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念往思來

2010-05-12 07:17于占德
戲劇叢刊 2010年2期
關鍵詞:紅柳劇目刊物

編者按:《戲劇叢刊》1980年創刊,迄今已經30年。這30年,正是改革開放的30年。在社會劇烈變革的過程中,戲劇界的同仁們經過了一次次痛苦的重新定位,一次次艱難的開拓發展,一次次創造經典的輝煌,風風雨雨,苦辣甘甜。社會的轉型還在繼續,戲劇發展的道路還在探索,戲劇的終極價值還在拷問,在意識形態和文化產品的二維區間,戲劇在漂移,在振蕩,在尋找歸宿?!稇騽部肥沁@個過程的參與者,因為戲劇是刊物生存的根本,《戲劇叢刊》是這個過程的見證者,因為刊物是一個專業的傳播平臺?!稇騽部酚兄鴳騽∫粯拥睦Ь?,也有著戲劇一樣的憧憬。

“30”最容易想到“而立”,有自信,也有困惑,有力量,更有責任。

在30周年之際,請來《叢刊》的“老人”們,聽聽那些過去的故事,試圖記住我們曾經的光榮與夢想,也試圖面對我們更好的未來。

離開《戲劇叢刊》主編崗位二十多年了。上了年紀眼前的事容易忘,以往的有些事卻記得清。當年在《叢刊》與我一起為這個刊物的生存和發展而辛勤操勞的同事們的身影,還時常在腦際浮現。

那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改革開放的春風剛剛吹綠了文壇,以直面人生著稱的戲劇就以其特有的敏感率先打破禁錮,綻放出歡呼新的歷史時期到來的新鮮花朵?!稇騽部肪褪窃谀莻€年代作為文化主管部門扶持戲劇創作的園地而創辦的。適應任務需要,當時我們就把密切聯系劇作者,及時發現新劇目,為刊物爭取優秀劇本作為編輯工作的重點。當我們得知戲曲作家張鵬、王其德、紀根垠、魏占河(作曲)在創作萊蕪梆子《紅柳綠柳》時,便積極協調有關方面,為這個劇目的加工修改排練演出提供方便,在較短的時間內就把這個戲搬上了舞臺。出乎意料的是,這個小劇團(當時是個縣級團)演出的新劇目《紅柳綠柳》竟然一炮打響,從縣演到省,從省演到北京,進了中南海懷仁堂和人民大會堂小禮堂,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及專家、觀眾的好評。去年在紀念建國六十周年媒體回顧戲劇舞臺的成就時,北京的評論家還重新提起并熱情地贊揚了這個戲的歷史意義?!都t柳綠柳》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山東第一個進京演出的劇目,它的成功又一次展現了山東劇作家的覺悟和實力。

早在“文革”之前,山東就有《李二嫂改嫁》《豐收之后》《奇襲白虎團》和《紅嫂》等優秀劇作蜚聲全國。新時期以來,老作家承前啟后,踔厲風發;新作家異軍突起,出手不凡,編劇水平不斷提高,隊伍日漸壯大,優秀劇作接連問世?!冻粮 贰陡缲淼南眿D們》《程咬金招親》《海邊有個男兒國》《畫龍點睛》《石龍灣》《苦菜花》《補天》等優秀劇目都在全國產生了較大影響。翟劍萍、張鵬、代路、孫月霞、劉桂成、趙福朋、徐世起等劇作家,或小組作業,或單槍匹馬,個自為戰,他們個個焚膏繼晷,嘔心瀝血,譜寫了一曲曲時代壯歌。細檢他們的作品,雖都自出機杼,各具千秋,而雄,渾豪放則大抵似可視為這個作家群體的一派風格。這支隊伍的形成為山東戲劇造成了一般新氣象。惜。乎,翟劍萍、紀根垠、王厚強等梁柱式人物已匆匆過世,留下了諸多遺憾。而令人欣慰的是,新世紀的陽光照撫著文藝大地,我省戲劇事業,繼承發展,改革創新,新人新作相繼出現?!秴部啡鐚嵱涊d了我省戲劇工作者前赴后繼的奮進足跡,也是為文化建設做了一份有益的工作。

當年我干那個主編是個兼職。忙于差事,并沒有盡到一個主編應盡的責任。編輯部的大量工作都是張善堂、宋云峰副主編同大家一起做的,那時工作條件較差,人員又少,但工作都很勤懇,幾位年輕同志業務能力也很棒,大家和諧共事,辦刊水平不斷提高。借此機會,向當年與我一道工作的“老編”們表示謝忱;同時向接續我們的工作把《叢刊》辦得更好的“新編”們表示敬意?!岸ⅰ敝甑摹稇騽部氛谛碌臍q月里為我省文藝事業的發展日新月異,錦上添花。

(于占德,山東省文化廳原廳長,曾任《戲劇叢刊》主編)

猜你喜歡
紅柳劇目刊物
離太陽最近的樹
刊物賀詞
五大衛視2020年待播劇目預覽
優秀劇目進校園
離太陽最近的樹
淘氣包弟弟
離太陽最近的樹
繼承傳統 創演新劇《齊王田橫》
讀者論壇等
編后絮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