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喚醒節日文化的民族記憶

2009-12-18 08:49
文化月刊·遺產 2009年12期
關鍵詞:重陽節傳統節日弘揚

王 敏

一面是“洋節”被商家鼓吹的看似火熱,一面是有人對傳統節日憂心忡忡。傳統節日真的需要“被拯救”?該如何更好的弘揚我們的節日文化?而“洋節”我們過的是否有“洋味”、有文化?

近日,記者采訪了著名國際民俗專家,中國民俗學會名譽會長、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專家委員會副主任烏丙安,請他談談對保護和弘揚傳統節日文化以及“洋節熱”的看法。

記者:萬圣節剛剛過去,圣誕節又馬上要來了。近些年,“洋節”在我國,特別是一些大城市,很受歡迎,年輕人參與的熱情非常高,您怎么看這種現象?

烏丙安:我不認為這是一種壞現象。一個偉大的民族、一個在世界上有著重要地位的國家,應該有自己的文化身份。我一直認為,這種文化身份,就是“本民族的文化特性我都有,全人類最優秀的文化元素我兼有”。我們不僅要深入了解、深刻認同自己的文化,也要放開眼光,去探尋和了解世界其他民族優秀的文化。這才是大國的氣度。舉個簡單的例子,法國人用餐時非常講究餐具的使用,這是特有的文化。我到法國朋友家做客,一餐飯從頭至尾我對餐具的使用都非常符合他們的習俗,他們很尊敬我,認為我懂他們的禮節和文化。但是,反過來,他們卻不會用筷子吃中餐。這就是文化認知上的一些差異。一個大國,應該是開放和包容的,在海納百川的同時,依然能夠保持自己獨有的文化特性,這樣的國家,文化財富是最雄厚的。

但是,在“洋節熱”的現象中,存在著很多問題。過“洋節”的人,其實并沒有真正了解這些節日的傳統和文化內涵?!把蠊潯钡娘L靡一時,多是因為商業的炒作,這使很多“洋節”變成了購物節,商場大搞活動,甚至通宵待客。拿圣誕節來說,我們就過的一團糟。一位德國朋友講了這樣一個笑話:“圣誕老人早早就回北極了,不來中國,因為圣誕夜中國燈火通明,人們天不亮不睡覺,沒法送禮物?!眰鹘y的圣誕夜是非常安靜的,人們很莊嚴鄭重地做彌撒,然后孩子們都早早睡覺等待圣誕老人的禮物。他們絕對難以想象過一個通宵購物的圣誕夜。

所以說,“洋節”的火熱,并不是因為大家了解節日的內涵從而去喜歡它、慶祝它,也不是不同文化之間的真正意義上的介入和交流,而是商家為擴大經營刻意的炒作。這樣過節,是要讓外國朋友笑話的。

記者:現在有很多年輕人對過“洋節”很熱心,但對我們的傳統節日卻似乎有些缺乏熱情,甚至很多人并不是那么了解傳統節日,不知道它們的文化內涵,不知道這些節日到底該怎么過,所以也就過的沒什么滋味,這種現象讓人感到有些悲哀。

烏丙安:是的。既能過好自己的節,又能過好別人的節,是文化上真正的包容和溝通。但是,只向往、只懂得過別人的節而拋棄、冷落自己的節是悲哀的。其實,這并不是這一代年輕人中存在的問題,在“掃四舊”運動中,很多傳統節日文化被破壞,這導致現在五十歲左右的一代人和他們的下一代同樣不知道該怎么過節。

我們的傳統節日,是幾千年文明積淀而來的,有著非常深厚的文化傳承和美好的情感寄托,中華民族的許多美德,如尊敬祖先、孝敬父母、感恩自然等都在節日文化中有著深厚的體現??梢哉f,傳統節日文化連接著我們民族文化的根源。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過好我們自己的傳統節日,也是我們對外界展示的一個窗口,可以反映、凸顯出華夏民族的精神?,F在我們經常談論“以民為本”,其實在這方面,節日是最突出的體現。而且,節日活動最能體現我們的和諧,所謂“不和諧不成節”,它可以集中地展現民眾的生活氣象和精神面貌。

我們的節日,從古至今一直是民眾在傳承、在保護,是在千千萬萬人的生活中傳承下來的,是活著的傳承,所以我們的傳統節日有著強大的生命力。其實現在我們也可以看到,近幾年來,我們的傳統節日過的越來越有滋味了,很多好的傳統依然在延續。

記者:傳統節日的保護越來越受到保護,特別是端午節成功申遺給了各方面很多信心。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對于我們的傳統節日,應該如何保護和弘揚?端午節的成功申遺給了我們什么啟示?

烏丙安:傳統節日的保護意義非常重大,傳統節日過得好,正是我們民族復興、文化復興的一個重要體現。所以,保護和弘揚傳統節日,我們要從多個方面入手。

第一,加強宣傳。端午節的成功申遺正好給了我們宣傳傳統節日的機會,要借端午節成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的話題,加大力度宣傳節日文化的重要性。端午節進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說明它不僅是我們中國的文化,也是人類共同的文化?,F在它得到了世界的認可,國際上都非常重視,我們應該更加重視,申遺成功會更加促進我們保護節日文化的自覺性。

第二,對傳統節日的保護要按照國際的、現代的、科學的要求去做。參照國際標準和要求形成一套實用的科考方法,發動各地的相關部門,對當地的節日民俗文化進行詳細的普查和考察,要至少掌握500個縣如何過節。從節日前的準備到節期再到節期完畢之后,都要有詳盡的資料記載,包括文字、圖片、影像等資料。拿端午節來說,有些地方農歷四月初就開始準備龍舟、服裝、道具了,過節的那天當地有多少人看賽龍舟、多少家插艾草,這些都很重要??疾煲浅<氈律钊?力爭做到完美,特別是對一些極具代表性的節日文化要重點考察,形成詳細的《節日民俗志》。

第三,重視節日文化在青少年中的普及。節日文化傳承機制能延續下去,就一定要大眾化,要讓更多年輕人認識其重要性。小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容易授徒,靠幾個人或者一小撥人就能傳承下來,但節日的傳承需要全民的參與,所以讓節日文化深入課堂,普及開去,讓年輕人了解節日的傳統,知道該怎么過節,節日才能更好的傳承。

第四,舉辦與節日文化相關的大型國際研討會。有關節日文化的大型國際性研討會我們還未舉辦過。目前,國際上非常重視民俗節日保護手法上的研究,高層次的研討會是一個交流、學習的平臺,也有利于弘揚我們的節日文化。

第五,國家要有意識、有計劃地弘揚節日文化。要有經濟上實際投入,針對一些有特色的、重要的節日,或是在節日文化鮮明獨特的地方開展一些國際性的友好活動,提高節日文化的影響力。

第六,振興節日產業。要重視傳統節日相關產業的發展,使節日產品進入文化產業領域。比如,依托傳統節日發展旅游業,很多外國友人是很喜歡到中國過節的。還可以開發與節日相關的紀念品,但一定要精致,粗制濫造沒有文化內涵的商品不會有市場。

記者:現在各地已經逐漸在重視對傳統節日的保護和開發,但其中,也有一些令人擔憂的現象,比如給傳統節日加上不中不西的“帽子”等。對于杜絕傳統節日破壞性的開發,您有什么建議?

烏丙安:這些現象非常值得我們重視,傳統節日都是經過千百年積淀、傳承而留存下來的重要文化,保護、開發不當,就會扭曲傳統節日的本質和內涵。

對于如何預防在開發時對傳統節日形式以及文化內涵的破壞,我認為應該重視以下幾點。

首先,必須防止過度開發。要堅決避免對傳統節日的有意識的重新打造,加入與其文化元素不相融合的內容;其次,要抵制對傳統節日粗制濫造的開發,特別是要抵制一些低俗的理念和風氣的介入,防止其對傳統節日的人文意蘊和情感寄托產生嚴重沖擊。比如,中秋節的月餅本是非常有節日情感的食物,但是天價月餅的不斷出現,使得月餅這種非常具有人文意義的節日食品變了味道。特別是一些幾十萬、上百萬一盒,中間夾著“房票”,買月餅送房子的天價月餅,更是“邪”得厲害;再次,要防止隨意篡改傳統節日,另搞一套。比如,重陽節本身就是一個非常好的節日,但有些地方不好好過重陽節,而是在重陽節這一天搞起了如“中華慈孝節”等名目的“人造節”。其實,利用節日弘揚親孝不是壞事,但是重陽節本身也有這樣的傳統和內涵,為什么我們不能就以過重陽節為出發點去搞這些活動呢?還有一種現象值得我們重視和思考,一些人提倡把我們自己的節日改成具有西方文化意味的節日來宣傳,比如七夕被稱作“東方情人節”“中國情人節”,這是非常沒有文化自信的做法。我們的七夕和西方的情人節,在文化內涵和人文意義上都有很大的差別,七夕是我們特有的文化結晶,為什么要抹去這個傳承了千百年的稱謂而去跟“洋節”的風?當然,這里有很多商業炒作的誤導,我們的相關部門的工作者、民俗文化方面的工作者應該清醒的看到這一點。

我要強調的一點是,對傳統節日的保護、開發或是在傳統活動的基礎上增加新的過節形式,都一定要尊重傳統節日原有的內涵和本質,不要讓節日失去它原有的文化意味。傳統節日的保護連接著我們民族文化的根源,文化的復興不是拋棄從前,而是在保護、傳承傳統的基礎上進行創新。當前的世界上,我們的國家已經是一顆耀眼的明星,全世界都在看著我們,那我們給世界展示什么?我們節日文化的民族記憶曾經有過斷層,現在,我們應該喚醒它,我們應該抱著足夠的情感和自豪感去保護它、傳承它并將它展示給世界。

猜你喜歡
重陽節傳統節日弘揚
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
還有哪些傳統節日呢?
陪爺爺奶奶過重陽節
傳統節日禮
弘揚中國傳統文化——二十四節氣
On the Application of CLT in Teaching of Listening & Speaking in Rural Middle Schools of China
重陽節
弘揚國學文化 暢游藝術天地
弘揚雷鋒精神 塑造美好形象
重陽節為什么稱為“重九”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