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安,古今相融的城市華章

2009-12-09 05:55
文化月刊·遺產 2009年11期
關鍵詞:古城墻大雁塔城墻

王 敏

西安是一座古老的城,秦漢雄風、大唐盛世的文治武功所裹挾的歷史輝煌和文化積淀濃厚且深沉,十三朝古都雄風隱隱;西安又是一座充滿活力的城,經濟、人文、科技在這里繁榮共生,賦予了西安承接東西、輻射大西北經濟和文化的強大作用。古西安和新西安,兩種身份,兩種感覺,如今卻融會貫通得如此緊密和自然。

身處西安,隨處可感受到古都的古樸氣息:目之所及處,多能看到古樓古寺;手之所觸處,多能感受古玩古物;而就連舌之所嘗的美食,都有可能來自經營了百年的老店以流傳了千年的配方所制。于是,眾人眼里看到的西安、眾人嘴里流傳的西安以及眾人筆下訴說的西安就常常披上了一層古舊的外衣,似乎只有古韻才是這座城最吸引人的特質。

但是,當你徜徉在古城墻下幽靜的環城公園,當你在千年大雁塔下欣賞靈動多姿的音樂噴泉,當你站在鐘樓鼓樓望向四通八達的繁華商業大街時,你能單單說西安只是一座有幾千年歷史積淀的古城?你能說只有古老才是西安最獨特的味道?

西安的氣息,是混雜而微妙的。古都的沉穩厚重和新城的喧盛繁華、黃土高原的天然質樸和現代城市的明快鮮活、羊肉泡肉夾饃的百年味道和肯德基麥當勞的簡單速食在這里呈現著最強烈的對比和最自然的融合,而這恰恰造就了西安獨特的氣息。

喧幽相合古城墻

相信大多數人第一次走出西安火車站,都會被迎面而來的城墻所震撼和傾倒,從而驚嘆歷史的豐碩和輝煌。古城墻,就這樣毫無預期地撞進每個初到西安的人的心里。它像一條極具歷史質感的佩帶,串起一顆顆時光的珍珠從而連綴出一部閃光的歷史,賦予西安皇家都城的大氣和豐姿。

歷經數百年歷史的喧囂與平淡,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建于明洪武年間的古城墻逐漸開始融入西安的現代生活。從1983年起歷經數年建設,以古城墻為主線,輔以環城綠化帶、護城河,包括閘樓、箭樓、正樓、角樓、女兒墻垛口、吊橋、城門等一系列軍事設施的環城公園出現在人們的視野里。古城墻,這一冷兵器時代城市防御體系最為重要部分成為游客直觀了解古代戰爭的珍貴人文景觀,同時,與環城公園的結合讓它開始以另一種親民的姿態融入平常百姓的日常生活。每天晨起或是黃昏,城墻之上或城墻腳下,晨練或散步的人們三五成群,不緊不慢的節奏透露出生活的閑適悠然。而這種閑適悠然和城墻上箭樓、垛口所隱隱透出的戰爭的冰冷和歷史的無情形成了劇烈的對比和反差,從而呈現出一種獨特的美感:鐵的冰冷和生活的柔情所造就的矛盾的美。

來到古城墻腳下,沿護城河而行,每走一段路便會遇到城門。于是,城墻獨特的美和幽靜沉穩的氣息便暫時被打斷,現實生活在這洞口進進出出,給遙遠的歷史附上一層生活的真實;也可以站在城墻之上,看高樓林立、汽車飛馳,或是租一輛自行車,緩緩在城墻上繞行,感受迎面而來的風中是否還留有秦唐的余味。隨著時光的書頁不斷向前翻過,古城墻與西安現代生活的融合愈發緊密,“城墻新春燈會”就是見證。

每年正月十五元宵佳節,西安古城墻上都會亮起千盞萬盞彩燈,吸引著數以萬計的當地百姓和外地游人前來參觀。已舉辦十數屆的“城墻新春燈會”已成為西安的特色文化活動之一,也是西安市民春節期間的一項重要節慶活動。登城墻、賞彩燈,人在燈中漫游,燈為城墻增彩,因了與現代生活的相融相和,城墻的古老生命亦煥發出攝人的神采。

水燈相映大雁塔

如果說古城墻是西安極具歷史質感的佩帶,那么大雁塔則是西安托在掌中的一顆明珠。

大雁塔相傳是唐三藏從古天竺取經回來后專門從事譯經和藏經的處所,因坐落在慈恩寺,故又名慈恩寺塔。千百年來,大雁塔神奇的光芒如藏在閣中的經文和佛光一樣耀眼,吸引著善男信女,吸引著中外游客來此參拜瞻觀。

早年的大雁塔腳下,曾是大片的茵茵綠草,西安的規劃專家們為保護這片珍貴的歷史遺存,在慈恩寺周圍留下了數萬平方米的苗圃。后來,這片精心規劃出的苗圃又被建設成為現今的大雁塔廣場。北起雁塔路南端,南接大慈恩寺北外墻,大雁塔廣場以大雁塔為中心軸,結合傳統與現代的設計手法,利用南北高差九米,設計九級踏步,每個臺階五步,每級水池有七級疊水,與大雁塔七層相印合,由南向北逐步拾級形成對大雁塔膜拜的形式。唐詩園林、古文人雕像,形象寫意、雅趣縱生,傳統文化的印記在這里處處可見,體現了古都風韻和現代風采的完美結合。這片鋪展在古老塔寺腳下的廣場有著亞洲最大的噴泉廣場和最大的水景廣場,也是亞洲雕塑規模最大的廣場。它使高科技文化和大雁塔歷史遺跡融為一體,凸現了大雁塔的價值,使歷史文化得到最好的延續和提升。

大雁塔廣場的建成使大雁塔不再孤單,它仿佛抹去了歷史的塵埃,應和著現代化的廣場,透漏出一種新的生命氣象。每到黃昏,斜陽給大雁塔鍍上一層神圣的光芒,古老的塔寺莊嚴而神秘。而在它的身邊,廣場一天中最為熱鬧的時間即將來臨,每天晚上,水做的花朵都會隨音樂的響起而盛情綻放,人們的歡呼伴隨著水花飛舞在大雁塔的身旁。此刻,如你能退身而出以旁觀者的角度感受這一刻,你會被深深的感動:古老的塔寺和新興的廣場、遠古的幽情和現代的激情融融相合,如此和諧。

動靜相宜鐘鼓樓

晨鐘暮鼓,歲月更替。相對相望的鐘樓和鼓樓彷佛西安兩只明亮的眼睛,透發出西安特有的神采。感受鐘鼓樓的對視,彷佛可以窺探明清以來幾百年時光的流轉變幻。

現在的鐘鼓樓,已被大片廣場連接起來,噴泉水流從造型現代的金字塔尖上汩汩流下,近七十塊綠地和花壇如圍棋子般散布廣場。而從這片西安最中心地段輻射開來的,是一條條繁華的商業街,有著六百多年歷史的鐘鼓樓,就矗立在這片似錦繁花和鼎盛喧嘩之中。它們的身旁,大型購物中心鱗次櫛比,國際一線時裝品牌專營店比比皆是,櫥窗內扮相時尚的模特日日平靜的望向古老的鐘鼓樓。置身此處,一邊是百年的歷史沉積,一邊是喧囂的現代商業,都是如此之近,如此之真實,讓人時時產生時空混淆錯亂之感。

2007年黃金周期間,西安鐘鼓樓開始舉行“晨鐘暮鼓”仿古表演活動,每日上午9時、正午12時、下午3時,西安鐘樓上的景云鐘分別鳴響24聲;傍晚6時,首先鼓樓上的二十四節氣鼓齊鳴,然后聞天鼓鳴響24聲以報暮時。消失一百多年的西安“晨鐘暮鼓”報時制度得以恢復,沉寂百年的鐘鼓樓又響起悠遠的鐘鼓之聲。

鐘鼓樓周邊的商業建筑,也多是仿古風格,華燈初上,成串的大紅燈籠亮起、五彩的絢麗霓虹亮起,被橘色燈光籠罩的鐘鼓樓更顯威嚴雄壯。盡管彩燈為它們披上流光溢彩的外衣,但它們早已寵辱不驚,只用歷史的真實靜靜面對大千世界的紛紜。

安靜的鼓樓背后,是西安最為著名和繁華的回民小吃街,這里幾乎是游人來西安的必到之處。各種西安知名小吃應有盡有,粉蒸肉、灌湯包子、八寶稀飯、鍋貼、砂鍋、柿子餅、炒涼粉、釀皮、烤羊肉、涮牛肚、牛羊肉泡饃……打扮入流時尚的青年男女、路邊火熱的炒鍋、高聲的吆喝叫賣給這條熙熙攘攘、古色古香的仿古小街增添了旺盛的人氣。小吃街的動與鼓樓的靜緊緊連接,幾步之外就是另個世界,給人非同一般的感受。

古城墻、大雁塔、鐘鼓樓,新公園、大廣場、商業街,彼此的融合自然而貼切,舒適如吃一碗熱氣騰騰的羊肉泡饃。這種舒適與和諧恰是這座城最本真的特質,這種古與新的結合恰是這座城最誘人的特點。歷經滄桑積淀生發而出的古典氣質如夢如霧般浸透于現代生活之中,古韻與新聲的融合,讓西安呈現出一篇經典的城市華章。

猜你喜歡
古城墻大雁塔城墻
掀起大雁塔的“蓋頭”來
古城墻的凝望
大雁塔
掀起大雁塔的“蓋頭”來
城墻邊做游戲
我的研學之旅
城墻外邊
殘破的城墻
在城墻上畫畫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