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課程雙語教學探討

2009-09-28 08:38王溶花杜紅梅
首都教育學報 2009年8期
關鍵詞:雙語教學建議

王溶花 杜紅梅 張 雅

摘 要:近年來,為培養國際化人才,國內多所高校開展了《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課程的雙語教學,但社會各界對此舉的看法不盡相同。本文首先說明了開展《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雙語教學的必要性,然后就當前該課程雙語教學效果不佳的原因進行了剖析,最后從修訂教學計劃、加強師資培訓、改善教學條件和完善教學評價機制方面提出了相應的建議。

關鍵詞:《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雙語教學;建議

在我國,“雙語教學”主要是指學校全部或部分采用外語傳授非語言學科的教學。本文主要就我國高校用英語講授《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課程的教學方式進行探討。

一、開展《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雙語教學的必要性

(一)從國際上看

從國際上看,早期的平衡理論、臨界理論、思想庫模式理論、依存假設等雙語教學理論從不同的分析角度告訴我們,開展雙語教學不僅能促進學生掌握第二語言,還能對學生的認知發展產生正面效應;美國的淹沒式雙語教學模式、加拿大的沉浸式雙語教學模式、印度的新殖民式雙語教學模式、歐盟國家的主流雙語教學模式等以事實告訴我們,開展雙語教學不僅有助于學生更好掌握專業知識,還能有效促進二元文化的雙向溝通和適應。

(二)從我國現實看

從我國現實來看,一方面,我國經濟的國際化要求教育同步國際化。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以及我們入世承諾的逐步履行,我國經濟的國際聯系日益密切。最近亦有報導顯示我國有望在不久的將來以市場經濟國家的地位參與國際經濟,這要求我國從事國際貿易的人員必須既具備豐富專業知識、又熟練掌握外語、且精通國際規則的復合型、國際型人才。在教育部2001年下發的《關于加強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中早已明確,將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作為要求率先實行雙語教學的六個專業之一。

另一方面,受上述客觀需求和找工作壓力影響,學生主觀意識上也急切希望掌握與實際涉外工作相關專業英語知識。從我對200名在校學生的調查顯示,有86.5%的學生認為開展《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雙語教學非常必要。

二、《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雙語教學的效果及原因分析

隨著社會、企業對雙語人才需求的增長,各高等院校相繼開展了如會計、市場營銷、國際貿易、法律、計算機等相關專業課程的雙語教學。筆者認為,目前較為成功的雙語教學主要集中在中小學,如上海新黃埔實驗學習、廣東碧桂園學校、青島四方實驗小學等,這些學校的雙語教學實驗開始較早,且課程涉及較全面,學校已有良好的雙語氛圍,目前已取得了較明顯的教學效果。各高校所開展的專業課程的雙語教學成效卻不顯著。根據我在本校的調查,接受了《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雙語教學的學生中有79.8%認為教學效果不理想。通過與學生和同行的交流,我認為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的原因:

(一)難調動學生參與雙語課堂的積極性

隨著教學觀念的改變,現在的課堂教學不再一味強調教師的“教”,而更重要的是要有學生參與“學”。在《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雙語課堂上,學生參與課堂“學”的積極性不高主要還在于教師的“教”不盡合理。作為課堂的引導者,教師不僅要有過硬的文化素質,還要有恰當的教學方法。由于《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是一門理論性、實踐性和涉外性都很強的課程,對教師的專業素養、外語水平的要求很高,而我國從事此課程雙語教學的教師中,多數教師較缺乏實際外貿經驗,或是有豐富教學經驗但外語水平不高,抑或熟練掌握外語卻教學經驗不足,教學過程中難免心有余而力不足,“教”不得法,難以調動學生的“學”。

另一方面,學生水平參差不齊也是影響其參與課堂積極性的重要因素之一。除少數名校外,大部分高校學生的外語水平、理解能力都存在較大差異。因此,并非每個學生都能輕松接受雙語教學,而當他們難以跟上課堂內容時,會傾向于以消極的態度對待該課程的教學。上述兩者之間甚至有可能出現惡性循環,即學生的消極態度可能進一步影響教師授課的情緒,而教師的情緒的低落則會進一步降低學生們的熱情,最終導致教學效果逐漸下滑。

(二)難覓合適的雙語教材

關于雙語課應該使用何種版本的教材,不同學者有不同的觀點。有人說應該采用原版的全英文教材,認為這樣可以讓學生在更高起點上進行專業知識的系統學習,但這樣做會面臨因國家制度、法律及文化方面差異所帶來的問題;有人說應該采用全中文的教材,認為這樣有助于學生更準確地掌握專業知識,但這樣做不能強化學生用英語思維解決專業問題;還有人說應該采用自編和翻譯的中英文對照教材,認為這樣可以彌補前兩者的不足,但經翻譯后卻又在一定程度上喪失了英語的地道性??梢?雙語教材的選擇是我國高校開展雙語教學所普遍面臨的一個難題。在本人的調查中,有87.8%學生希望能用中英文對照的教材接受《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課程的雙語教學。但目前市場上僅有易露霞和陳原于2006年主編的《國際貿易實務雙語教程》較為合適,而該書只涉及實務部分。沒有合適的教材,教學就失去了依托的基礎,教學效果顯然難以提升。

(三)難求理想的語言環境

我們強調《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課程的雙語教學,主要是為了培養運用第二語言從事外貿業務的國際化人才,這是一個學習和應用語言的過程。掌握一門語言是需要一定外在語言環境作保障的,但我國絕大多數高校的雙語教學只能提供一個短短的課堂內的雙語“教學”環境。由于接觸外國人少,同學或家庭成員之間幾乎是純母語交流,所以,在我國并不具備課后有校園、家庭、社會廣泛參與的雙語“教育”環境。再加之多數中國學生羞于說英語的心理,我們所期盼的通過雙語教學加強學生們第二語言能力的效果必將大打折扣。

三、有效開展《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雙語教學的建議

(一)適時修訂雙語教學計劃

教學計劃是明確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和專業培養特色的,隨著時代的進步,教學計劃也應適時進行修訂。哪些課程應該開設雙語課、應該何時開設雙語課、以何種形式開設雙語課等都需通過教學計劃修訂進行明確和完善。根據我在本校的調查,有54.1%的學生希望專業主干課程開設雙語課;有71.6%的學生希望在大一、大二期間接受雙語課;有73.0%的學生希望以小班的形式接受雙語課?!秶H貿易理論與實務》作為我校國貿專業的專業主干課程之一,就可以考慮將其在教學計劃中的信息修訂為于第四學期以小班形式開設雙語課。我認為,要提高《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雙語教學效果,各高校需在調研的基礎上對教學計劃適時進行科學修訂,既保證“教”有綱可循,又體現“學”有目標可求。

(二)切實加強雙語師資培訓

《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雙語教學的師資培訓應該注重三個方面。一是提供到外貿企業實習的機會。據我所知,從事雙語教學的教師中沒有企業工作經驗的不在少數,盡管我們有扎實的理論功底,也可以通過網絡、書籍、經驗交流等渠道獲得信息,但畢竟沒有經歷“實戰”,對于這樣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講解時難免有紙上談兵的味道。所以,可在假期給予相關教師到外貿企業學習的機會,豐富其實踐經驗。二是強化口語培訓。雙語教師不必是以英語為母語的人士,但他們的英語表達必須流利且準確。在我的調查中,有24.3%的學生認為教師的英語水平影響了大家學習的積極性。因此,要將定期口語培訓和教師自身口語鍛煉結合起來,加速雙語教師口語水平的提升。三是加強教學方法培訓。教育家陳鶴琴曾說過: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梢?對待個性不一的學生,教師需要有多樣的教學方法??梢酝ㄟ^培訓或舉辦經驗交流會等方式,充實雙語教師的教學經驗,找到更適合自己學生的教學方法。

(三)不斷改善雙語教學條件

要有效開展雙語教學,必須選用合適的教材。鑒于當前《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雙語教材緊缺,相關高??陕摵辖陙韽氖略撜n程雙語教學的優秀教師以及國際貿易領域的專家和外貿企業杰出人才,在借鑒原版教材的基礎上,重新編寫中英文對照教材,確保教材內容準確全面、緊跟實際、難度適中。我們還應為國貿專業學生提供外貿實習的機會,有條件的學??砂才艑W生在外貿企業實地學習,條件有限的學校應購買如Simtrade的實習軟件,讓學生在模擬操作中體驗貿易過程。另外,學校還需逐漸完善其他雙語教學條件,如提供多媒體教室、多媒體學習資料,引進貿易規則原版讀本,設立雙語學習場所等。

(四)積極完善雙語教學評價機制

良好的雙語教學評價機制應該是一種發展性的評價機制。在評價學生時,要重視對學生專業知識、語言能力、文化素養等各方面的綜合素質的考評,要能激發學生的潛能,鼓勵學生向多元化發展;在評價雙語教師時,要注重過程性評價,要科學、公正的反映教師在雙語教學中所付出的努力和所取得的成果。只有建立并完善這樣的評價機制,才能客觀反映前期雙語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才能進一步明確教師“教”的針對性、提高學生“學”的積極性。

[參考文獻]

.[1] 王斌華.雙語教育與雙語教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2] 黃穎利,鐘鳳英.雙語教學與國際金融貿易專業人才培養[M].黑龍江:東北林業大學出版社,2005.

[3] 朱曉峰.雙語教學中的激勵機制研究[J].中國電子教育,2008,3.

[4] 王冬梅,劉耳.國際貿易專業實施雙語教學探析[J].黑龍江教育,2008,5.

基金項目:此文受湖南農業大學教研項目“地方高等農業院校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資助

猜你喜歡
雙語教學建議
我建議,你也想我一下
過剩的建議
關于不做“低頭族”的建議
高校通識課程《美術鑒賞》雙語教學實踐與研究
基于CDIO教育理念的《情景導游》課程雙語教學改革探索
面向不同對象的雙語教學探索
Seminar教學法在護理學基礎雙語教學中的實踐
三代人的建議
FOOD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