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胰島素注射盯準“多靶點”

2009-09-27 07:07徐向進
家庭醫學 2009年8期
關鍵詞:皮下組織吸收率大腿

徐向進

糖尿病病人每日皮下注射胰島素的目的,是達到血糖正常水平,預防或延緩糖尿病并發癥的發生。但如果多次注射在同一點上,會導致局部的皮下組織吸收能力減低,使所注射的胰島素得不到全部吸收。含有魚精蛋白的長效胰島素制劑與體內某些成分結合,會在皮下形成塊狀物,造成毛細淋巴管堵塞。特別是長期在一個部位注射,胰島素刺激皮下脂肪增生肥大,形成脂肪墊,再注射胰島素時會影響胰島素的吸收。

胰島素給藥方式,已成為當前糖尿病臨床研究的主要焦點,有規律的更換注射部位可以預防各類不良反應。

研究發現,不同注射部位對胰島素吸收速度由快到慢,分別為腹部、上臂、大腿和臀部,要根據病人自身情況確定注射部位。應經常改變注射部位,兩周內在同一部位不能注射兩次,而且在同一部位注射的間隔時間越長越好。

最好將身體上可注射的部位劃為許多線條,每條線上可注射4~7次,兩次注射點間相隔距離最好是2厘米,沿注射線上順序作皮下注射。這樣,每一點都可以在間隔相當長的時間后才接受第2次注射。

人體適合注射胰島素的部位是腹部、手臂前外側、大腿前外側和臀部外上1/4。主要是因為這些部位下面都有一層可吸收胰島素的皮下脂肪組織,而且沒有較多的神經分布,注射時不舒適的感覺相對較少。注意不要打到肌肉組織。

腹部是胰島素注射優先選擇的部位,腹部的胰島素吸收率達到100%,吸收速度較快且皮下組織較肥厚,能減少注射至肌肉層的風險,最容易進行自我注射。

手臂皮下組織的胰島素吸收率為85%,吸收速度較快。大腿較適合進行自我注射,皮下層很薄,但要捏起皮膚注射。皮下組織的胰島素吸收率為70%,吸收速度慢。

臀部皮下層最厚,注射時可不捏起皮膚。由于臀部的胰島素吸收率低,吸收速度慢,較少使用,可注射中長效胰島素。通常認為,胰島素應注射在皮下組織層,而不注射在肌肉層,肌肉層吸收快,易引起血糖波動。有硬結或脂肪萎縮處不易吸取胰島素,應避免使用。

另外,打球或跑步前不應在手臂和大腿注射,以免過快吸收引起低血糖。

猜你喜歡
皮下組織吸收率大腿
高頻超聲對帶狀皰疹早期診斷的臨床研究
LF冶煉低碳鋁鎮靜鋼鈣處理吸收率影響因素研究
大腿肌內顆粒細胞瘤1例
同位素技術測定鈣吸收率的維生素D補充臨床試驗薈萃分析
亞洲梨木栓和皮下組織特性和裂化反應
保留部分筋膜皮下組織穿支蒂皮瓣在足踝軟組織缺損中的應用
冷凍組織射頻比吸收率規律的研究
體重決定豬回腸內的蛋白吸收率
男人的大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