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新會計準則體系及其對企業的影響

2009-09-02 08:09郭欣紅
現代審計與經濟 2009年3期
關鍵詞:公允會計準則準則

郭欣紅

2006年新會計準則的頒行帶來了會計理論與實務的巨大變革,與老準則相比,新會計準則完成了會計信息的創新趨同,實現了與世界部分國家和地區會計準則的等效認可,有力地提高了會計信息的質量和使用價值。從2007年新準則在上市公司實施的效果看,新舊準則轉換實施總體比較平穩有效,就長遠而言,新準則的實施不但降低了我國企業赴境外上市的成本,為企業走出國門掃清了障礙,而且有效地改善了企業的會計信息報告系統,提高了會計信息的相關性、客觀性和透明度,有利于會計信息使用者正確判斷企業運營狀況,增加企業經營機遇,對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新會計準則的亮點

1、謹慎地引入了“公允價值”概念。新準則體系在會計計量基礎的選擇上,充分考慮了市場經濟的特點、經濟全球化態勢以及我國資本市場的發展狀況,謹慎地引入了國際商業語言的重要詞匯——“公允價值”。在已發布的38項具體準則中,有存貨、固定資產、投資性房地產、無形資產、生物資產等17個準則不同程度地運用了公允價值的計量屬性,范圍涉及一般工商業及農業、金融業等行業,反映出公允價值的引入及運用的廣泛性和普遍性,但這種運用并不是完全的照搬和普遍的濫用,例如,新準則體系《基本準則》第43條:“企業在對會計要素計量時,一般應當采用歷史成本,采用重置成本、公允價值、可變現凈值計量的,應當保證所確定的會計要素金額能夠取得并可靠計量”;又如,《投資性房地產》第七條及第九條中:“投資性房地產除有確鑿證據表明投資性房地產的公允價值能夠持續可靠取得外,一般應采用成本模式進行初始和后續計量”。從這些條款中,不難看出新準則體系對“公允價值”應用的限定和使用的謹慎,這是根據我國國情和市場經濟發展特點作出的正確決斷,也是新準則中最顯眼的具有中國特色的亮點。

2、內容安排更趨全面完善,與國際會計準則實現接軌。與老準則相比,新準則對1993年的《企業會計基本準則》進行了重新修訂,確定了其在會計準則體系中的主導作用,奠定了新準則體系的基本框架;并根據資本市場發展實際,增加了《會計準則11號——股份支付》、《會計準則22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會計準則23號一金融資產轉移》,規范了股權激勵、金融工具以及衍生工具核算;針對資產減值、企業合并無規可依的問題,頒行了《會計準則8號——資產減值》和《會計準則20號——企業合并》,規范了同一控制與非同一控制下長期投資的不同處理,細化了實務操作,在立足國情的基礎上,基本實現了與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的趨同,涉及面更廣,規定更完善,適應性更強。

3、凸顯“資產負債表”。新準則一改多年習慣,積極推行“資產負債表”觀念,將會計計量報告重點由利潤表向資產負債表轉移,在《企業會計基本準則》中可以看到,新準則將所有者權益定義為“企業資產扣除負債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權益”,強調了只有在所有者權益(凈資產)增加的情況下,才表明企業價值增加了的觀念;新《所得稅準則》將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的計量,由原來的利潤表為基礎轉變為以資產負債表為基礎;新《固定資產準則》中,要求企業在確認固定資產初始成本時,預計棄置費用,避免企業成本補償不足等等,這些都在向我們傳遞一個信息,資產負債表才是會計信息使用者應該首先關注和重視的,促使人們將注意力由企業盈利多少轉移到資產質量如何上來,注重資產管理,有利于企業不斷優化資產結構,促進其長遠可持續發展。

4、突出充分披露的原則。新準則增加了《財務報表列報》、《現金流量表》、《合并財務報表》、《分部報告》、《金融工具列報》五個準則,專項規范會計信息披露,并在《存貨》等各個準則中都對各自信息披露內容作出了明確規定,這些內容共同構成了一個較為完整的財務報告體系,突破了傳統的單一會計報表概念,全面梳理和改進了現行的財務報告體系,會計信息披露更加詳細、充分,大大延伸了企業財務報告的內涵與外延,有力地提高了會計信息透明度。

二、新準則對企業的影響

1、新準則體系大大提高了會計信息的決策價值,增加了企業的經營機遇??傮w而言,新準則貫徹執行決策有用觀念,如:引入公允價值、強調充分披露、注重成本補償、關注資產減值等等,這些實務技術的運用實現了企業經營信息與市場經濟的有效溝通,在一定層面上對企業資源以市場概念進行科學計量和表述,降低了信息不對稱風險,減少了投資者與債權人的顧慮和不安,便于他們迅速作出正確選擇,進而引導資金合理流動,實現資源有效配置,有利于企業搶抓機遇,進發新的生機與活力。

2、新準則體系引導人們關注資產質量,有利于企業長遠發展。多年來,利潤表一直處于會計報表體系的核心地位,企業盈利是人們習慣關注的首要因素,造成了利用應收賬款虛增利潤,利用債務重組、非貨幣性交易操作利潤等事件的頻頻發生。針對上述問題,新準則體系奠定了資產負債表的核心地位,引導企業著眼于長期發展戰略,不斷加強資產負債管理,重視資產質量的改良和提升,不斷優化資本結構,避免眼前利益和收益超前分配,防止企業短期行為,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

3、新準則允許研發費用資本化,有助于企業科技創新。新準則體系摒棄傳統做法,首次允許企業研發費用資本化,改善了高科技企業及研發費用較大企業的資產負債結構和經營業績,提升了其資信和融資能力,有利于鼓勵企業加大科研投入,加快產品更新換代速度,不斷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以更好地抵御市場風險。

4、新準則完成了與國際會計準則的創新趨同,有助于中國企業走出國門。經濟全球化要求中國企業盡快融入世界經濟的大舞臺,作為國際上通用的商業語言——會計信息,其相互趨同、等效認可是會計準則建設的目標和方向。2008年11月14日,歐盟證券委員會決定,自2009年至2011年底前的過渡期內,中國企業在歐洲上市時可直接使用中國會計準則,不需要根據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調整財務報表。這表明國際資本市場正式接受中國企業會計準則,這為降低中國企業境外上市資金成本,消除商業語言溝通障礙,為中國企業走向世界,奠定了基礎。

總之,新準則體系的建設實施于企業發展的影響是深遠的、廣泛的,我們應該以堅定的信念和飽滿的熱情認真貫徹執行新會計準則,客觀地看待準則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突破準則發展瓶頸,使新會計準則體系更好地為企業服務,全面提升中國企業和會計行業的國際競爭力,為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順應經濟全球化趨勢做出貢獻。

猜你喜歡
公允會計準則準則
確認的公允價值變動損益需要轉出嗎?
具非線性中立項的二階延遲微分方程的Philos型準則
基于Canny振蕩抑制準則的改進匹配濾波器
對公允價值計量:CAS 39的思考
新會計準則運用中的若干問題思考
關于在財務會計中采用公允價值的探討
一圖讀懂《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
我國會計準則體系的發展、構成及展望
混凝土強度準則(破壞準則)在水利工程中的應用
《小企業會計準則》之我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