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著力提高棉花儀器化公證檢驗的有效性

2009-12-16 09:18沈建國
中國纖檢 2009年11期
關鍵詞:回潮率公證棉花

沈建國

棉花質檢體制改革5年來,實行產地棉花儀器化公證檢驗,這對棉花貿易、收儲和紡織企業配棉生產,對國家掌握棉花質量及制定宏觀政策起到了重要作用。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是漸進的過程,從新體制運行情況看,仍然存在一些影響棉花公檢效果的問題。因此,需要有關部門引起高度重視,采取措施,進而提高棉花儀器化公證檢驗的有效性。

問題及原因

一是從棉花加工企業看:有的管理粗放,員工缺乏責任心;有的缺乏“質量第一”的誠信意識,片面追求利潤最大化,甚至弄虛作假。從棉花回潮率在線檢測看:有的弄虛作假,甚至不檢測,借故手工錄入回潮率信息(在棉花樣品上看不到回潮率探測孔)。有的在探頭裝置上做文章,如在探頭上加套塑料薄膜,降低實際回潮率數據。在2008年度棉花收儲過程中,有的企業將200t壓力小包棉改(混)為400t壓力大包棉的現象,收儲資格被取消,致使公檢徒勞。還有的探測棉花回潮率深度不夠(樣品上回潮率探測孔很淺);有的在線檢測裝置發生故障不能及時得到維修,甚至不能及時發現。

在送檢樣品方面,有的重量不足,最少的樣品重量只有40克,僅是最低要求125克的1/3。有的管理不善,如條碼錯亂,張冠李戴;有的條碼缺位不清,有的條碼丟失;有的組批不清,一只樣品袋中有幾批待檢棉樣。

二是從紡織企業看:有些企業不按公證檢驗結果結算,失去公證檢驗有效性。究其原因,1.紡織企業購買棉花重新檢驗的結果與公檢結果不一致,不認可公檢結果;2.市場因素的作用,有先發貨后付款的情況,紡織企業掌握棉花交易的主動權;3.《棉花質量監督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對紡織企業缺乏約束力?!稐l例》第十四條規定:“棉花交易任何一方可以委托專業纖維檢驗機構對所交易的棉花進行公證檢驗;經公證檢驗后,由專業纖維檢驗機構出具棉花質量公證檢驗證書,作為棉花質量、數量的依據”,但在第四章“罰則”中沒有對應的條款。

三是從檢驗機構看:有的檢驗人員責任心不強,有的樣品平衡時間達不到要求;有的不按規范操作,如測試馬克隆值試樣不扯松或扯松程度達不到要求,測試顏色試樣不能有效覆蓋測試窗口;有的出現條碼放錯的過失。有的檢驗人員只會簡單的操作,不掌握結構原理,不能及時發現檢驗數據偏離。在品級檢驗方面,由于儀器化檢驗是機械扦取樣品,纖維有斷面,與手工扦取的樣品外觀形態不同,會引起視覺感官的檢驗偏差。系統的靈敏性不夠好,且容易發生故障,有時檢驗數據一次傳不到服務器上,一個試樣往往要反復測試幾次才能被服務器接收,影響檢驗結果。

措施與建議

儀器化檢驗代表我國棉花檢驗的進步方向,棉花質檢體制改革勢在必行,各有關方面要繼續加強棉花質檢體制改革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宣傳,有效發揮專業纖維檢驗機構的職能作用。為此建議:

一是紡織企業應分析研究HVI檢測結果與配棉工藝的關系,鼓勵使用大包棉,盡早與新體制接軌。

二是棉花加工企業要加大技改硬件投入,配備和培訓相關人員,適應棉花質檢新體制的需要。要加強內部管理,強化質量誠信意識,實施以質取勝戰略,建立健全崗位責任制,保證各個環節規范運作不出差錯。

三是專業纖維檢驗機構要加強實驗室的建設和管理,提高檢驗人員的職業道德和技術水平,做到程序規范,結果準確,維護檢驗公正性。建立考核獎懲機制,實行責任追究,增強檢驗人員的工作責任心。要切實依法履行監督管理職能。棉花公證檢驗既是第三方公證檢驗,也是代表國家實施棉花質量監督。纖維檢驗機構一方面應從檢驗過程中發現問題,采取有效措施,加強監督管理。另一方面要從源頭抓質量,加大對棉花加工企業質保能力硬件、軟件兩方面的檢查力度,保證棉花加工企業質量保證體系的有效運行,促進棉花市場公平公正規范。要加強纖檢系統內部技術考核與管理,一方面通過對比試驗、技術比賽等手段,提高檢驗人員的檢驗技能;另一方面定期不定期開展業務工作考查,采取隨機指定批號調樣抽查和隨機實地檢查相結合的方法,查出問題,找出差距,及時整改提高。要建立儀器校驗制度,在采取標準棉樣試驗校準的同時,要建立儀器校驗網絡,并采取定期不定期定樣交流的方法,通過匯總比較,分析臺差及其偏離系數,減少系統誤差,保證檢驗結果的一致性。

四是有關部門要針對目前棉花加工主體多元化和新老體制并存的實際情況,繼續從政策上引導扶持;同時應制定考核指標,完善法規條款,擴大《條例》的覆蓋面。

(1)《條例》應對與棉花加工、銷售者履行質量義務緊密相關的紡織企業作出義務和法律責任的規定。一是棉花交易的任何一方委托專業纖維檢驗機構公證檢驗,紡織企業應按公檢結果結算。否則,由專業纖維檢驗機構責令改正,并處5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款。這樣有利于提高《條例》的監督強制力。二是紡織企業禁止購買“兩小一土”非法加工的棉花。否則,由專業纖維檢驗機構責令改正,并處貨值金額10%至20%罰款。紡織企業購買棉花市場化,其產品受《產品質量法》調整,這樣做看起來沒有什么過錯,實際上對棉花加工、銷售者履行質量義務,對打擊棉花“兩小一土”非法加工都有直接的或潛在的影響,使棉花產業鏈條上的質量監督留出一條空隙。

(2)明確回潮率電測器檢測與在線裝置檢測的允差范圍。一批棉花平均回潮率相差絕對值不超過0.5%,超過0.5%,以烘箱檢驗為準或以電測器檢測數據修正結果計算。標準規定,回潮率以烘箱檢驗為準。烘箱、電測器、在線裝置檢測回潮率精度不同,結果有異,因烘箱檢測時間長,速度慢,實際工作中除新體制棉花加工企業采用在線裝置檢測回潮率外,絕大多數場合采用電測器檢測回潮率,規定電測器與在線裝置檢測回潮率之間的修正值,以便統一口徑,減少誤差,相對公平公正。在棉花貿易結算時,回潮率差異不大于0.5%,以在線裝置檢測數據結算,差異超過0.5%,以電測器檢測數據修正結果結算。這樣可以減少回潮率的偏差帶來公定重量的偏差。

(3)處罰弄虛作假。發現棉花加工企業在回潮率在線檢測、扦取樣品等環節弄虛作假,由專業纖維檢驗機構責令改正,并處5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者,由有關部門取消棉花加工資格。

(作者單位:鹽城市纖檢所)

猜你喜歡
回潮率公證棉花
棉花回潮率檢測技術研究現狀與發展趨勢
微波籽棉回潮率測量儀技術試驗報告分析
棉花是花嗎?
機采棉回潮率對纖維長度影響的實例分析
棉花
協議不公平 公證也沒用
塔式氣流皮棉加濕機特點分析
積極拓展公證服務渠道 深化公證服務全覆蓋
惱人的婚前財產公證
哪些公證事項不能委托他人代辦?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