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心城市:經濟運行工作力保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蘇州篇

2009-07-30 08:30羅沈福吳年康
企業與企業家 2009年6期
關鍵詞:產值全市規模

羅沈?!悄昕?/p>

今年以來,蘇州市經貿委圍繞“保增長、促發展”的總體目標,積極采取應對措施,努力克服國際金融危機帶來的不利影響,全市工業經濟基本保持穩定運行。1-4月,全市實現工業總產值6722.7億元,同比增長0.4%。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5823.2億元,同比增長3.1%。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251.7億元,同比增長7.8 %。1-3月實現規模以上銷售收入4020.3億元,同比下降1.38%。1-3月實現利稅總額171.8億元,同比下降26.31%,其中利潤總額102.4億元,同比下降36.08%。

一、主要特點

1、工業生產止跌企穩。從2、3、4月份的情況看,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分別同比增長9.8%、10%和10.29%,4月環比增長7.7%。1-4月份規模以上產值增速比1-3月提高3個百分點。從全市工業用電看,1-4月同比下降8.6%,比一季度降幅縮小1.62個百分點。

2、百強企業支撐作用突出。1-4月,全市百強企業完成規模以上產值2578.1億元,占全市工業總量的44.3%,同比增長22.9%,拉動全市工業增長8.5個百分點;增速高于全市19.8個百分點,比1-3月提高3.9個百分點。在百強企業中,5家企業超過百億元,11家企業超過50億元。沙鋼集團產值超過300億元,同比增長16.6%,增速比一季度高出6.9個百分點。昆山的緯氏集團、仁寶集團今年的產出增長較快。

3、部分重點行業降中趨升。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974.5億元,占全市總量的33.9%,同比增長13.3%。4月當月產值582億元,環比增長9.3%。機械行業累計實現規模以上產值1139.7億元,同比下降1.54%,當月環比增長6.3%。紡織行業累計實現規模以上產值751.6億元,同比增長2.29%。4月當月同比增長12.5%,環比增長9.8%,其中紡織服裝、鞋帽制造業同比增長39.7%,環比增長6.3%。冶金行業累計實現規模以上產值698.7億元,同比下降3.9%,當月環比增長3.3%。其中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實現產值561.2億元,同比增長4.2%,當月環比增長4.8%。

4、民營企業表現好于外資。1-4月,三資企業實現規模以上產值3804億元,同比增長2.59%,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量的65.3%,占比比去年年底下降1.7個百分點,增速低于全市0.5個百分點。民營企業實現規模以上產值1879.3億元,同比增長4.5%,高于全市1.4個百分點,占全市工業總量的32.4%,比去年年底的占比提高了1.4個百分點。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1、出口銳減造成工業增長乏力。出口較快下挫,導致以出口為主的蘇州工業生產增速放緩。從1-4月看,全市實現進出口總額520.9億元,同比下降28.8%。其中出口完成302.6億美元,同比下降26%。機電產品出口完成244.4億美元,同比下降25.6%。在全市跟蹤的20只重點出口產品中,有18只產品出口金額出現下降。從加工貿易的進口額看,自去年四季度開始逐月下降,今年1-4月,仍然同比下降38.7%,對全市工業經濟的影響較大。

2、經濟效益下滑較快,虧損情況嚴重。一季度,全市實現利潤總額102.4億元,同比下降36.08%,比去年年底回落了36.79個百分點。全市虧損總額達70.5億元,同比增長58.17%,增幅比1-2月下降5.29個百分點。虧損面達到39%,比去年年底擴大了14.2個百分點。在全市35個行業中,有23個行業的利潤增速同比下降。

3、工業投資增長趨緩,影響工業經濟發展后勁。1-4月,全市工業投資完成390.3億元,同比下降3.54%。其中技術改造投資完成172億元,同比下降10.15%。電子、紡織、建材、冶金、輕工等行業的投資都出現下降。今年大項目減少,全市開工項目數與去年持平,但投資總量明顯減少。

4、工業產品價格波動較大,影響全市工業總量和經濟效益。隨著去年四季度產品價格大幅下跌以來,主要工業產品的價格也基本處于低位徘徊。如鋼材,沙鋼的噸鋼均價下跌781元,同比下降19%?;w加彈業是太倉市的第二大行業,由于產品價格同比平均回落4000元/噸,因而減值3.2億元。今年以來的化纖產品價格平均同比下降25%;光電纜產品價格平均下降45%左右,食用油平均價格下跌4000元/噸左右,硫酸、玻璃等產品的價格也出現下跌,目前價格仍回升乏力,將繼續影響以現價計算的全市工業總量和企業效益。

三、主要工作措施

1、加強經濟運行預警監測工作。一是進一步健全工業經濟分析網絡體系,建立網供電日報、百家企業旬報等制度,供領導決策參考。二是建立掛鉤聯系制度。為切實掌握各地經濟運行動態,實施委領導掛鉤地區和企業制度。調研各地工業經濟運行情況,現場辦公解決突出問題,開展“送信心、送政策、送服務”活動,增強企業發展信心。三是加大政策落實力度。全面貫徹落實國家、省、市一系列政策措施,及時向企業宣傳現有和新出臺的扶持政策,幫助企業掌握和領會政策,用足用好政策;同時加強政策研究和運用,做好政策的爭取和銜接配套工作,充分發揮政策效應。

2、加大國內外市場開拓力度。堅持“政府搭臺、企業唱戲”工作思路,根據企業需求,進一步搭建產品展銷平臺,組織企業參與國際國內影響力大的大型展會,辦好5月份蘇州裝備制造業洽談會以及電博會等展會活動,進一步提升蘇州產品品牌,擴大產品銷路;積極引導和促進企業調整營銷策略保市場,做到出口受阻內銷補,歐美不暢亞非補,城市滯銷農村補;開發適銷對路產品爭市場,加快主打產品優化更新,開發新品,引領消費,擴大市場;創新營銷模式保市場,提高售前、售中、售后服務水平;積極配套協作保市場,主動跟進國家重大項目,瞄準大飛機和輕軌建設,積極搶占內需市場。

3、深化銀企合作機制。進一步加強企業與金融機構的溝通與合作,積極主動向銀行推薦重點項目、向企業推薦金融新品種,建立“互動雙贏”的合作機制;大力支持金融機構面向企業的創新舉措,不斷豐富金融品種,鼓勵企業積極運用金融創新成果,通過上市發行股票、集合發債等方式,籌措資金,拓寬融資渠道;推動“送金融到企業服務”系列活動,組織有市場、有訂單、有信譽的企業與銀行對接,制定并采取激勵措施,鼓勵銀行加大對地方經濟發展的支持力度。

4、推進產業結構升級優化。按照國家、省制定的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綱要,加快制定和實施全市產業振興規劃,明確全市產業發展方向、目標,做強電子信息、裝備制造、紡織、冶金、輕工、石化六大支柱產業,加快產業調整提升。大力發展新興產業,在更高層次上推進新一輪高新技術產業“兩倍增”計劃,重點做大太陽能光伏、軟件、生物醫藥、新材料和節能環保等產業,擴大產能、提高產業比重。實施產業延伸,重點發展服務外包、金融、創意等產業,加速發展物流、信息等生產性服務業。

5、狠抓工業有效投入。一是抓好招商選資。積極利用金融危機后國際金融資本加速重組的機遇,開展針對性招商,科技招商,瞄準產業振興發展方向,加快引進實施一批科技含量高、資源消耗低、符合節能環保、競爭優勢突出的項目、一批新興產業和高端制造業項目。二是抓好技改投入。主攻企業技術改造和裝備更新,大幅度提高工業投入中技術改造比重。發揮財政引導資金“四兩撥千斤”作用,進一步鼓勵企業技術改造,支持裝備更新,提高設備新度系數和工藝水平。三是抓好新增長點項目。重點抓好今年全市工業80個省級新增長點項目,充分發揮其對保增長、促轉型的帶動作用,優先落實扶持資金、優先配置土地資源、優先辦理各項手續,切實加快實施進度。

(作者分別系蘇州市經貿委副主任、處長)

猜你喜歡
產值全市規模
日本印刷產業產值2018年第一季度略增
外儲4月站穩3萬億
2016年年末凈值規模低于5000萬元的分級基金
2016年1—9月全市經濟運行簡況
2016年1—9月全市經濟運行簡況
2016年1—9月全市經濟運行簡況
2016年1—11月全市經濟運行簡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