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小學語文探究性學習的障礙及對策

2009-12-15 05:37楊勝廷
新華教育導刊 2009年10期
關鍵詞:障礙對策語文

楊勝廷

【摘要】我們必須引進探究性學習,組織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獲取知識的同時,獲得素質的全面提高與發展。

【關鍵詞】語文;對策;障礙

Shallow talk the primary school language investigation the

obstacle and counterplan of the study

Yang Sheng-ting

【Abstract】We have to usher in an investigation study, organization student active participate, take pleasure in investigation, let student at aggressive active obtain knowledge of in the meantime, acquire character of overall exaltation and development.

【Key words】Language;Counterplan;Obstacle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傳統的教學模式已遭到人們的摒棄,而關注學生的主體發展、引導學生主動獲取知識、重視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操作能力的探究性教學方法已日顯重要?!墩Z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要“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我們必須引進探究性學習,組織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獲取知識的同時,獲得素質的全面提高與發展。

然而,在農村小學語文教學實踐中,實施探究性學習并非如愿以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制約,學生不能自讀自悟;二是學生不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探究因素,缺乏探究性學習精神,很難捕捉探究著眼點;三是學生探究性學習的時空受限,不能及時反饋信息;四是學生探究性學習意識差,難以發揮內在潛力。

綜上所述,它嚴重制約著農村小學語文教學的發展。為此,筆者根據近年來的教學實踐,認為小學語文探究性學習的策略,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讓學生進一步明確探究性學習的內涵

探究性學習是新課程理念下的一種自主的學習方式,是一種相對于傳統教學的新的教學方法和學習方式,有益于學生學習和發展,有助于素質教育實施,有利于創造性人才的培養。它強調學習是一種主動思考、發現和解決問題的過程,是從自然、社會、生活中自主地獲取知識和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過程。小學語文教學實施探究性學習,有利于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為學生學會學習和終身學習奠定基礎,是對語文教學傳統模式的改革,更是《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的要求,其目的是讓學生樹立大語文教育觀,培養學生語文的綜合素質。

2.教師要為學生創設探究性學習的情境

“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陶行知先生曾說:“先生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而在教學生學?!比绻處煵幌敕皆O法讓學生情緒高昂和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就急于傳播知識,這些知識不但學生沒有接受,反而會讓學生產生冷漠的態度,學習就成為學生的負擔。為此,教學中我們要努力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探究氛圍,讓學生置身于一種探究問題的情境中,以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使學生樂于學習。如教學《草船借箭》一文時,讓學生從題目人手,捕捉探究著眼點。設疑:草船能借箭嗎?是誰的妙策?從什么地方可看出諸葛亮神機妙算?諸葛亮又是怎樣利用草船來借箭的?通過設疑,合作交流,學生很快就步入了探究問題的情境中;再通過閱讀課文,學生就找到了探究釋疑問題的結果。特別是諸葛亮的神機妙算,讓同學們感悟:一個人不僅要學識淵博,遇事還要勇于探究新思路,努力尋覓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法。又如教學《白楊》一課時,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語探究,拓展爸爸的三次“沉思”:想一想,爸爸在什么情況下沉思,沉思什么?具體是怎么想的?你是通過哪些句子讀懂的?(“一思”眼前的白楊,體會白楊高大挺拔的特點;“二思”胸中的白楊,體會爸爸扎根邊疆的心意;“三思”未來的白楊,體會孩子們在邊疆成長。)

3.教師要做好學生探究性學習的指導

現行小學語文教材文質優美,是融思想性、人文性、知識性等為一體的經典范文。教學時,教師要大膽地讓學生使用探究的學習方式,指導學生積極主動地探究新知,讓學生在掌握語文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同時,注重全面素質與創新精神的培養;在注重語言基本功訓練的同時,讓學生掌握學法,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學《鳥的天堂》一課時,圍繞“自主——探究——實踐”的學習方式進行探究,放手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有所感悟,在積極探究中獲得新啟迪,在實踐活動中提高語文素養。其教學設計為:(1)初讀課文,整體感知。教師在教學中引導學生質疑,激發學文情趣。如“天堂”指什么?“鳥”屬于什么動物?它能識別“美”嗎?(2)自主學習,自讀自悟。在探究學習中,教師是引導者,學生是探究者。學生通過對文本自主學習、自主探究,其個性得到張揚。A:抓句子,談感受。如“樹葉真綠得可愛”,讓學生探究作者運用擬人手法寫出樹如孩子般的可愛迷人;B:抓段落,談感悟。如“榕樹正在茂盛的時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給我們看……似乎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讓學生知道:任何植物都具有頑強的生命力,積極向上,都能無私地奉獻自己,美化家園;C:抓品讀,促感悟。在學生對文本知識整體把握的基礎上,再指導學生品讀,還學生時間和空間。感悟美的語言、美的行為、美的情感、美的生命就在我們的身邊。(3)主動探究,拓展環保。課文不僅文質兼美,而且寓意深刻。體會作者幾次去看到的不同景象,讓學生立足環保,怎樣做一個熱愛自然、關愛家園的學生?(4)綜合實踐,提高能力。讓學生搜集與文本相關的材料;讓學生當導游、寫解說詞;讓學生臨摹文本插圖等。這樣,學生在探究過程中體現了語文的綜合性和實踐性,學會搜集、整理和運用,獲得了意想不到的知識與本領。

4.教師要指導學生對探究性學習的評價與反思

學生在自主探究學習過程中,不可能一節課獲得整個系統知識和文本知識,也不可能說自己運用的方法都是科學的,更不可能說自己探究發現的新事物都是文本知識的整合。因此,在課堂探究結束后,教師要指導學生及時評價自己,反思自己的行為所獲取的知識。如教學《賣火柴的小女孩》,在探究人物的語言、動作、思想以及文本的布局等之后,教師啟發學生探究:通過本文學習,我們學習了哪些知識?你有什么收獲?在今后的探究學習中,我們還應注意些什么?在學習中探究,在探究中學習,突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理念。

“帶著問題進課堂、帶著問題出課堂”是小學語文探究性學習的宗旨。我們教師要根據教材的特點、學生能力、條件因素等進行教學,切實轉變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觀念,將語文學習生活化,生活語文化。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和實踐能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收稿日期:2009-10-17

猜你喜歡
障礙對策語文
提高中小學音樂欣賞教學質量對策探討
“深度偽造”中個人隱私的保護:風險與對策
Unable to read as a teen, now a PhD student兒時讀寫難,現今已博士
跟蹤導練(四)2
走,找對策去!
我國貨幣錯配的現狀及對策
心靈休憩
選擇障礙癥
我的語文書
語文知識連連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