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上好初中音樂課

2009-12-10 06:48劉世靜
新課程·中旬 2009年5期
關鍵詞:欣賞課音樂課生動

劉世靜

中學音樂課現在已作為一門必修課程,它的開設具有其他學科不可替代的教育作用。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化,尤其是在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的背景下,學校藝術教育的重要性已越來越被人們所認識。教師要改變過去在教學中的以教師為中心,單純知識傳授的教學思路,把抽象的音樂概念、復雜的樂理知識及枯燥的技能訓練,轉化

成有趣的游戲、舞蹈等,使之生動、形象、具體,容易理解和接受。

一、教師方面

教師的自身素質、知識結構、藝術修養、專業能力等這些都是成為合格教師的先決條件,教師要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敬業、樂業的精神,在整個音樂教學過程中,要以音樂的美感來感染學生,要以音樂中豐富的情感來陶冶學生,進而使學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樂審美觀念及必要的音樂審美能力,積極引導學生對音樂的各種要素、各種表現手段做出整體性的反應,要積極引導學生感受、體驗、鑒賞音樂的美,從而使學生不僅做到現在受益,而且做到終身受益。

蘇霍姆林斯基說:“教育的藝術,首先包括的是對著人的心靈談話的藝術?!痹谝愿璩獮橹鞯囊魳氛n型中,歌唱中的音準、節奏、力度、速度等基本要求是應注重的,然而對歌曲的二度創作——挖掘演唱者對作品的藝術表現力則更重要,這就要求學生準確理解歌詞內容,進入歌詞意境。教師采用朗誦的形式,浸潤學生的心靈,朗誦歌詞要注重情感的投入,語言的韻律、色彩的明暗、聲音的強弱、節奏的快慢、從而通過抑揚頓挫的韻律美感取悅于人,達到心靈的美化,情感的升華,面對不同的學生,音樂欣賞課也是應采取不同的教法,應針對教學對象的特點選擇適應的教材,探索適應于其心理、生理及年齡特點的教學方法,只有這樣欣賞課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針對其年齡特點選擇適應的教材是上好音樂欣賞課的關鍵。

初中階段,從11、12、13、歲至14、15歲,屬少年期或學齡中期。這一時期,學生的心理發展由具體的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他們已不滿足于小學階段的活潑、快樂,描寫小動物和描寫人生活的音樂,他們對世界已經有了自己的思考,開始逐漸將興趣轉向能滿足其多方面感情需要的音樂作品。

a.有生動形象、優美旋律的,結構簡單的以形象思維為主的音樂作品最能吸引學生的興趣。

b.初中生生活范圍大了,接觸的事物多了,其情緒感也日益豐富,雖然這種情感還不穩定,但對了解各種情感的音樂已經有了興趣。

c.初中階段的孩子意志品質不斷得到發展,自覺性較小學階段有了明顯的增強,他們欽佩意志堅強的英雄人物,模仿性強,也希望自己成為意志堅強的人。

d.另外,初中生個性在不斷形成,雖不穩定,但極富反叛性,喜歡標新立異,對新鮮事物感興趣,對從未見過、聽過的東西表現出極大的渴望。

2.好的欣賞音樂的方法,可以讓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欣賞音樂的關鍵是傾聽。怎樣培養學生傾聽的興趣并積極、主動的參與進來,是上好一堂音樂欣賞課的前提條件。讓學生在參與的情況下進行傾聽,是訓練具有音樂耳朵的一條有效途徑。下面就是筆者在教學過程中總結的一些方法和體會。

a.故事導入法:孩子都愛聽故事,初中生也不例外,針對這個特點,可在傾聽樂曲前講一下關于這音樂曲的奇聞佚事。

b.聽音樂取名法:孩子都有表現欲,初中生也同樣有。于是,我們可以用給你聽到的樂曲起名字的方法來吸引他聽音樂。

c.談天說地聊天法:初中生的知識面比小學生寬了很多,對生活對社會也有了自己的認識。

d.暢所欲言討論式:在音樂欣賞課中,音樂是每一位的,學生是音樂的主體,是有自己主觀色彩的,而教師則是為這兩者服務和聯系而存在的。

e.增強好奇對比法:許多中學生對港臺流行歌曲耳熟能詳,如數家珍。對民族音樂和古典音樂知道的卻是少之又少。

二、學生方面

中小學的音樂教育要以學生為本,以音樂教育為手段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要轉變以教師為中心、以課本為中心、以課堂為中心的傳統教學模式,提倡以學生為主體。要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就要為學生提供感受音樂、鑒賞音樂、表現音樂、創造音樂的空間。應打破傳統音樂學科的單一性,應采取音樂游戲、律動、歌表演、集體舞、節奏樂等綜合性音樂藝術手段。要讓學生們在“動中學,玩中學,樂中學”。除了培養學生演唱,還要注意培養演奏能力及綜合藝術表演能力,強調學生的情感體驗。

經常給他們創造表現自己的機會會幫助他們慢慢地消除羞怯心理,由“不自然”自然而然的過渡到“自然”,而且隨著學科的增加和學習任務的加重,對于音樂來說,中學階段既是建立音樂興趣的時期,也可能是轉移的時期,可以說,這個時期是十分重要的。

三、教學策略方面

1.德育與美育。

“音樂教育——不是培養音樂家,首先是培養人”這是蘇霍姆林斯基的名言。德育與美育是它的靈魂。我們要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培養完善的人格,音樂教育首先要教會學生“學會做人”。

2.生動與主動。

“生動”至少包含三個層面:一是形式的生動;二是教學內容設計的生動;三是教學手段與方法的生動。只要一切從學生出發,即使是枯燥的基本訓練,也能變得生動而活潑?!吧鷦印辈拍芤饘W生們學習的興趣,才能激發對音樂的喜愛,才能產生大面積質量與效益。同時,主動性是審美教育的主要特征之一,沒有主動性就不可能產生美好體驗,音樂教學必須生動與主動。

3.傳授與創造。

音樂教學過程在一定意義上講,就是教師將人類社會長期積累起來的音樂文化知識和技能技巧傳授給學生。

4.靜態與動態。

傳統的音樂課強調知識技能的傳授,大都采用一般文化課的靜態形式,學生正襟危坐。音樂本身是非語義性的,體態律動學的誕生,使人們對音樂心理的研究開拓了新的領域,動態更能喚起人的本能,更能觸發人的自由聯想,有助于人的創造意識和行為。靜態與動態的相輔相成、互為補充,是音樂課較為理想的一種策略。

總之,素質教育是當前基礎教育改革的主旋律,音樂教育則是素質教育中不可忽視的部分。中小學音樂教育的意義遠遠超出藝術的范圍,是陶冶情操的有力手段。充分調動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以學生為主體,強調創造性,注重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培養學生參與、合作探索的能力,使學生在真正喜歡音樂的基礎上學到一定的知識、技能。這對于無論是已經從事教育事業的音樂教師還是即將步入教育事業的音樂教師來說都是應該去努力完成的使命!

參考文獻:

專著類

1.貝內特·雷默,熊蕾.《音樂教育的哲學》.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30

2.邁克爾·L·馬克:管建華、喬曉冬譯《當代音樂教育》,文化藝術出版社,1991,9。

3.崔學榮,曹理.《音樂教學設計》.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11月版。

4.袁善琦.《音樂教育的基礎理論與教學實踐》.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0

5.陽谷,陳風.《中學音樂教育文萃》.北京:北京工業大學出版社,1996年第一版。

6.金亞文.《初中音樂新課程教學理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一版

7.王安國,吳斌.《全日制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解讀》.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8.邵祖亮.《音樂教學》: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1993

9.黃濟,王策三.《現代教育論》.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3月版。

10.徐輝,徐仲林.《當代世界教育改革》匹川: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

11.何永康.《文獻資料》.《文獻資料》雜志社,2007年第9期

12.蔡松琦.《星海音樂學院報》.《星海音樂學院報》雜志社,2007年第01期

作者單位:山西省晉中學院師范分院

猜你喜歡
欣賞課音樂課生動
生動的冬天
如何讓文章更加生動
解開美術欣賞課的繩索
生動深刻 同享共進
高職院校音樂欣賞課之我見
音樂課的“樂”要大于“講”
初中音樂欣賞課“劃唱律動”教學的應用
我的成長之路——參加“第七屆中小學音樂課觀摩活動”有感
上好音樂課的三點思考
觀“第七屆中小學音樂課觀摩活動”有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