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瞬間與永恒—談攝影藝術與死亡文化的關系

2010-09-02 06:16于曉楠
文學與藝術 2010年4期
關鍵詞:死亡攝影

于曉楠

【摘要】攝影藝術與死亡文化之間表面看來關系不大,但究其內在卻有著深層的聯系。本文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闡述兩者之間的關系:即照片本身與死亡之間存在的同質性;其次,作為物質的照片本身,其物理介質的消亡以及照片內在的指涉物所蘊含的死亡隱喻。同時,也試圖通過簡短的論述,分析出作為生活視覺化的攝影藝術內部所蘊含的關于死亡的觀念。

【關鍵詞】瞬間;永恒;攝影;死亡

古埃及宗教宣揚以生抗死,在他們看來,肉體不腐則生命猶存。因此,這種宗教迎合了人類最基本的心理要求:與時間抗衡。因為死亡的產生無非是在與生命的較量之中,時間贏得了最終的勝利。而人為地把肉體外形保存下來就意味著從時間的長河中攫取生靈,使其永久留存,使其獲得永生。隨著科學的發展而誕生的攝影藝術與死亡有著某種內在的聯系,在此,不僅僅意味著照片本身與死亡具有一定的同質性,而且也暗含了作為攝影藝術的產物——照片,其物理介質的消亡,當然,從更深層的角度揭示了作為照片的指涉物內在蘊含的死亡隱喻。

一、時間的棺槨

古代的人們曾固執的認為,留住了瞬間便留住了永恒,于是當藝術逐漸孕育成型的時候,能夠表現瞬間的造型藝術便顯現出了其獨有的魅力。很明顯,藝術與文明同時都在演進,對于生與死的認識,隨著社會的發展都在不斷深入。與此同時,造型藝術也一步一步地擺脫了這種制造魔力的功用(路易十四就沒有讓人把他的尸體涂香料保存,他僅僅讓勒·布朗為自己畫了一幅肖像)。但是,征服時間自古以來都是人類難以抑制的奢望,文明的進步只不過是把這種要求升華為合乎情理的想象甚至是幻想罷了。我們不再相信被描繪對象與藝術作品之間存在著本體論上的同一性,但是,我們承認后者幫助我們回憶前者,因而精神永不磨滅。

二、死亡造影

行為主義心理學派認為:外界的刺激是引發情緒反應的基本原因之一。這一學派經過實驗研究后提出:“刺激——情緒反應”和“環境——情緒行為”的基本公式。有的行為學派心理學家把刺激與本能結合起來研究,認為刺激喚醒了本能,誘發了本能。①

如果某一外部環境,導致對生命的某種特殊作用(愉悅生命或傷害生命)主體看到外部情境的特殊征兆后,就會產生相應的情感反應。這一現象也被心理學家稱為:條件性情感反應。情感是古往今來一切藝術創作活動與審美活動的出發點。如果某種事物不能燃起藝術家的創作激情,就會如同過眼云煙,在記憶中稍縱即逝。同樣,只有能夠激發觀眾審美共鳴的作品才會使其駐足,使其興致勃勃、記憶深刻。

任何一個生命主體都不愿死去,都有一種活的愿望,都有生之本能,他(她)一旦看到某種情境傷害了生命,那么這種情境以及它所包括的一切細節(局部特征)就會變成一種傷害信號,下一次主體一看到這種信號,就會產生恐懼感。這種信號屬于條件性刺激。當這種信號關閉時,主體就會感到寬慰。比如觀眾在欣賞驚險片、恐怖片時,面對片中的“殺戮”或“死亡”,或是攝影作品中那些有關死亡的瞬間,其情緒反應同樣遵循這一模式。再比如右側的這幅照片。1951年1月27日,朝鮮陽吉的一處雪地中,赫然透出一雙被捆綁的手和一個被呼吸融化的“雪洞”。雪下面是一具朝鮮平民的尸體。他被撤退的南韓軍隊開槍打傷并任其死在雪中。除了依稀的呼吸和掙扎的雙手,靜謐的白色,襯托出死一樣的寂靜,死亡在這一黑一白的對比中顯得那樣壓抑。死神也在這耀眼的白色當中透出勢不可擋的力量。他那微弱的生命已不足已對付哪怕是最輕柔的雪花了。照片表面的靜寂實際上壓抑了照片介質中一切生命力的印記,只不過證明了某種東西 “曾經存在”過的事實,作為一種證據,保存了其本來的樣貌和意義。而在照片的指涉物內部,同樣蘊含著死亡的訊息。

攝影藝術創作所經歷的是一個以生活為源泉,以情感為動力,以思想為靈魂,運用攝影技術這一現代造型手段,藝術地表現藝術家在審美過程中觀察生活把握現實的復雜過程。

在攝影過程中,藝術家可以通過自己的鏡頭捕捉死亡的場景,而當作品完成的那一刻,死亡的瞬間將變成為永恒。對于死亡的認識以及對于那一瞬間的捕捉,是表現死亡的基礎。對生活的觀察,體驗是攝影藝術創作的前提。感知、想象、情感和理解等心理活動是攝影藝術形象生成的中心環節。用攝影藝術的形式來表現死亡可以說是攝影藝術家在關照死亡的審美基礎上的一種創造性勞動。

當然,如果從更加寬泛的角度來講,當攝影這一復雜的藝術活動發生的時候,無論被拍攝事物是否與死亡有關,此過程都將完成從瞬間向永恒的過渡。當畫面定格的那一刻,一切便已然成為過去,時間停止,空間定格,此時此刻將成為再也無法重來的瞬間,而這一刻的消逝便意味著生命的流失。那極富禪意的靜寂充滿了整個畫面,一切都是完整、靜止、凝固、無聲無息的,仿佛是對某種情懷的祭奠。

而大部分的古典文明都對死亡與疾病采取了一種宿命論的態度,認為生命的早期與生命的暮年都一樣,沒什么差別。他們認為,在人成長以前,大批大批地死去都是正常的。所以原始社會的人們對死亡的來臨總是持有一種默然或者茫然的態度。更有甚者,他們還以為任何為拯救死者和減輕其痛苦所做的努力都是對神的規則的干預。這樣一來,就顯現出了原始人對于一切生命現象的愚昧無知?,F代人的生死觀不帶絲毫宿命論色彩,而是體現了一種積極的努力,即努力延長生命。

三、攝影本體與死亡隱喻

從廣義的攝影藝術角度上來講,客觀的留住稍縱即逝的瞬間是其有別于其他藝術門類的首要特點,而這一具有藝術特性的瞬間形成之時,便是此時此刻消逝的時候,一切都將在這部攝影作品形成之時成為過去,成為歷史,在這記錄時光流逝,生命消失的作品面前,我們仿佛讀懂了攝影本體與死亡之間的隱含喻意。

作為攝影藝術的“終端”——照片之中隱喻的死亡概念,并不單指攝影作品所揭示的死亡,或照片材質和媒介的朽壞,而是更多地指向了攝影本身所具有的與死亡的同質性,這實際上是從本體論的角度來闡釋攝影的客觀現象所帶來的死亡隱喻。照片的意義也恰恰就在于使自己的“瞬間”從有序但漠然的時間線中掙脫出來,從而逃避被“下一秒”所取代的宿命,以此來使自己有所皈依。

參考文獻

[1]章柏青,張衛:《電影觀眾學》第94頁,中國電影出版社

猜你喜歡
死亡攝影
青春電影中的“死亡”母題解讀
美劇“死亡”,真相不止一個
我經歷了一次“死亡”
WZW—bewell攝影月賽
WZW—bewell 攝影月賽
最美的攝影
攝影月賽
攝影42℃展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