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村小學現有教育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2009-12-15 05:37劉玉勇
新華教育導刊 2009年10期
關鍵詞:開發小學教育利用

劉玉勇

【摘要】什么是教育資源?概括起來講,各學科教材課本、新聞媒體及耳聞目睹的一些社會現象、自然環境,學生學習的方法、態度、能力,教師的教育教學觀念、個人修養、師教手段等等,我們都可以稱為對學生實施教育的資源。從我國目前的教育改革的趨勢來看,凡是有利于促進學生主動學習,和諧發展的資源都應該加以開發與利用。廣泛地利用好這些資源對學生學習資源進行開與優化,其實質就是對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思維的培養。教師應有強烈的資源意識,努力開發與利用好現有的教育資源,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在教育教學實踐過程中,我們認為,農村小學現有教育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思考:

【關鍵詞】小學教育;資源;開發;利用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xisting education resources of

the village primary school and make use of

Liu Yu-yong

【Abstract】What is education resources?Summarize to speak, each academics teaching material lesson origin, news medium and hear to witness of some social phenomena, natural environment, student the method, attitude, ability of the study, teacher of education teaching idea, personal accomplishment, the teacher teach a means etc., we all can be called the implement is to the student education of resources.From our country the trend of the current education reform to see, every be advantageous to promote a student active study, harmony development of the resources should take into development and make use of.Broadly make use of good these resources to student study the resources carry on open with excellent turn, in fact quality be to student of practice ability, innovation thinking of development.The teacher should have mightiness of resources consciousness, effort development and make use of very existing of education resources, practical exaltation classroom teaching effect, exaltation student of study ability.In education the teaching the fulfillment the process, we think, the village primary school be existing education resources of development and make use of can from the following a few aspect go to thinking:

【Key words】Primary school education;Resources;Development;Make use of

1.對教材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課程資源在課堂教學中主要載體是教科書。教科書現在雖然不是唯一的課程資源,但是它仍舊是重要的課程資源。因此各學科教學都應用活教材,準確把握教材,充分發揮教材的作用。在教學實際中,我和我的同事作了如下嘗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1.1調整教材順序,活用教材。

我們知道,編者對教材的編排有一定的用意,但由于學生個體的差異,以及教材編排有一定原則及編組規律,加上我國地區氣候、季節的差異等諸多因素,因而不可能照顧各地區教學。我以九年義務教育語文十一冊教材第六組為例,這組教材是按照“導讀、課例、讀寫例話、積累?運用”來安排的。教學時,為了讓學生更好地達到訓練重點“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的要求。我便把這則“讀寫例話”提到課文教學之前,學生在學習課文時對文章的表達方法領悟起來就容易多了。如果我們教學時,就教材而教教材,教師教得很辛苦,學生學得也困難。

1.2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的“材”不一定專指學生,它也可以指教材。教師首先要吃透教材,在吃透教材的基礎上,處理教材時才會有自己的獨創性,這樣才有利于發揮教材的作用。對于那些似乎一覽無余,認為沒有什么可上的課文,更需要教師去挖掘新的內容。如:教學《墨梅》《竹石》《石灰吟》這一組“詠物言志”的古詩時,要讓學生體會“做一個高尚正直的人的堅定志向:這一主題思想,學生學習起來比較困難。我便先復習《梅花》《菊花》等古詩,讓學生通過復習產生學習遷移,讓學生課前查閱有關作者和時代背景的資料,這樣學生學習起來就容易多了。所以,教師的教學不能就教材教教材,把教材教“死”了。要知道“教材無非是個例子”。

我們的教學就是要讓學生通過例子的學習遷移。

2.對自然資源、社會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長期以來,我們將學生的學習定義為校園、課本,因而學生對生活的感悟能力比較低,學生對生活的感受、對大自然的體驗,絕大部分來源于課本。而對身邊的大自然,社會的萬物萬象是實踐活動取之不盡的源泉。所謂“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正是這個道理。在教育教學中,如果開發利用好了這些資源:自然風光、文物古跡、風俗民情、社會文化……等資源,會使我們的教學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通過研究分析,我鄉地處丘陵農村的特點,綜合利用農村現有教育資源,對學校所開設的美術、地方、科技、綜合實踐等學科性課程進行整合,補充或拓展,豐富學生課外生活,增加學生實際和活動途徑,培養學生動手動腦的創新能力。例如,九年義務教育語文十一冊教材有一次語文實踐活動——“我們與周圍的環境”的調查。需要學生運用美術、科技、綜合實踐方面的能力才能完成。我們組織學生就調查制定了計劃,×××環境調查表,以及活動實施方案(含活動路線示意圖)。學生在活動中,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能。

3.對師生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都是不可忽視的重要資源。教師是最重要的課程資源?!霸谡n程資源建設的過程中,要始終把教師隊伍的建設放在首位,通過這一最重要的課程資源的突破來帶動其他課程資源的優化發展?!睂W生是課程資源開發的主體和學習的主人,是我們教師最需要開發和利用的資源寶庫。著名教育家布魯納認為,教學過程就是在教師引導下學生發現的過程,要求學生利用給定的材料主動地學習,強調要自我思考和探索事物,而不是消極地接受知識,要像數學家那樣去思考數學,要像歷史家那樣去思考歷史,親自去發現問題的結論和規律,成為一個發現者。就語文學習而言,它是一種最具主動性、發現性、創造性的學習。有位著名教育家這樣說過:“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的本領,而在與極力、喚醒、鼓舞?!闭Z文教學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須要激發學生的濃厚的學習興趣,啟迪他們的智慧。我們知道,學生對書本知識的理解往往是多元化的,而對問題的陳述表達往往是個性化的。教師要給學生心靈的自由,尊重學生的獨立思考的權利,允許他們敢于質疑、追問和探索。記得在有一次上公開課教學時,我利用《小蝌蚪找媽媽》教學掛圖讓學生看圖復述找到媽媽一段,有一個孩子站起來說,圖上畫的不是媽媽而是爸爸,并且說出了是他在課外書上看到的。再場的老師都愕然。但是,課后我馬上去查閱資料、請教生物老師,果然像那位學生所說的那樣。于是第二節課,我便表揚了他。由此看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隨時關注學生,及時捕捉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獨到見解,點滴發現以及存在的問題,要適時指導、引發他們進行思考,師生、生生之間進行平等交流;要根據教學實際,調整自己的教學思路,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樹立信心,激發興趣,形成探索問題的意識。過去,教師的教育觀念陳舊。有一部分教師,當學生的回答不符合自己的教學所需時,往往一棍子將學生打死。細想起來,作為教師,本該服務于具體的教學情境下的學生,關注學生現場學習狀況,對學科教學而言,本來就并非是一成不變的,教師不能只允許學生跳入自己設計好的坑,應該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教學活動,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使孩子們身臨其境,并在愉悅的情境中增長知識,培養能力,從而達到陶冶情操的最高目標。因此,作為教師,當一個孩子有與眾不同的表現時,寧可把它看成是孩子的優點,而不要輕易看成是缺點,也許我們看似荒唐的舉動,便是寶貴的課程資源。

語文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指導者、組織者、促進者、實施者、合作者,是學生直接接觸學習、模仿的對象。因而,就其本身來講,就是極為豐富的語文課程資源。雖然它是隱性的,但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影響卻是顯性的。同時也影響著他們語文知識能力的構建。一個教師只有讓自己先感動自己,才能去激發學生學習的情感。

我們認為,①教師的示范朗讀是一種極佳的教學手段,它可以促使學生從教師的聲情并茂地朗讀中去感悟。②教師高尚的人格魅力對學生人生觀、價值觀具有深遠的影響。③創設良好的教與學的氛圍,對學生的身心健康極為有利。④除了上邊所列的課程資源外,教師還可以開發利用好諸如現代信息技術、學生家庭等資源。

綜合上述,教師應該充分開發利用好各種教育資源,形成多種格局的學習環境,以豐富學生學習的經歷與學習經驗,使學生能夠在學習過程中帶著興趣,好奇心去克服學習中的困難,讓學生能在課堂學習中“學得”,在課外實踐中“習得”,從而提高他們的語文實踐能力。

收稿日期:2009-10-30

猜你喜歡
開發小學教育利用
畫與理
探究“學講計劃”背景下的語文教學
在線投稿與編輯系統的設計與開發
遵義紅色旅游開發對策研究
基于J2EE和Ionic的ITer學習APP設計與開發
單片機在電子技術中的應用和開發
研讀教材,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實效
提高小學德育工作實效性與有效性的方法研究
略談小學語文課堂的生活教學
利用“隱性”圓,巧解一類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