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呼和浩特,騎著駿馬的城市

2009-12-09 05:55
文化月刊·遺產 2009年11期
關鍵詞:呼和浩特市呼和浩特文化

郝 爽

呼和浩特,蒙古語為青色城市,故有“青城”之稱。地處內蒙古高原和黃土高原的交匯處,北依茫茫的大青山,南鄰滔滔的黃河水,呼和浩特是內蒙古中部富饒肥美的土默川平原(河套平原)的一部分。地處中溫帶內陸地區,西北大陸性氣候特征明顯,夏季較短,冷熱變化較大,有人曾將呼和浩特地區的氣候特點與其他省區作比較說“這里沒有東北地區的奇寒,也沒有戈壁的干燥和江南盛夏的酷暑,這里只有東北的初春和江南的深秋”。

這個美麗的城市,是我的家鄉。

城市的氣質

印象中的呼市,是春秋飛舞的黃沙,是冬天厚厚的積雪,夏天,則短的可憐,“十·一”之后便來了暖氣,人們也紛紛換上了秋裝。這里的人生活節奏很慢,午休時間出奇地長,上中學的時候中午12點下課,而下午的上課時間則是2點45分,將近三個小時的午休時間,這在其他城市是很少見的。大部分的事業單位下午上班時間是3點,偏偏這里的冬天天又黑的很早,好像剛上班不一會兒,就又要下班了。

呼和浩特雖然僅有400多年的建城史,但卻有著十分悠久的歷史文化。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在陰山腳下、黃河岸邊這片神奇、豐腴的土地上繁衍生息著,共同創造了中華民族的燦爛文明。她真實地記錄了中原漢民族同北方各少數民族頻繁進行經濟、政治、文化等各種交往的史實。

這是一座多民族聚集的城市,居住著蒙古、漢、回、滿、朝鮮、達斡爾、鄂溫克和鄂倫春等36個民族,1985年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歷史文化名城。走在呼市的大街小巷,時常能聽到操著不同口音的人在交談。街邊的飯館更是大雜燴:清真的燒賣店、山西刀削面、蒙古手扒肉、朝鮮冷面,很多人都習慣于早上喝奶茶吃羊肉……中午來碗刀削面,晚上去吃上2兩燒賣。

但呼和浩特的整體氣質還是屬于蒙古族的,屬于這個千百年來馳騁于廣闊無邊的草原上的驍勇民族。文化歷史遺跡無一不體現出那種蒙古民族特有的樸實、豪放、大氣的特征。這里內蒙古特色的民族文化保留得相對完整,有專門的蒙古語學校,有進行歌舞藝術表演的烏蘭牧騎,還有比較有特色的民族服裝展演等。蒙古族典型的樂器馬頭琴奏出的悠揚樂曲,伴隨蒙古族歌手高亢、低回的歌聲,使人回味悠長。

這里的文化有中原的細膩和豐厚,有草原的粗獷和樸實;這里的人民性格中有漢族的堅忍,有蒙古族的豁達,更有回族的執著……她在400多年的時間里,始終以自己獨有的節奏前進。也許她沒有上海的時髦,北京的大氣,廣州的活力,但是她的藍天,她的草原,她的色彩斑斕,正吸引著更多的人來了解她,進而愛上她。

城市的骨骼

呼和浩特的市內行政雖然劃分為新城區、回民區、玉泉區和賽罕區,但是在呼市人眼里,整個城區實際上是三個:新城區、舊城區和郊區,其中回民區與玉泉區因其老舊房屋多、文物古跡多,而被統稱為舊城區。這里有著名的大召寺、小召寺、玉泉井、石頭巷牌坊、清真北寺、望月樓等?;孛駞^集中了較為完整的伊斯蘭文化,信奉伊斯蘭教的回族居民大多居住在這里。玉泉區則有著呼和浩特市最古老的記憶,包括這里的有些普通民居也被列為呼和浩特市級文物。說起玉泉區還有一個故事,相傳清朝康熙皇帝西征葛爾丹時“御馬刨泉”,人們逐“御泉”而居,后來形成了“玉泉井”明清一條街,這里記錄了當年呼和浩特市最早的商業繁華。新城區的主要建筑都是新中國成立后陸續新建的,所以并沒有進行太大的改造,而舊城區因其歷史悠久,很多文物、寺廟及生活區都面臨著很嚴峻的社會問題,所以在上世紀80年代后就一直在進行集中改造。

上世紀80年代以來,回民區通道南路伊斯蘭風情民族特色街被列為呼和浩特實施的重點工程。由回民區政府傾力打造的伊斯蘭風情一條街經過多年的全面施工,于2007年自治區60年大慶前,以她嶄新的面孔和耀眼的風采向世界張開了歡迎的臂膀。

伊斯蘭風情街位于呼和浩特市回民區,全長1150米,街道兩側以疊澀拱券、穹隆、彩色琉璃磚裝飾出來的高樓氣勢宏偉,排排尖拱形并列的門窗、渾厚飽滿的綠色或黃色的球形殿頂、高聳的柱式塔樓,以沙漠黃為主而綠白相間的色調,讓人領略到濃郁的伊斯蘭風情。

在呼和浩特,另一個不得不說的建筑就是同樣在自治區60年大慶前和市民重新見面的烏蘭恰特。烏蘭恰特蒙語譯為“紅色的劇院”,建于1954年,是為當時蒙綏地區第一座大劇院。老劇院位于呼和浩特市新華廣場的南端,是青城人民的主要文化活動場所之一。2003年,隨著新華廣場的擴展新建,烏蘭恰特進行拆遷重建。新的烏蘭恰特建筑面積30628平方米, 共4層,長285米,寬120米,高45米,更加雄偉壯觀了,也更有吸引力了。

和烏蘭恰特交相輝映的是新建的內蒙古博物院,于2007年8月8日正式投入使用。老博物館位于呼和浩特市中心,于1957年建館,主樓頂端塑一凌空奔馳的駿馬,象征著內蒙古自治區的騰飛與吉祥,并且在很長時間內成為呼和浩特的標志性建筑。新建的內蒙古博物院目前是全國西北地區最大的博物院,位于呼和浩特市東二環與新華東街交匯處西北側。主體建筑面積5萬余平方米,造型獨特,設備先進。博物院正門通道旁有座民族團結寶鼎,寶鼎上有胡錦濤總書記親筆題寫的“民族團結寶鼎”六個鎏金大字。圓形的青銅寶鼎莊重威嚴,雙耳高聳,三足穩固,鼎身和鼎頸分別裝飾著象征內蒙古山川地貌特點和牛羊成群景象的精美花紋。形如馬鞍的鼎耳和形似馬蹄的鼎足既象征蒙古族善于賽馬射箭,又寓意吉祥如意、幸福安康。

在呼和浩特,每一座建筑都蘊含著其內在的深刻文化,有充分體現蒙古族精神的亞洲最大的賽馬場,有展現現代呼市人精神風貌的呼和浩特體育場,還有“召城”中體現民族大融合的修繕一新的大召寺……一座城市的骨骼,用幾座建筑物來概括,也許顯得蒼白和單薄,但是這些建筑都凝聚著草原人民在建設自己家園的艱辛歷程中的喜悅和淚水,這些精神成為這座城市的血液,堅韌而樂觀。

城市的步伐

誰還記得,呼和浩特多年前曾被人們戲稱為“社會主義新嘎查(新農村)”。那時,城市建筑低矮單調,街道狹窄,市場多為小店鋪。如今,呼和浩特市城市框架拉大,林立的高樓大廈,或具現代氣息,或具民族風格。

記憶中,呼市人已經習慣于出去看,出去玩兒,就好像電視里面那些風光、那些文化都是如此的遙遠,心里又是羨慕,又是無奈。多少年來,這座塞外小城里的人,安靜地生活,按部就班地上班、上學。過去,有些人心里有一個念頭,那就是尋找機會離開這里,去電視里經常提到的城市去看看。他們卻從未注意過,這里也有豐富的文化、獨特的風光。一年又一年,我們看著包頭的風光無限,看著鄂爾多斯的意氣風發,而作為首府的呼和浩特,卻總是好像欠缺一點底氣,盡管頭上也籠罩著“中國乳都”“北方藥都”的“光環”,但還是好像顯得不夠理直氣壯。

而近幾年來,也許是人民的腰包鼓了,也許是內蒙古作為一個整體在國家經濟中的地位越來越高,在伊利、蒙牛等大型企業的帶動下,呼和浩特也引起了越來越多人的興趣,一座座嶄新的建筑拔地而起,一個個大型項目先后落戶,一批又一批經常出現在鏡頭里的明星大腕兒頻繁出沒在呼市的各個劇院,呼市人好像突然從睡夢中醒來一般,開始重新審視這個一直慢條斯理的、仿似不食人間煙火的城市。當我們現在再來品味這座草原城市的時候,她已經以一種新的姿態站立在祖國的邊疆。城市建設力度逐年加大,成功打造了伊斯蘭風情特色街、蒙元文化特色景觀街,啟動了大盛魁文化創意產業園等標志性文化設施建設,對大召、昭君博物院、五塔寺等文化古跡進行了大規模、高水平的修繕、復原和擴建。同時,精心打造了一批高檔次商貿、文化、旅游、物流等大型功能性建筑或設施。呼和浩特市的城市面貌煥然一新,城市功能、特色、品味和承載能力明顯提升,城市文脈得以傳承,文化之魂得以彰顯,呼和浩特實現了由邊塞城市向現代化區域中心城市轉變。

這里是我的家鄉,也許她還不夠好,但對我來說,已經足以讓我驕傲。多元文化的聚集形成她的氣質,現代化的城市建設形成她的骨骼,國家的經濟發展讓她邁開步伐大步前進?!芭f”的歷史文化資源是她的郭特勒(馬靴),現代化的建筑是她的特日勒格(蒙古袍),國家的政策就是賀蘭(駿馬),缺一不可。彈指一揮十年間,從1999年9月中共十五屆四中全會明確提出“國家要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以來,呼和浩特這座草原上的青城,也乘著這股東風,騎上了大發展大繁榮的駿馬,開始了新的旅程。

猜你喜歡
呼和浩特市呼和浩特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呼和浩特之旅
對一道中考試題的研究
誰遠誰近?
詩書畫印
呼和浩特市將對部分公辦、民辦高中進行整合撤并
書畫
融入文化教“猶豫”等
文化之間的搖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