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議注重學生個性對發展素質教育的重要性

2009-12-10 06:48撒光龍
新課程·中旬 2009年5期
關鍵詞:教育者素質教育發展

撒光龍

當前,面對應試教育提出的素質教育,是全面提高公民的思想品德、科學文化和身體、心理、勞動技能等素質的教育,它是以培養學生能力、發展學生個性為目的的基礎義務教育。相對于應試教育來講,新課標要求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學法,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地張揚,因此素質教育是符合教育規律的更高層次、更高水平、更高質量的一種新時代的教育。素質教育是重視人的教育,其關鍵在于注重人的自主性——個性發展,而人的個性發展包括的范圍很廣泛,概括起來,有自尊性(獨立性)、創造性、完整性等方面。所以,教育特別是素質教育應從注重人的個性入手,在教學中,教育者在發展人的獨立性方面不能僅把學生看作是教學對象、文化知識的載體,還要把他們視為教育的主體和發展的主體,把教育作用轉化為學生個性能力的自我教育意識。重視個性發展教育是避免“應試教育”采用一個模子鑄造學生的有效途徑,注重個性的素質教育,可以使受教育的主體有自主性,對所接受的教育有興趣,有動力,有獨到性地向良性方面發展。一個模式培養學生,只能總體要求學生的共性,現行教育重視應試能力培養,這樣使學生的特有個性不能充分發揮出來。在教育中抹殺學生獨立人格,于是使共性不能全面有效地發展,使個性不能從共性中突現出來,“從而造成千校一面,萬人一書”的局面(素質教育P233)。重視個性對發展素質教育,人在受教育活動中發揮能動性作用的一面。從世紀性教育來思考,我們不應該是僅僅從應試行列里選拔人才的人才性教育,而應該是在培養具有現代素質的普遍人才上下功夫,在教學中,應教會學生“學會生活,學會學習,學會做人”,懂得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揚長避短。我們知道,“個性與人的生理活動有一定的聯系”,“個性是在人和生活環境積極地相互作用的過程中形成發展的”(《心理學》P215)。因為個性形成的生活環境主要有兩個方面,首先是先天因素,其次是受教育環境(作為學生是家庭和學校)。馬克思說得好:“人是環境的產物?!彼栽诮逃倪^程中我們要在把握學生已有個性的基礎上,進一步引導學生獨立性的有效發展。因為,只有在人的生活活動基礎上才能形成人的一定的個性發展。關于這一點,我國古代的學者和醫師早就認識到了。例如:古代教育家孔子提出三種個性類型。他說:“不得中行而與之,必也狂狷乎?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也?!痹诳鬃涌磥?他的學生子路“志大言大”,“好勇”而“粗暴”,是屬“狂”的屬性;他的學生冉有“膽小怕事”,“有所不為”,是屬于保守的、比較拘謹的、“狷”的類型。其他學生多半屬于“中”的類型,指屬于中庸之道的人。(引《個性文庫》P110)

從孔子的教例中我們知道,因材施教對發展素質教育,完美學生個性,促成各類人才,對提高學生全面素質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在我們長年的任教工作中,每個教育者,尤其是班主任工作者在識別學生的過程當中都不同程度地感受到受教育的學生都有學習、紀律、品德、生活心態(誠實、勇敢、人生觀正確,膽小怕事,弄虛作假)、情感(學生意志堅強,能面對困難,而有的始終情緒低落,神情沮喪,甚至在情感上走極端,性格粗暴,態度蠻橫,對教育引導不予理睬)、氣質等方面的個性差異表現。德國著名作家約翰·保羅說過:“一個人真正偉大之處就在于他能夠認識自己,發展自我?!币驗槊總€生命都有他值得存在的價值,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好好地對待每位學生,不斷地了解他們,精心地打造他們的自我形象,將會使我們的學生擁有一份美麗而無悔的人生,這是我們教育的基本目標之所在。面對這一現實性問題,作為教育者要能夠鑒別學生個性,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針對學生特點采取相應的教育措施,做到育人要因勢利導,因人施教,量體裁衣地進行教育教學工作,在教與學中注重學生的“長”、“短”之別,做到以“長”引“短”,突出長處,兼顧其他全面發展(學生)自我。只有這樣才能使教育、教學工作處于“樂于教而又樂于學”當中。

作者單位:甘肅省臨潭縣回民中學

猜你喜歡
教育者素質教育發展
張慧萍:做有情懷、有溫度的教育者
邁上十四五發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續發展的“未來牌”
砥礪奮進 共享發展
改性瀝青的應用與發展
論美育中的音樂教育與素質教育中的音樂教育
與兩位美國音樂教育者的對話——記于“2015中國音樂教育大會”
如何有效滲透素質教育理念
“會”與“展”引導再制造發展
關注基礎教育階段中的素質教育
道德教育者專長性的失落與重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