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作人“人的文學”觀——談五四人道主義文學思潮

2011-07-12 20:16安姿瑜
群文天地 2011年12期
關鍵詞:個人主義周作人人道主義

■安姿瑜

五四新文化運動提倡人性的自由與解放,因此,它實際上是一場促使中國人覺醒的思想啟蒙運動。所謂啟蒙,便是指啟發國人發現和肯定人的尊嚴、價值以及自己的權利。而其核心便是人的解放。所以,這種體現了人道主義精神的文學便是人道主義文學。五四時期,革命先鋒胡適、李大釗、陳獨秀等人從封建禮教的根本鞭笞千余年的封建制度所帶來的危害,他們成功的破除了人們心中對于封建立交迷信的信仰,但近代中國及其文學又該何去何從,便成了這些大家們的又一重大思考問題。而周作人的“人的文學”的觀念再次成功的解決了這一問題。

一、周作人《人的文學》

周作人的“人的文學”的觀念主要由《人的文學》、《平民文學》、《思想革命》、《新文學的要求》等理論文章組成,高揚以人道主義為核心的“人的文學”的旗幟。胡適曾說:“中國新文學運動的中心只有兩個,一個是我們要建立一種‘活的文學’,一個是我們要建立一種‘人的文學’。前一個理論是文字工具的革新,后一個理論是文學內容的革新?!庇纱丝梢?,人的文學在五四新文化運動中的重要核心地位。而《人的文學》這篇文章作為周作人“人的文學”的觀念的偉大宣言和核心架構,不僅因為文章所表現出的嚴密性、系統性,更因為其中肯定人、尊重人、熱愛人的文學觀得到了廣泛的歡迎與好評。文學革命干將傅斯年和羅家倫都認為,新文學就應該以人的文學為方向,朝著這個方向堅定地走下去。

二、《人的文學》的內涵

周作人的這篇文章不僅探索了文學發展的規律,指明文學未來的發展方向;同時也兼具思想啟蒙的性質。因此,這篇文章具有巨大的思想概括力,除先前闡述的高舉的人道主義,也摻雜進了個人主義的因素在其中。所以這篇文章以及周作人先生的“人的文學”的觀念是有其復雜性在其中的。而人道主義與個人主義的復雜交織恰恰因為這兩者都體現了“人”在其中。

1.人道主義。在了解周作人先生的人道主義之前,我們先來弄清人道主義的真正的含義。人道主義是以“自由”“平等”“博愛”為口號,提倡關懷人、愛護人、尊重人,做到以人為本、以人為中心的這樣一種世界觀,尤其表現在對慈善活動和社會改革的興趣,亦稱“博愛主義”“慈善行為”。

《人的文學》中,周作人先生強調了人道主義這一面,他不惜用一版的篇幅來介紹他所認為的人道主義。而這主要包含兩個方面,第一就是要尊重人性,肯定人的種種欲望;第二即是闡述在用道德“改良人類的關系”的基礎上去追求人的理想生活。

周作人采用達爾文的進化論,認為人是從動物進化而來的,因此人具有動物的自然屬性?!皬膭游镞M化的人類”,有兩個要點,“從動物進化的”。所以,人們應當相信人類的一起本能都是美的善的,應得滿足。他極力肯定“人的靈肉的二重的生活”,認為“我們所相信的人類正當生活,便是這靈肉一致的生活”。在此,他將矛頭指向了幾千年來的封建禁欲主義,批判了其中不合人性的地方。

周作人說:“彼此都是人類,卻又各是人類中的一個。所以須營一種利己而又利他,利他即是利己的生活?!庇纱丝闯?,此時的周作人所謂的道德已經包含了西方現代所提倡的自由、平等、博愛的觀念,閃爍著人道主義的光芒。以此立場出發,周作人先生對于印度的“提撒”和中國的“守節”進行了嚴厲的批判,稱其為“畸形的貞順之德”。他將第二個矛頭直指向“不講人當人”的封建倫理道德。至此,千余年的封建文化至此徹底瓦解。而在周作人的層層論證中均可見人道主義的蹤影,這也正體現五四新文化先驅西方人道主義思想的接受。

2.個人主義(個性主義)。周作人在《人的文學》中指出:“現在還須說明,我所說的人道主義,并非世間所謂‘悲天憫人’或‘博施眾濟’的慈善主義,乃是一種個人主義的人間本位主義?!睘榇?,他給出了兩點原因:第一,以森林和樹木為比喻,表明只有個人的強大才有人類的強盛;第二,人愛人類,只因人類中有了我,與我相關的緣故,墨子說“兼愛”也因為“己亦在人中”。

五四是一個個人主義得到極度張揚的時代,很多人極力對它進行鼓吹、贊揚。胡適的文章、魯迅的小說中都有所提及。一時間個人主義的聲音響徹了古老的神州大地,成為時代的強音。在中國漫長的封建社會中,個性受到壓抑,難以釋放。所以,當人的解放成為必然時,個性的作為附屬于人的重要性質必然也會得到解放。在千年的壓抑后,個性一旦解放便是社會中最活躍的因素。

三、演變

從人道主義的立場出發,五四文化運動的先驅們。在觀察中國近代社會時,便發現了諸多問題,及中國傳統社會對人的戕害,于是便有了對于社會問題的大討論,在文學上的反映便是“問題小說”。而此類小說一般都采用現實主義的創作手法,因此成為之后現實主義文學思潮的源頭。

追求個性解放的個人主義,在發展成了20年代的浪漫主義文學思潮。

在西方,人道主義和個人主義是兩種尖銳對立的思想。五四時期,這二者之所以可以和諧共處,是因為在對待“非人”的文學這個共同的敵人面前,此二者均為重要的有力武器。但當就文學被打倒后,被掩蓋的差異便會顯現出來,之前的同一陣線便會出走向破裂。

[1]魯雪莉.人道關懷與寫實精神的完美融合[J].江西社會科學.

猜你喜歡
個人主義周作人人道主義
孫犁:中國鄉村人道主義作家(評論)
跟蹤導練(一)5
反對個人主義做合格共產黨員
周作人之死
不說穿
周作人和他曾經迷戀的女人們
當代文學研究之人道主義維度的建構努力
——評王達敏《中國當代人道主義文學思潮史》
《雙城記》人道主義中的善與惡
概念起源時間錯了
“言而當”與“默而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