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高??蒲泄ぷ髡{查情況的思考

2009-10-27 10:53歐何生
現代教育科學(高教研究) 2009年5期
關鍵詞:科研工作教師教學

[摘要]調查表明,大部分高校教師對待科研工作心態復雜、焦慮感強,應通過多種方式改變高校教師對科研工作的矛盾認知。同時,應尊重他們對科研工作的多元化選擇,有效引導科研工作與教學實踐的結合,并從主客觀兩方面創造條件激勵女教師做好科研工作。

[關鍵詞]教師科研工作調查

[中圖分類號]G64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5843(2009)05—0080—04

[作者簡介]歐何生,湛江師范學院基礎教育學院院長(廣東湛江524300)

一、調查緣起

科研應當是高校存在的基本價值之一,不同類型高校的科研應當呈現不同的特點。作為直接為基礎教育培養人才的教學型普通高校,湛江師范學院的科研工作如何開展,歷來是困擾我們的大問題。問題的關鍵就是很難完全真實地了解教師們究竟是如何看待科研工作的。作為科研工作的真正主體,教師們的認識、動機、態度及努力程度才是科研工作能否順利開展的決定性因素。鑒于此,近日我院組織科研部門根據學院科研實際情況自擬問題,對我院相關教師169人做了一次內容廣泛的不記名書面調查,并針對調查結果進行了形式多樣的重點訪談。我們的目標是既力求比較全面、真實地了解教師對科研工作的認識、動機和態度,又比較準確地了解形成這種認識、動機和態度的深層次原因,以便在這個基礎上更有針對性地開展科研工作。

二、調查結果的基本特點

經統計分析,我院教師科研工作態度呈現以下基本特點:

1.大部分教師對科研工作應有的作用評價積極。所有參與調查的教師中,認為科研工作應該有力地促進教學工作或者促進作用大于不利影響的人數比例超過56%。其中,男性組(62%)高于女性組(48%),??埔韵陆M(63%)高于本科組(55%),也高于研究生組(61%),高年齡組(如50歲以上組為50%)高于低年齡組(如29歲以下組為45%)。

2.大部分教師對科研工作的實際狀況評價不高。有超過63%的被調查者認為目前全國范圍內的高??蒲泄ぷ饕呀浽谝欢ǔ潭壬掀x了原旨,部分是為了評職稱和爭取科研經費,與實際教學嚴重脫節。持此觀點者,女性組(69%)高于男性組(57%),青年組(如29歲以下組為63%)高于中老年組(如50歲以上組為26%),研究生組(67%)高于本科組(63%)和??平M(58%)。而在各類職稱組中,講師組以72%的比例高居第一,副教授以上組以33%的比例排在最后。

3.大部分教師對自身科研工作心態復雜、焦慮感強。有9l%的教師認為科研工作對自己很重要,且有75%的教師愿意為發表論文支付一定數量的版面費或者墊資從事課題研究。但教師們對自身的科研狀況滿意者不多,有超過69%的教師對此不滿意或者很不滿意。同時,在這個問題上,類別差異也很明顯。如職稱組中,副教授以上組不滿意的比例最高,達83%,而講師組僅有53%;在年齡組中,29歲以下組不滿意的比例達到70%,而50歲以上組僅為51%;在學歷組中,研究生組不滿意的比例最高,達69%,遠遠高于本科組的56%和??平M的47%的比例。女性組也以72%的比例高于男性組的62%。

4.教師從事科研工作最現實的目的在呈現多元化趨勢的同時,也體現了較強的個體本位特色。在六大科研目的選擇項中,選擇的人數比例依次是:拓展自身專業發展空間(38%),提高從教能力(21%),有利于學術地位的提高(20%),完成學校規定的任務(12%),促進學生進步(9%),而選擇“提高學校知名度”的人數為零。令人關注的現象是隨著學歷的提高,教師更重視“完成學校規定的任務”這一選項而忽略“促進學生進步”。如,研究生以上學歷教師選擇“完成學校規定的任務”的人數比例為19%,本科只有9%,??浦挥?%。在“促進學生進步”這一選項中,研究生以上學歷教師只有3%選擇此項,本科卻有13%,??埔灿?1%。在性別組中,也存在類似現象,即女性比男性更重視“完成學校規定的任務”這一選項(15%:11%),而忽略“促進學生進步”這一選項(7%:12%)。

5.缺乏科研指導和時間精力不夠是目前移響教師科研工作的主要因素,而物質條件和政策激勵影響甚微。其中有41%的教師認為自己缺乏科研指導,40%的教師認為自己主要是時間精力不夠,只有11%的教師選擇缺乏物質條件,選擇缺乏政策激勵者僅有9%。在這個問題上,也同樣存在著類別差異。如55%的女性認為缺乏科研指導,而男性僅占31%;本科生組54%的教師選擇缺乏科研指導,而研究生組只有28%的教師選擇此項;在職稱組中,講師組有49%的教師把缺乏科研指導排在第一位,副教授以上組則100%地認為自己目前搞科研最缺乏的是時間和精力。

6.在自由選擇條件下,教師優先選擇獲得高一級學位的意愿強于選擇科研工作或教學工作。其中優先選擇獲取高一級學位者占44%,優先選擇負責一個課題者占26%,優先選擇全身心投入教學者占30%。在這個問題上,低職稱組(如助教組50%)進修意愿強于高職稱組(如副高以上職稱組36%),人文學科組的進修意愿(59%)強于理工學科組(29%),29歲以下組(56%)進修意愿強于其他年齡組(如50歲以上組為為13%),本科組進修意愿(46%)強于其他學歷組(如研究生組為36%)。

7.在科研工作中,大部分教師選擇與他人合作,選擇合作的比例達到82%。其中,選擇與同事合作(38%)又成為合作對象的首選,其次是選擇與導師合作(37%),而選擇與領導合作者僅為7%。有意思的是,研究生組(89%)最喜歡選擇與人合作,而在選擇獨自承擔科研課題的教師中,??平M比例最高,達26%。

8.在所采用的科研形式中,大部分教師優先傾向選擇撰寫學術論文而不是申報課題或其他。其中優先選擇撰寫學術論文者占59%,優先選擇申報課題者占25%,優先傾向選擇指導學生獲獎者占12%,優先選擇幫助學生提高各種過級率者僅有4%。其中女性優先選擇撰寫論文者(63%)高于男性(55%);男性優先選擇申報課題者(28%)高于女性(23%);助教組優先選擇撰寫論文者(72%)高于其他組(如副高以上組50%);副高以上組優先選擇申報課題者(50%),高于其他職稱組(如助教組13%,講師組28%)。在這個問題上學科差異不明顯。

9.大部分教師認為不宜強制性地規定學年度發表論文的數量。其中女性(52%)稍高于男性(48%),高職稱組(如副高組為67%)高于低職稱組(如講師組為36%)。在這個問題上,學歷差異、年齡差異不明顯。同時,選擇認為一學年發表幾篇論文最合適的教師中,選擇一篇者占27%,選擇兩篇者占12%,選擇三篇以上者僅有10%。

10.在對自己論文投稿不中的原因分析中,有超過80%的教師歸因于自己的論文仍有不足,副高以上組達100%。

其中,學歷差異顯著。如研究生組有86%的教師選擇自身論文仍有不足,而本科組僅有75%的教師選擇此項;年齡差異更顯著:中青年組有84%的教師選擇自身論文仍有不足,而老年組只有63%的教師選擇同一原因。在這個問題上學科差異和性別差異不顯著。

11.面對同事的科研成就,大部分教師態度積極而正面。超過80%的教師或者為同事高興并盡力協助,或者增強了自己搞科研的信心,只有17%的教師認為既有欣喜也有緊張和沮喪。其中人文學科組(28%)的沮喪感強于理工學科組(21%),女性組(21%)的沮喪感強于男性組(14%),無職稱組(29%)的沮喪感強于其他組(如助教組為10%,講師組為15%,副高以上組為零),青年組(21%)的沮喪感強于中老年組(12%)。

三、對調查結果的思考

1.明確高??蒲泄ぷ鞯淖谥?。在本次調查中,最后一個題目是要求教師評價全國范圍內高??蒲泄ぷ鞯默F狀,這個題目可能會有爭議。有人會問;一位普通的高校教師評價本校的科研狀況是理所應當的,而評價全國范圍內高校的科研現狀是否適宜?這種評價的可信度如何?這種質疑本身就是有價值的。因為從一般的邏輯看,這種評價的正當性與準確性并不令人信服。這是問題的一個方面,但另一個我們認為更重要的是,在資訊如此發達的今天,教師可以通過各種途徑或主動或被動地感受并了解更大范圍的有關情況,在一種與自身利益關聯不大的背景下的選擇往往能夠真實地反映出社會公眾情緒以及事物本身的概況。從這個角度看,教師對這個問題的評價既有充足的正當性,也會有相當程度的準確性。事實也正是如此。從調查結果(基本特點2)中,我們可以看到超過63%的教師對全國范圍的高??蒲泄ぷ鳜F狀評價不高,認為已經在很大程度上偏離了原旨。任何一個有獨立思考精神的學者,只要是身處高校之中,我想是不會否認這個數據在事實上的準確性的。有學者從科研文化的角度撰文指出目前高??蒲泄ぷ鞔嬖谌笪幕毕荩阂皇瞧匦问降暮献魑幕?,二是淺層次的學科文化,三是群體趨向的功利性文化。這種概括盡管還不是那么全面和準確,但與實際情況還是基本吻合的?;\罩在這三種文化以及更多種文化缺陷之中的高??蒲泄ぷ鞑豢赡苡欣硐胫械牡钠焚|和風貌。有數據顯示,2000年以來,我國高校專利量占全國的11.7%,但專利使用許可費收入則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美國高校專利量僅占全國的4%,專利使用許可費卻達到12%。兩相對比,凸顯出我國高??蒲泄ぷ鞯钠毡槿毕?。同時,中國大學學報80%的論文或是零引用或是引用率太低,被人斥之為“學術垃圾制造廠”,以至于有學者呼吁高校不要再生產學術垃圾了。具體到師范教育,問題更加不可忽視,一份重點師范大學科研調查報告指出,有91%的畢業生在走上工作崗位后并不知道如何更好地教會學生學習,與一個合格教師的技能要求有全面的差距。一方面是科研工作的巨大投入以及由此而獲取的巨大榮譽,一方面卻又是教育方面的不盡如人意。這種情況并不只是個案,值得人們深思,尤其值得我們這類直接面向基礎教育的高校的管理者深思。明確科研目的,科研課題要源于教學且服務于教學,以研促教,以研促改,以研促發展——尤其是我們的教學對象的可持續性發展,這應當是我們高教科研工作的最根本宗旨。如何在科研中落實這個宗旨,我們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2.擺正高校教師的科研心態。從調查結果中我們可以分析出教師對科研工作的矛盾心態。通過重點訪談,也更深入地體會到這一點:一方面認為科研工作很重要,一方面又認為科研工作無論是在全國范圍內高校還是在自身都有很大的不足。正是由于這種認知的矛盾,加深了教師的焦慮感。影響到教師對自我工作效能的評價。從心理學上分析,適當的焦慮是有益的,它能喚起我們的應激水平,提高工作的強度和水平。但過高的焦慮卻是有害的,尤其是對以思考和精神生活作為重要特征的教師而言。因此我們必須高度重視這種焦慮,并爭取以有效的方式化解,使其保持在一個合理的、有益的、可控的水平線上。在這個問題上,我認為至少可以從兩個方面來努力:一是校方應當端正辦學思想,根據學校實際明確科研宗旨,總結在科研工作上的正、反兩方面的經驗和教訓,制定出切實可行的科研目標、保障措施,評價標準等,為廣大教師積極主動地投入科研提供良好的外部環境。二是改變教師對科研工作的認知態度。相比較于校方的努力,教師態度的改變更為關鍵。對高校教師而言,我們的職業環境是大致給定的,每一個人都無法回避科研這一令人焦慮的關鍵詞和心理源頭。只要在高校工作,都割裂不了科研這項任務與自己職業特質和切身利益的有機聯系,與其被動接受,不如主動挑戰。我們既認定科研對自己很重要,而自己對目前的科研狀況又不滿意,為何不把它化作提高科研水平的一種動力基礎?不管別地別??蒲泄ぷ鞔嬖谑裁幢锥?,除了提供給我們寶貴的教訓和借鑒之外,它不會也不應該變成阻礙我們科研的理由。我們要從內心真誠地樹立一種觀念:科研是自己的事情,既是教師這門職業的本質特征之一,也是一個教師自我成長的必然要求。做一個優秀教師,與學生一同成長,成為受學生尊重的人,這是每一個教師的最高目標。而自主地創造性地開展科研工作,能幫助我們朝這個目標有效地前進。因為只有認真從事科學研究的教師才能更深刻地理解科學規律,掌握本學科的精髓,從而更好地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有科學研究體驗的教師,在教學中會比較自然地、潛移默化地給學生以實踐和創造精神的熏陶,身教重于言傳。有調查報告顯示,在受調查的近2 000位大學生心目中,衡量一個教師是否優秀的二十余項因素中,有“較深的文化素養和扎實的學術研究功底”高居首位。較深的文化素養和扎實的學術研究功底體現在什么地方?一個重要的物化標志就是科研成就。這個結論對我們思考自身工作的特點和自我工作定位是很有價值的。因此,以積極的正面的心態來對待科研,以研究性的心態來對待教學中的問題和困難,努力尋找教學與科研的最佳切入點,是擺在所有教師面前的一項最基本也是最現實的任務。

3.正確看待論文投稿過程。在對論文投稿不中的歸因中,大部分教師的歸因是積極的,重在從自身尋找原因。這樣的歸因有利于自己的進步,更有利于自己保持與社會以及環境的一種友善態度。教育實踐證明,對社會及環境抱有怨恨之情與教師職業所需要的良好心態是格格不入的。其實,論文投稿不中有多方面的原因??陀^地說,其中既有學術性因素,可能也有非學術性因素。中國如此,外國同樣如此。如一份報告指出:在美國,學校的聲望對論文是否發表的影響是最大的。有博士授予權學校的教授發表的論文比沒有博士授予權學校的教授要高三倍以上。而且同一類學校,職稱的高低與發表論文的數量也呈正相關。這個結論對我們這類直接面向基礎教育的教學型院校的教師而言盡管不是好消息,但我們也并不是完全無能為力。

事在人為,我們可以通過持之以恒的努力來逐步改變這種現狀。更重要的還在于知道自己的論文仍有不足之后的態度:一種是少寫甚至不寫;一種是更注重學習和研究,堅持寫作,堅持修改,堅持投稿,在不斷的投稿過程中加深對所研究課題的理解,并逐步提高自己的投稿技巧。顯而易見,前者是消極的態度,后者是積極的態度。其實,我們還可以從另一個角度來理解投稿過程。既是一種不斷深化研究的過程,也是一種信息交流的過程,還是一種人際交往的過程。只有在這種不斷投稿的過程中,你與你所向往的學術圈才能保持一定的聯系,這種有效的聯系有時會大大增加一個人學術上成功的機緣。

4.平衡科研與教學、職業之間的關系。盡管大部分老師能夠從正面評價科研與教學的關系,但仍有43%的教師對此持更加審慎的態度:或者偏重認為科研一定程度上影響教學,或者認為不良影響大于促進作用。這種態度也是認真的,是科研現狀在人們頭腦中比較真實的反映。從常識上說,在一定的單位時間里,人的精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在科研上付出了時間和精力,在常規教學上自然就會相應地減少時間精力的投入,這是最簡單的道理。因此,如果要讓科研與教學保持一種良性的相互促進關系,根據教學需要確立研究課題就顯得至關重要。對我們這類面向基礎教育的教學型高等院校而言,要堅決克制圍繞不切實際的、對純理論性的“高、精、尖”項目組織攻關的科研沖動,緊緊圍繞教學和學生成才來確立研究重點。課題研究要向“五大方向”延伸:向課堂延伸,向技能訓練延伸,向社團文化活動延伸,向社會實踐活動延伸,向中小學教育教學的實際需要延伸。如此,才能在最大程度上把兩者統一起來。當然,真正落實這一點是非常困難的。最大的困難在于,我們很難在現有的利益格局下尋找到一種平衡:既能把科研與教學緊密結合從而有助于學生的切實成長,又能適應學校評估的需要,而且還不至于因為科研成果偏重實踐的特性影響教師的切身利益,如業績評定、職稱晉升等。同時,作為一個教育管理者,我也深深認識到,要真正落實這一點,對我們也是一個嚴峻的考驗。

有一個現象,也值得我們認真思考:教師在回答有關從事科研工作最現實的目的時,既呈現多元化選擇的趨勢,也體現出較強的個體本位特色。聯系到教師在自由選擇條件下會優先選擇進修以獲得高一級學位而不是優先搞科研或教學工作這一現象,我們會充分感受新時代的教師對自身職業的理解水平。教師的這種選擇,從淺層次上可以看作是在現有利益格局下的一次自利行為,但從更深的層次分析,其實反映了教師職業的時代性困惑。傳道授業解惑,是歷史文化賦予教師的天職。園丁的辛勞,蠟燭的無私,人們在贊美教師的同時也把教師這一職業推向了神圣的舞臺。但隨著社會現代化運動的深入,現代性及世俗化精神的擴展,教師職業也不可避免地經歷了一個“去圣化”的過程。這種“去圣化”的過程,“一方面使教師獲得了作為人的價值,另一方面也因神圣與去圣的矛盾而引起社會的爭議和教師的自我困擾”。教師的選擇應以教學為重,以學生為重,這是“圣”之所在;但在“去圣”的背景下,教師的選擇卻有了多元化的可能性。我們討論科研工作,也不能不正視這種深刻的歷史性變化。在這種深刻的變化面前,我們不能進行簡單的道德評價。我們應該尊重每一種選擇的權利,并同時探究在教師天職與教師個人利益及發展之間尋求平衡協調的可能性。

5.正視性別差異??v觀調查結果的特征,我們幾乎在每一個調查項目上都能找出一個重要的共同點:即女教師比男教師都表現得內斂、低調和悲觀。例如對科研工作應有作用的正面評價,女教師比男教師低14個百分點;而對目前全國科研現狀的評價,持負面評價的女教師比男教師高16個百分點;對目前自身科研狀況的滿意度上,女教師比男教師低8個百分點;當同事學術上取得成就時,有緊張感的人數比例女教師比男教師高7個百分點;更令人深思的是,在回答目前搞科研最缺乏的條件這一問題時,選擇“最缺乏科研指導”的女教師達55%,男教師只有31%,而選擇“最缺乏時間和精力”的女教師比例只有31%,男教師卻有48%。這與一般情況下的現實幾乎是一種悖論。究竟哪一方更缺乏時間與精力?我想所有人的看法幾乎是相同的。在中國目前的國情中,這是一個不證自明的問題。這樣的數據的特點,可能反映了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男教師擔任管理崗位的人數比例高,社交活動的增加、管理事務的繁雜影響了他們對這個問題的判斷;二是反映了女教師在獨立性方面的心理特點:更敏感于環境的變化,尤其敏感于負面信息的影響,更在乎別人的看法,更期盼外界的幫助。如果這種分析是正確的話,我們既可以從中發現傳統文化影響的因素,也能看到現實條件制約的因素。有一份最新的對上海市幾所高校萬余名教師的調查報告顯示,盡管女教師的人數比例已接近或超過發達國家(如美國),但女教師在政治、經濟、學術等方面均處于全面的劣勢。這種劣勢,在一定程度上是女教師綜合素質的體現,是生理的也是心理的,是物質的也是精神的,是歷史的也是現實的一系列因素融匯的一個結果。面對這種結果,我們總會有一種力圖改變的道德勇氣。不過,這種改變的確非常艱難,即使是在一系列光輝奪目的數字背后。我們仍然會感覺到璀璨光芒后的一絲寒意。正如有博士在對北大三十余年女生人數比例變化的調查后指出:盡管北大女生人數從1970年的20.1%增加到2005年的46.2%,但女生來源的地區的不平衡和女性對專業選擇的性別隔離觀念都表明這只是一個有限的進步。而更重要的是,對女性個體來說,專業選擇和專業訓練的過程也是一個不斷接受男性主導知識訓誡的過程,這同樣是一個有限且有疑問的過程。這種評價應該是符合事實的——盡管這是令人無奈的不合理的事實,最高學府北大尚且如此,遺論其它普通高校!面對這種嚴峻的事實,在警醒之余,我們更應該多方面地努力,力求有效地改變這種現狀。一方面,學校應從客觀上創造有利于女教師教學和研究的外部環境,另一個更重要的方面是女教師本身也要丟掉包袱,端正態度,以更自信的努力來創造優異的成績?!吧系邸敝恢詮娬?,主觀努力永遠都具有更深刻的人生意義。

6.其他。至于政策激勵與科研成果之間的關系,從前面調查結果的特點分析來看,兩者相關度不高,只有9%的教師選擇目前搞科研最缺乏政策激勵的選項。這個結果與另外一些公布的調查結果是一致的。如2005年浙江省有一份研究報告指出:“并非政策的獎勵越高,產出的論文就越多?!边@份報告雖然針對的是高校的體育部門,但其結論仍有一定程度的概括性和普適性。原因主要有兩條:一是政策鼓勵的效用與教師工作的性質和科研任務特點有關,二是與政策激勵的重點和強度有關。這是一個很值得繼續深入探討的問題。

在所傾向采用的科研形式中,教師們優先傾向采用撰寫論文的方式而不是申報課題或其他,兩者相差34個百分點。一般來說,寫論文與申報課題其實是一種類似于重疊

的關系,任何課題的最終成果大部分要通過論文形式予以發布和推廣。但兩者又不完全是一回事,因為論文終究可以是個體的學術行為,而現今高校所謂課題尤其是基金資助項目,在很大程度上已經不是“學術”二字可以涵概的了,它已是一種高度體制化的利益分配的重要方式之一。除了學術本身的條件之外,我們所能想象得到的任何社會因素都可能滲透于課題的從申報到結題以及評獎的每一個步驟之中。它的體制性、等級性、繁雜性、利益性、不透明性,非普通教師所能認識和掌控,因此他們采取敬而遠之的態度也就可以理解了。

總而言之,這次調查既讓我們更真實、更全面地認識了教師對科研工作的認識、動機和態度以及形成這種認識、動機和態度的原因,更向我們展示了教學型高校搞好科研工作的多重可能性。教學離不開科研,而科研則必須與教學緊密結合,這就是我們從調查中獲得的最重要的啟迪。明確宗旨,堅定信心,立足現實,因勢利導,教學型高??蒲泄ぷ鲬撘脖貙⒋笥锌蔀?。

注釋:

①余斌.高校教師科研文化的缺陷及其改進[J].高等教育研究,2008,(3).

②楊谷.我國高校專利雖多但收益不佳[N].光明日報,2008-10-19.

③郭之純.高校,別再生產學術垃圾了[N].廣州日報,2008-10-21.

④王澤芳,陳文嬌.一個值得高度關注的教育話題——新改革背景下的師范生專業技能培養[J].教育研究與實驗,2008,(2).

⑤王志華.大學生心目中優秀大學教師的標準[J].教育學報,2008,(3).

⑥林曾,高艷賀.美國高等教育發達的背后:教授發表同行評審期刊文章之比較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8,(7).

⑦李輝.高校教師職業角色的現代性困惑及其出路——兼談教師職業“去圣化”的雙重效應[J].中山大學學報(社科版),2007,(6).

⑧高耀明,黃思平、夏君.高校女教師的生存狀態分析——以上海市為例[J].高等教育研究,2008,(8).

⑨劉云彬,王志明.女性進入精英集體:有限的進步[J].高等教育研究,2008,(2).

⑩楊建營,黃濱,林小美.普通高校體育部門對科研的預計投入與結果產出的關系研究[A].浙江大學出版社(杭州),2006:101.

(責任編輯:劉新才)

猜你喜歡
科研工作教師教學
未來教師的當下使命
“自我診斷表”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做專業發展型班主任,不做“保姆”和“通訊員”
秋天在哪里
加強檔案科研工作提高檔案管理水平
在遺憾的教學中前行
美育教師
計算教學要做到“五個重視”
教育教學
高職高專院??蒲泄ぷ鞫ㄎ慌c對策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