需求。第三,在管理學課程的案例分析環節中,教師應該保持開闊的思維及靈活的思路,對獨特角度的案例分析結果給予客觀贊賞;對于在案例分析法中后進的同學,更要積極的引導,通過包容性的語言及態度傳遞給學生信心。最后,在案例分析的過程中,經常出現一個問題牽涉到多個知識點。如果學生僅僅關注其中的某個知識點,很可能會出現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案例分析結果。在這種情況下,更需要循循善誘的教師來引導學生抓住問題的主要矛盾。

(四)賞識內容及方式的多樣性

每一個管理學的案例,就好像是一片森林,山上有著許多的樹木。那么,通過討論、分析案例,希望同學們能夠進行思想觀點碰撞,對案例進行系統性和條理性的分析。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也會展現出許多值得稱道的地方。作為教師,不僅僅要從觀點方面給予學生肯定,還需要在學生分析問題的思維方式、看待問題的獨特角度等方面來進行鼓勵。通過賞識內容的多樣性,能夠鼓勵學生的創新思維及開拓精神。另外,賞識的方式也要多元化。首先,教師需要不吝于口頭表揚;其次,書面的表揚和鼓勵對于自我意識較強、自我實現要求較高的當代大學生來講,會使他們從內心感到更加的溫暖、關懷和鼓勵。因此,教師在課下的時間可以以批改作業及電子郵件溝通的方式來鼓勵學生。再次,適當引入競賽模式,也能夠豐富賞識的形式。實踐表明,學生對于具有競賽性的案例分析方式能夠更加積極地參與,另外,對于競賽勝出的團隊給予一些小紀念品的獎勵,會使賞識的效果更加明顯?!叭髦问健钡呐u。也就是表揚+建議修改+表揚的模式來進行,這樣可以降低學生的挫敗感,增強學生的信心及參與意識。

猜你喜歡
管理學案例教學法
“天人合一”的管理學啟示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批注式閱讀教學法探究
實施“六步教學法”構建高中政治高效課堂
張瑞敏金句背后的管理學知識
隨機變量分布及統計案例拔高卷
發生在你我身邊的那些治超案例
一個模擬案例引發的多重思考
聯邦快遞的管理學
開放引導式閱讀教學法描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