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奧斯維辛永不忘

2009-12-29 04:41
感悟 2009年12期
關鍵詞:奧斯維辛使命感波蘭

今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70周年,那場空前的劫難給人類留下了太多苦難回憶。近日,記者走訪了奧斯維辛,這個原本默默無名的波蘭小鎮,因一段觸目驚心的悲慘經歷,成為了人類記憶中永遠無法撫平的傷痕。

悲傷的波蘭小鎮

奧斯維辛是波蘭南部一個只有4萬多居民的小鎮。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法西斯在此修建了歐洲規模最大的集中營,小鎮因此聞名于世。奧斯維辛集中營主要包括三部分——奧斯威辛主營、布熱津卡營和莫諾維策營,總面積達40平方公里。

建立初期,奧斯維辛作為集中營,主要關押來自波蘭、捷克、俄國、法國等24個國家的囚犯。從1942年開始它又增加了另一個功能——殺人中心。在布熱津卡營,一條專用鐵路從集中營的南邊大門一直通到北端,鐵路盡頭是兩座配有毒氣室的焚尸爐。當年,數以百萬計的猶太人被用悶罐火車押送至此。在站臺上,他們被分成兩部分,身強力壯的留下做勞役,老弱病殘者,包括兒童,則被送到毒氣室毒死。到1944年,大約有400萬人在這里慘遭殺害。

德國的反思

有歷史學家指出,德國人反思第三帝國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關鍵時刻不是諾曼底登陸,而是發現奧斯維辛大屠殺的那一刻。對二戰的反思一直貫穿于德國戰后的歷史中。德國戰后的歷屆領導人都把大屠殺視為“全體德

國人的恥辱”。70年來,德國人對種族屠殺的反思不斷深入,已經成為德意志民族自身認同的一個組成部分。在柏林的維騰堡廣場上有一塊黑底黃字的警示牌,上面寫著——“我們永遠不能忘記的恐怖之地”,并依次羅列了各納粹集中營的名字。

奧斯維辛沒有新聞

走進奧斯維辛,人們會不自覺地感到壓抑與沉重,也許是因為導游不時嚴肅地提醒到訪者,“你們是來看望逝去的靈魂,請保持安靜”。凝重與壓抑很快就變成了恐怖。一個一百多平方米的房間里堆滿了數不清的鞋,另外一個房間里則是滿滿的棕色的、黑色的、金色的頭發,其它的房間里是死難者遺留下來的堆積如山的皮箱、衣服、眼鏡。1945年1月,當蘇聯紅軍解放奧斯維辛集中營時,他們在這里發現了7000公斤頭發,35萬件女裝,4萬雙男鞋和5000雙女鞋。

美國記者羅森塔爾在1958年寫下了新聞史上的名作《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他寫道,“今天,在奧斯維辛,并沒有可供報道的新聞。記者只有一種非寫不可的使命感,這種使命感來源于一種不安的心情:在訪問這里后,如果不說些什么或寫些什么就離開,那就對不起在這里遇難的人們?!?/p>

但面對沒有新聞的奧斯維辛,人們無法忘記。以史為鑒,珍視和平,或許是人類對奧斯維辛最好的紀念。

月明星稀摘自《北京日報》

猜你喜歡
奧斯維辛使命感波蘭
在此消彼長中幸存的波蘭
中小學教師感知使命感對踐行使命感的作用機制研究
進軍波蘭
在波蘭,遇見地下仙境
美國青年華人熱議十九大:激發強烈使命感
工作使命感:一個正在復蘇的研究課題*
奧斯維辛集中營警世:要和平,不要戰爭!
70年歷史銘記 奧斯維辛呼喚世界和平
工匠精神之責任感與使命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