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視覺激浪

2010-06-08 02:00
文學與藝術 2010年3期
關鍵詞:圖像藝術家藝術

劉 嵩

【摘要】在過去的整個20世紀以及已經迎來的新世紀中,對于新科學的隱喻與模式的著迷,尤其是物理和生物學等其他學科的新成就,大大地激發了藝術家的想象力。新媒介藝術作為一種來源、順應于藝術發展史脈絡但又與傳統藝術有所不同的新的藝術形態,其產生和存在與社會環境、科技發展、經濟基礎的發展是密不可分且息息相關的,它們之間始終保持著密切的關系。

【關鍵詞】新媒體藝術

二十世紀以來,隨著社會的進步,經濟、科技的發展,以攝影、VIDEO、網絡和計算機為主的新媒體藝術由此興起。發展到今天,藝術已經邁入了另一個新的階段,錄像、攝影數碼技術的出現,現代光學電子技術電腦技術的迅猛發展,以及新材料、新觀點、新生力量的介入,為愈來愈多的藝術家、設計家提供了新的媒體手段,使藝術面貌日益更新。

當我們翻閱藝術史,不難發現藝術的存在和發展與新的媒介的出現有著密切關聯。尤其是二戰以后出現并蓬勃發展起來的當代藝術,與以往藝術的一個重要區別就在于媒介上的區別,各種新媒介的運用成了當代藝術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全新的媒介使得藝術領域原本單一的技術、材料得到極大的擴充,長期以來沿襲的手工制作方式在此之后得到了徹底的解放。

在過去的一個世紀里,藝術和科學技術之間最大的發展可以歸功于圖像技術對于藝術語言特殊的影響作用。伴隨著流行文化的發展和商業性電視節目的普及,藝術家們普遍開始了對于圖像化的視覺接受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思考;一些藝術家開始用實物和現成媒材(包括攝影、電影、電視在內的各種圖像技術)來從事這種思考和創作。從未來派(,是由意大利詩人菲利波·托馬索·馬里奈締(Filippo Tomasso Marinetti)作為一個運動而提出和組織的。未來派畫家們所追求的是隱喻式的主題和不同視象的同時并存。)開始,攝影和現成圖像的拼貼就成為了藝術創作的重要方式。正如攝影術和電影膠片是19世紀后的重大視覺技術發展一樣,隨后出現的電視等新的傳媒方式也同樣體現出了一個新的世紀之交的視覺技術發展。例如作為激浪派代表的白南準(<1932年7(下轉第260頁)月20日——2002年1月29日>美籍韓裔藝術家,國際著名影像藝術家,Video藝術之父、現代藝術大師,激浪派大師,多媒體藝術家。1963年,白南準成為用電視機來表現藝術的第一人。)在二十世紀60年代便以劃時代的方式將電視就作為一種新的視覺技術在個性化的視覺創造中廣泛應用。而與之同處一個時代的另一位新藝術流派的代表人物安迪·沃霍(Andy Warhol,1928.8.6-1987.2.22,被譽為20世紀藝術界最有名的人物之一,是波普藝術的倡導者和領袖,也是對波普藝術影響最大的藝術家。)更是在一次電視采訪中說道:未來每個人都能當15分鐘名人。這一預言式言論的誕生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來源于電視機等新視覺產品在當時以達到相當程度上的普及。事實驗證,在此后的很長一段時間里,隨著更新的更高端的數碼技術不斷出現,人們越來越多的接受并參與到這些新物品的推廣和創造中來。時至今日,新興媒體技術的影響力早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在當下進一步地迅速擴張與蔓延開來,而且直接涉及到視覺藝術的發展?;孟胧澜缡降臄荡a蒙太奇在因為其貌似客觀而獲得信任的同時,埋下了無數的機關,吸引了觀眾長久和反復的凝視。數碼產品在大眾當中的廣泛普及更讓人們能越來越輕松地通過對圖片進行數碼制作處理,這樣一來,數碼影像又明顯比傳統的攝影走得更遠了。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新媒體藝術所具有的連結性與互動性的這一鮮明特質使得人們在影像作品中輕松地分享了許多美學成果。如作為逆轉時間、激活記憶庫存的“閃回”倒敘手法;慢鏡延緩時間所凸顯出來的微妙細節的戲劇性;切換中的時間拼接而改變敘事流程、取消因果關系甚至提示同時性的手法;快鏡密集地壓縮時間縮減事件過程所產生的強烈的符號意義等。雖然今天的人們依然懷念著傳統攝影技術帶給人類的美好記憶,但這也無法掩飾影像的時間處理在數字化方式下所蘊含的更大的彈性:各種數字特技所創造的多種時間維度重疊交叉并行的種種關系,大大豐富了傳統的視覺語言;三維動畫造型的介入更是使任何奇思異想成為視覺現實。在藝術界,伴隨著影像和影像裝置等創作手段的出現,互動性開始成為影像藝術超越其他傳統藝術媒介的優勢。今天,人們所談論的多媒體藝術已是結合了視頻、聲音、文字的超級文本,它不但可以鏈接到無窮無盡的其他文本之中,更可以由多種路徑進入。這無疑對于藝術而言意味著綜合性的某種復興。在我們所知的在過去傳統的宗教藝術中,繪畫、雕塑、聲音和建筑空間協同作用,渲染出一種心理磁場。如今這樣的方式在多媒體中再次得以體現,它像一把繩索,將各種藝術再次捆綁在一起,營造出不可還原為組合要素的綜合體驗。相反,傳統藝術在此方面就顯得與之無法企及。尤其,如今的電視等大眾媒體制作的大量綜合類節目及各類真人游戲產品不斷問世,其營造的身臨其境的感覺更是吸引到更多的人群。即作為觀眾又是參與者的互動感使得愈來愈多的人們也不再滿足于以往在展覽館的藝術作品前始終保持的那種距離感。此刻,之前的傳統藝術便越發顯然無法解決這一課題了。然而新媒體藝術卻在這一領域彰顯出了它令人驚嘆的優勢,讓人為之嘖嘖稱贊。出現在展覽中的那些具有互動性的新媒體藝術作品讓人們所津津樂道,因為它們真正滿足了觀眾們面對作品時所產生的融入其中的欲望及好奇心。又若一旦我們將互動性數碼多媒體作品置身于網絡,那么互動性將再次大大加強,觀眾猶如置身于一款多人游戲,身體完全享受在多媒體技術所營造的視覺氛圍里。

當然,如果僅從整個藝術材質的自然流變來看,以高科技為支點的新媒體藝術的出現并不是一件重大的事件,它僅僅只是藝術表現方式發展的許多環節中的一個步驟和階段而已。然而正如繪畫顏料的出現和不斷改良對藝術產生的巨大影響和推動一樣,新媒體藝術能否在今后藝術的發展過程中發揮決定性的作用還是未知數。但即使如此,在新媒體藝術的興起與發展歷程中,我們依然可以感受到這種新型藝術樣式的咄咄逼人之勢。一定意義上,信息時代里以電子類為代表的高科技媒體藝術正逐漸成為普遍的藝術樣式,人們無法離開數字影像正如無法離開電腦一樣。另外,在信息繁多,社會高速發展的今天,顯然從文字閱讀轉向圖像閱讀已經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人們早已身處一個全新的時代。上個世紀末以來,人們經常用“圖像時代”、“讀圖時代”來描述當代社會,進入新世紀后當代視覺藝術領域的圖像化特征更是越來越突出,在消費社會與電子媒體的共同促進下,我們早已身處于一個圖像豐富的時代。電視、電影、網絡和集聲音、圖像和文本為一體的電子讀物層出不窮,并迅速地不斷更新換代。閱讀方式的轉變,毫無疑問地正對在人類的知識結構、認知方式以及行為方式產生著重大的影響。并且,由于處在全球化發展的必然趨勢下,文化和藝術的社會功能也在要求我們對這種圖像閱讀的潮流作出回應。再加之,現今的藝術作品已經逐步演變為其本身的定義也變得不再是決定于它的實體形式,而更多的是體現在它的形成過程中的這樣一種特征。因此,整體而言運用傳統的藝術形式顯然已無法更有效地承載起這一系列的發展轉變。于是,擺在眼前的這一系列新的課題,不得不促使我們需要在現有基礎上開拓新的技術材料和視覺樣式;用藝術的方式和理論思考當下涌現出的新的圖像閱讀時代的深層特征;培養能將它以符合這個視覺時代的恰當方式傳達出來的能力??v觀當今藝術領域,溝通與合作已成為關注的焦點,觀眾對于參與到作品中更是深感興趣,這一點無疑對正在從事新媒體藝術創作的工作者們也提出了更高層次的要求:藝術創作者們必須能將個人的創造有效的轉換成社會性的視覺藝術;能夠將日常生活中的視覺信息系統、有效地轉換成個人創作的資源;同時還要有豐富的藝術資源為以憑借,使新媒體技術的運用在作品中能提供新的可能性。顯然,觀眾的要求還將隨著社會不斷地進步與發展不斷提高,新媒體藝術面臨的挑戰勢必越來越大。但反觀而論,人們對新的藝術形式與新的媒材的運用所引發出的具有創造力的藝術思維和經驗,又能在很大程度上挖掘出藝術潛在的探索空間;同樣,對于社會進步、科技發展等方面而言,它們也能隨之起到相應的推動作用。

總之,在過去的整個20世紀以及已經迎來的新世紀中,對于新科學的隱喻與模式的著迷,尤其是物理和生物學等其他學科的新成就,大大地激發了藝術家的想象力。新媒介藝術作為一種來源、順應于藝術發展史脈絡但又與傳統藝術有所不同的新的藝術形態,其產生和存在與社會環境、科技發展、經濟基礎的發展是密不可分且息息相關的,它們之間始終保持著密切的關系。作為新媒體藝術創作來說,它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產物。尤其在全球一體化、信息化的發展形勢下,隨著高科技的進步,新媒體藝術也將呈現出多元化的形式,只要我們把握好時機,冷靜應付隨之而來的挑戰,扎根于本土,發揮有中國特色的深厚文化內涵,新媒體藝術同樣能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中發揮積極作用,并在持續發展、不斷進取的觀念下以正確的意識及充滿活力的方式展現在世人面前。

猜你喜歡
圖像藝術家藝術
A、B兩點漂流記
紙的藝術
小小藝術家
小小藝術家
因藝術而生
藝術之手
名人語錄的極簡圖像表達
爆笑街頭藝術
一次函數圖像與性質的重難點講析
趣味數獨等4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