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益均衡產業興

2009-12-03 08:25李林生龔亮保張志鳳
老區建設 2009年19期
關鍵詞:溫氏農業產業龍頭企業

李林生 龔亮?!堉绝P

農業產業化一直是三農問題專家重點關注的話題。在市場穩健成長階段,健全的農業產業發展機制,可以達到龍頭企業、參與農戶和當地政府三贏。吉安縣溫氏禽畜有限公司就是這樣一家公司。從2005年9月份奠基,到2008年底,短短四年不到的時間,溫氏使該縣年肉雞出籠量從20萬羽增加到2600萬羽;1600戶農戶直接參與,覆蓋了該縣所有10個貧困鄉鎮和70%以上的貧困村;800余戶低收入戶得以在家創業,年人均收入在1.5萬元以上。溫氏自身也成為該縣第一個產值超億元的最大農業龍頭企業和全國扶貧龍頭企業。

一、吉安溫氏簡介

吉安縣屬丘陵地帶,氣候適中,山坡低山較多,具備發展禽畜業的良好自然條件。農民家家戶戶也有養雞的傳統,但一直處于小規模的散養狀態,商品雞很少。2005年9月9日,溫氏集團投資6000萬元,在吉安縣鳳凰鎮奠基成立了吉安縣溫氏禽畜有限公司。

溫氏養雞的主要形式是:公司向養戶提供雞苗、飼料、藥品、技術服務,回收全部合格雞肉,即“四提供一回收”。養雞戶按公司標準自選場地建雞棚,無需付現金就能拿到雞苗、飼料和藥品,在公司技術員的指導下進行養殖。公司承擔技術責任和市場風險,養雞戶把養好的雞賣給公司,在扣除公司的雞苗、飼料和藥品費用后獲得的是純利。短短四年,在地方政府和金融機構的大力支持下,溫氏便成為吉安縣第一個產值超億元的最大農業龍頭企業。

二、吉安縣溫氏模式的利益相關方

分析吉安縣溫氏養雞業的運行機制,可以找到此模式的主要利益相關者:溫氏公司、養雞戶、地方政府及地方金融機構。

(一)溫氏公司

在吉安縣溫氏模式中,溫氏公司不僅僅是起帶動作用的龍頭企業,還是具有利益取向的經濟合作組織。這種模式超越了普遍的“公司+經濟合作組織+農戶”的產業化發展方式,更不同于原始的簡單“公司+農戶”方式,因為其標準化的“四提供一回收”不僅起到甚至超越了一般農村經濟合作組織的作用。與一般的農村經濟合作組織不同,溫氏作為農村經濟合作組織的一面是有償的,是其投入產出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雞苗、飼料、藥具、技術服務和培訓等費用要從農戶賣雞收入中扣除,公司在其中無疑也無可厚非地獲得了部分利潤。

(二)養雞戶

溫氏模式中,養雞戶是“工人”,其養殖場所是溫氏公司眾多而分散的“車間”,只不過這些“車間”的所有權人不是溫氏公司,而是養雞戶自身,“工人”也沒有固定工資,而要靠養殖成果的好壞決定自己所得的多寡。養雞戶不僅無須為技術和市場發愁,而且還可以獲得政府多種補貼和公司分擔的部分擔保費用。平均每個養雞戶建雞棚的投入是4.31萬元,日平均投入勞力是1.7個,平均年純收益是2.72萬元,平均每個勞力年收入1.6萬元,養殖戶平均月收入為2266.7元,平均19個月可收回投資。如果扣除政府補貼,不到18個月就可收回投資。

三、地方政府

吉安縣委、縣政府十分重視關農業產業化,圍繞農民增收、農業增效目標,把培植壯大農業產業作為新農村建設的主抓手,大力實施產業扶貧。在養雞業方面,縣財政給予了積極的支持:農戶新建雞棚每平方米補助5元、標準化養雞小區每個補助0.6萬元,所有補助資金都通過“一卡通”直接發放到養雞戶。僅2008年,直補一項就達370萬元。在農業產業融資方面,縣政府充分發揮自身的協調優勢,創造性地組建了“政府+金融機構(信用社+保險公司)+龍頭企業+農戶”的新型信貸聯合體,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建立信貸擔保機制。由縣財政和溫氏共同出資300萬元,建立信貸合作擔?;?,對需要貸款的農戶,由企業、金融機構、農戶簽訂貸款協議書。二是試行農業自然災害保險。聯合吉安縣人保公司,在全省率先開展肉雞養殖火災、爆炸、雷擊、洪水、臺風、暴風、龍卷風、雪災、雹災等自然災害保險,縣財政和龍頭企業給予農戶保險補貼,有效降低了農戶的飼養風險。由縣政府牽頭出資50萬元、公司出資80萬元建立保險補貼基金,對加入肉雞養戶進行保險,并按有關標準補貼保費。三是實行貸款貼息??h政府出資60萬元作為四大特色產業貼息資金,并整合扶貧專項貸款的貼息資金向四大特色產業傾斜。按貸款不超過5萬元/戶,5%0的月利率進行貼息,貸款到期后,由縣財政、扶貧辦將貼息資金直接撥付到信用社賬戶抵扣農戶還款利息。

四、地方金融機構

主要是吉安縣人保公司和吉安縣農信社??h人保公司為了體現對駐地農村經濟發展的支持,在省、市人保公司的支持下,率先開展了農業產業發展方面的火災、爆炸、雷擊、洪水、臺風、暴風、龍卷風、雪災、雹災等導致的自然災害損失保險業務。養雞業的保費由溫氏負擔40%,政府和農戶各負擔30%。2007年4月8日,該縣鳳凰、永和等鄉鎮遭受風暴襲擊,倒塌和損壞雞棚35棟,其中全部倒塌的雞棚有13棟,保險公司一個星期內就進行了理賠,受災戶在一個月的時間里就全部恢復了生產。僅2007年縣人保賠付了將近40萬元。包括養雞業在內,2008年縣人保全年農業保費收入11萬元,2009年達18萬元。

吉安縣農信社對種養大戶不可謂不支持,也和政府等聯合出臺了一些優惠便民的措施。但現實情況是,農戶對農信社的貸款興趣不大。據估計,吉安縣農業產業方面農戶的貸款余額只有200--300萬元。以養雞業為例,10戶養雞樣本戶無一戶從農信社貸過款,投資缺口主要通過民間借貸來填補。

三、溫氏模式的利益均衡

通過以上對溫氏模式利益相關者的分析,結論如下:

(一)養雞戶的養殖積極性很高,溫氏讓他們獲得了較大利益,這利益遠遠大于當地人平均的外出務工收入。只要養雞戶勤勞細心,一般都能獲得預期的收益,不用承擔技術、市場及自然災害帶來的風險。

(二)溫氏獨自承擔了技術與市場風險,但在較強的業內競爭力和詳盡的契約保證之下,收益應該可觀。同時,溫氏也盡可能地讓利于養雞戶,讓養雞戶始終保持高昂的積極性,也體現了其“精誠合作,共創雙贏”的經營理念。

(三)從富民與和諧的角度來說,地方政府投入不大,但成了溫氏模式中最大的贏家。這要歸功于地方政府的創新精神,正是創新精神,讓吉安縣農業產業化迎來了蓬勃發展的良好局面。

(四)吉安縣人保在這一模式中,不僅無利而且虧本,但這是百年不遇的自然災害造成的,只要加強安全管理和引導,進一步以契約形式明確農業產業固定資產的質量標準,扭虧為盈指日可待。

總之,溫氏模式中各個利益相關方是共贏的,也可以說,各方在養雞這一產業中都得到了自己期望的利益,為這一模式的穩定和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四、幾點啟示

(一)龍頭企業敢于讓利于民和攬險于己,是農業產業化健康發展的重要條件。溫氏并不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給養殖戶留下了較大的利潤空間,并利用自身實力,承擔技術與市場風險,這樣才促進了吉安養雞產業的快速發展,自身也從中得到發展壯大。反之,多年的農業產業發展教訓也告訴我們,龍頭企業欺農害農、目光短淺,不僅產業不興,自身也難逃關門倒閉的命運。

(二)利益是保證農民在農業產業化發展中嚴格履行契約的唯一有效手段。產業化農業是契約農業,不少龍頭企業抱怨農民契約意識不強,卻忘了自己是否盡可能地給予了農民最大化的利益。溫氏模式中,無一戶養雞戶發生不履約的行為,就是因為溫氏給了他們認可的利益。

(三)農業保險大有可為。農業受自然因素影響大,不確定因素多,是保險業不愿涉足農業保險的主要原因。但溫氏模式中,企業、政府和農戶共擔保費成本的做法,加上2007年的風暴事件,使所有養雞戶都參與了保險。國家可以圍繞產業發展、農民增收這一目標,探索和總結合理的保險模式,大力開展農業保險。

(四)地方政府在農業產業化發展中要有所作為,為所該為。溫氏模式中,吉安縣政府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他們以直補的形式,支持農戶加入產業化發展,而且與金融機構緊密配合,化解農戶融資和保險難題,實現了產業發展和農民增收的目標。關鍵一點,他們在產業化發展中找到了企業樂意、農民歡迎、金融機構也高興的位置。

(五)最重要的一點啟示:利益均衡是農業產業發展的關鍵。無論哪個地方,哪個產業,主要的利益相關者不外乎是龍頭企業、參與農戶、合作組織、地方政府和地方金融機構,只有這些相關者都能從產業發展中收獲自身期望的利益,產業才能健康持續發展,這就是溫氏模式給我們的最大啟示。

猜你喜歡
溫氏農業產業龍頭企業
走進溫氏,學習與5.54萬戶農民打交道的奧義
農業產業基金推動農村經濟轉型升級
興寧19家企業獲評省重點農業龍頭企業
2013年廣東熱區社會經濟及農業產業化發展研究
溫氏:養雞養出創業板第一股
溫氏:養雞養出創業板第一股
溫氏股份 適合價值投資者長期持有
農業產業發展的電子商務契合度分析
海南橡膠被認定為省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