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下為公

2009-09-15 09:08
中國外資·上半月 2009年8期
關鍵詞:實體財富

老 黎

社會的進步,終究還賴實體經濟的發展,只要實體無損,所創造的價值終究還是為社會所用的。

中國古代儒家思想中,的確不少好東西。比如“天下為公”四字,原是《禮記·禮運》中孔子描繪理想大同社會的用語,千百年來成為歷代仁人志士的用世追求。宋人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可以說是封建士大夫在人格實踐的天下為公。晚清康有為等人提出的大同思想,則是當時改良派在治世方略上的天下為公。近代偉大革命家孫中山先生,以天下為公來表達他所追求的民主自由理念。天下為公雖未必就可認為是在主張財產公有,但孔子所心儀的上古大同社會景象,與共產黨人描繪的共產主義社會遠景,在對人生的關懷上,應該也是頗多相似之處的。

我們暫且繞過相對抽象的理想政治展望,關注更切民生實際的經濟領域,天下為公的實踐也可謂隨處可見,只不過在實踐者有有意識與無意識,自覺與不自覺,乃至主動與被動的區別而已。

比如資本主義雖然主張財產私有,但資本家開辦工廠,卻還是在尋求社會合作,其在使喚工人為自己謀利的同時,也讓工人端上養家活口的飯碗,所創造的價值也為社會發展提供積極的推動,主觀意愿為私,客觀上卻有為公的效果。這也是亞當斯密《國富論》中的見解。

資本的擁有者運用資本生財,長袖善舞,多錢善賈,越有錢便越想有錢,越想有錢真可能越有錢。以錢生錢本身就需要冒險與想象,而財富也常有嫌貧愛富的勢利本色,但在文明進步的社會,卻有不斷完善的制度節制財富的張揚與橫行。雖然苛捐雜稅令人詬病,但合理的稅收卻有抑富濟貧的積極效用,不管自覺不自覺,都為社會做了貢獻。

老話說:“生年不滿百,長懷千歲憂?!蔽拿魃鐣呢敻惠^之文明社會的權力,重大的不同是可以世襲。所以子承父業做董事長較之做總統的機率不知高出多少。只是財富雖有世襲名分,在實質上卻大打折扣,大量資產被以遺產稅的形式征收,用于公共事業。不排除有人感嘆,到頭來都是“為他人做嫁衣裳”,但是只要他看得開,便知這遠比傳給兒孫更有意義。

有人經過盤算,感覺與其被政府硬生生收去老大不快,不如自己主動捐出來,反而能得好名聲。有了好名聲,何愁不成更大事業,因此舍得花錢興慈善,助教育,辦公益?;蛟S有人批評其可能動機不純,沽名釣譽等等,但我們說,即便如此,他肯為社會花錢,還是對人民有利。本著與人為善的精神,我們也不該輕率懷疑,免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有人冥思苦索,想通了錢財原是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生時苦恨聚無多,及到多時眼閉了”,不如拿出來資助更需要的人。因此有富豪自己生活儉樸,扶危濟困卻出手大方,這是具有宗教精神的天下為公。

有人從歷史發展的高度認識到,富財本來取之社會,就該回饋社會,因此努力攢財的目的是為人民謀利,慷慨散財的作用更是為人民造福,知行合一能達如此境界,可謂富于高尚人文精神的天下為公。

還有人自恃聰明,或是以權謀私,或是坑蒙拐騙,聚斂的財富堆如金山,及至東窗事發,非法所得悉數充公。其違法亂紀誠然可惡,但從其財富的最終走向看,說是在以一種極端另類的方式實踐天下為公并不全是諷刺。

最后還要說,有人鑒于股市的大起大落,痛感虛擬經濟的財富如天上變動無常的浮云,但要是他還善思量,便更可知虛擬經濟所依憑的實體經濟,更像不因逝者如斯而減的長江,和不因盈虛如代而損的明月,其因價格漲落造成的個人身價增減,不過是其所有權在炒家手中所作的擊鼓傳花游戲而已。社會的進步,終究還賴實體經濟的發展,只要實體無損,所創造的價值終究還是為社會所用的。這也可以說是經濟學的物質不滅。這個道理本身并不證明天下為公,但參透這個道理,可助我們面對世事無常保持幾分從容淡定,幾分寵辱不驚,而思想認識達到如此境界的人,一定不僅贊成而且樂于實踐天下為公的。FIC

猜你喜歡
實體財富
打造特色券商 服務實體經濟
2021新財富500富人榜單
實體錢
2020新財富500富人榜單
第十三屆新財富最佳投行
2017實體經濟領軍者
重振實體經濟
新財富500富人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