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口腔醫學技術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培養探研

2011-03-18 21:52羅曉南周建慶倪成勵
通化師范學院學報 2011年2期
關鍵詞:義齒口腔醫學實訓

羅曉南,周建慶,閔 曦,倪成勵,唐 勇

(安徽醫學高等??茖W校,安徽 合肥 230601)

高等職業教育肩負著培養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的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的重任.隨著我國產業結構和勞動力結構的調整,對勞動者的數量和質量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既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素養,又有較強的專業實踐能力,并有較大發展后勁及創新能力的高等職業技術人才是企業十分歡迎而又十分緊缺的.先進的技術可以引進,現代的管理模式可以借鑒,高精尖人才也可以引進,但大批量高素質的實踐技術人才是不可能引進的,只能靠職業教育來解決.

1 口腔醫學技術人才培養的現狀與反思

口腔醫學技術專業主要是從事口腔頜面部各種修復體制作的一門學科.作為口腔修復學的分支學科,在我國起步較晚,但就業形勢良好,市場需求量較大.同時隨著化學、材料學、電子儀器設備和美容技術的飛速發展,各級醫療衛生機構中口腔修復科和義齒公司的現代技術含量不斷提高,從而對從事口腔醫學技術工作的技術人員的素質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的未經正規專業教育,僅僅經過短期的培訓就上崗的口腔義齒制作工人已不能適應現代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的新要求.從目前國內大型義齒加工廠的調查來看,目前培養的多數口腔醫學技術學生也存在著實際操作能力較差的現象,其原因是學生在校期間理論與實踐教學安排不合理,部分實驗項目雖已開展,但效果不夠理想等.因此,基于崗位需求的校企深度合作,工學結合,共同培養口腔醫學技術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已顯得十分必要.

在《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的文件精神指導下,目前各院??谇会t學技術專業學生的在校教育,已開始重視實踐教學,學校也積極與義齒加工企業聯系,通過校企合作,在校外建立教學實踐基地,以期達到共同培養學生的目的,但是這種合作,多數尚停留在教師培養、專家授課和校內實踐性教學環節改革上,學生依然是完成在校學習后,才能進入生產企業實際操作,因此,從規范的實驗室操作到實際的生產操作還是存在一定差距.我校從2004年創辦口腔醫學技術專業,2006年開始進行實踐性教學改革,2009年我們在回顧性調查與總結的基礎上,加大教學改革力度,大膽引進義齒生產企業,共建校內生產實訓基地,真正做到適時工學結合,“教、學、練、做”一體,共同培養崗位需求的高素質技能型口腔醫學技術人才.

2 校企合作,共建校內生產實訓基地

為培養學生實際動手能力,首先必須建設并完善實驗實訓基地.我??谇会t學技術專業擁有口腔技工綜合實驗室、烤瓷室、鑄造室、金屬處理室、石膏房等五個按國際化標準設計的專業實驗室,一個校內的口腔醫學技術專業實訓基地.實驗實訓基地中已配備有國內先進的電腦攝像操作平臺、烤瓷爐、鑄造機、噴砂機、去蠟爐、石膏修模機、樹脂打磨拋光機等口腔技工專業設備和一系列相關工具和材料,滿足了口腔醫學技術教學的需要.

校企合作,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是將學習與工作結合在一起的教育模式,有效促進學校、學生與專業崗位零距離接觸,使學生在真實職業環境中,更加自覺主動地掌握專業知識和實踐技能,在潛移默化中形成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職業素質[1].為此,我們在原有校內實驗室的基礎上引進本地區義齒生產企業,共同建設生產實訓基地,利用義齒生產企業的技師開展實踐教學,搭建了學習-工作-學習的互動平臺,探索課堂與工作地點的一體化,使學生在校期間實現實踐教學內容與工作內容零距離對接;學校也為企業提供優秀技能型人才并利用科研優勢幫助企業發展,雙方互惠互利、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共同培養崗位需求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

3 以實踐能力培養為核心的課程體系建設

以實踐能力培養為核心構建課程體系,在企業專家的共同參與下,結合專業崗位的能力素質要求,整合教學內容;按工學結合、生產流程的模式進行課程設計.

(1)根據崗位對專業基礎知識的需求,在企業專家論證的基礎上,對專業基礎課內容進行調整,增加了牙體形態學內容,加大實驗課比重,加強基本技能的訓練;(2)按照生產流程,將專業課程進行整合,自編一套融理論與實踐教學一體的《義齒制作工藝技術》教材,增加實踐時數,學中練、練中學,加強專業技能的訓練;(3)按照崗位要求,在專業課程教學中,融入職業道德、職業素質、創新能力培養,充分利用生產實訓基地,強化學生職業能力訓練.

4 優化實踐教學模式,量化實踐考核標準

口腔醫學技術是一門技術性很強的應用性學科,需要在理論指導下進行操作技能的反復訓練,包括基本技能、專業技能和生產技能實訓三個方面.

4.1 優化實踐教學模式

(1)我們將理論與實踐教學均放在實訓室進行,利用多媒體教學、錄像、實物教具和視頻展臺結合,講解、示教、企業見習、學生操作同步進行,使抽象的內容形象化,學生易于理解和掌握,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及時攝錄生產新工藝、新技術用于教學中,不斷更新書本知識,緊跟行業發展步伐,培養實用型人才;(2)開放實驗室,應對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和主動性,使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時間與項目,在教師指導下,反復練習各項操作,有利于提高他們的動手能力.并鼓勵動手能力較好的學生帶動動手能力較差的學生共同進步;(3)在單項實驗操作練習過關后,分組進入生產實訓基地相應崗位,在企業技師指導下,利用企業的技術設備優勢,以企業生產的方式用臨床患者的模型進行車間同步實訓,提高學生的學習目的性,實現與行業零距離對接,使教學更具有針對性和專業性,經過“教、學、練、做”適時訓練的學生,在頂崗實習階段就能很快進入工作角色,適應義齒加工企業的工作環境和要求,具有較強的崗位競爭力;(4)多渠道的實踐鍛煉.校內每年舉辦一屆“口腔工藝技術技能大賽”,同時選拔優秀學生參加全國性專業技能操作大賽,通過競賽活動,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和專業認知.推行“雙證書”制度,鼓勵學生參加衛生部口腔修復工職業技能培訓及操作考試,強化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

4.2 量化實踐考核標準

(1)與企業合作,聯合制定標準化作業程序并貫穿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優化實踐操作過程,建立實踐項目的量化考核標準,形成校內實驗教學與企業生產的質量控制體系,確保質量標準的實現,以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2)建立“理論+技能”的考核模式,將實踐能力納入學生考評量化標準,制定技能考核細則,量化考核標準,進一步提高實踐考核的比重(占總成績的50%以上),并將操作技能考核成績記入學生期末和畢業成績;(3)采取靈活多樣的技能考核形式,既有對實驗作品的總體考核,也可對單一實驗步驟的考核;既可針對基本實踐內容的考核,也可有提高操作技能的進階考核和生產實訓的廠方考核,目的就是為了加強學生對實際操作的重視.

5 強化職業素質培養

高素質技能型人才所憑借的絕不僅僅是單純的技能,還應體現在職業技能中所蘊含的知識含量、智能水平和職業素養上.沒有這些支撐,高技能人才就難以成為技術工人的核心骨干,難以成為技術創新的主體,難以完成創造性活動以及從事管理實踐等智力含量高的工作[2].學生頻繁進入校內的企業實踐,在現實工作環境中,在企業員工身上,切實體現職業道德、職業素養、工作責任心及團隊精神,在學會做事的同時更學會做人,他們在頂崗實習前不僅掌握了專業操作技能,同時培養了自身良好的職業素質,為日后較快成為企業骨干奠定了基礎.

6 成效分析

(1)校企深度合作,“教、學、練、做”一體,可使學生在每個操作環節上及時發現自己的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與工作崗位要求的差距,增強就業危機感和學習主動性;(2)企業、學校共同參與人才培養的全過程,有利于校企真正融合,充分了解市場對人才的要求,明確人才培養方案,及時調整培養目標和培養模式[3],因此,在口腔醫學技術人才培養和專業建設方面更顯實效;(3)適時工學交替培養的學生,接受廠方技術工人手把手的教學,和企業員工一起工作,可真實體驗嚴格的生產紀律,一絲不茍的技術要求,感受勞動的艱辛、協作的價值和成功的快樂,因而具有較強的職業能力和較高的綜合素質,在頂崗實習中熟悉工作崗位的要求,真正零距離對接,能較快成為企業的技術骨干,受到用人單位的歡迎;(4)企業引進,產學一體,學生在一線崗位接受職業指導、經受職業訓練,及時了解了與自己今后職業有關的各種信息,開闊了眼界,豐富了知識,加深了認識,有助于提高他們的責任心;(5)校企合作、工學結合,將教學過程與實踐過程、生產過程有機結合,可以提高教師的“雙師”能力,改善師資隊伍的“雙師”結構;以職業為導向,將學校教育與企業需求對口銜接,最大程度地發揮企業和學校各自的優勢,縮短了口腔醫學技術人才學校培養和廠方培訓的周期,培養了“知識+能力+創新”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增強了學生的職業素質和就業競爭力.

[1]邢暉.多角度解析“工學結合,半工半讀”[N].中國教育報[2006-11-15].

[2]朱芝洲,高職教育的職業化傾向與反思[J].中國高教研究,2009(4):73-75.

[3]章文杰,許復貞.工學結合“3+1+2”模式培育高職衛生人才的創新與實踐[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8(7):13-14.

猜你喜歡
義齒口腔醫學實訓
《口腔醫學》2022年雜志征稿及征訂啟事
基于CDIO理念的數控實訓教學改革與實踐
2019第14屆口腔醫學十大新聞評選
虛擬情景實訓環境三維模擬
電工電子實訓教學改革與創新
口腔醫學訊息
鈮在口腔醫學中的應用
種植修復與固定義齒修復對牙列缺損的治療效果對比觀察
微課在數控實訓課中的應用探析
三種精密附著體在活動義齒中的臨床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