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讀者信箱

2009-12-16 09:18
中國纖檢 2009年11期
關鍵詞:蓋玻片拉直載玻片

◆讀者咨詢

紡織面料成分含量檢測時經常采用顯微鏡法,在制片過程中應注意哪些問題?

專家陳誼書(重慶市纖維檢驗所)答:

首先,選樣要代表整塊料

先觀察面料結構,若是針織面料,則將其拆成紗線塞入哈氏切片器;若是梭織面料,則要剪下一塊(筆者一般剪成長方形,長經短緯,主要為了在拆的過程中好區分,不被混淆)分別拆成紗線,分別稱重、檢驗,最終通過計算“還原”為一塊面料的含量,這當中應注意面料是否均勻,盡量各處均勻地取到,有時甚至要多切幾個片子,混勻后再取出部分來做檢驗(參見FZ/T 32004—1996 附錄B)。

其次,纖維數量要適當且拉直

卡入切片器的纖維束不宜過多,應以兩邊頂緊后中間有縫為宜,把纖維放入切片時應將纖維束盡量拉直,因為從面料上拆下的紗線本來就彎彎曲曲,不被拉直切出的纖維就有可能長長短短,有彎有直,影響數據準確性。

第三,截取纖維要取舍

切斷纖維時,筆者通常將頭刀去除不要,由于切片器質量不太穩定,頭刀所切纖維往往不整齊,應棄去不用,待所出纖維兩端整齊時再切,長度以0.35mm~0.40mm為宜,如果纖維太長,會相互重疊糾纏在一起,難以檢測。

第四,承載工具寬和透

蓋玻片應選擇和載玻片差不多寬度的,這樣會使纖維被覆蓋的面積最大化,更易于檢測;并且為保證載玻片不被灰塵污漬影響檢測,事先應用軟布將其擦拭明凈、透亮。

第五,介質加入一滴即夠

加入介質(筆者通常用液體石蠟)時一滴即可,以蓋上蓋玻片后纖維既不滑移,四周又無介質溢出為宜。

第六,混樣注意輕和勻

混樣時從中間開始輕輕地攪(千萬不可太用力,會損傷纖維),方向可以為順時針或逆時針,甚至“∞”或“8”式,目的只為把樣盡量混勻,最后往四周擴散成為一個正圓形。一塊載玻片可以制兩個樣,盡量往中間靠,因為太靠邊會超出鏡頭的視野范圍。

第七,蓋玻片時施巧力

蓋上蓋玻片時,不能任其自由落體,這樣會造成許多氣泡,使纖維大量聚集在起泡周圍而無法檢測其直徑,應先用一只手拿蓋玻片使其一側觸及載玻片,再用另一只手往另一側擠壓過去,整個過程應一氣呵成,中途不要停頓,否則也會產生氣泡或導致纖維不勻。

經過以上七個步驟,一張“完美”的樣片就制好了,這樣制出來的樣片可以盡量減少由人工帶來的隨機誤差,從而使我們的檢測數據更加準確、可靠。

猜你喜歡
蓋玻片拉直載玻片
《制作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臨時裝片》的實驗改進
UV聚合制備PSBMA超親水涂層及其防霧、自清潔性能表征
海岸線
摻玉米粉的豆粕咋鑒別
摻玉米粉的豆粕咋鑒別
市售載玻片涂制瘧原蟲檢測血涂片質量的比較
不同動壓下雙引導減速傘拉直過程的數值仿真
CAMERA RAW的引導拉直功能
雙層48片裝塑料載玻片晾片板結構的設計
Fenton試劑對蓋玻片親水性處理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