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急性缺血性腦血管病患者一級預防中高血壓防治現狀☆

2011-04-19 06:46蘇慶杰吳碩琳周經霞蔡毅曾超勝吳海榮吳映曼龍發青李鵬翔閆麗敏王德生
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志 2011年9期
關鍵詞:治療率控制率高血壓病

蘇慶杰吳碩琳△周經霞蔡毅曾超勝吳海榮吳映曼龍發青李鵬翔閆麗敏王德生

·論 著·

急性缺血性腦血管病患者一級預防中高血壓防治現狀☆

蘇慶杰*吳碩琳*△周經霞*蔡毅*曾超勝*吳海榮*吳映曼*龍發青*李鵬翔*閆麗敏*王德生*

目的 調查分析急性缺血性腦血管病患者一級預防中高血壓的防治狀況。方法 回顧性統計分析我院1年中急性腦梗死或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伴有高血壓的住院患者入院前的高血壓知曉率、治療率及控制率。按文化程度分為小學,初中,高中,大學及以上4組,分別比較各組的治療率和控制率。針對各組中高血壓病進行分級統計,比較相同級別的不同文化程度患者人群之間的控制率是否有不同。結果 以急性腦梗死或TIA入院的高血壓患者518例中患者對高血壓的知曉率、治療率和控制率分別為51.9%、47.5%和25.2%。269例高血壓知曉者中,按受教育層次分為小學、初中、高中和大學及以上4組,各組總體治療率和控制率比較均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各組間控制率比較,小學和初中無統計學差異,P>0.05;初中和高中及高中與大學及以上組比較,均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各受教育組中,分別按高血壓病分級法將患者分級,相同高血壓分級患者,各組間總體的控制率有差異;在高血壓病1級組中,各文化層次不同組產生的不同控制率之間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與受教育程度呈正相關。結論 針對急性缺血性腦血管病的一級預防,高血壓的防治工作仍舊十分滯后。需要提高針對低文化層次的患者宣教監督管理,來提高血壓病的治療率與控制率。

急性缺血性腦血管病 高血壓 一級預防

目前腦血管病的發病率仍居高不下,原因何在有必要進一步探討。在腦血管病的各種致病因子中高血壓是眾多獨立危險因素之一,及早發現并有效控制血壓對腦血管病的一級預防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回顧性調查首次發病的急性缺血性腦血管病高血壓患者對高血壓的知曉率、治療率及控制率,對急性缺血性腦血管病患者高血壓致病因素的一級預防現狀分析報道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我院于2009年6月至2010年5月間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腦血管病伴高血壓病的患者518例,均為首次發病的急性腦梗死或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ransient ischemia attack,TIA),診斷標準參考2005年《中國腦血管病防治指南》[1],并經過頭顱CT或MR證實;高血壓按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中的標準:收縮壓≥140 mm Hg,和/或舒張壓≥90 mm Hg;排除繼發性高血壓、腦出血等。其中男285例,女233例,年齡42~89歲,平均年齡(67.6±3.1)歲。

1.2 研究方法

1.2.1 統計指標 根據病歷中既往史記載統計出該患者是否對自己的高血壓病史知情,可以得知患者是否知情;入院前近2周內使用降壓藥者所占比例為治療率;治療的患者中血壓控制達標所占比例即為控制率,而血壓控制達標是指發病前末次或者近期血壓測量值<140/90 mm Hg,合并糖尿病和腎病患者<130/80 mm Hg。

1.2.2 知曉者按文化程度不同分組 依據患者的受程度小學,初中,高中及大學及以上分為4組,每組分別統計出知情率,治療率和控制率。比較各組率的差異,我們可以知道不同教育程度患者對高血壓病這一危險因素的重視程度和治療依從性的差別,從而對這一地區的人群的高血壓防治工作作出指導建議。

1.2.3 進一步對各組高血壓進行分級 在各組中,再將高血壓病分級1、2、3級進行分類,得出各組不同高血壓分級的患者的控制率,比較各組間同級別的高血壓病患者的控制率有無差別,從而可以得知在急性缺血性腦血管病合并有高血壓病患者中,受教育程度不同對調查人群中相同級別的高血壓病患者的高血壓病控制率的不同是否有影響,若有差別,則當有多個相同的高血壓分級患者出現時,針對控制率較低的文化程度分組人群,我們需要對其進行一級預防的重點教育,對其的藥物治療依從性需要更進一步的監督和管理。分析不同級別的高血壓病患者的控制率,比較其有無差別可以幫助我們在本地區針對不同的高血壓分級人群進行有針對性的干預。

1.2.4 統計學方法 采用統計分析軟件SPSS 17.0進行,各組控制率間用多樣本的卡方檢驗,兩兩比較用卡方檢驗的分割法。檢驗水準α=0.05。

2 結果

2.1 總體情況 518例患者中已知道自己有高血壓病史的患者有269例,占51.9%(即為知曉率),不知有高血壓病史的患者249例,占48.1%。知道有高血壓病的269患者中,近2周內有246例患者進行藥物治療,占47.5%(即為治療率);246例治療者中有184例患者血壓控制不達標,占74.8%,故控制率為25.2%。

表1 受教育程度分層對高血壓控制率的影響

表2 各組高血壓病各級的控制程度

2.2 各文化層次不同人群結果 在269例人群中,按受教育層次分為小學,初中,高中和大學及以上4組,各組總體治療率和控制率比較均P<0.05,各組間控制率比較,小學和初中無統計學意義,P>0.05;初中和高中及高中與大學及以上組比較,均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2.3 進一步高血壓分級后的結果 各受教育組中,分別按高血壓病分級法將患者分級,統計出控制人數和控制率(見表2),相同高血壓分級患者,各組間總體的控制率有差異(P均<0.05);在高血壓病1級組中,各文化層次不同組產生的不同控制率之間的差異兩兩比較有統計學意義 (P均<0.05),其余各組暫未進行兩兩比較,擬在擴大樣本含量后進一步探討。

3 討論

世界衛生組織提出 “卒中是可預防的疾病”,通過預防可以減少卒中的發生和再發,并從根本上有效的降低卒中所致的死亡率和致殘率,從而減輕卒中患者家庭與社會的沉重負擔。而高血壓是缺血性腦血管病最重要的可干預的獨立危險因素,據估計約77%的初發腦血管病與高血壓病有關,及早發現并進行有效地控制高血壓可以顯著的降低急性缺血性腦血管病的發生,一項薈萃分析發現:每減少5 mm Hg的舒張壓和每減少10 mm Hg的收縮壓,腦血管病的風險都可以降低30%~40%[3-4]。因此,高血壓的有效防治在急性缺血性腦血管病的一級預防中至關重要。

本文調查發現:以急性腦梗死或TIA入院的高血壓患者518例中患者對高血壓的知曉率僅為51.9%、治療率為47.5%、控制率為25.2%。國內劉初民[5]報道的高血壓腦血管病人群對高血壓的知曉率、治療率、控制率分別為 55.1%、52.9%、11.1%;而史玉梅等[6]對南京市中山陵園管理局1838名職工每年1次的體檢統計發現:642例確定為高血壓的患者的知曉率、治療率與控制率分別是76.3%、91.2%、91.1%。不難看出后者與前兩者相差極遠,原因與前兩者所調查的是高血壓卒中住院人群,為已發生卒中并發癥的高血壓患者,人群來自各種階層;而后者為固定單位能規律進行每年1次體檢且具有一定文化素質的群體,因此后者的高血壓知曉率、治療率與控制率明顯提高。說明針對廣大人民群眾規律性進行體檢與健康教育對防治高血壓性腦血管病具有重要的意義。政府應制定明確的高血壓防治政策,并將高血壓防治的重點戰場放在基層[7]。本次研究還研究了不同的文化層次對高血壓病的治療及效果是否產生影響,得出結論:受教育層次高低與所研究患者總體的高血壓病治療率和控制率是成正相關關系,受教育程度越高,高血壓病的治療率和控制率越高;其次,在面對相同高血壓級別的病人時,受教育層次不同產生的控制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提示文化層次越低的人群更應該著重給予宣教監督和隨訪管理,這對提高高血壓病的治療和控制率是很有意義的。針對高血壓1級人群,我們發現隨受教育程度提高,控制率和治療率可明顯提高,提示在同為1級高血壓人群中,我們更應關注文化層次低的人群,這對改善總體1級預防水平是有意義的。當然,本次研究我們尚未對經濟收入狀況,年齡,職業,性別等進行分層,這些均會對高血壓病的控制效果產生影響,有待于進一步研究探討,并應擴大樣本含量以進一步細化結果分析及提高研究結果的真實性。

早在2005年《中國腦血管病治療指南》就給出建議[8]:①進一步加強宣傳教育力度,努力提高居民預防腦血管病的意識,主動關心自己的血壓;建議≥35歲者每年測量血壓1次,高血壓患者應經常測量血壓(至少每2~3個月測量1次),以調整服藥劑量;②各級醫院應盡快建立成年人首診測量血壓制度;③各地應積極創造條件建立一定規模的示范杜區,定期篩查人群中的高血壓患者并給予恰當的治療和隨診;④對于早期或輕癥患者首先采用改變生活方式治療,3個月效果仍不佳者應加用抗高血壓藥物治療。而高血壓的治療則應遵循《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時過5年,本文的調查結果提示:群眾對高血壓的認識仍舊十分不足,醫療干預的效果仍舊嚴重滯后。只有提高全社會對腦血管病一級預防重要性的認識與加大防治工作力度,才能從根本上減少卒中對家庭和社會的危害。

[1] 饒明俐.《中國腦血管病防治指南》摘要(三)[J].中風與神經疾病雜志,2006,23(1):4-6.

[2]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修訂委員會.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J].高血壓雜志,2005,13(增刊):2-41.

[3]Thom T,Haase N,Rosamond W,et al.Heart disease and stroke statistics-2006 update:a report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Statistics Committee and Stroke Statistics Subcommittee[J].Circulation,2006,113(6):e85-151.

[4]Lawes CM,Bennett DA,Feigin VL,et al.Blood pressure and stroke:an overview of published reviews[J].Stroke,2004,35(4):1024.

[5] 劉初民.高血壓腦血管病一級預防中高血壓治療狀況調查[J].心腦血管病防治,2003,3(4):51.

[6] 史玉梅,桂鳴,夏美玉,等.高血壓患者642例降壓藥應用分析[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0,19(1):49-50.

[7] 王文,王增武,陳偉偉,等.我國高血壓防治的關鍵在基層[J].中華高血壓雜志,2010,18(6):501-502.

[8] 饒明俐.《中國腦血管病防治指南》摘要(一)[J].中風與神經疾病雜志,2006,22(5):388.

(責任編輯:李 立)

The current status of the primary hypertension pre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acute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SU Qingjie,WU Shuolin,ZHOU Jingxia,CAI Yi,ZENG Chaosheng,WU Hairong,WU Yingman,LONG Faqing,LI Pengxiang,YAN Limin,WANG Desheng.Hainan Provincial Nongken Hospital,Haikou 570311,Hainan Province,China.Tel:0898-66812170.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status of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hypertension in the primary prevention of acute ischemic stroke.Methods The status of prehospital medication and their awareness of hypertension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in 518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due to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or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during last year.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four groups based on their education levels into primary school,junior high school,high school,and university or above groups.The treatment and control rates were compared among these groups.Patents in each group were further divided into different subgroups based on the degree of hypertension and then treatment rate as well as the control rate were compared among subgroups.Results Hypertension awareness,treatment and control rates were 51.9%,47.5%and 25.2%in 518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respectively.In 269 patients who were aware of high blood pressure,the differences in treatment and control rates were significant among elementary,middle and high schools and universities or above groups.Furthermore,the differences were also significant between middle and high schools or between high school and university or above but were not significant between the primary and junior high school groups.In patients with same degree of hypertension,treatment andcontrol rates were different among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education background.The control rate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among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education background control rate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levels of education.Conclusion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the hypertension for primary prevention of acute cerebral stroke in patients is very behind.Special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improving disease education in patients with low level education background to increase treatment and control rates of hypertension.

Acute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Hypertension Primary prevention

R743.3

A

2010-12-23)

☆ 2010年度海南省衛生廳重點科研課題項目(編號:瓊衛2010重點-40);海南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編號:310158)

* 海南省農墾總醫院,海南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神經內科(???70311)

△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神經病學博士研究生

(E-mail:caiyi66817616@163.com)

猜你喜歡
治療率控制率高血壓病
無錫茶園不同修剪模式對茶小綠葉蟬發生量的影響
家庭醫生式服務對社區原發性高血壓患者治療依從性及控制率的影響
河南省35~74歲居民糖尿病知曉率、治療率、控制率分析
中老年高血壓病的預防及蒙醫護理
高血壓病中醫規范化管理模式思考
鄭州市某三甲醫院職工高血壓知曉率、治療率、控制率及急性并發癥調查
東北農村糖尿病患病率、知曉率、治療率和控制率調查及影響因素分析
高血壓病中醫病機探討
中醫辨證治療原發性高血壓病70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