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德失范與領導干部行政倫理建設

2010-08-15 00:44陳建鋒
中共云南省委黨校學報 2010年4期
關鍵詞:官德倫理官員

陳建鋒

(中共青浦區委黨校,上海 201700)

官德失范與領導干部行政倫理建設

陳建鋒

(中共青浦區委黨校,上海 201700)

領導干部的官德出現的問題,集中體現在某些掌握著公共權力的官員在權力運用方面的不道德。領導干部官德失范的核心問題是行政權力運行過程中缺乏倫理規范和法律秩序而導致的行政主體倫理失范。為避免行政倫理失范所帶來的領導干部官德失范,我們必須加強官德建設,通過制度建設和對領導干部的信念教育重新構建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行政倫理體系。

官德;領導干部;行政倫理

為官有“德”是現代民主政治公意的要求和現代管理的重要行政倫理規范,為官無德則必然導致黨風、政風和社會風氣不良。當前,領導干部的官德出現的問題,集中體現在某些掌握著公共權力的官員在權力運用方面的不道德??v觀我國公共行政的實踐歷程,我們可以發現,社會上的腐敗現象總是直接或間接地與政府的行政行為聯系在一起。由于我國正處于社會轉型和體制轉軌的過程中,國家的各項制度、法規、政策處于一個亟待整合的階段,加之各種新舊思想碰撞、觀念更替等問題的存在,政府在公共行政實踐中存在一些官德失范的現象。正確估價當前官德建設的現狀,正視當前官德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和危害,合理設計新時期新階段官德建設的推進路徑,使各級黨員領導干部真正做到“常修為政之德、常思貪欲之害、常懷律己心,自覺經受住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長期執政的考驗”,①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一、官德問題引人關注

所謂官德,就是領導干部的道德品行和思想政治素質,即領導干部在行使權力的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為官理論、為官信念及其行為準則和規范,說到底,就是領導干部的職業精神和道德操守。

官員以德行施政,正直清廉,忠于職責,多為人民做好事,就會得到人民的擁護,政府的信譽就會提高,社會就會長治久安。只有官員在“立德”方面為世垂范,整個社會的公德和文明水平才能夠提高?!懊駸o德不立,政無德不威”。要做好一個人,就應該有良好的道德品質,而為政做官者,更應該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質,因為有高尚官德的人,能夠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感召人、影響人,從而在人民群眾中產生很高的威信。

“官德毀,而民德降”?!暗虏缓裾?,不可使民”。官風不正,民風難好。人們從各級領導干部的道德言論中感悟社會所倡導的道德要求。同時,人們又從各級領導干部的道德行為中判斷善惡是非。領導干部的道德水平,不僅顯示了社會道德建設的主題,而且是影響社會道德建設成效的關鍵因素。從一定意義上講,領導干部比一般社會成員對社會道德建設的影響更大更多。

二、“官德”失范的行政倫理分析

就總體而言,絕大多數的各級領導干部能夠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兢兢業業地為人民謀利益,顯現了崇高的品質和高尚的官德,得到了社會公眾的信賴和擁戴,鄭培民、孔繁森、任長霞就是黨員干部中的杰出代表。但是,我們也應該清醒地看到,在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新的社會環境中,有些身居領導崗位的人卻缺乏應有的“官德”,表現出形形色色的“官德”失范行為。從近年來查處的領導干部違法違紀案件看,腐敗分子走上違法犯罪道路,大都是從道德滑坡開始的。一些人受到剝削階級腐朽生活方式的腐蝕,理想信念和道德觀念發生混亂:有的慕羨奢華生活,盲目攀比,心理失衡,思想扭曲,精神空虛,貪圖享樂、玩物喪志;有的經不起金錢、美色和物欲等誘惑,傍大款、養情婦、迷賭博,沉湎于糜爛腐朽,以至目無法紀,不擇手段,為所欲為;有的以吃喝玩樂為正常,把公款高消費娛樂看成“瀟灑”,以沉溺花天酒地、聲色犬馬為榮,醉生夢死般的生活逐漸使他們墮落,最終墮入犯罪泥潭而難以自拔。

領導干部“官德”失范的核心,是行政權力在行使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一是行政權力變成了商品,即權力的商品化;二是以權謀私;三是失職瀆職。這三方面的問題,是行政權力運行過程中缺乏倫理規范和法律秩序而導致的行政主體倫理失范。因此,“官德”問題的實質是行政倫理失范的問題。具體來說,造成領導干部“官德”失范,引發行政倫理危機的原因具體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1、公共行政官員追求個人利益最大化。市場經濟條件下,交換原則對社會政治生活加以滲透和影響,政府官員在缺乏相應制約機制的市場經濟條件下往往會充當“經濟人”的角色。因為“當個人由市場中的買者或者賣者轉變為政治過程的投票者、納稅人、受益者、政治家或官員時,他們的品性不會變化”,②他們都會追求最大化效用或利益。作為政府治理主體的官員,在追求其自身利益最大化的過程中,如果其“經濟人”特性不加任何束縛,就會把獲得個人的經濟利益作為為官的唯一動力和原則,而把為人民服務拋在腦后,甚至想方設法利用自己手中的權力,追逐私利的最大化,進而產生行政倫理失范現象,從而違背了為官道德的基本宗旨。

2、傳統官場文化的影響使得官員缺乏現代職業精神。在中國長達兩千余年的官僚統治中,形成了一種獨特的官場文化,權力運作的任意性與私密性是其重要特點?!肮俦疚弧币庾R使得為官者以“民之父母”自居,并以“官貴民賤”、“官大為尊”為行為準則。中國社會的現代化進程在一定程度上是在外來文化刺激下開始的,由于沒有經歷市場經濟自發的、完整的發育過程,在自身經濟結構的演變中亦缺乏刺激本土文化發生變革的因素,因而,社會成員普遍缺乏與現代化過程相適應的文化價值觀念和與現代職業化過程相適應的職業精神。因此,以官為主體、以為官者的利益為核心的“官文化”、“潛規則”作為一種文化遺存對我國的政治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進而影響到黨政官員現代行政倫理觀念和良好官德的樹立。

3、公共行政官員的利益驅動和利益協調機制不完善。當前,我國對行政官員的利益驅動與激勵主要以精神激勵為主,相對忽視物質激勵。隨著行政官員自利性的充分激發和傳統道德激勵功能的逐漸減弱,缺乏物質激勵基礎的道德激勵逐漸失去其往昔的威力。由此,公仆角色的社會期待便與行政官員的自利性沖動形成一種矛盾,使其行動處于兩難的境地。行政官員手中往往握著公共權力,在制度尚不完善的情況下,這種兩難就很容易以變態與扭曲的方式在行政官員行使權力的過程中表現出來,很容易把公共權力用作牟取私利的工具。

4、缺乏強有力的監督和制約機制。孟德斯鳩曾經指出:“一切有權力的人都容易濫用權力,這是亙古不變的一條經驗,有權力的人們使用權力一直遇到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睂矙嗔θ狈娪辛Φ谋O督和制約機制是行政倫理失范的客觀條件。過去,我們在行政倫理建設問題上,習慣于從精神層面號召、宣傳而忽視從制度規范層面建立倫理的運作保障機制,過于強調自律而忽視他律,這就使得對行政人員的要求只限于軟約束,缺乏硬性的強制力。由于制度建設的滯后,尚缺乏完整、嚴密的監督制度和相應的法規,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監督效能的發揮。正是制度和監督機制的缺失,為權利異化和行政倫理失范提供了滋生的空間。

三、領導干部行政倫理的重構

為避免行政倫理失范所帶來的領導干部官德失范,我們必須加強官德建設,重新構建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行政倫理體系。

行政倫理重構具有有雙重維度,首先是制度倫理的構建,即外部控制。制度倫理的優點在于:制度成為人們活動的出發點,而這個制度是按照某種道德要求塑造起來的,道德要求作為一種規則、習慣被固定下來,從而對任何人都構成強制性的約束力。制度最基本的功能是約束與激勵。比如完善政務公開制度、增強公民意識,加強對官員的監督、建立健全官員道德評價機制。上述的方法對于加強官德建設,提高各級官員的官德水平有一定的作用。但是,作為行政道德倫理范疇的官德,僅僅依靠純粹外在的力量約束與控制顯然是遠遠不夠的,依據道德的本質、依據道德教化的內化途徑,真正能夠從源頭上匡正官員官德失范的方法是運用信念的力量。通過對廣大領導干部進行以共產主義和社會主義信念教育為核心的黨性錘煉來構建起行政倫理的“官德”基礎。各級領導干部作為各種社會群體的引路人與領導者,理應以執著的信念引領自己執著的活動,以信念的力量推動社會實踐活動的發展,遵循社會的發展規律,領導廣大民眾積極推動社會的進步和發展,以公而忘私的精神投身于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中去,并以堅定的信念抵御和防止各種有悖官德的思想和行為。

堅定的共產主義信念和社會主義信念何以能夠成為匡正官德的基礎,成為構建當前行政倫理的核心,主要因為黨員干部的理想信念與現實的官德具有內在的契合之處。

1、社會主義的政治信念是官員立德的道德情感。社會主義的政治信念與其他信念的產生一樣,是以知識和經驗為前提的。正是在建設社會主義的實踐過程中,人們對社會的發展軌跡有了越來越清醒的認識、對社會發展趨勢有了愈來愈自覺的體驗,因而形成了社會主義的發展本質、發展道路、發展手段、發展規律的一整套理論知識,并體驗到社會發展趨勢的不可抗拒性。把在社會改造過程中逐步形成的知識與經驗轉換為堅信社會進步的理念和信念。社會主義的知識及建設社會主義的經驗一旦轉化為信念,就具有了十分穩定的意向心理,由對社會主義發展事實的尊重轉化為對社會主義事業成功的堅信不移,在“堅信”中飽含了對社會主義事業的思想情感。這種包含情感在內的信念也就成為樹立“以民為本”、“修身正己”、“秉公去私”、“清廉儉樸”、“勤勉謹慎”的官員道德的精神支柱,進而才可能產生“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道德情操、形成“大道之行,天下為公”的無私情懷,才可能具有“不義富貴,于我浮云”的道德氣節。

2、社會主義的政治信念是官員勵志的精神支柱。由社會主義的實踐活動為根基的知識與經驗轉化為堅定的社會主義的信念,既包含道德情感,還包含道德意志,它是官員從事執政活動的精神動力。社會主義的政治信念作為執政活動的前提,也就以意向的形式凝聚在執政活動的結構與過程之中,作為認識和實踐的固有定勢,長久地作用于官員的執政活動,并具有了穩定性和鞏固性。顯然,官員道德的樹立與遵循,道德意志的磨礪與熔鑄,因堅定的社會主義政治信念而產生持久性和堅定性,顯現出執政者執著的高遠志向,“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執政理念也就能夠得到始終一貫的體現。缺乏堅定的社會主義的政治信念,也就缺乏遵循官德的自覺性和穩定性,雖然一度也能為社會公眾做好事謀利益,但是,一旦缺少監督,一有誘惑慫恿,就會在公眾利益與個人私利的沖突與矛盾中,在巨大的物質利益的引誘下,放棄為官道德的底線,丟棄共產黨人的本色與傳統,與社會的邪惡勢力同流合污、沆瀣一氣,以公權謀私利,由清官倫為貪官,由座上賓倫為階下囚,陷入腐敗的深淵而不能自拔。黨員干部只有不斷完善和健全自身的理想道德人格,才能獲得堅定理想信念的強大持久的精神動力。

3、社會主義的政治信念是踐履官德的價值源頭。社會主義的政治信念既是對社會主義社會未來發展的堅信篤信,也是各級官員從政活動與踐履官德的價值源泉。堅定的政治信念彰顯了一切利用自然改造社會活動的價值所在,指明了社會活動的前進方向。而官德則是官員引領社會公眾開展社會實踐活動的基本的正義要求和道德基礎,也是官員有效開展執政活動的最基本的要求?!暗滦允屈h員道德品質的集中體現”,③因而,政治信念是履行官德的政治保證,履行官德才能保證執政活動的合目的性與合價值性,確定官員執政活動的基本價值取向,即推動社會的進步與發展、滿足廣大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與文化需要、推動社會制度的更新與和諧人際關系的建構,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這種價值取向與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也就決定了領導干部的執政活動為人民大眾服務的本性,各級領導干部惟有運用手中的權力,通過自身的廉潔奉公,無私奉獻、勤勉努力,把握社會進步的方向,為社會公眾提供正確的政治領導、資源的調節、政策的服務與扶持,把社會發展趨勢與社會公眾的需求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最終實現執政活動的價值。

總之,黨政官員要以堅定的政治信念引領自身的執政活動,并且在執政活動中不斷錘煉自己的黨性修養,鞏固自己的信念,并在政治信念的導引下,領悟、生成和自覺遵循官德。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官員的執政能力,為建立清廉的社會、形成淳樸的民風發揮引路人和導航者的作用。顯然,官員的政治信念是否堅定、官員的官德是否高尚,與整個社會的進步與發展息息相關,而政治信念與官德生成具有密切的內在聯系。弘揚官德,以官德為核心的行政倫理的構建必須以堅定的政治信念為基礎。

注釋:

①《中共中央關于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決定》,《人民日報》,2004年9月27日。

②(美)布坎南著,吳良健等譯:《自由市場、市場與國家》,北京經濟學院出版社,1998年版。

③鄭永扣:《人性、德性、黨性的統一:共產黨員堅定理想信念的人學基礎》,《馬克思主義與現實》,2007年第6期。

責任編輯:劉建文

D630.1

A

1671-2994(2010)04-0090-03

2010-06-10

陳建鋒(1982- ),男,上海青浦人,中共上海市青浦區委黨校講師、碩士。研究方向:中共黨史,中國當代史和農村經濟。

猜你喜歡
官德倫理官員
《心之死》的趣味與倫理焦慮
孟子的官德思想及當代啟示
護生眼中的倫理修養
大唐宰相狄仁杰的官德
全面從嚴治黨需加強官德建設
官員在線
官員在線
官員在線
醫改莫忘構建倫理新機制
古代官德之清廉儉樸與現代意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