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學習為中心

2009-12-10 06:48田天娟
新課程·中旬 2009年5期
關鍵詞:教育界教學活動教材

田天娟

過去在教育界呼聲最高的是“以學生為中心”,學生被認為是學習的主體,學生的學習由自身而決定,知識內容的難易程度由學生自己起著關鍵作用,他們本身知識的多少,本身學習能力的大小更是完全由自己起決定性作用,所以學習最后產生效果的好壞,也由學生自身而起決定性作用。如今,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生活觀念的改變,各個領域都出現了重大的變革,這時候的教學界出現了一種新觀點,即“以學習為中心”。

以學習為中心,而不是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這是說在學習之中,沒有淡化教師的作用,教師和學生的地位都重要,而且兩者的關系是辯證統一不可分割的整體,所以雙方的作用同樣都不容忽視,這與“以學生為中心”觀點強調學生的重要性有所區別。以學習為中心,或者為目標,教師和學生互相發揮作用,互相促進學習的效果,這樣才能達到預想的有效結果。作為教師,應該考慮學生的自身需求,看其特長和興趣愛好是在什么方面突出,利用這些特點來發展學生的綜合素質,學生是教師的教學主要對象,所以教師更應該將重點放在學生身上,對其進行多方面的研究和發現。對于學生來講,教師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是學生唯一能提高自身學習的重要途徑和方法,所以學生要倍加注意教師的關鍵作用,聽從老師教誨,與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很好的配合,順利的進行教學活動,使其重要作用得以發揮。

除了與教師的緊密關系,課程的設置要以學生需求為主體,教師合理的利用這一點進行課程的安排。如今的社會,學習已經不再是封閉起來,與外界相隔絕的學習模式,學習更講究的是實用性、有效性。關起門來的研究固然很令人敬佩,但是為了適應這個飛速發展的社會,為了適應這個快節奏的社會,與外界封閉起來的學習被認為是落后的、不實際的學習,學習更講究的是效果和使用性??v觀四周,我們身邊有著大大小小的英語培訓班,從剛開始的幾家有名的培訓學校,一直到如今各地都有種類繁多的、令人眼花繚亂的商業性質培訓班,所有的人都渴望學習到這個社會上實用的東西,所有人都渴望學習到的東西可以立刻應用到工作和生活中去,這個世界經歷了很多的變化。還有著這樣的例子,在學校里好好學習的學生們,當畢業走出學校的時候才發現對于外界的需要,他們的專業有百分之八十都發揮不出來,這造成了他們對于自身前途的迷茫,對自己在學校所學知識的懷疑和失望,其實大可不必這樣,這是一種很普遍的情況,而且短時間內這樣的情況還會繼續。這種問題也是很多教育者們以及學習者們的一大顧慮。教育界也需要一場改革,需要對學習的效果和作用進行更深的探討和研究。我們學習的目的最后是要適應這個社會,在這個社會里可以生存和得到發展,但是在學校里所學的知識沒有辦法滿足這個目標,因為學校里學到的東西太理論化,和我們的實際生活有一定的距離。比如現在各大高校里,英語專業院系開設了翻譯課程,但是這些翻譯課程往往多是停留在翻譯理論上,針對于翻譯實踐的練習和活動還是很少,或者根本沒有涉及。學習歷史上翻譯是如何產生的,翻譯的理論是如何在歷史上發展的,這些固然重要,但對于英語專業的學生來講,在他們走出校園邁入社會上的時候,用得最多的、最廣的還是如何去具體的翻譯一寫材料、如何翻譯一些文件、如何寫商務方面的信函等等這些具體的技術要求。翻譯方面的知識還是在實踐方面運用的廣一些,我們的目標是培養適合社會發展需要的人才,那為什么不在社會需要的角度去考慮問題,然后再決定課程的安排呢?如果人才的培訓和鍛煉能夠在學校里進行,而且如果可以在學校打好堅實的基礎,那么當他們畢業走向社會上的時候就會更快的適應時代需求,更快地投入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去。

既然是這樣,就應該在教育界里進行一次改革,使其更能適應我們的實際生活,適應我們的社會需求,那么如何改造呢?首先,教學課程和教材的選擇要進行調整?;A性知識的教材還是必需的,但是還應該加入更實用的教材。比如在一些職業培訓學校中,學生在校學習的目的更直接的就是為了走出校園可以利用自己的技術去工作,所以他們的教材更應該是實用性很強的教材。有一些課程比如英語課,雖然對于他們來說很有用,但是英語的學習范圍對于他們來說可以是有選擇性的,如果他們英語的教材和其他英語專業或其他本科類學生的教材一樣的話,這樣的學習就有些不切實際了,英語首先對于他們來說是另外一個領域的知識,在學習過程中先不考慮他們是否有興趣,畢業后的幾年中他們如果用不到的話很快就會拋在腦后的。同樣是英語,為什么不選擇一些貼近他們本身專業的內容呢?比如,如果他們是學習商業方面的話,應當選擇一些商務方面的英語會更加有用,如果學習的是科技方面的專業的話,學習一些科技英語會更有效果。所以在學習內容方面應該作些調整。其次,教學模式方面需要調整,教師和學生的互動,還有學生自身的自主學習很重要。過去以教師為主的教學活動,或者是以學生為主的活動都不是最佳的,為了學習能順利高效率的進行,學生和老師的互動非常重要,我們培養的是現代化的人才,這樣的人才是要求多方面都出色的,傳統的教育方式很缺乏培養學生多方面發展的因素,所以需要進行改革,需要將其自身能動性與教師的教學活動進行配合,然后發揮出來自身的潛力。自主學習也是如今新興的一種方式,對將所學的知識進行整理,然后自己去消化理解。自主的、自動的學習是對人才培養的一個新要求。學會學習的方式遠遠比學會的知識重要,而且在以后的生活中更有用。通過這樣兩個方面去改革,然后再不斷的完善,相信我們的學習會有所提高的。

如今的教育方式比起以往的、傳統的方式有了很大的改變,所以我們應該順應時代的發展,培養適應時代要求的人才,固定的方式是沒有辦法適應社會的,但是教育界的改革也不是短時間內可以完成的,都需要一個過程,但是我們始終相信,它會朝著理想的方向發展的,而且一定會有所突破的。

參考文獻:

程世祿,張國揚.《ESP的理論與實踐》.廣西教育出版社

Tom Hutchinson & Alan Waters,《特殊用途英語》,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6.

園振國.《當代教育學》.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4.

蔣 莉.《以學習為中心》.也說師生關系 中國教師報,2003.

作者單位:山西大學

猜你喜歡
教育界教學活動教材
住培教學活動指南專題
教材精讀
教材精讀
教材精讀
教材精讀
陶行知·新學制
如何構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數學教學活動
科學研究
《世界日報》“教育界”專欄魯迅媒介形象建構研究
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活動設計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