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西湖區供銷聯社:打造基層網絡服務萬村千鄉

2009-07-30 08:30
企業與企業家 2009年6期
關鍵詞:供銷網點規范

凡 秋 建 平

撫今追昔,歲月如歌。武漢市東西湖區供銷合作社聯合社(以下簡稱“區社”) 是沐浴著共和國的春風成長起來的全國供銷系統先進集體,如今已歷經了半個世紀的風雨。前身為東西湖區供銷部,創建于1958年10月,隸屬于東西湖農場管理局管轄。1959年10月隨著東西湖的發展和供銷經營范圍不斷擴大,東西湖供銷部更名為東西湖商業局,并一直延至1984年。1984年東西湖區商業局全面進行體制改革,更名為東西湖區供銷合作社聯合社至今。2000年區供銷聯社根據東西湖區委、區政府《關于全面推進國有企業改革和發展的若干意見》(東發[2000]1號)的文件精神,進行了全面改的體制改革,對全系統12個基層供銷社、3個商場、10個直屬公司共25個獨立核算單位,干部職工總數1359人,實行以貨幣和資產量化為主要形式對職工進行補償,并與企業解除勞動合同關系。至2005年6月止,區供銷聯社企業改革改制全面結束。

區社在區委、區政府和市供銷合作總社的領導下,緊緊圍繞在以劉錦剛為核心的領導班子周圍,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始終堅持供銷社改革和發展,堅持為“三農”服務的宗旨,把“思發展、謀發展、促發展”作為工作的重點,積極創新經營模式,提高社會服務效率,不斷拓展“萬村千鄉”市場工程、“新網工程”建設,實現了區社經濟又好又快的發展。

僅2008年一年,區供銷系統就實現社會消費零售總額1億元,完成年計劃9240萬元的108.23%;興辦農村商業綜合服務網點建設15個,完成年計劃12個的125%;全年新增就業崗位86個,完成年計劃70個的122.86%;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體系,廢紙、廢塑料回收率分別達到86、70%,完成年計劃的100%。

在完成這些職責指標基礎上,區社還完成了自己的特色指標:建立和規范綠色文明回收站30個,完成了年計劃20個的150%。由于成績突出,區社先后獲得“武漢市供銷合作社系統先進單位”、“全國供銷合作社系統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區社主任、黨委書記劉錦剛作為全國先進集體代表,在人民大會堂受到國務院副總理回良玉、人大副委員長顧秀蓮的親切接見。

科學決策定目標,強力推進建網絡

區社堅持科學發展觀,明確“社有資產是根,構建網絡是魂”的工作方針,深入開展“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及新網工程和農資供應、日用消費品、農產品訂單、綠色文明回收、平價藥品“五進村”的活動,采取自辦、聯合、資產整合和資產改造相結合方式,按照“三統一”(即統一店面標識、統一服務規范、統一經營管理)的原則和“小超市,大連鎖”的思路,采取開放辦社、吸收社會資金和加盟資產重組等多種形式,實施“一場(鎮)三點”農村經營服務網絡建設計劃,即一個農資店、一個日用消費品店、一個再生資源回收店,全面推進“萬村千鄉”市場工程、“新網工程”便民綜合服務社網點的建設。

2009年,區社在現有商業網點基礎上,將加快實施“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建設,強化網點網絡的規范性建設,切實為農戶提供優質服務,方便人民群眾就近購物,充分發揮好供銷社在連接城鄉、促進商品流通中的作用。

開展“萬村千鄉”市場工程、“新網工程”網點建設。發展農村“萬村千鄉”市場工程、“新網工程”的網點建設,是健全現代農村商品流通和市場體系發展的需要,也是供銷社的優勢所在。區社在進一步推進和實施一個農場(街、鎮)3個點的農村商品流通經營網絡建設的同時,采取“規范發展、發展規范”的原則,規范現有網點,發展新的網點,規范一批、淘汰一批、再新建一批,逐步建立規范化、制度化、行業化、帶動能力強、輻射能力大的農村商業流通經營服務網點。全年規范發展“萬村千鄉”市場工程、“新網工程”網點45個,其中日用消費品店9個,農資店6個,再生資源綠色文明回收站30個。

完成全區再生資源集散交易中心(項目)申報工作。經過前期項目論證等工作實施和項目申報,該項目于2008年5月被區政府正式立項,納入全區循環經濟項目待建范疇。征用區武裝原打靶場約36畝土地,項目規劃占地面積約23760平方米,總投資額4240萬元,項目所需資本金來源由三方組成,即市供銷社20%,區財政20%,剩余60%全由企業用自有資金投入。區聯社將嚴格實行“七統一,一規范”標準,即統一規劃,統一標識,統一培訓,統一服飾,統一計量器具,統一收購車輛,統一管理,規范經營,大力推進“綠色文明回收”進社區、進村活動,規范和改造、自主開辦和加盟聯合,構建市場規范、城市環境整潔的全區綠色文明回收站,全面推進全區再生資源集散加工中心建設,努力建設為集散交易區和綜合利用處理區兩大區,并細分為“六區一帶”,形成以廢舊回收、分揀加工、綜合處理三個層次的回收利用體系。該項目建設計劃2年,分一期和二期。一期建成后,可實現年交易額9000萬元。

開放辦社求活力,整合資源筑網絡

區社在有利于堅持合作社的宗旨和原則,促進社有資產保值增值和有利于增強供銷社為農服務能力,因地制宜的加快對原有基層社資產整合和組建步伐,不斷推進體制、機制的創新,在配合全區實施農村“家園建設”行動計劃、拆村并點(鎮)建設中,按照盤活資產資源、發揮優勢、擴大基礎的要求,充分利用基層社的資產資源,加大自建開發和聯合開發力度,有選擇性、針對性地抓好基層社資產的改造和重組,對原有和現有經營網點進行升級改造,提升現有社有資產整體效益。

徑河金河商城工程全面動工興建。徑河基層社地處東西湖區西北邊,原低矮、危房20余間,占地面積11畝。2000年企業全面改制后,多年閑置。近年來,根據全區新農村建設發展和全國總社對基層社“四項改造”的要求,區社結合自身實際,加大了徑河基層社資產整合和改造力度。經過幾年的不懈努力,于6月中旬,武漢“金河商城”工程全面動工興建,工期一年,規劃為7000平方米的商住樓和1300平方米的便民超市。

“科奇裝飾”工程全面竣工。以整合資源、保持社有資產保值增值的前提下,引進武漢科奇裝飾工程有限公司,雙方出資120萬元,將原柏泉基層社院內平房宿舍及空地共占地面積800平方米,進行全面規范改造,建成1700平方米辦公及生產廠房,主要生產加工裝飾工程中的門、牌、樓等裝飾材料,使社有資產在原有基礎上增長11倍,年房屋資產收益資金上萬元。

大力發展專業合作社,城鄉對接活網絡

區社立足服務“三農”, 堅持合作制的原則,圍繞著當地主導、新興產業和特色產品,大力組織和發展以種植、養殖、加工等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社,加快推進農村經營體制創新,實現“公司+專業合作社+農戶”的有效、合理對接,切實提高農業生產的組織化、專業化和規?;?,增強農民參與市場競爭的能力,實現農民增產增收。

為了貫徹實施《農民專業合作社法》,全面準確地學習和把握農民專業合作社法的基本精神,加快推進農村經營體制創新和農村專業合作社的建設步伐,2007年元月份,區社組織相關人員參加在海南省舉辦的全國供銷社系統第二期《農民專業合作社》培訓班,通過這次學習,充分認識到發展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堅持合作制的原則,圍繞當地主導、新興產業和特色產品,積極組建專業合作社,實現有效、合理對接。

2007年以區社“三農”農資服務公司為主,在轄區柏泉農場組成養蝦農民專業合作社,入社農戶33家、水面500余畝。公司負責組織開展南美白對蝦養殖技術、防治病的宣傳講座,提供產前、產中、產后服務,實現畝產收入8000-10000元。目前現已在全區開展組建以稻田養蝦、果茶、板鴨、干鯰魚等為主的5個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社員170余人,實現農民增收27萬元。

2008年區社領辦和創建了全區規模最大、以農產品為主導的專業合作社——武漢東康西甜瓜專業合作社和全市唯一棉花專業合作社——興農棉花專業合作社。其中西甜瓜專業合作社以10戶西甜瓜種植大戶帶動東山、辛安渡、柏泉等地500余戶、2萬畝種植面積,年銷售1萬余噸,實現產值5000萬元。

2009年,區社將嚴格按照《農民專業合作社法》,積極申辦、合辦和領辦各類專業合作社,積極為農戶提供產前、產中、產后服務,解決各類農民產業戶買難賣難的問題。

延續今天的輝煌,承載明日的希望。區社在劉錦剛書記的帶領下,上下齊心,團結奮進,緊緊抓住機遇,積極應對各種挑戰和復雜問題,以高度的歷史責任感、強烈的憂患意識,立足科學發展,著力自主創新,完善體制機制,積極推動區社經濟持續、穩定、健康的發展,為供銷事業的發展再作新貢獻,努力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構建和諧社會貢獻更大的力量。

猜你喜歡
供銷網點規范
數字化時代的銀行網點轉型
規范漢字書寫優秀作品
規范漢字書寫
從創新探索到立法規范
規范漢字書寫
那些年的供銷合作社
達州銀行:兩機構獲評“金融消費示范網點”
快遞小哥的一天
每一個人都很重要
基于流通視角的區域農產品供銷問題分析及服務平臺設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