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教學中注重塑造學生的人格

2010-09-07 07:18李國強
教苑薈萃 2010年15期
關鍵詞:生物學人格科學家

李國強

生物學從本世紀初開始,迅速發展成為一門尖端科學,這是無數生物學者為之奮斗的結果,是他們堅毅品格的具體體現。如何有意識、有效地對學生進行人格塑造,是廣大中學生物學教育工作者應當認真研究的課題。

通過教育教學和科研實踐,我們認為,塑造學生人格主要應從以下幾個方面人手:塑造學生堅毅的品格一部生物科學發展史,也是人類的奮斗史。生物學者為科學而獻身、為真理而奮斗的精神永遠值得后人學習和稱頌。遺傳學鼻祖孟德爾在修道院經過8年的不懈努力,提出了遺傳學的兩大規律,在當時不被社會認識和承認的巨大壓力下,直到生命的最后,他仍然堅信“人們重視這一項成果的日子一定會到來”:達爾文歷盡千辛萬苦,在做了歷時5年的環球航行考察后,用23年時間寫就了震動當時學術界的巨著《物種起源》,為生物進化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把科研戰場擺在田間地頭,幾十年如一日,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在水稻增產方面創造了奇跡,成為解決我國糧食問題的一大功臣。

中學階段是人生中思維方式形成的重要時期。提高學生科學能力比單純傳授知識更重要。因此,在教學中,要注意引導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加強過程式教學,引導學生在探究生物學的各種活動過程中,了解生物學的研究過程,初步學會科學研究的手段和方法,主動地獲取知識,形成能力,促進個性的發展。善于創設各種教學情境,如自然情境、實驗情境、形象情境、問題情境、故事情境等,激發學生情意因素,調動學生的學習動機。善于把反饋矯正貫穿于教學的全過程,促進學生認知結構的完善。千方百計創造條件,上好實驗課,努力把演示實驗變為學生實驗,把驗證性實驗變為探索性實驗。充分運用“過程式教學模式”,即提出問題——進行觀察——提出假設——設計實驗——得出結論,進行教學,并且優化探究教學的過程。我們堅持探索——研究——運用,即觀察——思維——遷移三層次教學,有效地訓練學生的觀察力、操作力、思維力和創造力等多種能力。

在教學中,應該注重挖掘存在于生物學知識背后的活生生的實例,用科學家在創造偉大業績時所表現的偉大人格力量來影響教育學生,對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世界觀,塑造學生堅毅的品格,都會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陶冶學生高尚的情操在生物學的發展史上,涌現出了許多著名的生物科學家,他們不僅創造了世人矚目的科學成就,而且他們的崇高思想、高尚品質、求實精神也教育和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人。遺傳學家摩爾根的科研成果獲諾貝爾獎時,他沒有表現出半點自傲,甚至連盛大的授獎儀式也沒有參加,而是仍然潛心于自己的研究。摩爾根說,這獎賞不是給他一個人的,而是對實驗生物學的褒獎,這就是一個成功科學家的風范——看輕個人榮譽,看重追求的事業。如果結合生物科學史的教學向學生介紹科學家的事跡,以科學家的言行為例對學生進行思想點撥,既可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印象,又可以使學生的思想不斷得到升華,增強學生生態道德觀念。

第一次工業革命以來,人類對自然資源大規模、高強度的開發利用,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經濟繁榮,創造了燦爛的當代工業文明。但同時也應該看到人類的活動也加劇了生態環境的惡化。自然資源持續性地削弱,水和空氣污染嚴重,黑風暴、沙塵暴現象頻頻出現,地球上土壤、森林、港灣和海洋遭受侵蝕的速度明顯加快,年平均氣溫不斷上升,為人類的生存一次又一次地敲響了警鐘。教師要在“生物與環境”的教學內容中,結合環保、人口、資源等問題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生態觀的教育,增強學生的環境意識,讓學生懂得環境保護是全世界每個公民的責任。只有這樣,我國的環境治理才能有希望,人類生存的地球才有希望。引導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陶行知老先生在幾十年前就曾講過:“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p>

未來,人類將進入知識經濟發展的新時代,對人的素質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管從事任何工作,個性人格將是衡量一個人能否具備較強的適應能力和充足后勁的重要標志。因此,塑造學生人格應該是我們每一個教育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職責。

猜你喜歡
生物學人格科學家
以鳥喻人
《人格的發展——巴金傳》(評傳)
你是回避付出型人格嗎?
假如我是科學家
初中生物學糾錯本的建立與使用
基于項目式學習的生物學概念教學研究
初中生物學糾錯本的建立與使用
高中生物學中“一半”的涵義
與科學家面對面
當天才遇上科學家(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