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個“非?!笔录鸬膶嶒炋骄?/h1>
2009-12-31 09:43朱紅戈
現代教育教學導刊 2009年4期
關鍵詞:蔗糖葡萄糖試管

朱紅戈

課堂教學中經常會出現一些“非?!笔录?一些偶發事件,學生一些另類問題等,即使你是經驗豐富的教師,有時也會措手不及。尤其是在化學教學中,更有可能遇到“非?!睂嶒?這些失常的實驗現象,導致結論截然不同,處理不當,會引起學生的誤解;處理得當,卻能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化學必修2中,講蔗糖性質時,由于已學過葡萄糖的性質,所以我設計了幾個問題:①蔗糖是否象葡萄糖一樣顯還原性?②蔗糖能否水解?水解后是否顯還原性?根據教材安排了兩個對比實驗:取兩支潔凈的試管,分別加入20%的蔗糖溶液1mL,在試管1,加入3滴稀硫酸,放在水浴中加熱5 分鐘,再滴加NaOH溶液,至溶液呈堿性。然后向兩支試管中各加入2mL新制銀氨溶液,在水浴中加熱3到5分鐘,觀察現象。這時出現了“非?!苯Y果:兩支試管都有銀鏡產生。學生異口同聲:蔗糖有還原性!

當時我也很愕然,試管①中有銀鏡是正常的,因為蔗糖在酸性條件水解后產生葡萄糖,顯還原性。而試管2中只有蔗糖是不該有銀鏡的,因為蔗糖分子中沒有醛基,不顯還原性。那為什么會出現非常結果呢?我隨即想到了實驗員在配制溶液時可能把蔗糖中混上了葡萄糖??墒怯忠粋€問題使我為難:如何向學生解釋?僅僅是一筆帶過:“蔗糖不純,其中混有葡萄糖?!睂W生可能不予認可,而剛才的實驗現象卻在頭腦中扎了根。

如何徹底去除學生已產生的感性認識?如何讓學生自己得出正確的結論?我靈機一動,說道:“同學們,大家根據實驗現象得出了自己的結論,那么這個現象合理嗎?你的結論正確嗎?大家根據學過的知識,下課后,查找資料,提出實驗方案,下節課大家將親手驗證?!甭犖疫@么一講學生有些疑惑了,開始產生了懷疑,學生們帶著疑惑卻又充滿了興趣,下課后按照我分的四個小組主動去查找資料。

第二次課,我們來到實驗室,我發現有些學生很興奮,有些卻很沮喪,一問才知道,有兩個小組有了方案,另兩個還沒有。第一小組認為試劑中有雜質,影響實驗結果,提出的方案是提純。實驗方法是:加熱、過濾、蒸發、結晶。第二小組也認為有雜質,而且認為雜質可能是葡萄糖,提出的方案也是提純。但實驗方法與第一小組不同:用滲析的方法提純。我沒有說誰對誰錯,只是按學生要求給了大家實驗器材,讓大家做實驗看結果。沒有方案的兩組支持哪個方案做哪個實驗。

實驗結束了,各小組交流實驗結果。第一小組用加熱結晶后的試劑做銀鏡實驗,試管中仍有銀鏡出現,得出結論:庶糖有還原性。第二小組用滲析后的試劑做銀鏡實驗,試管中沒有銀鏡出現,得出結論:庶糖沒有還原性。

兩個小組分別闡述了自己的實驗原理和結論,展開了辯論。最后大家統一了觀點:第二個方案是合理的,結論是正確的。因為單糖能透過半透膜,二糖不能透過半透膜。只有用滲析的方法,才可以去除庶糖中的葡萄糖。大家在探究庶糖的還原性時,還復習了必修1中的實驗方法。

這個“非?!睂嶒炗捎谠噭┑募兌葐栴}而造成了認知沖突,給教師提出了挑戰,卻引起了學生的興趣,教師適時的引導,重新創造條件,為學生認識未知提供平臺,變“非?!睘檎?使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而獲得成功。

猜你喜歡
蔗糖葡萄糖試管
金禾實業:具備成本及產業鏈優勢
醫生手術后“豪飲”葡萄糖注射液 一般人能喝嗎
糖尿病患者能吃氨基葡萄糖嗎
以大豆油與玉米油為原料的“液體皂”的制備
氮摻雜碳納米粒子的制備及在游離氯檢測中的應用
試管難題
冬季的故事
木薯胚性愈傷組織誘導及其離體保存的研究
超/亞臨界水中還原糖分解特性
異型試管在微型化學實驗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