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體教專業武術類課程教學現狀及對策研究

2010-10-20 07:27崔建國
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0年12期
關鍵詞:體教院系安徽省

崔建國

(阜陽師范學院 體育學院,安徽 阜陽 236041)

安徽省體教專業武術類課程教學現狀及對策研究

崔建國

(阜陽師范學院 體育學院,安徽 阜陽 236041)

采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訪談法、邏輯分析法、數理統計法等研究方法對安徽省9所體育院系的武術教研室負責人、武術專業教師、體育教育專業學生進行了調研.結果表明:安徽省體育教育專業武術類課程按照新課程方案要求都能開設,但教學效果離武術類課程指導綱要的教學目標還有差距.這種差距產生的原因主要有:教學內容設置的相對滯后,不符合學生的習武心理需求;高學歷、高職稱的武術教師缺乏,以及武術教師人數的分布不均衡性;體育經費投入不足,部分院系缺少武術教學所必要的器材和專用場地;缺乏武術訓練競賽的環境等限制了武術類課程教學效果的提高,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改進的建議與對策.

體育教育;武術類課程;武術教學

1 前言

隨著2004年《新課程方案》和2005年《新指導綱要》的頒布實施,普通高校體育教育專業的武術類課程教學在課程設置、培養目標、教學評價等各個方面都發生了很大變化.同時由于安徽省9所體育院校,其中有5所院校是從2003年以后由??圃盒I駷楸究圃盒?其武術類課程的培養目標、課程設置、教學評價、師資力量、教學效果等教學現狀如何?本文對安徽省9所體育院系武術類課程教學現狀進行調查、分析,為安徽省的體育教育專業武術類課程教學質量的提高提供理論參考.

2 研究對象與方法

制定武術教研室負責人、武術專業教師和體育教育專業學生三種問卷,對安徽省9所體育院系進行了問卷發放和回收,此次對武術教研室發放問卷9份,回收有效問卷9份,有效率100%;教師問卷共發放36份,回收有效問卷32份,有效率100%;學生問卷共發放950份,回收有效問卷829份,有效率93.1%.并對調查材料進行基本整理和效驗,在SPSS 12.0軟件上統計處理.

3 結果與分析

3.1 安徽省9所體育院系體教專業學生情況調查

3.1.1 體教專業學生進校前習武基礎

武術練習分為套路、格斗和功法三種運動形式,對身體的協調性和柔韌性要求很高,需要有堅實的武術基本功.對體育教育學生進校前的武術基礎進行調查,有利于我們武術教材的選編以及教學內容的安排.調查顯示:從事專業訓練的學生占3%、進行過基本訓練的占12%、偶爾學習過的占24%、從未學習過的卻占到了61%.從未學習過和偶爾學習過的同學占85%,可以看出武術作為中學體育教學的規定內容沒能得到應有的重視,所以加強體育教育專業學生的武術教學質量有利于武術在我國中小學的普及,促使武術教學在我國形成良性循環.

3.2.2 體教專業學生對武術及武術課的認識態度

態度是人根據自己的喜好程度對某一事物所持有的看法和立場.體育教育學生對武術及武術課所持的態度,將決定他們對待武術及武術課采取何種心態去認識武術及武術課.調查結果顯示(見表1):喜歡武術的有72.1%,而喜歡武術課的卻只有53%,可以看出至少有19.1%的學生喜歡武術卻不喜歡武術課,這一問題值得我們思考.

表1 安徽省體教專業學生對武術及武術課的態度比較 n=829

3.1.3 體教專業學生對武術課教學內容所持態度的調查

教學內容是為了實現教學目標而設置的.調查結果顯示選擇喜歡的有20%、一般的占42%、不喜歡的占38%,選擇“一般”和“不喜歡”的學生數占總數的80%,充分說明現行武術課以套路為主的教學內容已不被學生認可,進行武術課教學內容的改革和探索已迫在眉急.

了解學生學習興趣,有針對性的安排武術課教學內容,是探索和改革武術課教學內容的重要途徑.調查顯示(見表2):攻防技擊類項目是學生的首選,同時也體現了武術技擊性的本質特征.排在二、三位的是傳統功法與養生和太極類項目,體現了學生對我國傳統文化的社會需求和愛國熱情.

表2 安徽省體教專業學生對武術類項目內容的興趣調查 n=829

3.1.4 體教專業武術類課程教學效果

調查顯示(見表3):1年后能全部記得并能完整演練的同學只占18.4%,而套路在教學中是一個整體性的教材,忘記其中的某一個動作,就會使整個套路無法演練,學生工作后進行武術教學也就無從談起了.

表3 體教專業學生武術類課程的學習效果調查 n=829

調查結果顯示(見表4):選擇對教學內容不感興趣、不實用的同學占78.9%;選擇套路動作數量多,方向、路線復雜的占64.4%,分別排在第一和第二位.由此可見,武術類課程內容的重新設置已刻不容緩.同時“對學生課堂所學技術動作,您課余時間練習嗎”的調查,結果顯示:能夠堅持經常練習的只占8%,偶爾練習的占57%,從不練習的占15%,只在技術考試前練習的占20%,從這項調查可以看出學生課余時間練習少也是影響教學效果的原因之一.

表4 影響體教專業學生學習武術的因素調查 n=829

3.2 對安徽省9所體育院系體教專業武術類課程教學現狀

3.2.1 武術類課程開課時間及課時分配

根據新課程方案,作為體育教育專業的武術類課程是6類主干課程之一.開課分為必修課和選修課兩種,其中專業必修課是體育教育本科專業所有學生必須開設的,為完成本科教育的基礎課程.在選修課程中,作為主項和副項提高課程都有武術課程.通過對安徽省的9所體育教育本科院系的調查顯示(見表5):武術類課程作為必修課之一,其開課時間和教學時數根據各個學校的實際情況各有不同,由于各校的具體情況不同,其開課時間也有所差異.

表5 安徽省高校中9所體育院系武術類課程開課時數及開課時間情況

選修課課程是指依據不同學生的特點和發展方向,容許個人選擇的課程,是為適應學生的個性差異和提高專業能力而開設的課程.通過調查顯示(見表1):武術選修課程開課時間也同樣存在差異.同時在以04級體育教育專業專選武術學生數的比例調查顯示,最高比例占20%,最低占8%.根據選報人數和其它項目的選報人數比例相比,特別是和球類項目相比在人數上相差很大,而且有個別院系由于選報人數過少,不得不取消武術專選課的開設.在教學時數上,最多的教學時數達240學時,最少的為72學時;教學內容的安排是在必修課的基礎上,根據任課教師為內容的制定者,有的院系是在必修課的基礎上作進一步的延伸和發展,進行高級教程的學習;但也有個別學校的武術專選課內容也只是簡單套路的疊加.究其原因,最主要的原因是專業武術教師數量和教師能力的不足兩個方面.

3.2.2 體教專業武術類課程教材和教學內容設置

調查顯示(見表6):在必修課的教材選擇上,有8所學校選擇的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出版由蔡仲林主編的高等學校體育教育專業《武術》教材,其中安徽師范大學體院選擇的是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王國凡主編的《武術基礎教程》教材.在教學內容的設置上,理論課中的傳統文化教學和術科教學中的攻防實戰技術動作沒能得到應有的重視.

3.2.3 安徽省高校9所體育院系武術師資

調查顯示:統計安徽省體育院校共有武術專職教師36名,其中武術專職教師最多的學校是安徽師范大學和阜陽師范學院分別為8名武術專職教師,這與兩個院系有武術運動訓練專業和民族傳統專業有關;最少的院系只有2名武術專職教師,專職武術教師存在地域分布不均衡的現象.同時在年齡階段上,45歲以上的占11%、35-45歲的占28%、35歲以下的占61%.可以看出我省高校武術教師以中、青年教師居多,在教師年青化、專業化方面占有絕對優勢.從學歷和職稱統計方面看(圖1),以本科、碩士和初、中職稱為主,高學歷、高職稱的人才較少.

表6 安徽省9所體育院系體教專業武術類課程開課內容

3.2.4 安徽省9所體育院系武術教學場地、器材和圖書資料

武術教學場地器材是武術課教學的必要輔助工具,是保證武術課能在任何環境下正常進行的重要保障.調查顯示:9所體育院系中,有5所院系有400米標準化的塑膠跑道,4所院系擁有綜合館,小型的體育場館基本每個院系都有.但是專屬武術教學的場地教少,在9所院系中,只有4所院系同時擁有室內套路訓練房和散手訓練房.武術課教學多位于田徑場、籃球場和其它空曠之地.對9所院系的武術器材調查,有3所院系的武術器材配備不能滿足武術課教學需要,6所院系武術器材配備基本能滿足教學需要,而且多數院系的武術器材出現破損和老化,可見在武術器材的配備上存在嚴重不足,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武術課的教學.武術專業期刊、雜志及音像制品是武術教師了解本學科前沿知識動態、學習和提高專業知識及進行科研工作的重要平臺.調查顯示:只有4所院系為武術教研室專門訂閱了武術期刊、雜志及音像制品.可見我省的大多數體育院系在這個領域的資金投入不多,重視程度不夠.

4 結論與建議

4.1 結論

調查統計結果表明,(1)安徽省體育教育專業武術類課程按照新課程方案的要求都能正常開設,各個院系結合各自的具體情況在開課時間和開課時數上各有側重.(2)學生存在喜歡武術卻不喜歡武術課的現象.(3)以套路教學為主的教學內容,已不能適應當前的學生習武的心理需求.(4)缺乏高學歷高職稱的武術人才,同時存在師資數量上的分布不均衡的特點.(5)武術教學的場地、器材及武術專業的圖書和音像制品的資金投入不足.(6)整體武術類課程教學效果有待提高.

4.2 建議

(1)首先從武術的教學內容設置改革入手,創編動作簡單實用、易學易練,符合學生的接受能力,適應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動作組合,同時把散手和跆拳道等實用和時髦的武術項目穿插到武術教學過程中來.(2)注重高學歷、高職稱武術人才的引進和培養,同時加強高校間的武術培訓和交流機制的建立.(3)加大體育經費的投入,為武術教學和科研提供有力保障.(4)加強學生的思想工作,培養勤奮好學的精神.(5)加強高校校內和校間的武術競賽活動,為學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臺.

〔1〕教育部.關于印發《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教育本科專業課程方案》的通知[z].[2003]7體司7號.

〔2〕教育部.關于印發《普通高等學校體育教育本科專業各類主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的通知[z][2004]9號.

〔3〕邱丕相、王國志.當代武術教育改革的幾點思考[J].體育學刊 2006(2):76-78.

〔4〕蔡仲林,翟少紅.體育教育專業武術必修課程現狀調查研究[J].武術科學,2004(5):1-3.

〔5〕蔡仲林.學校武術教學改革的指導思想—淡化套路、突出方法、強調應用[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07,31(1):62-64.

G 807

A

1673-260X(2010)12-0099-03

猜你喜歡
體教院系安徽省
成長相冊
中國特色體教融合發展思考——對《關于深化體教融合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意見》的詮釋
中國體教融合推進的現實困境與應對策略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進條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進條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進條例
高師音樂院系藝術實踐周實效提升策略
清華院系手機背景圖
關于高等院校院系黨政關系的思考
體育運動學校如何落實體教結合辦學模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