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聯想:材料與論題間的紐帶

2010-11-17 04:23胡瑞華
新語文學習·高中 2010年10期
關鍵詞:論題逆向乞丐

胡瑞華

一、 從果到因聯想

議論文寫作需要占有充足的材料,因為豐富的事例不僅有助于觀點的闡發論證,還能提高思想和認識高度。因此,議論文事例性材料的搜集頗受重視。但是,令人失望的是,雖然搜集到大量材料,但面對具體題目時仍一籌莫展,苦無救兵。其實,這些材料正等著被派上用場,只是你沒有認識到它們與論題之間的聯系,便將其冷落一旁棄置不用。那么,如何尋找論題與材料之間的聯系呢?

我們先看下面一則材料:

莊子釣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內累矣!”莊子持竿不顧,曰:“吾聞楚有神龜,死已三千歲矣,王巾笥而藏之廟堂之上。此龜者,寧其死為留骨而貴乎?寧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二大夫曰:“寧其生而曳尾于涂中?!鼻f子曰:“往矣!吾將曳尾于涂中?!?《莊子·秋水》)

如果請你用這則材料來詮釋“綠色生活”這個作文題(2010高考江蘇卷),你可能會覺得二者距離太大,很難聯系到一塊兒。一位考生卻這樣寫道:

莊子不是姜太公,他的釣意在魚而不在楚王,所以當他聽到楚王愿以國事托付的旨意后“持竿不顧”。面對多少人夢寐以求的權位,莊子為什么會棄之若敝履呢?在他看來,再也沒有比這眼前的一切更令自己心動的了。你看,寧靜的水隨著徐徐的清風,緩緩地流淌在蒼翠的青山之間、欲滴的青草之上,流過了燃燒的野花、飄拂的岸柳,擁抱著一切靜謐的呼吸。這是一塊絕塵之地。當然,絕塵的還有自己快樂的心情。這一切豈是那會給自己帶來種種桎梏和漫漫煎熬的權位能相比的?一邊綠色滿目,一邊黑暗無邊,莊子的選擇毫不猶豫??梢哉f,擁有綠色生活的人懂得怎樣對待名和利。

“濮水垂釣”的材料傳達的是莊子對名利的淡泊、對理想的堅守,這位考生卻從莊子“持竿不顧”入手展開聯想,探究莊子所以能如此在于他對眼前綠色生活的陶醉與珍惜,最后歸納出“擁有綠色生活的人懂得怎樣對待名和利”這一給人啟發的觀點。聯想,使材料和題目之間的內在聯系逐漸清晰,原先似不相干的二者竟如此自然和諧、相得益彰。

二、 從外到內聯想

對材料傳達的事實進行追本溯源又有兩種情況。探究個中原因,可稱之為從果到因聯想;拷問現象下的實質,則可以稱為從外到內聯想。

有一則文壇軼聞說,俄羅斯文豪屠格涅夫一日在鎮上散步,路邊一個乞丐伸手向他討錢。他很想有所施予,往口袋掏錢時才知道沒有帶錢袋,見那乞丐的手舉得高高地等著,屠格涅夫面有愧色,只好握著乞丐的手說:“對不起,我忘了帶錢出來?!逼蜇ばα?含著淚說:“不,我寧愿接受你的握手!”

這則材料能用在“忘記”這個文題上嗎?一位同學合理推想文豪和乞丐握手時心理狀態,開掘出新意:

遇到乞丐,想有所施予,但沒有帶錢,我們可能一笑而過。但是,屠格涅夫卻“面有愧色”,握著乞丐的手說一聲“對不起”!一個是名滿天下的文豪,一個是伸手向人的乞丐,彼此忘卻了各自的身份,兩只手握在了一起?!拔覀兩降取?相信這是分別屬于社會精英和草根階層的兩個人此刻心底共同響起的聲音。忘卻,消除的是障礙,帶來的是和諧。

除此而外,我們還可以借助聯想思考二者之間的內在聯系。聯想,就是以現有的材料為前提進行合理假設,借此再造一個能與文題勾聯上的新鮮素材。2002年上海高考題為“面對大?!?老子“騎青牛,出函谷,西渡流沙,棄官歸隱”的隱者形象在一位小作者心里復活了,于是自然的設想和美妙的文字流瀉而出:

提起老子,人們心中總是浮現出那個“騎青牛,出函谷,西渡流沙”的隱者形象。面對日益衰落的周王朝,每況愈下的社會風氣,老子自感無力挽回,產生出世之意,那也是很自然的。但是,假如老子不是西渡流沙,而是面對大海,那他是否還要選擇出世呢?或許老子會從此改變他人生的哲學取向。當他看到大海浩瀚的水面,他覺得為了個體生命的愉悅而棄世是自私的,是大海容納百川的博大胸襟啟迪了他。

再如上文所講的“濮水垂釣”的材料,我們也可以對它進行假設聯想:假設莊子放下釣竿,應楚王之邀請而前往,他會得到什么、失去什么,結局會怎樣,這樣材料又可勾聯到“得與失”等話題上。

三、 逆向聯想

還有一種方法,也可以幫助我們打開思路,認識材料蘊含的旨趣,那就是逆向聯想,即對一則材料從相反或相對的角度去思考。請看一則新聞材料:

世界第二大沙漠塔克拉瑪干被稱為“死亡之?!?以前還從未有人徒步穿越過它。為了征服它,正值盛年的中國著名探險家余純順毅然前往卻不幸遇難。據報道,余純順選擇6月橫穿大漠,遇難地距大本營只有1.4公里。專家推測,遇難的主要原因是炎熱、饑渴和迷失方向。

這則材料通常用來表現人類勇敢挑戰大自然這一主旨,一位考生卻將其用在與“挑戰”相對立的“適應”話題上:

由正值盛年的余純順不幸遇難,我想到了52歲的歐洲女性卡拉的穿越成功。為了這次探險,她兩年前就進行了系統的調查。比如選擇冬季是為了避開春天的沙暴、夏天的高溫及秋天的大風。冬天雖冷但可以通過保暖服裝來克服。選擇冬季,是成功的主要原因。另外,卡拉的背囊睡袋是專門研制的,重量輕,保暖性強。背囊上的太陽能電池,可以為攜帶的衛星電話、定位儀等提供電源。她帶的藥片食品——長效蛋白,吃一片可以長時間不用進食。

挑戰,表現出人的精神;適應,表現出人的智慧。這個時候,挑戰固然可嘉,適應卻更顯可貴。

再看下面一則材料,請你先正向再逆向聯想,看看分別可以用在哪些文題上:

有個魯國人,擅長織麻鞋,他的妻子擅長織白絹。他們想到越國去居住,于是有人對他們說:“你們將會貧窮不堪了?!边@個魯國人問他是何道理,那人說:“麻鞋是穿在腳上的,而越人是赤腳走路的,白絹是做帽子的,而越人是披發的,你們夫妻的特長,在越國是無用武之地的,怎么不窮呢?”

由于越人赤腳走路不戴帽子,所以魯人夫妻到越國去必然會受窮。這則材料啟發我們無論做什么事,都不能脫離實際,可用在“從實際出發”“做事不要想當然”等論題上。但如果進行逆向聯想就會獨辟蹊徑,別開生面:魯人到越國去一定會窮嗎?正因為越人赤腳、披發,鞋子帽子就可能大有市場,魯人可能會發家致富。但這要求魯人敢于冒險,敢于嘗試,敢于改革。

看到一個命題,我們聯想它的逆命題,一些旨趣相反的材料就有了用武之地。不僅如此,逆向聯想還能讓我們通過關注其微小、潛在甚至相反的可能性,引發新的思索,產生超常的構思和不同流俗的新觀念。比如下面一則材料:

三國時期,孫權有個部下名叫陸績,時任郁林太守,此人為官清廉。任期期滿,陸績準備坐船經海道返歸江南故里時,發現除了簡單行裝和數箱書以外,竟然并無其他東西可帶,以至于船只太輕不勝風浪,難以入海航行。不得已,他讓人從岸邊搬來一塊巨石放在艙內,這才能夠開船啟航平安返鄉。陸績回到家鄉后,心生感念,便請人將壓船底的石頭運回宅院,手書“郁林石”三字鐫刻其上,后人稱之為“廉石”。

這則材料思想的內核是一個“廉”字。如果把它作為“貪”的對立材料,那是很容易上手的。一位同學展想象之能,逞思辨之才,從陸績的“廉”看出“貪”字,新人耳目,給人啟發:

一身廉潔,兩袖清風,宦囊羞澀,取石為重,陸績之“廉”令人稱賞。但是,船靠岸后壓船之石便應丟棄,為什么要把它搬運到家呢?要知道,把這么個龐然大物搬到家不知要有怎樣一番興師動眾,也不知要耗費多少人力財力!若非陸績本意,他也應該出面阻止;若為教育子孫,也大可不必如此——以身教之,何需此石?所以,陸績雖不貪財,卻不免有貪名之嫌。

四、 方法總結

其一,運用多種聯想方法去思考議論文材料與給定論題之間的聯系,是基于二者之間確實存在這種聯系,我們要做的就是運用聯系、發展、對立統一和一分為二的觀點對材料進行辯證分析,把這種聯系發掘出來。如果二者風馬牛不相及,千萬不要無中生有、生拉硬扯。

其二,并不是所有的材料都能當得“橫看成嶺側成峰”,有的材料內蘊豐厚、涉及面廣、富有張力,而有的材料卻涵義淺顯、涉及面窄、承載力較弱,搜集材料時就要注意到這一點。下面附上兩則事例性材料,都與亞歷山大有關,但從材料本身的張力和一材多用的價值來看,后一則似更值得積累:

1. 古希臘國王亞歷山大遠征前將自己所有的財產贈給他人。有人很迷惑,就問他:“您把財產分光,給自己留下了什么?”亞歷山大說:“我留給自己的是希望,它將給我無窮的力量與財富!”

2. 亞歷山大曾詢問他的老師亞里士多德,怎樣才能既對自己有利也對別人有利。亞里士多德回答道:“第一,不要打破平衡;第二,不要用刀劍生火;第三,不要過于看重王冠;第四,不要吃小鳥的心臟;第五,正當的事一旦開始就不要回頭;第六,不要在陽關大道上行走;第七,不要讓喋喋不休的燕子占據了你的屋檐?!?/p>

猜你喜歡
論題逆向乞丐
對外直接投資逆向技術溢出的碳排放效應
最佳辯手請出題(二)
最佳辯手請出題(一)
最佳辯手請出題(四)
沒錢
現代乞丐
乞丐
逆向應用不等式(組)解集的概念解題
乞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