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開國大典背后的故事

2009-11-13 03:53馬先軍
年輕人·中學生讀本 2009年10期
關鍵詞:宮燈天安門城樓聶榮臻

吳 偉 馬先軍

1949年8月9日至14日,第一屆北平市各界代表會議隆重召開,在這次會議上,332名代表順應民意,一致決定:整修天安門和天安門廣場,使北平以整潔的形象迎接中央人民政府的成立和開國大典。

大量垃圾的存在,不僅嚴重損害了古都的形象,也給人民的生命健康帶來了直接的威脅,因此,清理城區內的垃圾已經成為新的北平市人民政府的首要工作。大清掃運動前后歷時91天,共清除垃圾20多萬立方米,重20多萬噸。垃圾數量實在驚人!經過這次大清掃,北平的城市面貌煥然一新。

接著,市建設局又組織各方面專業人員,對開國大典前夕的天安門城樓增添了多處裝飾,其中主要有毛澤東像、巨幅標語、大型宮燈和觀禮臺。由徐悲鴻任院長的國立藝術??茖W院實用美術系教師周令釗有幸承擔繪制毛澤東像的光榮任務。領受任務后,周令釗便和他的學生陳若菊等人在天安門城樓上搭起三層腳手架,開始了緊張的工作。

畫毛澤東哪一種神態呢?周令釗選擇了一張毛澤東頭戴八角帽、身穿粗呢子制服、臉部稍仰、面帶微笑的照片。照片中的毛澤東樸素大方,滿面慈祥,極具親和力。

大約20天后,就在畫像將要完工的時候,開國大典籌委會副主任聶榮臻親自前來驗收。離得老遠,剛一看到畫像,聶榮臻情不自禁地脫口而出:“不錯,畫得蠻像的!”但當他走近時,卻發現了問題:畫像上毛澤東的領口是敞開的。開國大典雖然是一件喜慶的事,但作為一國領袖的形象,也應該嚴肅一點為好。聶榮臻馬上皺起了眉頭,他建議周令釗最好能改一下,把毛主席的領口扣上。周令釗一想很有道理,馬上動手修改,重新改畫了衣領。

9月30日晚上,周令釗和工人們把這幅畫像提前掛到了天安門城樓正中央。這幅像就是人們在開國大典上看到的毛澤東畫像。

天安門的設計工作交給了華北軍區政治部文工團舞美隊。舞美隊隊長蘇凡領受任務后,經過考慮,決定委派隊里的兩名日本人——40歲左右的肖野和30歲出頭的森茂做這項工作。

經過現場考察,兩人提出在天安門城樓上懸掛宮燈、在金水橋欄桿上扎彩色氣球的沒想。

懸掛宮燈既符合中國傳統和民族風格,又能充分體現出開國大典濃烈的喜慶氣氛。他們當時設計在天安門城樓上的10根紅色廊柱中間懸掛8只紅色宮燈。

周恩來十分欣賞這個宮燈方案,但不同意在金水橋欄桿上扎彩色氣球,認為太雜、太亂,宮燈就可以突出喜慶氣氛,也顯得比較莊重。

方案獲得批準后,蘇凡開始帶著兩人去買宮燈。他們跑遍北京城也沒有找到合適的。眼看開國大典的日期一天天臨近,蘇凡急得吃不下飯、睡不好覺。還是肖野有辦法,他提出請工匠現做。一句話提醒了蘇凡。他馬上請人去查清宮檔案,看看有沒有健在的老藝人。功夫不負有心人。檔案室的工作人員還真找到了一位當年專門為皇宮扎宮燈的老藝人,他家就住在西城區豐盛胡同。

老藝人已經70多歲了。當他知道蘇凡等人的來意后,二話沒說,答應下來。鑒于宮燈太大,老藝人提出要帶著兩個徒弟到天安門城樓上去做,并請蘇凡準備宮燈上面的云頭和流蘇。

此后的幾天時間里,蘇凡等人和老藝人師徒吃住車城樓上,做成了8個巨大的宮燈。宮燈每個高2.23米,周長8.05米,直徑2.25米,重達80千克,堪稱有史以來最大的宮燈。

經過無數人的共同努力,古老的天安門城樓又顯露出它那莊嚴、典雅的恢弘氣勢,披上了節日的盛裝,準備與歡天喜地的北平市民一道,共同迎接新中國的開國大典。

猜你喜歡
宮燈天安門城樓聶榮臻
開國元帥聶榮臻的養生之道
長信宮燈
元宵節話宮燈
一盞燈的絢爛
一封信推動天安門城樓開放
天安門城樓開放30年
雄偉的天安門城樓
天安門城樓正式開放
聶榮臻香港三次虎口脫險
聶榮臻:開創“兩彈一星一艇”新紀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