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鳴:無法釋懷的故鄉情結

2009-11-04 02:33邳玉玲
時代文學·下半月 2009年9期
關鍵詞:田園風光共鳴村上春樹

邳玉玲

摘要:《挪威的森林》在中國已經風靡了近二十年,但至今其熱度仍然不減。該作品之所以受到人們的喜愛和追捧,“共鳴”應該是其中奧秘的最好的詮釋。不同階層的、不同年齡的人們都能從中感受到那震撼靈魂的沖擊波和心與心的交融。作品中如詩如畫的自然和諧的田園風光,勾起了多少城里人縈繞在心、割舍不去的故鄉情懷。

關鍵詞:村上春樹;《挪威的森林》;草地;共鳴;田園風光;故鄉情結

村上春樹的小說《挪威的森林》1987年被翻譯成中文,在國內引起了很大反響。隨著2001年林少華譯本的發行,更是掀起了讀村上春樹作品熱,連同他的《且聽風吟》、《舞,舞,舞》、》、《國境之南、太陽之西》、《尋羊冒險記》、《海邊的卡夫卡》等作品,猶如在文學界投下了一顆巨石,引起了軒然大波。不僅在國內,在海外也形成了一大批不同階層的“村上春樹”讀者群,并隨之誕生了“村上春樹現象”。閱讀村上春樹作品成為了世界性的文學現象,打破了日本傳統文學在世界文壇的狀況。

《挪威的森林》,尤其受到人們鐘愛,已不知被多少人、多少遍地讀過了,也不知還有多少人仍在繼續品味和挖掘其中的深層內涵。該作品為什么如此受到人們的喜愛?縱觀市井議論和文壇評述,提及最多的是讀者與作品產生的強烈共鳴。雖然人們受到的震撼各不相同,但每個人都能強烈地感受到心靈的震顫,都能從中找到屬于自己的那片心靈家園。作品中的田園詩般的風光和那略帶凝重的情境,不知喚醒了多少人深層意識中沉睡了的憧憬,勾起了多少人那無法釋懷的故鄉之情。

翻開《挪威的森林》,一首《挪威的森林》曲子將主人公帶回了往日的歲月之中,一片寧靜的草地風光,揭開了主人公故事的序章?!斑B日溫馨的霏霏細雨,將夏日的塵埃沖洗無余,片片山坡疊青瀉翠,抽穗的芒草在十月金風吹拂下蜿蜒起伏,逶迤的薄云緊貼著仿佛凍僵的湛藍的天壁?!雹?“那草的芬芳,風的清爽,山的曲線,犬的吠聲,……”② 這如歌如詩的描述使人們仿佛置身其中。隨著主人公的回憶,人們塵封的記憶也隨之被打開,田園風景畫卷的展開,勾起了人們的往日情懷。禁不住想起家鄉那滿眼青翠的山林,坡地上那一片片柔弱卻堅韌的芒草。人們任由思緒在風中,在寂靜的森林中飄蕩,回到那滿是泥土、散發著青草芳香的故鄉,回憶起往日那裹著鄉土氣息的夢想。

《挪威的森林》中的那片草地統領全篇,始終伴隨著主人公的回憶。它也給人們提供了想象的機會和空間。它是美的,是一種和諧之美,恬靜的、自然的、裹著泥土芳香的田園之美。這種美足以使人們的精神得以放松,鄉愁得以慰療。人們可以盡情享受這大自然帶給人們的愉悅,去重溫舊時時光,去追尋鄉音鄉情。

居住于鋼筋水泥框架中的人們,原本就來自田野,無論是誰也永遠不會忘記故鄉的小溪、田埂和兩旁長滿茂密莊家的鄉間小路和米的清香,棗的甜香以及原汁原味的農家飯香。那質樸的鄉音鄉情無論你走到哪里都會在耳邊縈繞回響。永遠走不出故鄉夕陽滿樹的村舍,排遣不掉裊裊炊煙般鄉愁。他們很想遠離都市的繁華與喧鬧,回歸到大自然中。

也許,人們身處故鄉之時并未感覺到故鄉的一切有什么特別的地方,也未曾想到出多年以后會時時牽動你的情懷。離開了那里,隨著年齡和閱歷的增長,才越發感到對她的依戀,才越發感到對她的思念。

故鄉的山水是美的,是帶有靈性的,它像一根無形的繩兒,時時牽引人們的神經,使人們無法抹去記憶,它是人的根的孕育之地,是心靈的慰藉之地。

這讓人們更加理解了日本的那首《ふるさと》,何以引起那么強烈的共鳴,何以傳唱至今而成為了不朽之作。詞作者高野辰之先生對故鄉大自然的描寫以及對故鄉親人的思戀令多少人向往,令多少人加深了對家鄉的情感,讓人們越發放不下故鄉那山那水和鄉情,也才有了岡田喜秋先生的那篇「うさぎ追いし彼の山」之作,人們自然也就讀懂了筆下主人公為何執著地尋找歌中故鄉的那份情結。 因為在每個人的心底深處都有那么一種情懷,它們是相同的。如此,才有了一種共鳴。

然而,追尋的是理想的,但現實難免產生傷感。歌中的故鄉雖已找到,但已不再是歌中的故鄉了,也不再是主人公心中的那個故鄉了。歌詞中的故鄉原本還應有朦朧月夜的,但也因濃密的烏云而令人感到遺憾。

村上春樹說:“我對失去的東西懷有非常強烈的共鳴或者說同情感”③“任何人一生當中都在尋找一個寶貴的東西,但能夠找到的人并不多。即使幸運地找到了,實際上找到的東西在很多時候也已受到致命的損毀。盡管如此,我們仍然繼續尋找不止。因為若不這樣做,生之意義本身便不復存在?!雹?這讓人想起了魯迅的《故鄉》,那種尋找過后失落的、感傷的、憂郁的故鄉之美。魯迅的《故鄉》不僅中國人婦孺皆知,日本學生也都讀過。⑥ 自然,村上春樹也一定讀了魯迅的《故鄉》,并且據說他還深深受到了魯迅的影響。如此,他的作品中的故鄉情懷誰又能說不是有感于魯迅的《故鄉》情懷呢!

還有,作品中對通往“阿美寮”沿途風景以及“阿美寮”園內環境的描寫,雖然讓人感到沉悶甚至有些詭秘,但若不考慮它的寓意,僅就它的周圍及內部的景色和庭院來看,那鳥語花香、雞鴨圈舍仍不失一派人與自然統為一體的和諧的田園美景。

《挪威的森林》中營造的田園情景喚起了人們心中對故鄉那原生態生活的渴望和向往。在每片自然風光之中,不同的人會讀出各自不同的心靈故事。每片風景都敲擊著人們心底那褪不去的記憶,誰人的內心產生了強烈的共鳴。這種共鳴強烈震撼著人們的靈魂,使人們能在屬于自己的記憶深處找到屬于自己的那片風景、那縷鄉情,得到由身入心的心靈慰藉。

注釋:

①《挪威的森林》.村上春樹著.(全譯本)林少華譯.上海譯文出版社.2001年第1版.P2。

②《挪威的森林》.村上春樹著.(全譯本)林少華譯.上海譯文出版社.2001年第1版.P3。

③《舞!舞!舞!》村上春樹著.林少華譯.《村上春樹的小說世界及其藝術魅力》(總序).P26。

④ 《村上春樹“美”在中國》(2).林少華.中國工人出版社.http://book.sina.com.cn 2006年11月28日。

⑥中國網. http://expo2010.china.com.cn.2006-10-19文章來源:新華網。

參考文獻:

[1]《挪威的森林》.村上春樹著.(全譯本)林少華譯.上海譯文出版社.2001年第1版。

[2]《舞!舞!舞!》.村上春樹著.(全譯本)林少華譯.上海譯文出版社.2002年6月第1版。

[3]《村上春樹和他的作品》.林少華.寧夏人民出版社.2005年。

[4]《村上春樹何以為村上春樹》.林少華. http://www.e-

wen.cc .2009.7.30。

[5]《村上春樹作品中的四中美》.林少華. http://www.sp-

ph.com.cn.2009.7.30。

猜你喜歡
田園風光共鳴村上春樹
長大的瞬間
陶淵明《飲酒》文化意蘊探討
村上春樹和他的陽子
打造心靈居所
村上春樹:相信愛情, 這是一種勇氣
體驗與共鳴:大數據時代場景營銷模式研究
情感味道:閩南話對臺灣廣播的獨特功能
“民族唱法”的表現形態美
夢想斑駁照進現實
水鄉記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