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下的文學理論課程教學改革——河池學院文學理論課程實踐教學新探

2010-08-15 00:48藍利萍
河池學院學報 2010年1期
關鍵詞:河池文學理論應用型

藍利萍

(河池學院 中文系,廣西 宜州 546300)

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下的文學理論課程教學改革
——河池學院文學理論課程實踐教學新探

藍利萍

(河池學院 中文系,廣西 宜州 546300)

在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下,文學理論課程的教學必須改革,根據學校的辦學定位更新教學理念,依據專業的培養目標重新制定課程目標,改進教學手段,完善教學方法,優化課程結構等,唯有如此,才能培養出道德品質高尚、專業基礎扎實、綜合能力強和具有創新精神的應用型專業人才。

應用型人才;文學理論;教學改革;實踐教學;教學方法

目前我國的高等教育已經由英才教育階段向大眾化教育階段發展。而隨著我國高校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問題也成為高校能否生存與發展的大問題。過去的英才教育已經遠遠不能滿足社會的需求,高校的培養目標與社會需求嚴重脫節,很多高校的辦學理念、辦學特色、業務培養目標、業務培養要求、學科與專業建設、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等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戰。我們的文學理論課程教學也面臨著嚴峻的考驗,文學理論課程的教學應該何去何從?文學理論課程的教學理念該如何更新?教學目標如何重新定位?教學手段如何改進?教學方法如何完善?還有課程結構如何優化等問題都有待我們重新思考。筆者試以河池學院中文系的文學理論課程的教學實踐來談談幾點看法。

一、根據辦學定位,更新教學理念

在新形勢下,河池學院領導、教師更新辦學理念,走出象牙塔,深入社會實踐,調查研究人才市場狀況,根據社會需求明確辦學定位:“以師范教育為主、以本科教育為主,積極發展非師范教育和繼續教育;立足廣西,面向全國,培養厚基礎、寬口徑、素質高、實踐能力強的基礎教育師資和區域經濟建設實際需要的應用型人才;把學校建設成為師范教育特色和地方特色顯著,有一定學科優勢,在同類院校中辦學水平較高的多科性教學型大學”。在“為社會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思想的指導下,河池學院各系部、專業都制訂了新的人才培養方案和教學計劃,以適應社會需要,培養出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在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下,我們的文學理論課程教學也更新教學理念,根據培養目標,制訂課程目標,改革教學方法,完善教學手段,優化課程結構,培養優秀人才。

二、依據培養目標,制定課程目標

河池學院中文系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具有漢語言文學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夠在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等從事語言文學研究、寫作、文秘、宣傳及在中等學校、職業技術學校從事語文教學及研究工作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據此,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制定文學理論課程的教學目標。

第一,幫助學生掌握文學理論的基本原理和基礎知識,樹立正確的文學觀,使學生能夠正確地認識、分析和評價古今中外的文學現象,以指導文學創作、文學批評和語文教學。

第二,培養學生的理論思維能力,使學生學會用理論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并能提出新問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第三,提高學生從事創作、欣賞和文學批評等專業素質。這一目標通過實踐教學得以實現。

以上三個目標在傳統的文學理論課程教學中也有提及,只是在實施過程中沒引起足夠重視,因此,效果不大明顯。在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下,才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并得以認真實施。在此,筆者重點談第四個目標。

第四,提升人文素養,塑造健全人格。這既是社會的需要也是個體的需要,在教會學生如何做事的同時教會學生如何做人。作家龍應臺在《政治人的人文素養》一文中指出:“人文素養,是在涉獵了文、史、哲學之后,更進一步認識到,這些人文‘學’到最后都有一個終極的關懷,對‘人’的關懷”。[2]人文素養就是以人為本,關心人、愛護人、尊重人,是對人的終極關懷。人文教育是鑄造人文精神的教育,也可以說是一種人性教育,它以人的心性完善為最高目標,關注人類自身的精神家園的美好構建和心理的健全發展。優秀的文學作品積淀了作家對生活的深沉思考,融合了作家的審美理想和生命體驗,優秀的文學作品常常對“人到底從哪里來?又到哪里去?”“人生的價值和意義是什么?”“什么是幸福、什么是不幸”等等問題進行嚴肅的拷問,體現了對人的終極關懷。因此,文學具有審美娛樂、審美教育和審美認識功能,文學對個體情感的陶冶、靈魂的提升、心靈的皈依作用是不可忽視的。愛因斯坦說過:“科學只能說明‘是什么’,而不能說明‘應當是什么’?!盵3]科學永遠都不能回答人應當怎樣生活,也無法回答人生的意義和目的何在這一類重大問題。只有文學、哲學和史學能夠回答這類問題。王元驤在《審美反映與藝術創造》中說:“沒有任何其他意識形態對人所產生的影響象文學作品所喚起的審美體驗那樣,使整個心靈都得到如此深刻的觸動,產生如此強烈的影響,獲得如此全面的滋養……它在人們精神上所產生的綜合效應,決不是一般的知識傳播、道德教育和消遣所能企及的?!盵4]在這個物欲橫流、競爭異常激烈的時代,人們深感身心俱疲,物質文明的發展伴隨著的不是精神文明的進步,不少人對人生的價值和意義甚感迷惘,對生活悲觀失望,沒有社會責任感,內心充滿了矛盾,顯得浮躁不安,孤獨郁悶,有的甚至走向極端、報復社會……那么,人在解決了溫飽之后,應該更關注什么呢?應該更關注人類自身的精神家園的美好構建和和心理的健全發展。我們可以引導學生通過文學活動提升人文素養,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和文學觀,使他們找到精神的家園,得到詩意地棲息,使人內心和諧、充實、樂觀,使人的心性得以完善。人內心的和諧才是社會和諧的核心,否則只是形式上的和諧??傊?文學活動能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塑造健全人格,增強學生的適應能力。

自從近代大學興起以后,不論是中國還是外國,各大學的培養目標雖不盡同,但是,從來都離不開兩種理想:人格上的修養和學問上的修養。我國著名的教育學家鄭曉滄在他的《大學教育的兩種理想》一文中,對中西大學教育的兩種理想有詳細的闡述[5]?,F在,雖然社會發展變化了,但是,社會還是需要具有高尚道德品質的、學問上有相當造詣的建設人才。因此,我們文學理論課程的教學目標與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是一致的。

三、改革教學方法,完善教學手段

要實現教學目標,就要在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上下工夫。改革教學方法,提升教學效果。在教學中,我們改變傳統的一言堂的教學方法,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例如,講授法使學生對抽象的理論有清楚的認識和理解;探討法激發學生對問題的興趣,培養研究精神和創新能力;問答法使學生主動學習,記憶深刻。圓桌討論法氣氛活躍,學生暢所欲言,容易解決舊問題提出新問題;實踐帶路法,對于學生的學年論文要求老師在論文的選題、思路、研究方法、基本格式等方面進行指導,為學生今后更好地完成畢業論文打下堅實的基礎。如此,學生對文學理論知識的掌握更準確更深刻,實踐能力提高較快。這些教學方法都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強調的是“學以致用”。

雖然文學理論課程具有實踐性品格,但是,傳統的文學理論課程教學往往偏重其理論性,而忽略其實踐性,教師授課往往也是強調理論而忽視實踐,學生對文學理論理解不了,只能死記硬背,考試常常得高分,但是寫作能力、文學鑒賞水平卻沒有得到提高。因此,要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即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文學鑒賞水平,文學理論課程教學必須重視實踐性。

文學理論教學的實踐性使學生除了會運用所學習的文學理論知識指導學習中國古代、現當代文學、外國文學等具體學科的學習外,更會運用文學理論知識進行文學創作、文學評論和文學原理研究的實踐。實踐教學就是著重培養學生正確的思維方法、理論概括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和運用所學的知識,也為學生將來的科研精神和創新能力打下基礎,更好地為社會服務。

我們的實踐教學的具體做法是:1.在講授有關理論問題時,注重聯系文學創作和作品實際,從感性出發,再上升到理論來認識。盡量做到深入淺出、通俗易懂。2.在適當的時候邀請文藝學專家給學生做相關講座,使學生對前沿的、深奧的理論和學術觀點有更清楚的認識,引發學生的研究興趣,撰寫相關論文。3.開展相關文學實踐活動,從具體運用中加深對有關理論問題的理解。如組織學生對電影、電視劇、文學文本進行欣賞、評論,召開作家作品討論會等,以我院的幾個文學社團為主要平臺,教師指導、鼓勵學生多進行文學作品的創作和評論活動,并推薦發表。4.學生運用文學理論知識指導語文教學的試教和實習,開創語文教學新局面,并撰寫相關論文。5.讓學生也參與到教師的教學或科研課題中來,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如我們的文學理論教改課題:“文學理論課程實踐教學的研究與實踐”的課題成果之一就是《紅水河的回聲》(主編:藍利萍、陽崇波,廣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 8月)河池學院學生文學評論集,將學生的文學評論結集出版大大激發了學生寫文學評論的積極性,又使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得到鍛煉。課題“桂西北少數民族民間文化中的生態美學研究”,作為學生學年論文或畢業論文的選題,讓學生更多地到實踐中去,培養實踐能力。6.改革考試方法,理論考試成績占期評成績的 60%,實踐 (學年論文或文學評論作業)成績占 40%。理論考試與實踐操作相結合,既有閉卷考試,也要寫論文,如此,學生才能既重視理論基礎的學習又重視實踐能力的鍛煉,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完善教學手段,提高學習效率。在文學理論課程教學實踐中,我們除了恰當使用傳統的教學手段外,還充分發揮現代教學手段的優勢進行教學。文學理論課程概念多、理論深奧抽象,理解困難,單靠教師口頭解釋和板書,學生很難理解和掌握,因此,要借助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利用網絡資源、多媒體課件來增加直觀感,既激發興趣,又便于理解,更節約時間,提高了學習效率。我們還開辟了文學理論精品課程網頁,內容有:課程概況 (課程介紹、教學大綱、建設規劃)、教師隊伍、教學教案、教學課件選、教學錄像、學生作品目錄、教改教研、習題精選、特色項目等,并不斷完善網絡教學資源,給教學帶來很大方便。

四、優化課程結構,培養優秀人才

為實現教學目標,我們還要優化課程結構,為學生成才提供更廣闊的知識空間。把文學理論課程與美學、現當代文學、古代文學、外國文學、寫作、影視文學等課程進行結合,用文學和美學理論知識去分析研究古代、現當代和外國優秀的文學作品,去指導學生的文學創作和文學批評。尤其是用學過的文論去觀照、探析本地區優秀作家的作品,弘揚本地區的文化,為當地經濟、文化建設服務。我們還考慮到學生本科畢業之后,有的要就業,有的要繼續深造考研究生,因此,我們在開設文學理論這門專業必修課的基礎上,再開設文學批評、中國古代文論、西方文論、文學研究方法論等專業選修課,供考研的學生選修,使學生在這方面有更深入的研究??傊?要根據學生的興趣、特長、發展方向、社會需要等,優化課程結構,為學生建構較合理的知識、能力和素質結構,為社會培養更多的優秀人才。

近兩年來,在文學理論課程的教學中,我們通過以上嘗試,取得了可喜的教學成果。本課程于2008年 4月被評為河池學院重點建設課程,2008年10月被評為廣西高校精品課程,獲得經費資助;2009年 8月由廣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河池學院學生文學評論集《紅水河的回聲》;2010年 3月文學理論課程申報國家級精品課程。但是,本課程的教學還存在許多不足之處,我們還在繼續努力。

[1]馬丁·特羅.外國高等教育資料[J].王香麗,譯.1999,(1).

[2]龍應臺.政治人的人文素養[M]//中國大學學術講演錄.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3]阿爾伯特·愛因斯坦.愛因斯坦文集第三卷[M].許良英,趙中立,張宣三,編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79.

[4]王元驤.審美反映與藝術創造[M].杭州:杭州大學出版社,1992.

[5]鄭曉滄.大學教育的兩種理想[M]//楊東平.大學精神.上海:文匯出版社,2003.

G642.0

A

1672-9021(2010)S-0028-03

藍利萍(1963-),女,廣西忻城人,河池學院中文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文學理論、生態美學。

“新世紀教改工程”“十一五”第二批啟動立項項目,區級教改課題:“文學理論課程實踐教學的研究與實踐”資助項目 (編號:桂教高教〔2006〕194號)。

2010-06-20

[責任編輯 陽崇波 ]

猜你喜歡
河池文學理論應用型
關于應用型復合人才培養的教學模式探討
“5-2-1”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探索實踐
薩義德文學理論中國化:“洋為中用”為人民
第8講 “應用型問題”復習精講
新課標背景下師范院校文學理論教學反思
河池書法家系列之六 蒙壯科作品選
《河池學院學報》征稿簡則
基于應用型的成本會計教學改革
新世紀文學理論與批評:廣義修辭學轉向及其能量與屏障
地域文學理論批評史的有益嘗試——評《世紀轉型期的湖北文學理論批評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